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42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docx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提要

第一单元

1、天体的类型: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4、地球上有生物的条件: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5、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

6、太阳辐射能的作用:

维持地面温度,促进水、气、生物活动;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气候(影响降水),干扰电离层,磁暴

9、宇宙的资源:

空间、太阳能、矿产

10、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日,太阳日);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11、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回归年)速度变化(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12、黄赤交角(23°26′)及意义(二分二至)

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⑴昼夜交替:

晨昏线;周期(1个太阳日);意义(地表温度适中)

⑵地方时差: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⑶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⑴昼夜长短变化:

春分——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秋分——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南半球相反。

春分和秋分,昼夜等长。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春秋分,从赤道向两侧递减。

⑶四季划分

⑷五带

单元活动题

第二单元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二氧化碳和臭氧的来源和作用,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现象)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散射和反射

4、 大气的保温效应:

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⑵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5、大气运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形成风

6、形成风的力:

⑴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⑵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⑶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减小风速。

7、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8、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冬季:

海洋暖D,陆地冷G,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

海洋冷G,陆地热D,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10、季风的形成和特点:

⑴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如南亚的夏季风)。

⑵特点:

东亚:

冬季西北风,低温干燥;夏季:

东南风,高温多雨

南亚:

冬季东北风,干季;夏季西南风,雨季。

11、锋面天气特点:

⑴冷锋锋后雨,过境时,阴、雨、低温大风。

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晴,如北方夏季的暴雨;⑵暖锋锋前雨,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下降,气温上升,转晴

12、气旋与反气旋特点与天气

 

 

中心气压

水平气流

中心气流

天气

气旋

低压

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压

北顺南逆

下降

晴朗

 

13、气候形成因子及相互关系:

⑴太阳辐射——基本因素;⑵下垫面——大气直接的水热来源;⑶大气环流——调整水热分布;⑷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地表状况

14、气候类型:

⑴按气温特点分:

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

⑵按降水特点分:

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常年湿润、夏季多雨和冬季多雨

15、气候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资源;普遍存在;数值特征和多变性

16、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⑴农业:

决定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⑵建筑:

日照与街道方位(中纬度城镇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将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在季风区,工业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⑶交通:

线路设计、机场选择等。

17、主要气象灾害: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18、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⑴全球变暖:

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毁林。

后果:

海平面上升;世界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⑵臭氧层的破坏:

原因:

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后果:

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生产。

⑶酸雨:

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后果:

河湖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单元活动题

第三单元

 

1、海洋热量的收入:

太阳辐射。

海洋热量的支出:

海水蒸发。

2、海水温度的变化:

太阳辐射(纬度、季节),洋流。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

3、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3.5%,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洋流和河川径流等。

4、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4.1%,位于副热带,蒸发强烈,径流很少)。

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小于1%,有河流汇入,蒸发小)。

5、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6、洋流的成因:

风海流(如西风和信风所形成的洋流)、密度流(如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补偿流(如秘鲁寒流)。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减温减湿(澳大利亚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受寒流影响)

⑵渔场:

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⑶污染: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8、海洋资源类型有:

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

9、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水俣病—汞中毒)

单元活动题 

第四单元

 

1、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

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还可以提供各种矿产。

2、矿物是地壳物质基本的组成单元。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是常见的造岩矿物。

3、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

5、沉积岩的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6、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

7、地表形态是两种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⑴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放射性元素衰变热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⑵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太阳能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作用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8、地壳运动的形式:

⑴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或裂谷、海洋

⑵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9、板块构造学说:

⑴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⑵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⑶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

10、地质构造及形成地貌:

⑴褶皱:

形成山脉。

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常成山,向斜常成谷,但由于受外力作用影响,常形成倒置地形。

⑵断层:

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等。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11、了解地质构造的意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隧道施工常通过背斜,应避开断层;水库施工要避开断层带。

12、外力作用与地貌:

⑴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⑵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力搬运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1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14、陆地水的分类:

⑴静态水:

冰川——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3);

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⑵动态水:

河流水——最重要、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动态水是开发的重点。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15、河流水的补给:

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受冰川融水补给明显,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16、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7、水循环分类:

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

18、水循环意义:

能量交换;物质迁移;水源更新;

19、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

20、气候是影响陆地生物(特别是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⑴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喜光植物,喜阴植物);

⑵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从赤道向两极,形成不同的植被带;

⑶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出现不同的植被景观;

⑷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21、指示植物:

水分——水生植物莲和旱生植物骆驼剌;风——旗帜树;

环境污染——矮牵牛;

2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能量不断流动、转化,联系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大气圈,改造水圈,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

23、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吸烟除尘、净化大气;降低噪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4、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肥力,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

25、土壤的组成:

三相四组成。

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和空气——共同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26、土壤的形成因子:

⑴生物——主导作用;⑵气候;⑶地形;⑷人类活动;

27、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

⑴陆地环境各要素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⑵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8、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⑴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⑵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以水分为基础,从森林向荒漠的变化。

⑶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总之,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而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29、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3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⑴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⑵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⑶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⑷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31、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火山:

按活动情况分: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

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单元活动题

第五单元

 

1、农业生产的特点:

⑴地域性;⑵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⑴必要投入:

光、热、水、土、动植物、地形等

⑵劳力投入:

劳动者劳动

⑶生产资料投入:

机械、化肥、农药

⑷科技投入:

良种、改进技术、改良耕作制度

3、农业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4、农业的分类:

⑴生产对象:

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混合农业(农、林、牧、副、渔业)

⑵投入比例:

①粗放型②密集型(劳动密集如水稻;资金密集如美国谷物;技术密集)

⑶产品用途:

①自给农业②商品农业

⑷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①                             水稻种植业:

劳动密集型农业,分布于人多地少的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②                             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的商品率高。

分布于美国、阿根廷(牧牛)和澳大利亚、南非(牧羊)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因而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③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我国分布在东北和西北。

美国是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④                             混合农业:

最主要的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以澳大利亚最为出名,它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其东南中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降水少,缺水。

5、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⑴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

⑵地形平原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畜牧业。

⑶土壤我国东南丘陵的红壤宜种茶树

⑷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⑸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牧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⑹政策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立是国家政策的影响

6、工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

自然因素(场地和水源);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科学技术;政府政策;资金;管理等因素。

产出:

轻工业产品和重工业产品。

7、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蒸汽机;棉纺、钢铁,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电气化;电力、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代;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

8、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⑴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⑵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⑶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炼铝厂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⑷廉价劳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气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⑸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9、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如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

另一些相互协作的工厂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远,形成工业的分散,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和电子装配工厂之间。

10、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可以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的工业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发展潜力小,如面粉厂、制糖厂等。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发育程度高,发展潜力大,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如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十堰、长春,钢铁城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等。

11、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工业区等。

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在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的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

单元活动题

 第六单元

 

1、乡村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北方:

河流较少,地形较完整,村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我国南方:

河网密度较大平原地区,村落沿河流伸展,多呈带状。

2、城市形成的条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2)劳动分工。

3、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4、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

平原地区,(如我国的第三级阶梯,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和中部平原);热带高原,(如巴西高原);山区河谷(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

②                           气候:

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优越的沿海地区。

③                           河流:

影响城市的供水和运输功能。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人布的一般规律。

特别是干支流汇合处(如宜宾、重庆、武汉)和河口处(如上海、广州)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自然资源: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城市。

如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煤),英国的阿伯丁(石油),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金矿),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铁矿),大庆、玉门(石油),大同、抚顺、开滦(煤炭)。

②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如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以及湖南的株洲市。

③                           政治、军事、宗教:

政治中心——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等。

宗教中心——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西藏的拉萨等。

④                           科技、旅游等因素。

5、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6、世界城市化进程:

(1)阶段:

①工业革命前:

城市化十分缓慢;②工业革命开始:

城市化加速发展:

③20世纪以来:

城市化速度、规模、范围达到空前程度。

(2)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7、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1)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如上海浦东新区)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开展治污工程,加强绿化建设)

单元活动题

第七单元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1)交通运输:

——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其方式有: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

(2)邮电通信:

——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可以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种。

(3)商业贸易:

——以商品的买卖活动来实现各地区间物质的交流、互补的经济活动。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又可分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4)国际贸易和金融:

——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国际金融以各国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铁路:

最重要。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广。

(2)公路:

应用最广。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贵。

(3)水路:

最悠久。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4) 航空:

最快捷。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5)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损耗小,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铁路线的区位选择:

经济、社会因素是决定因素,自然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合理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4、公路线的区位选择:

除考虑经济因素外,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区。

5、港口的区位: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如上海港的区位因素:

①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长江和黄浦江提供了淡水和航道。

但水流缓,泥沙易淤塞航道。

② 经济和社会条件:

经济腹地广而发达;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2)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数量经常变化。

(3)行人与车辆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4)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7、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线路拥堵,二是交通环境污染。

(2)解决措施: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一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二是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三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8、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发达国家:

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大量燃料和原材料。

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发展中国家:

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单元活动题

第八单元

 

1、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财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2)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其原因是:

(1)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2)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解决;(3)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时间,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

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人们认识不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问题。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