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37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级一诊物理试题含答案

德阳市高中2014级“一诊”考试

物理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10分,9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则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其加速度在变化

D.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其速度在变化

2.如果一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相等,则此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

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D.竖直上抛运动

3.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拉住一重物,当人向右跨出一步后,人与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绳子的拉力增大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变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D.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5s内质点的位移为35m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D.质点3s末的速度为5m/s

5.10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21日与“天宫二号”顺利实现了对接.在对接过程中,“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相对速度非常小,可以认为具有相同速率.它们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设“神舟十一号”的质量为m,对接处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神舟十一号”在对接时,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mgB.向心加速度为

C.周期为

D.动能为

6.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的O点固定一点电荷+Q,a、b、c、d、e,为以O点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水平,bedf平面与匀强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两点电势相等

B.d、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将点电荷+q从球面上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问移动,从e点移动到f点的电势能变化量最大

7.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两小木块中部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若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有W1∶W2=1∶1

B.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之和为零

C.若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Δp1和Δp2,则有Δp1∶Δp2=1∶1

D.若A、B同时离开桌面,则从释放轻弹簧开始到两木块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l∶3

8.某位同学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在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a-t图、v-t图及P-t图(P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可能正确的是

 

9.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θ角,如图所示,已知甲船恰能垂直到达河正对岸的A点,乙船到达河对岸的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先到达对岸

B.若仅是河水流速v0增大,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

C.不论河水流速v0如何改变,只要适当改变θ角,甲船总能到达正对岸的A点

D.若仅是河水流速v0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L

10.如图所示,带电质点P1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面上,在水平绝缘面上距P1一定距离处有另一个带电质点P2,P2在水平绝缘面上运动,某一时刻质点P2以速度v沿垂直于P1P2的连线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P1、P2带同种电荷,以后P2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B.若P1、P2带同种电荷,以后P2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C.若P1、P2带异种电荷,以后P2的速度和加速度可能都不变

D.若P1、P2带异种电荷,以后P2可能做加速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

11.如图所示,固定于地面、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一端与固定于斜面底端的挡板C连接,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物块A上方放置有另一物块B,物块A、B质量均为m且不粘连,整个系统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某一时刻将力F撤去,若在弹簧将A、B弹起过程中,A、B能够分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及A、B物块所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B被弹起过程中,A、B即将分离时,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

C.A、B刚分离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D.若斜面为粗糙斜面,则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A、B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摩擦生热之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6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题至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53分)

12.(6分)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装置进行了改变,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B,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相同的小球都从斜槽某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g取10m/s2)

(1)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发现,斜槽末端都接有一小段水平槽,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闪光周期为0.1s

B.A球抛出点坐标(0,0)

C.B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大小不等

1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一定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位置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实验前应将木板左端略微抬高,使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用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为d,再用刻度尺量得A、B之间的距离为L;

③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含挡光片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以得到A至B过程中小车的合外力做功为____________,小车的动能变化量为__________(用相应的字母m、M、t1、t2、L、d表示);

④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③的操作.

(2)为了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步骤③中M、m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14.(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0.5s时撤去拉力,物体速度与时间(v-t)的部分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sin37°=0.6,cos37°=0.8)问:

(1)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2)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为多少?

 

15.(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绝缘轻质弯杆AOB,∠AOB=120°,弯杆可绕固定轴O在水平面内做无摩擦的自由转动.杆上A、B两点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其质量均为m,电量分别为+q和-2q.已知OA=2OB=2L.空间存在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初始时刻OA与电场方向平行.(忽略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问:

(1)选O点电势为0,求A、B两球在初始时刻处电势能之和;

(2)从初始位置开始释放系统,问转过30°角时B球的速度是多少?

(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6.(1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无限长斜面上PQ部分粗糙,且长为3L,其余部分都光滑.质量均为m的四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斜面,每相邻两物块间有一长为L且平行于斜面的轻杆,每根杆的上端与物块粘连而下端与物块不粘连,各物块与斜面PQ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tanθ.A、B、C、D同时释放时A恰在P点,且各物块有相同的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最终四个物块均能通过Q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在PQ段运动刚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

(2)物块C刚过P点时,杆对物块D的弹力;

(3)要使四个物块均能通过Q点最初释放各物块时的初速度应该满足的条件.

 

(二)选考题

l7.(选修3—4)(13分)

(1)(5分)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振子的质量越大,则该振动系统的周期越长

B.振子的质量越大,则该弹簧振子系统的机械能越大

C.已知振动周期为T,若Δt=T,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D.若t时刻和(t+Δt)时刻弹簧的长度相等,则Δt一定为振动周期的整数倍

E.振子的动能相等时,弹簧的长度不一定相等

(2)(8分)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05s时刻的波形图,求:

(i)该简谐横波的振幅与波长各为多少?

(ii)若2T>t2-t2>T,波速可能为多大?

(T为周期)

 

德阳市高中2014级“一诊”试题

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4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D

B

C

B

D

C

BD

AD

AC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2.(6分)

(1)保证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在水平方向(2分)

(2)彻(4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3.(9分)

(1)①平衡摩擦力(2分)③mgL(2分),

(3分)

(2)M远大于m(或“M>>m”或“m<

14.(10分)

解:

(1)设物体在力F作用时的加速度为a1,撤去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为a2,根据图像可知:

①(1分)

②(1分)

力F作用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sinθ-μmgcosθ=ma1,③(1分)

撤去力F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gsinθ+μmgcosθ)=ma2,④(1分)

解得:

F=24N⑤(1分)

(2)设撤去力F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所花时间为t2,此时物体速度为零,有

⑥(1分)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1分)

(1分)

s=s1+s2=6m⑦(2分)

15.(12分)

解:

(1)EPA=-Eq·2L①(2分)

EPB=-2q·ELsin30°②(2分)

EP=-Eq·2L-E×2q·Lsin30°

解得:

EP=-3EqL③(2分)

(2)设系统转过30°角时,B球的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有:

-Eq·(2L-2Lcos30°)+2Eq·(Lsin60°-Lsin30°)

④(2分)

vA=2vB⑤(2分)

联立④⑤解得:

⑥(2分)

16.(16分)解:

(1)由整体法,将四物块及杆看成整体,当它们下滑到下滑力等于摩擦力时运动速度达最大值

μ·nmgcosθ=4mgsinθ①(2分)

得到:

n=2②(1分)

即滑块B刚过P点,此时A离P点的距离为L.③(1分)

(2)对四物块及杆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

μ·3mgcosθ-4mgsinθ=4ma④(2分)

得到a=

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⑤(1分)

对物块D用牛顿第二定律

F-mgsinθ=ma⑥(1分)

F=

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⑦(1分)

(3)要使四个物块都能滑出Q处,物块D过Q点时它的速度应大于零。

物块A离开Q点时,物块发生分离.设物块D刚过P点时的速度为v

对物块D从P到Q的过程用动能定理

mgsinθ×3L-μmgcosθ×3L=0-

mv2⑧(2分)

⑨(1分)

设开始下滑时的初速度为v0,对整体进入PQ段过程用动能定理:

4mgsinθ×3L-μmgcosθ(3L+2L+L)=

×4mv2-

×4mv02⑩(2分)

解得:

v0=v=

⑾(1分)

即释放时,初速度应大于

⑿(1分)

 

(二)选考题。

17.(13分)(选修3,一4)

(1)(5分)(ACE)(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2)(8分)解:

(i)由波动图像可知:

振幅A=5era①(1分)波长A=8m②(1分)(ii)若波沿j戈方向传播,则有传播距离Δ石,=5百A=10m③(1分)移=垒=2×103m/s④(2分)At‘。

’’若波沿一戈方向传播,则有传播距离Δv02=7下A:

14m⑤(1Yt)v=譬=2.8×103m/s⑥(2分)Δt~、一’广’安、遂宁、内江、眉LLJ、巴中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2O16年12月21日9:

OO~11:

3O】高中2017届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N一14O一16Na一23第工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o1.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大于其内膜的表面积B.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分解葡萄糖和丙酮酸的酶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0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无关B.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同时传达调节信息C.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由植物激素调节来控制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B.HIV侵人人体后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影响C.AIDS病人后期往往会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D.切断HI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AIDS的有效措施4.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质没有关系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C.伞藻的细胞核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5.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与另一母本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父本植株杂交前需去除雄蕊,杂交后需套袋处理B.母本植株正常体细胞中最多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三倍体植株的原始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6.下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家系图。

已知I,和Ⅱ4都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工4和Ⅱ3都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大于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B.乙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Ⅱ3和Ⅱ4婚后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1/8D.若Ⅱ3和Ⅱ4婚后生一个女孩,该女孩不患病的概率为1/27.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Na202作供氧剂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在食品袋中放)~CaCl2·6H2O,可防止食物受潮C.人工合成食品级酯可以用作糖果的香料D.用NH4Cl浓溶液除铁锈,因为NH4Cl水解显酸性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I√SO一2中所含氧原子数为O.2NAB.将1molC12通入水中,HC10、Cl一、C10一粒子数之和为2NAC.1molN0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O.1tool熔融的NaHS04中阳离子数目为O.1NA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其中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卞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离子的还原性:

W2一

4Hl806B.含有羟基、羧基和苯基C.能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溴的水溶液褪色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12.实验测得pH一1.O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

Na+、Fe抖、Al计、NH,2L、S()乏一、Cl一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取该溶液10.0mI。

,加入过量1.0mo。

l/LBa(N0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步骤Ⅱ.向工所得的溶液中加人过量1.0mo。

l/I。

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

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步骤Ⅲ.向Ⅱ所得的溶液中通人过量C02有沉淀E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步骤I中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04B.步骤Ⅱ中产生沉淀C的反应:

Fe3十一~-3OH一——Fe(OH)3◆C.原溶液一定含有:

Na+、Fe抖、Al抖、SOrD.C0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02(aq)反应13.在一隔热系统中,20.00mI。

O.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O.01000mol·L唧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点溶液呈酸性,则a点有:

(tl(CH3COO~)>f(Na+)>(=I(CH3COOH)B.从b到c:

戛等一逐渐增大C.水的电离程度:

b点

·I。

一。

+f(H+)一f(Na+)一(’(CH3COOH)+c(OH一)--、选择题:

本题共8/J1、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尘.如图是我国于2016年10月19日发射的神州十一号飞船。

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都绕地运行,神州十一号跑”内圈”追赶天宫二号,经过五次变轨,螺旋线递进,步步靠近,在距地面高393km处完成了”天神之吻”,成功对接。

则A.神州十一号需要通过加速才能向”外圈”变轨B.神州十一号在变轨追赶天宫二号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绕地运行的速度为零D.神州十一号在”内圈”绕地运行的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绕地运行的速度5.两根完全相同的均匀铜棒,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制成细棒,把另一根对折制成粗棒,再把它们串联起来,加上恒定电压U。

则A.细棒的电阻等于粗棒的电阻B.细棒中的电流等于粗棒中的电流的2倍C.细棒两端的电压等于粗棒两端的电压的4倍D.细棒消耗的电功率等于粗棒消耗的电功率的16倍6.如图,汽车停在缓坡上,要求驾驶员在保证汽车不后退的前提下向上启动,这就是汽车驾驶中的”坡道起步”。

驾驶员的正确操作是:

变速杆挂人低速挡,徐徐踩下加速踏板,然后慢慢松开离合器,同时松开手刹,汽车慢慢启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杆挂人低速挡,是为了增大汽车的输出功奎B.变速杆挂人低速挡,是为了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C.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牵引力对汽车做更多的功D.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汽车的输出功率保持为额定功率7.如图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则A.在2~4s内,甲处于静止状态B.在2~4s内,乙做匀速运动C.在O~6s内,甲和乙相遇一次D.在O~6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同8.在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烘干房内,果农用图示支架悬挂葡萄。

OA、OB为承重的轻杆,0C为辅助杆不承重,作用是让.AOB始终在竖直平面内。

OA‘绕A点自由转动;OB与OA通过铰链链接,可绕()点自由转动,OB的长度可调节。

现将新鲜葡萄用细线挂于0点,保持OA不动,调节OB的长度让B端沿地面上的AB方向缓慢移动,OA杆所受作用力大小为F1,OB杆所受的作用力大小为F2,么AOB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A.Fl逐渐变大,F2逐渐变小B.F1逐渐变小,F2先变小后变大C.F1逐渐变小,F2逐渐变小。

D.F。

逐渐变大,F2先变小后变大19.如图甲所示,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以、6两点,倪、易连线的竖直中垂线上有A、B、C三点。

质量为仇的带电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向C点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经过B点的秒一艺图线切线斜率最大(图中画出了该切线)。

则A.小球带负电B.从A—B—C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在减少C.在A一*B--~C过程中,小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大D.从A—B,小球做加速运动,从B—C,小球做减速运动2O.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

的静止斜面上,圆轨道与斜面相切于N点,MN’为圆轨道的直径。

.一个质量为优的小球恰好能在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sin37。

一O.6,cos37。

一O.8。

则jA.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等于厦B.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大于厨C.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量为2mgRD.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量为塑竽21.如图所示,一固定竖直轨道由半径为尺的四分之一圆弧.AB、长度为L的水平直轨.BC和半径为f的四分之一圆弧CD构成,.BC与两圆弧分别相切于B点和C点。

质量为m的质点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到达D点,已知物块在圆弧AB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在圆弧CD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物块在水平直轨上的动摩擦因数为墨#一警L…一毽LB.物块在水平直轨上的动摩擦因数为墨≯一警LIIL毡乙C.物块在C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2g+竺V—V2D.物块在c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2g4一垒旦上土型第Ⅱ卷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o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标有刻度(左端为O刻度线)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固定在长木板左端的轻弹簧相连,轻弹簧由不同的弹簧I和弹簧Ⅱ串联组成,另一端可悬挂钩码。

将行(依次取理一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分别记录下A、.BN指针指示的刻度值z,建立z一行坐标系,根据测得的z、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