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184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智能车间诊断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1、经营现状 6

1.2、战略-优势-能力分析 8

1.3、两化融合现状 15

1.4、两化融合诊断工具 19

1.5、两化融合评估诊断结果 26

第二部分智能车间现状及诊断 30

2.1、企业智能制造现状与规划 30

2.2、智能车间建设现状 37

2.3、智能车间诊断工具 55

2.4、智能车间诊断结果 58

2.5、对标差距 64

2.6、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 65

第三部分智能车间顶层设计与建设规划 68

3.1、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模型 68

3.2、智能车间顶层架构 72

3.3、关键子系统:

MES(含APS、WMS) 75

3.4、关键子系统:

PLM 83

3.5、以ERP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92

3.6、新型能力建设规划 93

3.7、本次规划亮点 98

第四部分其它相关建议 99

4.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99

4.2、xx咨询增值服务 102

结束语 106

第一部分两化融合现状及诊断

本章节主要描述企业经营现状及其发展战略,以及对应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型能力建设的需求。

同时,通过对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基于调研和两化融合评估报告)的诊断分析,从企业级两化融合层面给出改善建议。

1.1、经营现状

xx汽车产品(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或公司、企业)成立于2004年7月8日,注册于xx工业园区长阳街117号,由瑞士xx集团100%投资建立。

xxxx是xx集团公司旗下汽车产业子集团的下属工厂之一,是全球铸造行业的先驱和主要供应商,也是xx集团在中国唯一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中心。

目前公司在制的主要产品包括:

l汽车底盘转向镁合金支架

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主轴承盖

l发动机缸体

l自动变速箱壳体。

公司拥有轻合金高压压铸铸造、高精度机加工及装配等核心技术,为生产更优质、更安全、更环保的汽车提供了更为优化和经济的全面解决方案,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从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为各种类型的汽车提供更为轻量化的大型铸件。

公司产品享有盛誉,被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大众、通用、保时捷等众多名牌汽车,目前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为:

l动力系统:

5%

l转向系统:

20%

l传动系统:

4%

公司依托xx当地资源优势,结合xx集团总部的技术优势,大力促进汽车产品零部件的行业发展。

凭借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公司多次获得客户颁布的产品质量贡献奖。

公司于2010年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再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获授牌“xx市外资研发机构”;

2012年获授牌“xx市汽车零部件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

2800、ISO/TS16949:

2009、ISO14001:

2004体系认证。

本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总经理下设生产管理、项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具、研发、销售、供应链管理、行政等部门,具体如下图所示:

公司坚持xx集团总部稳健发展的经营策略,经营业绩持续提升,近三年经营数据如下:

近三年经营数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营收(万元)

55,939.11

57,961.84

62,284.17

盈利(万元)

7,436.82

7,495.91

8,478.35

纳税(万元)

1,847.47

1,144.47

1,196.16

资产负债率(%)

52.37

44.97

46.27

1.2、战略-优势-能力分析

(一)集团战略

根据xxxx所属的瑞士xx集团发布的2020战略纲要,其总体发展战略为:

1)Expandintohighervaluebusinesses:

lExpandnon-automotivebusiness

2)Provideglobalsolutions:

lOfferready-to-mountcomponents(internally&

withLinamar)

lGlobalfootprintinlightmetal(North-America)

lScale-uptoolingbusiness

3)EnsureprofitabilityinEurope:

lAdaptfootprint&

organizationinEurope

lExpandbusinessinhotparts

lSharpenInnovationsfocus

上述战略要点可理解为:

1.业务范围拓展(如:

工具市场)

2.全球市场拓展(如:

北美、欧洲及其它热点地区)

3.产品组件化(更为灵活)

4.研发集中化(更为专注)

同时,更新了使命、愿景、价值观等长期战略导向:

1)Mission使命

WedevelopandproducelightweightcastingsolutionsforourcustomersinthemarketsegmentsAutomotive,Off-RoadandIndustrialApplications.提供轻量化铸造解决方案

2)Vision愿景

GFAutomotiveisthefirstchoicesolutionproviderforlightweightcastingcomponents.轻量化零部件的客户首选

3)Value价值观

lWeputcustomersfirst客户为先

lWeactfast快速响应

lWedowhatwesay言行一致

lWerewardperformance奖励先进

lWerespectpeople以人为本

集团还提出了面向2020年关注4P(People、Place、Product、Process)的阶段性发展理念:

1)People:

团队

lWepromoteacultureofchangeanddevelopleadersandemployeeswhomakethedifference倡导变革文化

lWeenhancethewayweworktogether:

Withinandacrossourworldwidelocations加强团队合作

lWecreateaninspiringworkenvironmentencouragingbestperformance优化工作环境

lWecreateacultureofpersonalresponsibilityforasafeworkenvironment–zerorisk为安全负责:

零风险

2)Place(地区)

lWegrowwithourcustomersinEurope,AsiaandNorthAmerica伴随客户成长

lWetransferKnow-howacrossourlocationsworldwide知识散播全球

lWedesignourvaluechainglobally,ensuringourcompetitiveness价值链全球化,保持竞争力

3)Product(产品)

lWeevolvetoasolutionprovider提供解决方案

lWeexploitnewmarketsandbusinessesthroughnewmanufacturingtechnologies新技术、新市场、新业务

lWefocusonpromisingproducts&

technologiesandsharpenourinnovationfocus(Material,Process,Application&

Design)专注创新重点(材料、工艺、应用、设计)

4)Process(流程)

lWeadaptourprocessesandorganizationinordertoreactfasttochangesinmarketconditions快速响应市场需要

lWecheckandoptimizeourprocessescontinuously,ensuringourcompetitiveness优化流程以保持竞争力

lWeincreaseourefficiencyandguaranteeglobalcustomersupplybystandardizingourprocessesandconceptsworldwide规范流程以提高效率和满足交付

(二)地方战略

根据《江苏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国际汽车产业呈如下发展态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制造过程、消费趋势、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

l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l新能源汽车将大规模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互联网等造车新势力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传统汽车企业和新进企业竞合交融发展;

l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持续增大,汽车共享、分时租赁等新型汽车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

l围绕用户便捷出行、智能充电、高效工作、生活娱乐等多种需求,新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l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实施汽车产业提升战略,意在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强化主导地位,一些发展中国家发挥劳动力成本和市场潜力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未来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

1)新能源汽车

2)高效节能汽车

3)智能网联汽车

4)关键零部件

其中,对关键零部件的要求是:

着力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和水平,增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展新型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驻车等汽车电子系统。

利用新材料、轻量化设计等最新技术,提升汽车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改造提升整车、汽车碰撞安全性、平顺性以及排气净化、能耗及抗干扰检测技术等。

为特种车辆提供高性能、长寿命的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轴承、智能控制系统等基础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三)竞争优势变迁

根据公司的定位:

为行业高端客户提供最富竞争力的轻量化零部件,其品牌所传达的理念为技术先进和品质可靠。

故xx现有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l技术先进:

产品性能卓越

l品质可靠:

订单准时交付

l服务迅捷:

始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集团战略的更新,xx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也随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1)协同研发:

必须加强与客户的协同创新,以更加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2)品质可靠:

通过升级加工设备和工艺升级,配合信息系统的部署(两化融合),加强品质的稳定性,并实现全程可追溯,同时反向驱动技术创新;

3)客户定制需求下的效率优势:

随着客户市场的多变,产品更新频率日益缩短,产品规格更加丰富,订单趋于小型化,公司必须通过快速研发、先进排程、车间物流优化、设备自动维护等手段,积极响应来自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4)价格竞争环境下的成本优势:

随着竞争者的不断加入,价格竞争不断升级,客户也不断向上游释放价格压力,公司必须通过降低能耗、压低库存、机器换人等手段,控制成本,以应对价格压力。

由此产生智能制造方向的新型能力需求:

基于智能车间的协同制造能力,即:

通过智能车间建设,对外实现与客户协同的快速研发,对内实现各部门的协同作业,提升整体产能,降本增效,从而更柔性、更迅捷、更精准地实现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

1.3、两化融合现状

(一)两化融合评估得分情况

xxxx于2016年12月9日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评估诊断”版块(

1、评估报告结论

xx汽车产品(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评估问卷得分为48.17分,在全国企业中高于63.53%的企业,在同行业中高于58.69%的企业。

我国所有企业两化融合平均为50.86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平均为50.81分,其中:

l12.68%的企业得分低于20分

l31.89%的企业得分在20-40分之间

l33.79%的企业得分在40-60分之间

l19.13%的企业得分在60-80分之间

l2.51%的企业得分80分以上

2、一级指标对比结果

公司两化融合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与同行业以及全国企业的平均得分对比情况如下:

指标

企业得分

比较

行业企业平均得分

国内企业平均得分

基础建设

59.90

>

58.27

58.47

单项应用

47.46

<

50.01

50.81

综合集成

25.35

39.78

39.80

协同与创新

17.00

31.93

35.37

竞争力

78.98

67.89

63.06

经济和社会效益

91.91

64.32

58.94

得分雷达图如下:

3、评估结果

按照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四项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初步判断企业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单项覆盖阶段,即:

l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

l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

l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二)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公司目前应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以全集团统一使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SAP-ERP系统。

该系统将生产关键要素,包括流程、供应商、采购、生产、库存等相互关联,集成一体。

使管理可以在一个平台上,针对这些要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执行、协调与沟通,建立一套规范准确即时的业务数据库,实现轻松、规范、细致的流程管理。

通过应用本系统,公司能够对原材料采购情况、半成品、成品等的生产情况、库存存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及时了解各分厂的生产管理细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库存积压,做到快速的市场反应。

二是整个车间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奥地利AutomationX公司的AX5.0系统。

该系统通过上位机和PLC把压铸机、热处理炉、加工中心、喷涂机器人、整形检测设备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了加工设备的全部联网,并使用OPC等协议与设备进行通讯。

(三)两化融合管理现状

xxxx的IT支持来自于中国区的IT部。

该部门同时支持汽车产品事业部在中国xx和昆山的两个工厂,其主要职能为:

l保障IT系统的可用性;

l对本地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lIT项目实施与支持(主要与SAP相关)

l协调本地用户需求与总部IT支持;

lIT成本控制;

IT部门的岗位设置包括:

lIT经理1名

lIT工程师2名(xx、昆山工厂各1名)

lSAP支持工程师1名

IT部门管理制度主要遵从总部现有的规定,包括:

IT 

资产申请制度

lIT标准软件申请制度

lIT第三方软件系统申请制度

lIT数据存放制度

lIT数据备份制度

lIT数据安全制度

lIT 

系统和软件安装制度

lIT计算机病毒防护制度

1.4、两化融合诊断工具

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为保证智能制造与企业两化融合整体工作的一致性,使智能制造更为契合企业发展战略,有必要从两化融合的高度全面评估智能制造。

xx咨询采用国家标准《GB/T23020-2013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对企业两化融合及其管理现状进行诊断。

(一)两化融合评估规范

工信部2013年9月发布的《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是对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全面融合制订的框架性、规范性指南,是在基础设施、业务环节、业务流程、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和深化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优化、变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帮助其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套思想方法和框架体系。

评估规范所描述的企业两化融合阶段性跃升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

工业企业可参照本评估规范和行业评估标准制订企业自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开展企业自我评估和诊断,依据企业战略和个性化需求,与评估规范通用要求以及本行业共性要求相对照,明确企业两化融合重点和发展方向,查找薄弱环节和突破口,进一步细化评估内容、要求和水平等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相当于是给现有的两化融合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评估规范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和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

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水平与能力级别相关的评估关键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

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效能与效益提升结果相关的评估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

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的主要评估内容分别从产品、价值链、企业管理三个维度展开。

单项应用旨在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衡量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以及企业单项业务的结合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等,见下图。

可见,除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管理外,其它评估内容均与智能制造有直接关系。

综合集成旨在通过评估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内多业务综合集成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等,见下图。

可见,“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在《江苏省智能车间认定办法》中第8条“设计开发与生产实现联动协同”直接对应。

企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能力增强,实现竞争力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其提升作用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跃升而跃进,并与各阶段对应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亦呈正相关性。

企业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及其对应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与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相辅相成,可实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上升。

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级需综合水平与能力评估和效能与效益评估的结论,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及其对应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以及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的水平层次。

从实质上说,《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和《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都是对企业应用现状的一种评价体系。

只是《评估规范》覆盖范围更高更广,也更为全面;

而《成熟度模型》则更为具体,更偏向技术。

咨询机构将结合两者使用,对企业两化融合,特别是智能制造,的整体现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和诊断。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工信部于2014年4月发布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版,并于2016年9月更新后发布了报批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组织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了组织的全部活动,可引导组织强化变革管理、规范两化融合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从而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其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基于以下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

l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应用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

l依据GB/T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在数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所提炼的方法和规律;

l在推广质量、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基础和应用环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了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的战略循环、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要素循环以及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管理循环。

这三个循环贯穿和覆盖了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战略-优势-能力分析理清了两化融合(包括智能制造)的需求脉络,同时规范了策划、实施、评测与改进的PDCA循环,有助于指导企业优化两化融合实施路径和效果,有效促进企业向智慧和卓越迈进。

根据两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