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41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docx

江苏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附件3:

 

江苏大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建设计划书

(2010-2011)

一级学科名称:

法学

一级学科代码:

学科建设等级:

(填写校级重点学科或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立项建设时间:

2009年

所在单位名称:

(若所在学科由多个单位共建,相关学院、

中心、研究院或研究所需填写完整)

学科召集人(签字):

 

江苏大学研究生处

2009年12月

1.学科基本概况

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包括学科方向、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与国内外同类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比较等)(2000字左右)

一、学科方向:

法理学。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成员:

刘同君、魏小强、李炳烁、夏民等,其中博士3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3人。

2008年,博士毕业1人,2009年,培养副教授1人、引进博士后1人。

本学科团队在研项目:

国家规划社科一般项目

(1)省规划社科项目

(2)教育厅哲学社科项目(3);已结题项目:

国家社科子项目

(1)、国家教育规划项目

(1)、厅市级项目

(2)。

成功举办江苏省法理学与宪法学年会一次,国家著名同行专家来校讲学若干次,主要团队成员每年参加国家及省级法理学会年会交流。

团队成员有二名是硕士生导师,其余成员系统讲授法哲学前沿问题、宪法学、法理学、司法伦理学、经济法等课程,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法伦理学、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大学自治法治化等问题研究。

《法治文化与伦理文化同构》、《守法伦理的理论逻辑》、《法伦理文化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法学视野中的大学自治》等学术专著,充分代表了本团队的研究水平,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独特。

二、学科方向:

法文化学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成员:

张先昌、朱发义、罗妤、唐华彭等,目前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

在学科培养期间,毕业一名博士、引进一名博士、争取培养1名博士。

目前该方向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骨干成员每年参加全国高层次学术会议。

法律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法学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之中。

本方向侧重于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尤其关注传统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传统监察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从现代法治立场来反思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等问题,并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

对民间法进行了研究,从一个侧面论证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也为该方向的一个研究重点。

三、学科方向:

知识产权法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成员:

胡良荣、冯涛、方晓霞、牛玉兵、尚清峰等。

团队成员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硕士3人;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2人,40岁以下2人。

学缘结构:

有取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的;有取得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的;还有取得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的。

团队成员学历结构合理,年龄层次适当,学缘结构良好,职称配置恰当,是一支团结向上、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已出版《知识产权法新论》、《劳动合同法研究》、《知识产权法》等专著、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已在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制度比较研究、商业秘密法律制度研究、商标法律制度专题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已在各类刊物发表知识产权研究论文50余篇。

已主持参加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10项,其中教改课题2项。

每年派员参加国内学术交流3-4次。

四、学科方向:

社会保障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成员:

石宏伟、金丽馥、周德军、杜乐其等。

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讲师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

目前,该方向承担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4项。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该方向已经围绕社会保障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与国内外同类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比较:

该方向不仅有理论研究,更看重社会保障的实践研究,对失地农民、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使该研究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五、学科方向:

刑法学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成员:

周国强、马荣春、姜涛、王春林等,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博士与在读博士各1人。

刑法学科虽然现有规模较小,但其具有很大潜质。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形成合理梯队。

 4位教师在刑法基础理论、刑罚制度、刑事政策、犯罪学等领域潜心研究,出版《社区矫正制度研究》、《罪刑关系新论》、《刑法制度的变革》专著3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5项。

本学科教师每年参加国内学术交流3-4次,有一位青年教师赴台湾东吴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从整体上看,刑法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发展势头强劲的队伍,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学科建设目标与总体思路

(1000字左右)

一、建设目标:

法学学科建设应在充分认识与把握学科性质、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学科建设的现状,正确处理好二级学科与法学整体学科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术研究方向与二级学科建设的关系,着力在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基础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方面加强建设。

根据国家第十一批学位点建设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学院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认真做好二级点的申报与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按照一级学科的基本要求,认真梳理与整合学科资源,力争实现学位点零的突破。

二、总体思路:

根据一级学科一般覆盖3—5个二级学科的特点与要求,并结合法学院现有师资力量的实际状况,拟分五个二级学科方向进行建设,亦即:

法理学、法文化学、知识产权法、社会保障法、刑法学。

法理学与法文化学的研究视为二级学科的学科群建设,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必要时,学术研究方向可以交叉融合,进一步形成特色研究方向。

法理学与法文化学的有机整合作为院级重点学科(法理学)加以建设。

法理学学科建设方面,应根据现有的国家、省级课题的研究设计路径,认真研究与凝炼学术研究方向,力争发表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培养教授1人,引进名校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1-2名。

法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应侧重于团队的规模与内涵建设,同时,根据现有的二个学术研究方向,在确保论文质量的基础上,强化论文的数量,在学科建设期内,培养博士1名,引进博士1名。

知识产权法学科建设方面,在梳理学术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充分挖掘现有团队成员的学术潜力,整合与优化校内学术资源,夯实研究基础,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在社会保障学科建设方面,学术带头人应重点培养与指导团队的其他成员,在学科建设周期内,紧紧围绕本学术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研究,确保研究的系列成果符合二级学科的申报要求。

刑法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在认真梳理现有学术成果及学学术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队伍,坚持刑事一体化研究的思路,在建设周期内,引进1-2名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努力把本学科建设成为法学院的院级重点学科。

3-1.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

(包括主要研究方向的预期进展,特色与优势,以及相应的措施等,2000字左右)

在建设周期内,各个学科研究方向的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

一、法理学研究方向

1、本团队主要围绕二个学术方向进行研究:

(1)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2)法学视野中的大学自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比较研究。

2、农村法治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权利的现状与展望。

本方面问题的研究由刘同君教授牵头完成;

(2)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完善、基层司法功能的实证分析。

本方面问题的研究由李炳烁博士牵头完成;(3)基层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问题。

本方面问题的研究由魏小强老师牵头完成。

这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由刘同君教授总负责,研究的重点与特色必须凸显农民的权益保护与法定权利的实现,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突出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研究经费由国家课题经费作为重要支撑。

3、法学视野中的大学自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二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自治的法治内涵;

(2)大学自治的运行机制。

这二个方面问题的研究由夏民副教授负责完成,学科建设经费作为重要支撑。

4、研究预期:

2010年上半年,做好资料搜集与调研论证工作;2010年下半年至上2011年上半年,完成与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CSSCI论文10-15篇;2011年下半年,完成专著1-2部,并接受验收。

二、法文化学研究方向

2010年发表论文2篇。

获批法学硕士点成为其中的1个方向。

2011年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

三、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

力争出版知识产权研究的专著2部,发表论文10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2010年发表2篇)

四、社会保障方向

1、预期进展:

2010年发表论文4篇,完成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各1项。

获批法学硕士点,成为其中的1个方向。

2011年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课题1项。

2、特色与优势:

对社会保障的实践应用研究是本方向的特色。

优势体现在:

已经围绕该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为本方向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刑法学方向

在未来2年中,本学科致力于在刑事一体化思路的整合下对中国刑事法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选择刑法基础理论、刑罚制度改革、刑事政策实施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1、刑法基础理论研究。

刑法学是一门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在理论上值得深入研究,而且对于其立法与司法也同样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刑法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以刑法学的基本范畴、刑法哲学、犯罪构成体系的研究为主攻目标。

2、刑罚制度改革和社区矫正研究。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偏重于对犯罪行为的研究,而对以罪犯处遇为核心的刑事执行理论与制度的研究尚是相对薄弱的领域。

刑事法学界近年来“竭力倡导与建构以一种现实社会关心与终极人文关怀为底蕴的、一体化的刑事法学研究模式”,关注刑罚运行的终极效应以及作为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一的罪犯的处遇问题应当成为刑法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社区矫正在我国的试点及其推进,为刑罚制度改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和现实动力。

3、刑事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在推行刑事法治的过程中,刑事政策的重要性已成全球共识。

近年来,刑事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被刑事法学界和司法实践所关注。

但理性审视当下国内刑事政策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政策制定与解释、政策与刑法的关系等角度展开的,因缺乏从刑事政策实施机制这一视角进行系统研究而显得矛盾重重,这一现状又反过来阻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绩效的发挥。

因此,实施机制研究对我国刑事政策学界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迫切的问题领域。

3-2.学科队伍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

(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措施等,1000字左右)

一、法理学:

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期内发表cssci论文10-15篇;完成专著1-2部。

措施:

对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给予资助(必要时现有省国家级课题经费作为支撑)。

二、法文化学:

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期内发表cssci论文6篇,出版专著1部,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措施:

对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资助。

三、知识产权法:

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期内发表cssci论文5篇,出版专著2部,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措施:

对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资助。

鼓励、帮助有条件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邀请国内外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能力。

四、社会保障:

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期内发表cssci论文8篇,力争获批国家、省部级课题各1项,培养硕士1名、博士1名。

措施:

对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资助。

五、刑法学:

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在建设期内发表cssci论文10篇,出版专著1部,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使本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措施:

一是要增强学科队伍建设实力,争取在本学科建设周期内能有1名教授,3名副教授。

另外,在明年引进1名刑法学应届博士生,鼓励未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使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的教师比例达到60%。

二是要优化学科队伍的结构,对具有学术带头人潜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力争造就2名在校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3-3.科学研究目标与具体措施

(包括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标志性成果及其获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加强科研工作的措施等,1000字左右)

一、法理学:

在建设周期内,以校重点建设学科的任务与目标为契机,完成一项国家级课题、二项省级课题及三项厅级课题的研究与鉴定工作。

二、法文化学:

在建设周期内,完成现有的课题研究。

积极认真准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在现有关注的传统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传统监察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从现代法治立场来反思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等问题上更近一步,争取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三、知识产权法:

1、团队成员精心谋划,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真准备申报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力争在上述项目的申报上有新的突破,取得较好的成绩。

2、团队成员继续在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制度比较、商标实务、商业秘密保护等专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在这两年中,团队成员力争出版知识产权研究的专著两部,发表论文10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

3、团队成员将完成在研的教改课题两项(其中江苏大学重点课题一项)。

四、社会保障:

该方向在建设期内力争完成国家、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各1项,力争获批国家、省部级课题各1项。

计划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有所突破。

五、刑法学:

在按计划、高质量完成现有科研项目的同时,鼓励本学科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积极申报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争取在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

鼓励教师参与地方法制建设,争取在横向课题合作方面有新的突破。

在未来2年中,本学科教师力争在科研上实现以下目标:

(1)刑法学科的每位教师根据前述研究方向,选择1至2个子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争取每人每年在CSSCI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2)出版专著2至3部。

具体措施是:

鼓励本学科教师挖掘自身科研潜力,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学院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等。

3-4.人才培养目标与具体措施

(突出人才培养的数量、层次、质量目标及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等,1000字左右)

一、法理学方向

1、培养博士1-2人,引进博士1-2人,培养与引进教授1-2人。

2、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访名校拜名师,在人才引进方面,注重名师、名校与质量意识。

二、法文化学

1、培养硕士1人,培养或引进博士1人。

2、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他们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三、知识产权法

1、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2、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外语进修和专业进修,选择法学名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四、社会保障

1、培养硕士1人,博士1人。

2、鼓励2位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他们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五、刑法学

1、培养教授1人,博士毕业1人,引进应届博士毕业生1-2名。

2、积极创造条件鼓励1名年轻教师攻读博士,1名副教授攻读博士后。

3-5.学科基地与资源条件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

(包括实验室和其它形式的学科基地、图书资料和其它资源条件建设等,1000字左右)

一、重视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在教材选择上选取能够涵盖重点内容和学科发展前沿,并且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针对性强的最权威、最前沿、最新版本。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

给学生精心挑选开出系列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知识储量和背景的参考书目和材料。

三、提高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选取司法考试专用的案例汇编材料和影视音像教材,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演示、讲解,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操作,力争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能够持续坚持查找资料、准备发言稿、辩论稿,提高独立思考和表达才能。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依托我院每年举行的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和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活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实务活动中发现自身基础知识的不足,进而促进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积极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课堂小论文、学期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系列动手实践训练。

本团队成员为适应教学需要,继续与南京、镇江、常州市诸多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联系,建好学生实习基地。

五、引导学生自觉进入网络教学环境,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

中国民商法网(

北大法律信息网()

公法评论网()

东方法眼(

正义网(

法律图书馆(http:

//www.law-

万国教育在线()

中国政法司法考试网()

司法考试培训网()

中国司法考试网()

律政中国司法考试网()

司法考试网()

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研究方向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

3-6.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目标与具体措施

(包括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赴国外进修、参与或承担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合作培养研究生等,1000字左右)

根据法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拟作如下安排:

1、各学科方向每年至少选派1名成员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参会者必须撰写与本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且达到发表水平的学术论文;

2、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每位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作交流发言;

3、每年邀请2-3名某学科方向的国内著名学者来学院讲学;

4、举办一次“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邀请部分专家指导法学学科的培育、建设与发展工作;

5、根据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拟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精品学术研讨会”;

6、安排1-2人赴港澳台学术研究机构或高校开展项目合作或进修。

4.学科经费筹措与使用计划

经费筹措计划单位:

50万元

合计

国家其他重大建设项目

国家财政专项

省财政专项①

学校

专项

学科自筹

科研项目经费

总经费

其中纵向

50.00

20.00

30.00

24.00

经费使用计划单位:

50万元

项目类别

2010

2011

小计

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

1.50

1.50

3.00

学科团队建设

2.00

2.00

4.00

学科条件建设

购置仪器设备

2.00

2.00

4.00

购置图书资料

1.00

1.00

2.00

学科基础研究

15.00

15.00

30.00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2.00

2.00

4.00

其它

1.50

1.50

3.00

总计

25.00

25.00

50.00

拟实施的主要建设项目说明:

注:

①“省财政专项”按2008年核拨经费的3年总额预算(所属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经费可统筹计入),各年度经费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统筹安排使用。

5.学科牵头单位意见

 

牵头单位负责人签字:

牵头单位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