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900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docx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更是飞速。

企业财务运行管理模式的先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营销利润。

一个落后的财务运作模式,滞后的管理水平,难以造就出高利润、竞争力强大的企业。

为了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运用好本量利分析这个财务管理工具成为了必要。

本量利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如何运用本量利分析进行企业决策,是企业管理普遍关心的问题。

通过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判断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掌握各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企业达成利润目标提供思路和方法,使生产经营活动经常被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下。

本文阐述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和经营现金流等方面的应用,然后分析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局限性,最后提出完善本量利分析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成本控制 利润本量利分析 局限性

  

 

ABSTRACT

Alongwithourcountry joiningtheworld tradeorganizationsince,our countryenterprisemanagementmodehasmade considerableprogress,morerapid 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Enterprisefinancialoperationmanagementmodeofadvanceddegreetoagreatextent,decidesthe enterprise'smarketingprofits.Abackwardfinancialoperationpattern, lagofmanagementlevel,itisdifficulttoproducehighprofitsandstrong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Inorderto improvetheenterpriseprofits, 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theenterprisesunderthemarketeconomy,usingtheCVPanalysisof financialmanagementhasbecomethe necessarytools.Thevolume-profitanalysisisanimportantanalyticaltoolofmodernbusinessmanagement,how touse the volume-profit analysisfor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is generallyconcernedaboutcorporate governanceissues.Byanalyzingtheamount of profitthatcanhelpcompanies determinethesecuritystatusof productionandbusinessactivities,grasp theextentof changes invariousfactors thatimpactonprofits,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for businesses toachieveprofittargets,sothatproductionand businessactivitiesareoften controlled in themost favorablestate .Thispaperdescribes theamount ofshort-termprofitanalysisincorporate businessdecisions,long-terminvestmentsand cashflows,etc.,andthen analyzesthe limitationsoftraditionalvolume-profitanalysismodel,andfinallyputforwardsound-volume-profit analysis recommendations.

意见

KeyWords:

 CostControl ProfitsCVPanalysis

 

1引言1

1.1研究背景1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2

2.1本量利分析法的概述ﻩ2

2.2本量利分析的公式2

2.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2

2.3.1盈亏平衡分析ﻩ2

2.3.3敏感性分析ﻩ3

2.4本量利分析在应用中的决策指标4

2.4.1边际贡献ﻩ4

2.4.2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5

3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ﻩ6

3.1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6

3.2本量利分析在企业长期投资中的应用6

3.3.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构建经营现金流平衡分析模型ﻩ7

3.3.2运用本量利分析在经营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ﻩ7

3.3.3运用本量利分析在投资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ﻩ7

3.3.4运用本量利分析在筹资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8

4本量利分析的局限性ﻩ9

4.4本量利分析只考虑“息税前利润”ﻩ9

4.5本量利分析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进行10

5山西翔宇化工基本情况简介11

5.1山西翔宇化工有限公司概况11

5.3翔宇化工生产与财务状况分析13

5.4翔宇化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

6本量利分析的完善建议16

7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ﻩ17

7.1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17

7.1.2加强供应商的管理,避免独家采购ﻩ17

7.1.3建立完善的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ﻩ17

7.2扩大生产装置的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18

7.3提升生产技术,获得市场领先18

7.4销售成本的控制18

7.4.1树立整体观念,加强销售成本管理意识ﻩ19

7.4.2优化销售渠道,减少物流费用19

7.4.3减少间接的销售成本ﻩ19

8总 结ﻩ20

致 谢21

参考文献ﻩ22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管理的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企业的成本构成也发生变化。

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标市场更加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始注重价值链和多元化经营,而产品成本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加之企业竞争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价格竞争到现在的价值竞争,这都对本量利分析为企业提供的价值信息有了新的要求。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且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进行成本控制最直接的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一是要提高商品价格,另一个是降低成本。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来说,价格因素基本上就是个常量。

因此,企业要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这就需要运用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山西翔宇化工为例,分析了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研究意义

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本量利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的成本、利润及销售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这些内在关系可以为企业的战略投资提供方向,对企业运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同时,获得高利润是一个企业运作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利用好本量利分析这个工具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关键步骤。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仅仅获得保本点的销售量绝对不是最终目标。

保本点的销售量换来的金额只能和产品的成本相平衡,企业没有丝毫利润可言。

而在有限的成本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利润才是一个企业的真正目标。

为了达到目标利润,可以运用本量利分析,然后对目标进行正确的评估和预测,考虑价格、成本、销售量等各种可变因素,将各个因素对目标利润的影响做出分析,使企业目标利润达到最大。

除此之外,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预测在不同的销售价格下,企业能够获得多少利润,是否弥补了总成本,从而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产量或劳务价格。

由于本量利分析的决策作用也存在着局限性。

因此,本量利急需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不能盲目套搬本量利分析的现成结论,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经营条件、市场与价格、生产要素、品种结构与技术条件等诸因素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修正结论。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2.1本量利分析法的概述

本量利分析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并且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传统的成本分类不能满足企业决策、计划和控制的要求,这促使人们研究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

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工作,基本以数量为起点,以利润为目标。

到目前为止,该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企业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所谓的本量利分析是指成本—业务量(产量或销量)—利润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cost—volume—profit),又称盈亏点分析、损益平衡点分析、保本点和保利分析等,该模型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并基于三个基本假设,即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品种结构稳定和产销平衡的假设。

本量利分析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数量的关系研究为基础,它们通常被称为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产量的依存关系。

依据成本总额对产量的依存关系,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通过对混合成本的分解,最终全部成本分解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线性假设,即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都是线性的;产销平衡假设,假设当期生产的产品当期全部销售出去,将产量和销量合二为一;品种结构稳定假设,即假设在一个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的企业中,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各种产品的产销量与全部产品的产销量之比不变。

在这一假设下,多品种本量利分析问题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单一品种下的本量利分析的有关结果。

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2本量利分析的公式

利润=收入-总成本=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数量×单价-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该模型是基本的损益方程式,明确表达了本、量、利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经过形式上的各种变换,通过已知变量预测未知变量。

2.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2.3.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保本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分析如何确定盈亏平衡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等问题。

盈亏平衡分析是确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和进行保利分析的基础,许多企业经营计划的起点是确定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是利润为零时,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的经营状况,计算此时的业务量。

由本量利分析的损益方程式可得: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单价×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

盈亏平衡分析是项目不确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判断当某个不确定因素(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发生变化时,项目是处于盈亏平衡状况的临界值,进而预测各个不确定因素变动的承受能力,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当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当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低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亏损。

2.3.2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是本量利分析中常用的一项内容,分析当目标利润发生变动时,为达到目标所需的产销量、收入和支出的变动。

在规划期间利润时,通常将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视为稳定的常数,只有销量和目标利润两个自由变量,给定目标利润时,便可以预测出销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通过目标利润分析,企业还可以得出单个因素变动或多个因素同时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便于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反复的权衡和测算,及时修改计划或采取恰当措施,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2.3.3敏感性分析

企业的经济活动处在不断变化当中,评价各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权衡得失总是必要的,利用本量利方程式,可以具体计算出各因素的变动对最终利润的影响,有利于经营者决策。

各因素的变动可能是单一变动,也可能是相互关联变动的,分析时将变化了的参数代入到本量利方程式,就能测定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当各因素的变动超出一定范围时,企业的利润状态可能发生质变,对各因素临界范围的研究,成为本量利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利润敏感性分析,它主要分析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会使盈利转为亏损,各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因素变动时如何调整产销量,以确保原目标利润的实现等问题。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损益方程式,可以求得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和固定成本的盈利平衡临界值。

单价的最小允许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

销售的最小允许值=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在企业利润为正数时,当相关因素超过其临界值时,企业就会发生由盈利转为亏损的质变。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利润对各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可以用敏感系数来衡量: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敏感系数为正,表明它与利润同方向变动;敏感系数为负,表明它与利润反方向变动,敏感系数越大表明该因素敏感性越强。

确定了敏感系数有利于分清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规划和调整相关因素,确保目标利润的完成。

2.4本量利分析在应用中的决策指标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贯穿一系列的决策,需要对企业远期或近期的经营管理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些问题做出最优抉择。

短期经营决策指决策结果只会影响或决定企业近期(1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于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决策。

短期经营决策应通盘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本量利分析是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常用工具,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产品组合、销售目标和产品定价等决策中。

利用本量利分析进行经营决策,相关的决策指标主要有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

通过这些指标判断产品的获利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2.4.1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它首先用于收回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还有剩余则成为利润;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则发生亏损。

它反映产品给企业做出贡献的能力。

根据边际贡献的概念,本量利分析模型由基本损益方程式可以转换为边际贡献方程式: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

在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中,广泛用到边际贡献的概念。

传统财务会计的观念中利润为负数的产品不应继续生产,但是,按照边际贡献的理念,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要看边际贡献是否为负,也就是销售收入是否能够弥补变动成本。

如果销售收入高于变动成本,但不能完全收回固定成本,在企业现有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应继续生产。

因为如果停产,由于固定成本不减少使得亏损不减反增。

引入边际贡献指标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边际贡献除了用绝对额表示,还可以用相对指标表示,即边际贡献率,它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边际贡献率便于企业比较不同产品的贡献能力,边际贡献率越大,产品对企业的贡献能力越强。

在企业资源有限,不能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企业应在不同产品间做出选择,找到使企业盈利最大的产品组合。

这时可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组合的边际贡献率,放弃边际贡献率小的产品组合方案。

多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可以采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利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指标进行企业整体销售目标的决策。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或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本量利分析模型由边际贡献方程式经过变形,又可以转换成边际贡献率方程式:

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本量利分析模型的不同方程式侧重于表达不同的数量关系,便于满足管理者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

2.4.2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它主要提供企业盈亏临界界限的信息,通过掌握企业的盈亏界限,可以正确规划生产发展水平,合理安排生产能力,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是辅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有效方法。

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相对的概念是安全边际量(额),即企业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之间的差。

它表明企业达不到预计销售目标而又不至于亏损的范围。

安全边际量(额)的相对表示形式是安全边际率,它便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是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指标数值越大,企业经营越安全。

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因此,得到新的利润方程式:

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从而可以推导出: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该方程式表明,企业要达到一定的销售目标,提高销售利润率,就要提高安全边际率或边际贡献率。

通过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指标,可以把本量利分析模型中所有相关因素贯穿在一起,并能够为企业改进内部价值链,最终为达到利润目标提供思路。

3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3.1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

与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来看待成本及其成本控制问题。

当然,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本量利分析的运用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或者说是工具,企业采取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用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找到产品盈亏平衡点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盈亏平衡点是指产品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时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销售量(销售额)在此点时,企业利润为零。

因此,运用本量利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盈利与亏损的合理界线,为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找到切入点;可以预测实现经营预算目标时达到的产量或销售额,是企业挖掘利润空间的工具;还可以分析企业的产销量、价格和营销策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也是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更是全面完成经营预算目标的有效手段。

3.2本量利分析在企业长期投资中的应用

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又可称为资本支出决策,是属于企业战略性的决策,因为决策投入的大量资金是为了适应企业今后生产经营的长远需要,资金回收期长,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要实现决策的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正确适用的决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即为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可为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提供一种更具普通意义的方法。

其数学模型为: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净利润的因素有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哪一个因素影响大,哪一个因素影响小,各因素的变化极限是多大,是本量利关系敏感分析的焦点。

它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求出该项投资所需达到的每年最低销售量,然后与企业现实销售量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最优。

3.3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现金流方面的应用

现金流按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为三类:

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二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三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其中更令人关注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不仅要求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且要在附表中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净流量,而投资、筹资现金净流量均要求在正表中用直接法填列。

3.3.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构建经营现金流平衡分析模型

本量利分析主要反映在一定期间内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基本数学关系式为: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表示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用于补偿固定成本,并对当期损益提供贡献。

当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即收入总额等于成本总额,则利润为零,企业不盈不亏,达到盈亏平衡点(也称作销售保本点)

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在上述公式中,假设企业利润全部收到现金,非付现项目只考虑折旧,折旧通常包括在固定成本之内,税前营业利润与应税收益相同的条件下,则可以把公式转换为描述成本、销售数量、经营现金净流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变换的公式如下:

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

由上述等式可见,当“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时,经营现金净流量为零,即经营现金净流量处于平衡状态。

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经营现金流保本点’。

现金保本点销售数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

3.3.2运用本量利分析在经营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

本量利分析法在经营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

(1)为现金流管理起到预警作用。

(2)全面掌握相关因素变动对现金流保本点的影响。

(3)为制定目标经营现金净流量提供依据。

经营现金流保本点分析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为零的情况下研究问题。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应追求最大限度地现金净流入,因此,企业应结合以往资料预测企业目标经营现金净流量,建立实现目标经营现金净流量的有关模型,测算达到目标经营现金净流量所需的销售量。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目标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

3.3.3运用本量利分析在投资现金流管理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长期投资对企业的影响要大于短期投资。

在上述反应成本、销售数量、营业现金流量的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方程式中,只要把这三个与整个企业相联系的变量看作是投资项的变量,这个方程式就能反映出在投资项目使用内这三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此可见,当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处于临界状态,即等于零时,营业现金流量应是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营业现金流量,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项目净现值临界点”。

该点的销售数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项目净现值临界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净现值为零的营业现金流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税率)

项目净现值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反映了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