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914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docx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课程名称:

园林树木及养护

(二)课程类别:

必修课

授课专业:

园林

授课内容: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授课学时:

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树木土、肥、水管理的意义,能够完成年生长周期内的各种养护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土、肥、水管理

难点:

系统完成完整的养护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点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式)

新课讲授

小结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土壤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土壤是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基础。

是树木生长的基础。

1.土壤管理——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2.土壤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

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

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

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二、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

1.养分均衡

2.土体结构适宜:

上松下实

3.物理性质良好

三、土壤改良

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一)土壤耕作改良

1.深翻熟化:

深翻结合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方法

(1)时间

栽植前:

配合地形改造、杂物清除等,深翻、爆晒土壤(减少病虫害)、打碎土块并施有机肥。

栽植后:

早春:

蒸发量大易导致缺水,在春旱、多风地区需及时灌水或采取措施覆盖根系,易较秋耕浅

秋末冬初(最好):

地上,养分回流,根系易愈合、易发部分新根。

耕后灌水

(2)次数与深度

次数:

黏土、洼地:

一般1-2年1次;

地下水位底、排水好、沙壤土:

一般3-4年1次

深度:

因地因树而异,一般60-100cm。

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稍远些

(3)深翻方式

树盘深翻:

树冠边缘挖环状深翻沟。

适用于孤植树和株间距大的。

行间深翻

全面深翻

隔行深翻

各种深翻均应结合施肥和灌溉。

2.中耕

主要目的:

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蒸发;尽快恢复土壤的疏松度,改善通气和水分状态;清除杂草。

经常性工作,根据气候、树种特性及杂草生长情况,多在生长季节进行。

以清除杂草为主要目的的,在杂草出苗期和结实期效果较好。

尽量不要碰伤树皮。

3.客土、培土

(1)客土

对栽植地局部换土。

常在土壤完全不适合树木生长的情况下使用。

如在北方种植酸性土植物或土壤被有毒物质污染。

(2)培土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部分土壤,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改良土壤结构的措施。

北方地区可在晚秋、初冬进行。

培土厚度要适宜,一般不超过15cm。

沙压黏或黏压沙时要薄一些,一般5-10cm。

判断土壤质地最简单的方法:

将适量土放在拇指和食指间揉搓成球,如果球体紧实、外表光滑且在湿时十分粘稠,则黏性强;如果不能揉搓成球,则沙性强。

(二)土壤化学改良

1.施肥改良

以有机肥为主,应充分腐熟。

2.酸碱度的调节

(1)酸化处理

使用有机肥、生理酸性肥料、硫磺、矾肥水等。

矾肥水配制:

黑矾2.5-3kg+豆饼5-6kg+人畜粪10-15kg+水200-250kg,混合沤制(高温需1个月)。

用时可取上部清液稀释100倍,结合浇水使用。

施用时间一般在傍晚,施用次数和量,随季节和树种而异。

如鄢陵山茶花追施矾肥水,每年自春季开花后开始施用,以后随天气渐暖,逐渐增加次数。

5-6月,每月可浇4-5次,7月再增加,8月减少,9月停止,冬季不浇。

1亩地施30Kg硫磺粉(持久,见效慢)。

(2)碱化

加农用石灰(300-450目(每cm2有多少筛孔))、草木灰等。

(3)确定调节剂使用量的方法(缓冲曲线法)

在xg土中,加入各种量的酸性或碱性化合物,测定某种化合物相应用量的pH,就可以用该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做曲线。

三疏松改良剂

有机:

泥炭、草炭等

无机:

蛭石(无肥料成分,不腐烂,不变质)、珍珠岩(质轻、通气。

无吸收性,不易破碎,不吸收养分)等

高分子:

聚丙烯酰胺(先将干粉溶于80℃以上的热水制成2%母液,再稀释10倍,浇至5cm深土中。

通过离子键、氢键的吸引形成团粒结构,效果达3年以上)等

四生物改良

1.植物改良

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避免地表裸露,防止尘土飞扬,丰富园林景观。

萱草:

百合科萱草属

玉簪:

百合科玉簪属

二月兰: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

紫花苜蓿:

豆科苜蓿属

白车轴草(白三叶):

豆科车轴草属

络石:

夹竹桃科络石属

葱兰:

石蒜科玉帘属

虞美人:

罂粟科罂粟属

羽扇豆:

豆科羽扇豆属

香豌豆:

豆科香豌豆属

鸢尾:

鸢尾科鸢尾属

紫云英:

(红花草)豆科黄芪(qi)属

田菁(jing):

豆科田菁属

野豌豆:

豆科野豌豆属

2.动物改良

(1)加强现有有益动物种类的保护

(2)推广使用固氮菌等生物肥料(含多种微生物,其生命活动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既能直接提供营养,又能改善理化性质。

盐碱专题

一、概念

盐土:

当土壤中氯化钠、硫酸钠含量较多时,称为盐土;

碱土:

当土壤中碳酸钠、碳酸氢钠较多时,称为碱土。

盐碱土:

土壤往往同时含有上述几种盐,故称为盐碱土。

二、盐碱地分级指标

轻度盐化土:

土壤含盐量0.1—0.2%

中度盐化土:

土壤含盐量0.2—0.4%

重度盐化土:

土壤含盐量0.4—0.6%

我国大多数以30cm土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

三、盐碱来源

地下水

大气沉降

人类活动:

过度施用化肥、融雪盐等

海水倒灌

四、适于盐碱地栽植的主要树木种类

泌盐植物:

又叫排盐植物,这类植物能像人出汗一样,通过叶表面上的吐盐结构——泌盐腺,将盐重新排出体外。

如柽柳属、红树、瓣鳞花、木盐树等

拒盐植物:

一方面在根部细胞中积累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以提高渗透压,使根细胞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它们的细胞膜对某些盐分的透性很小,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把盐分拒之体外。

因此,在一定的盐分浓度范围内,根系在吸收水时,可以不吸收或少吸收盐分。

如长冰草、海蒿、芦苇等植物就是如此。

稀盐植物:

植物体内虽然吸收进大量的盐分,但是可通过迅速地生长,吸收进大量的水分或增加其肉质化程度,来稀释细胞中的盐分浓度,从而避免盐害。

如滨藜属和落地生根属中的一些植物就。

忍盐植物:

称之为“聚盐植物”。

这类植物的细胞内有特化的原生质,能够把根系吸收进来的盐分排到液泡(又称为盐泡)里去;同时,它们还能抑制盐分从液泡里扩散,即不让盐分再回到原生质里去。

如盐角草、碱蓬等。

其它抗盐植物:

除了上述四类典型的抗盐植物外,还有一些植物在体内能够形成大量的有机酸,然后通过根系排出体外,以中和根系周围的碱,从而减轻碱的危害程度。

更妙的是,有的植物细胞内能形成一种奇特的清蛋白,这种清蛋白能与根系吸收进来的大量盐分结合,因此即可避免因盐分过多使原生质凝固而受害。

五、常见的耐盐树种

柽柳、红花多枝柽柳、白榆、金叶榆、加杨、桑、旱柳、垂柳、银牙柳、枸杞、楝树、臭椿、刺槐、红花槐、紫穗槐、银杏、黑松、皂荚、国槐、白蜡、杜梨、乌桕、合欢、枣、杏、君迁子、侧柏、龙柏、砂地柏、火炬树、泡桐、珍珠梅、栾树、女贞、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五叶地锦、金银木、金银花、红瑞木、石榴、红叶石楠、月季、木槿、法桐、迎春、构树、花椒、香椿、加拿大紫叶紫荆、丝绵木、杜仲、盐肤木、山桃、碧桃、锦鸡儿、多花蔷薇、胡枝子、接骨木、西府海棠、紫丁香、白丁香、暴马丁香、海州常山、榆叶梅、黄刺玫、锦带花、红叶李、胶东卫矛、大叶黄杨、爬山虎、美国凌霄等

六、盐碱地改良

1.施用土壤改良剂

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硫酸亚铁等

2.防盐碱隔离层

适用于重、中度盐碱土。

挖大树坑,坑周围用塑料等封闭,底部铺20cm隔盐层(炉渣、碎石、鹅卵石等),其上铺草肥10cm。

3.埋设渗水管

排盐管:

无砂水泥管、PVC双臂斑纹排水管

间距:

5-10m(距树体30¡ª100cm处)

坡降:

不小于0.3%,高于排水沟(隔盐层)

还可建收水井,集中收水外排。

4.暗沟排水

绿地面积较小时,可将排盐管位置填充石子、砂子、建筑垃圾等做滤料,水汇入沟内自然排走。

纵坡一般0.5%以上。

5.抬高地面

6.躲避盐碱栽植:

秋季栽植

7.淡水冲盐

适用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

8.生物技术改土

种植田菁、紫云英、百蓿、苕子、紫花苜蓿、豌豆、蚕豆、黑麦草等一些耐盐碱的绿肥植物。

减少地面蒸发、抑制返碱。

9.肥盐平衡改良法

适用于中、轻盐碱地。

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以下简称改良肥),采用钠离子吸附剂、土壤酸化剂、化学改良剂、腐植酸、生根素等10种原料制成。

利用酸碱中和的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盐类转化原理,使盐碱土壤的理化形状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

中度盐碱地配合大量应用麦糠,效果更好。

盐碱改良剂:

由8种原料组成。

与改良肥比较,NKP含量有所减少,有机酸、有机质的成分增加。

通过离子吸附、酸碱中和、转化盐类改良浇灌水质,成本低、效果快,通过地面撒施作用于浇灌水、改良水质,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

一般改良肥每平方米用量0.5-1kg,改良剂每平方米1-1.5kg。

大树(胸径8-15cm)移植时适当增加用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施肥

一.施肥的重要性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营养物质的循环失调,枯枝落叶归还土壤的很少,土壤紧密、地表营养不易下渗,地下管线等限制了根系的吸收面积,多层次植物配置增加了养分消耗

二.园林树木施肥的原则

1.根据树木在不同物候期的需肥特性

抽枝展叶营养生长阶段,对N肥需要量大;生殖生长阶段以P、K及其它微量元素为主。

根据物候期:

萌芽肥(N)、抽枝肥(N)、花前肥(P、K),花后肥(P、K)。

根据生命周期:

一般幼年期需N肥多;古树、大树多施微肥(有助于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2.根据树木种类施肥

瘠土树种:

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正常生长。

如马尾松、油松、构树、牡荆、小檗、合欢等。

肥土树种:

肥力不足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如泡桐、杨树、重阳木、香樟、桂花、茉莉、月季、茶花等

即使脊土树种,在肥土环境中生长更好。

3.根据树木用途

观叶、观形:

N

观花、观果:

PK

4.根据环境条件

是否施肥,施哪种肥料及用量,都视土壤性质和肥力来确定。

(1)土壤理化性质与施肥

沙性土质地疏松、通气好、温度较高,属“热土”,宜施牛粪、鸡粪等冷性肥料。

黏性土壤质地紧实、通气较差、温度低属“冷土”、宜选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

(2)土壤酸碱度

酸性土:

有利于阴离子的吸收;利于硝态氮的吸收NO3-

碱性土:

有利于阳离子的吸收;利于铵态氮的吸收NH4+

酸碱度影响菌根的发育,酸性土中菌根易形成和发育。

(3)土壤含水量

土壤缺水,施肥有害无利。

水分多,肥分易淋失。

5.根据营养诊断

7.根据养分性质

速效性肥料:

追肥

迟效性肥料:

基肥

N:

土中移动性强,可浅施

P、K:

土中移动性差,应深施

有机肥和无机肥、速效性肥料和缓效性肥料、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等应结合施用,提倡复合配方施肥。

三园林树木施肥的类型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较长时间内供给树木多种养分的基础性肥料。

厩肥(圈肥):

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制成。

如用泥土垫圈称土粪;用秸杆等垫圈称厩肥。

堆肥:

以秸杆、落叶、杂草、垃圾等为主要原料,再配合一定量的含N丰富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堆制而成。

骨粉:

含P多

人粪尿:

常做速效性N肥施用。

腐殖酸类肥料——用含腐殖酸丰富的草炭、泥炭等作为主要原料,加酸、碱制成。

主要腐殖酸肥料有腐殖酸铵、腐殖酸氮肥等。

基肥施用时期:

树木生长期开始前。

2.追肥(补肥)

——根据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需肥特点及时施肥,以调节树木生长和发育的矛盾。

多为速效性无机肥。

大量施用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等。

四园林树木的施肥用量

可以树木每cm胸径0.5kg(350-700g)的标准作为计算施肥量的依据(混合肥)。

胸径不大于15cm的,应减半;树木营养面积有限时,施用量应稍大。

化学肥料浓度一般不超过1—3%;叶面施肥时,多为0.1—0.3%。

五施肥方法

1.土壤施肥

垂直:

10—50cm

水平:

树冠外围边缘

常见施基肥方法

(1)沟状施肥:

环状沟施:

秋冬季树冠投影外围挖环状沟,一般宽30-40cm,深20-50cm,用肥经济,易伤根,4-5年1次

放射状沟施:

以树干为中心,向外挖4-6条渐远渐深的沟,沟长超过树冠正投影外缘,隔年或隔次更换施肥位置,扩大施肥面积

条状沟施:

行列式种植

(2)穴状施肥

生产上环状穴施居多,施肥穴沿树冠在地面投影线附近分布。

施肥穴可分2-4圈,呈同心圆环状,内外圈中的施肥穴应交错排列。

(3)全面施肥:

撒施:

简单,养分流失严重,用量大,降低根系抗性

水施:

与滴管、喷灌相结合(均匀,保护耕层土壤,肥料利用率高)

2.追肥

(1)叶面施肥——用机械的方法,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到叶面,养分通过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各个器官。

叶面施肥注意事项:

a.正反两面喷雾

b.最适温度18—25℃,夏季最好在10:

00之前,16:

00之后施用。

C.宁淡勿浓,使用前最好先小面积实验。

(2)枝干施肥

枝干涂抹:

刻伤树木枝干,在刻伤处施肥

枝干注射

第三节园林树木的灌排水

北海团城的秘密

位于北海的一侧,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

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文化遗址,800多年前仅是湖中一个土岛,元代环岛围起城池,故名。

神奇处:

面积仅4500(不足7亩)多m2,虽无水源,却从不干旱,以拥有众多郁郁葱葱的古树著名,800多年的白皮松,被乾隆封为“白袍将军”;环绕团城270多米的城墙没有一个泄水口,地上从不积水,大雨时,城外已雨水遍地,城池只是雨过地皮湿。

原因:

(1)透水砖,上大下小,砖与砖之间没有石灰、衬砌材料,砖缝大,雨水不易在砖的表面形成径流

(2)暗沟渗水井

暗沟用青砖砌成

地面井口所在位置均是暗沟的转折点,使地下水在团城流的时间尽量长

收集雨水,雨大时排水

古人设计的团城,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把大量的雨水资源保留下来,即使一次降水量达18mm,地面也不会形成径流,雨水都会渗入地下。

一水分管理的意义

1.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及园林功能的正常发挥

缺水

水多:

徒长,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易烂花,落花落果

2.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

病虫害

改善微生物的生活状况,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3.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护成本

二园林树木灌排水的原则

1.不同气候、不同时期对灌排水的要求不同

不同地区受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等影响,需水有差异。

春季干旱、少雨,需水量大。

夏季应注意排涝

秋季一般不灌溉

秋末冬初灌“冻水”

2.树木种类

树木种类多,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对水分有不同的要求,应区别对待。

“旱不死的腊梅,淹不死的柑橘”如观花、观果树种,特别是花灌木,灌水次数应多;耐干旱,可适当减少;喜湿树种,应适当增加,且对排水要求不严。

一般生长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花果叶量大的需水较多。

3.栽植年限

一般新植乔木,需精心养护3—5年;灌木5年。

对一般定植多年、正常生长开花的,除非大旱、树木表现迫切需水时才灌水。

4.不同的土壤情况

不同土壤质地、结构与灌水密切相关。

盐碱地:

明水大浇

沙地:

小水勤浇

黏重地:

次数和量可减少

土壤严重透气不良:

经常性地上喷雾

5.灌水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相结合

管理精细、合理可减少水分的消耗。

水肥结合

三城市绿地灌溉

1.灌溉水质量

水源:

雨水、河水、自来水、井水、泉水等。

利用污水,要分析水质,如含有毒、有害物质,应做处理,否则不宜使用。

2.灌水时期

休眠期灌水:

封冻水早春灌水

生长期灌水:

需水临界期——树木对水分需求特别敏感的时期,如此时缺水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后即使有更多的水分供给也难以补偿。

如展叶、抽稍、花前、花后、果实膨大

3.灌溉方式

a.喷灌

优点:

节约用水,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对地形要求不高,节约劳力

缺点:

可能造成感染白粉病和其它真菌

病害

易受风力影响,喷洒不均

    成本高

移动式喷灌

一般由洒水车改建而成。

b.滴灌:

以水滴或小水缓慢试用于植物根区。

优点:

节水

节约劳力

有利于生长发育

缺点:

投资大

管道及滴头易堵塞,严格的过滤设备

不能调节小气候

c.漫灌

缺点:

易导致土壤板结

d.沟灌

3.灌水顺序

受水源、设施、人力、财力等限制,难以对全部树木进行同等灌溉时,应优先灌溉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种。

4.灌溉时间

夏季:

早晚

冬季:

中午前后

四城市绿地排水

(1)明沟排水

应在总排水沟设在地势最低处。

适用于大雨后挖排积水或地势高低不平不易实现地表径流处。

(2)暗沟排水

在地下埋设管道或堆砌暗沟将低洼处的积水引出。

节约用地,造价高

(3)地面排水

将地面整成一定坡度,注意不留死角。

(4)滤水层排水(小范围应用)

在树木生长地的下面埋设一定深度的滤水层,并在周围设置排水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