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936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2.docx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2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班有学生29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

但上课时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

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占极大部分,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方法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向课堂要质量,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

  3、平时的练习和作业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4、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5、借助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

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化难为易。

  6、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7、与各科教师配合,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

  8、全面去了解每一位学生。

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9、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时安排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

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会看图确定方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从方位角度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也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根据主题图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而引出探索正确、简明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由此引出列、行的知识。

教材中渗透有平面图形的知识,找图形位置,找景点或某一地点。

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有三个特点:

一是各景点或地点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它内容;二是这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是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三是方格纸上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

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

这样就把确定景点位置等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了。

单元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单元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

【教学内容】

第2~3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1、我们全班有N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老师都很想认识你们。

咱们先来给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

  汇报:

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

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

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

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画图的方法:

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么放?

(课件)

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

为什么?

(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

(2)探究新知。

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

这是谁的位置?

(我的,我的位置在第五列,第4个)

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

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

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

板书:

(2,5)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

(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板书)

(3)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

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板书出来。

老师板书:

(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

(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

为什么

(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

为什么?

(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

接龙。

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先让学生在心中想好你想叫得同学的位置。

D、寻找新位置。

同学们都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

下面这个环节要检验你们每一个同学是否真的会了。

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学生的数对里有两个特殊设计:

(3,

)和(

,3)

二、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你能看懂这张图吗?

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请你用数对说出飞禽馆和南门的位置。

请你写出狮虎山,猴山,大象馆的位置。

观察这三个地点在图中的位置和他们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请你设计一条路线:

(1)从南门进,从北门出。

(2)经过所有的景点。

(3)不走重复路线。

用数对写出路线方案。

2.老师的礼物。

老师相送给每位同学一份礼物,但是只有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的同学才能看到这份礼物。

学生按照数对涂色。

介绍经验:

这么多数对,你是怎么做到不丢不重,又准确的找到位置的。

看来这些同学取得成功时有方法的,老师真心祝贺你们,没有成功的同学也别气馁,老师把信心送给你们,只要吸取好的经验,下次一定会成功。

思考:

在这幅图中,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之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方法一样,一组数对表示一个方格,而不是一个点)

3.第5页第4题第(2)小题:

描出下列各点并按字母顺序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这道题的构图方式和刚才的心行构图有什么不同?

三、生活中的数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教师出示:

地图、围棋图…

四、小结

五、小小设计师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构图方式,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一个图案。

把设计方案和效果图都记录在图表纸上。

 

第二课时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5—7页的练习一的第3——8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内容是通过教材第5—7页的练习一的第3——8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强化分析训练,能准确的用数对来表示指定的位置。

设计理念:

通过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数对来表示指定的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第5—7页的练习一的第3——8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强化分析训练。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学生回答)

2、你能用这些知识分别表示你组所有同学的位置吗?

试一试。

3、分组活动。

[复习旧知,为强化训练作好铺垫]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3题:

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2、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

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

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

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通过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表现,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应用能力。

]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5、7、8题。

[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力的提高。

]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的用数对来表示指定的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路线图,初步建立了坐标系的概念,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拓展练习:

课间操时,同学们组成了一个方队。

小明的位置是(6,6),他的后面和右面没有人。

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人?

五、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编排结构如下。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

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学情评价: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单元教学时数:

内容

建议课时数

分数乘法

5

解决问题

4

倒数的认识

1

整理和复习

2

1、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材说明

本节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安排了6个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

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法则。

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顺序与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利用

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

(都是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怎么列式?

(乘法,

×3)

(3)

,那么

×3,所以

×3=____________=

同学们想想看,

×3=

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3个

是多少?

(列式:

×3=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

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

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

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

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四、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