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54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向运动竞赛规则试行Word下载.docx

女子组

儿童组:

8岁—11岁

少年组:

12岁—15岁

青年组:

16岁—18岁

成年组:

19岁—40岁

19岁—35岁

中年组:

40岁—55岁

36岁—50岁

老年组:

56岁以上(含56岁)

51岁以上(含51)

1.3在全国定向竞赛中,必须使用这些代号。

1.4运动员在同一场竞赛中,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竞赛。

2.根据其它原则分组:

2.1根据路线的难易程度和运动员的技能,可将同一组别再细分。

代号为A(最难)、B(较难)、C(容易)和D(最易)。

例如:

M成—A,M成—B,W中—C和W老—D。

2.2同一年龄组别和级别,因参人员过多可划分为相同标准的几个小组,进行竞赛,例如M成—A1,M中—A2,M老—A3,代号为1、2、3。

2.青年组、中年组的运动员可以选择到成年组参加竞赛,儿童组和老年组只能在本组进行竞赛。

3.精英组其竞赛代号为E,不受年龄限制,但参赛的条件和人员由中国定向协会确认。

第六条竞赛资格

1.所有参加全国定向竞赛的运动员,必须到中国定向协会进行注册登记。

2.所有注册运动员经中国定向协会审查合格发给参赛证。

运动员持参赛证参加全国定向竞赛。

3.注册登记应是每年一次,参赛证应有运动员姓名、出生年月相片、身份证及当年的竞赛组别。

4.如对要参加定向运动精英组的竞赛,协会应在参赛证上注明。

第七条组织者的职责

1.必须根据规则、规程获取当地政府部门国土部门、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部门的许可。

2.组织者应以竞赛区域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协调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以保证竞赛能顺利进行。

第八条竞赛组织委员会

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是竞赛的承办者。

由主办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协商组成。

1.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委会应根据竞赛规则,保证竞赛的公正。

2.竞赛组委会应根据有关规则、规定制定本次赛事的竞赛规程。

3.竞赛组委会,最迟应在竞赛前2个月发出竞赛邀请书。

4.竞赛邀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竞赛名称、日期、形式和项目。

(2)竞赛的主办单位及竞赛组织委员会成员。

(3)竞赛组别、接力赛不同赛段允许的组别。

(4)各年龄组的竞赛距离,接力赛各赛段的距离(准确到公里)。

(5)地比例尺、等高距。

(6)参赛队的组成。

(7)报名地址和截止日期。

(8)报名费和其他费用的支付方式。

(9)此次竞赛的规程。

5.组委会:

由主任、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组成。

组委会下设技术组、裁判委员会、秘书组、后勤组,并任命总裁判一人。

6.组委会负责与当地政府及竞赛场地主管部门联系并协助主办单位筹措竞赛经费。

7.技术组负责选择竞赛场地,路线设计、地图准备、安全保证等。

8.裁判委员会负责竞赛实施和确定竞赛成绩和监督竞赛参加者遵守竞赛规则和规程。

9.秘书组负责有关竞赛的文书工作,宣传工作,接待工作,组织参观,开幕、发奖仪式程序安排等。

10.后勤组,负责竞赛的物质保障及临时设施的设置,交通运输等。

11.组织竞赛的工作人员均应佩带明显的标志。

第二章技术规则

第九条电子打卡计时系统

1.在全国定向竞赛和大型正式定向竞赛,必须使用电子打卡计时系统。

2.电子打卡系统有:

指卡、打卡器和终端打印系统组成。

(1)指卡是电子检查卡片,编号是统一的,能贮存打卡器与打卡器之间的时间,也能贮存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打卡器中包括起动器、终止器、清除器、核查器、成绩打印读卡器,能贮存运动员到防的时间,当指卡插入到打卡器中,打卡器使自动将指卡号和到达时间输入到指卡中。

(3)终端打印系统可打印出各种所需成绩。

(4)所有电子打卡器的信息一旦被存贮(时间约30秒),电子打卡器便鸣响并有红灯闪烁(两者其中之一即可),打卡便完成。

(5)打清除器(这一卡座打卡时间须在3秒以上)清除指卡中的原有信息:

打核查器确认原指卡信息是否已清除;

打启动器出发时计时开始,然后按点标顺序打打卡器至打终止器(计时结束);

然后打成绩打印读卡器打印出本人整个赛程的成绩;

最后打红色打卡器将指卡全部信息读入电脑进行成绩统计。

第十条竞赛区域

1.竞赛区域应选择在地形比较复杂,植被较多的地区,应能为设计难度高的竞赛路线提供可能性。

2.竞赛区域应适合定向运动的竞赛路线。

3.竞赛区域不应具有使本地运动员获益的自然特点。

4.竞赛区域一旦确定应设有禁区。

除组织者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竞赛区域。

5.如需通过竞赛区域,必须经组委会批准,如擅自进入赛区,应取消其竞赛资格。

6.举办过定向运动竞赛的场地,在三年内不得再用于全国性竞赛以及大型的竞赛。

第十一条竞赛地图

1.竞赛地图的绘制应以国际定联颁布的《国际定向运动地图制图规范》为依据。

2.地图比例尺为1:

5000,1:

0000或1:

15000,等高距为5米。

3.竞赛地图应是现势性强的。

必须绘制出专业的定向竞赛地图,绘制的时间应是竞赛日期的前一年,这样,绘制地图季节是一致的,植被、河流均是相同,如绘制完后,现有地形变化较大足以影响竞赛,应在图上加印新的内容或赛前在联席会上说明。

4.竞赛地图所绘制面积大小,应保证竞赛路线的需要。

5.竞赛前不准出售、分发和展示竞赛地图。

第十二条竞赛路线

1.竞赛路线应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竞赛和定向运动的性质。

竞赛路线应能同时考验运动员定向和奔跑的能力。

2.竞赛路线应避开苗圃、播种地、有农作物的田地、铁道、汽车道内和标有“不准入内”的区域。

3.竞赛路线应是对参赛动员的定向技术,智力能力和越野跑的能力的综合检验。

4.如有可能,竞赛路线中,男、女各组别使用各自的检查点。

5.竞赛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设在同一地点,也可分设在不同地点。

6.竟赛路线的检查点间距离以500—1000米为宜,或根据竞赛区域的实地情况安排检查点间的距离。

第十三条竞赛距离与爬高量

1.确定竞赛距离时,除要考虑组别的因素外,还应考虑到竞赛地区的复杂程度、季节、竞赛开始时间和其他对竞赛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2.竞赛距离,以运动员能选取的最短路线为准,不顾及高差的影响。

3.在确定竞赛距离时,预计完成全赛程的时间,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赛程的距离作辅助考虑因素。

4.各年龄组的竞赛距离和预计完成全赛程的时间:

组别

最大距离(公里)

完成时间(分钟)

儿童组

3

35

30

少年组

6

4

55

45

青年组

12

8

75

65

成年组

14

10

85

中年组

7

70

60

老年组

5

50

5.对于W青,W成,M青,M成,年龄组可以组织竞赛距离和完成时间最多为上表规定2倍的长距离定向越野竞赛。

6.夜间竞赛、接力赛的预计完成时间应减少约20%;

多日赛要比预计的完成时间减少20—40%。

同一年龄组若分成许多小组进行竞赛,预计完成竞赛时间应减少10—15%。

7.路线设计应使最佳路线的总爬高量不超过其总长度的4%。

8.组委会可规定运动员跑完全赛程的时间,竞赛中超过该时间的个人和队不再排列名次。

第十四条竞赛路线符号

1.起点用等边三角形(边长7毫米),检查点用圆圈(直径5—6毫米),终点用两个同心圆(直径5和7毫米),一般最后一个检查点至终点为必经路线,必经路线用虚线表示。

2.三角形或圆圈的中心点表示某地物的准确位置,但中心不绘出。

3.检查点按规定顺序注记编号,编号数字要垂直于南图廓,编号数字应以不压盖图上重要目标为宜。

4.除必经路线外,起点到检查点及检查点之间按编号顺序用直线连接;

遇有重要目标又不能避开时,连线应断开或划得更细些。

5.竞赛路线、起点、检查点、终点符号、检查点编号一律用红紫色套印或标绘。

第十五条检查点说明

1.检查点说明的作用是具体描述检查点的地物、地貌特征。

能准确地描述检查点位置,并用符号的形式表示。

2.检查点说明应使用国际定联制定的《检查点说明符号》。

3.检查点说明表可在竞赛时随地图发给运动员,也可提前发给运动员。

4.饮料站应在检查点说明中标明。

第十六条检查点标志

1.是地图上的检查点在实地的标志(简称点标)检查点标由三面标志旗连接成的三棱体,每面标志旗的尺寸为30×

30厘米,该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开,右上部为白色,右下部为橙红色,夜间定向检查点同时应有光源。

2.检查点标志应悬挂在图上标明的地点,一般距地面80—100厘米,实际位置应与检查点说明表一致。

3.检查点标志应有代号,代号用拼音字母和两位数拉伯数字,数字从31开始选用,字母和数字为黑色字母高5—10厘米,笔划粗5—10毫米。

数字容易混乱的不能使用(如66、68、89、98、99)。

4.检查点标志的设置应使运动员在寻找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无需隐藏。

5.运动员如不能用地图和检查点说明判断检查点的位置,该检查点的放置就不适合。

6.每个检查点应备有电子打卡计时中的打卡计时系统,如基层竞赛没有电子打卡计时及可用打印器,但是打印器的图案不能重复。

第十七条检查卡片

1.检查卡片是运动员经过检查点的标志,是运动员完成竞赛的成绩证明。

2.在电子打卡计时系统检查卡片又称指卡,是一种电子检查卡片,运动员使用指卡时必须是按顺序触及放置在检查点上的电子打卡器,当指卡插入打卡器中成绩就会自己记录,

3.运动员不慎打错打卡器,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影响成绩:

1)在寻找过程中,打到非自己路线的检查点,但以按本组规定的路线和顺序完成竞赛。

2)如运动员打卡顺序错误,可以按顺序重新打卡一遍,如按规定顺序为1、2、3号,但在竞赛中打成1、3、2,这时应回到3号位重打一遍。

4.运动员回到终点将指卡送到终点裁判员负责终端打印系统,取读竞赛成绩处,在竞赛期间运动员自己保管指卡。

5.电子打卡计时系统的使用须经中国定向协会核准方可使用。

6.如有可能指卡和打卡器应给运动员练习的机会。

7.在定向竞赛中采用电子打卡计时系统有可能应在检查点预留备用的打卡器,以防电子打卡器出现故障。

8.运动员失去检查卡片,则取消竞赛资格。

9.组织者有权在指定的检查点处由检查员查验运动员的检查卡片。

10.检查卡片最迟应在出发前的10分发给运动员。

11.基层竞赛中采用传统的检查卡片,检查卡片是用耐用的卡片纸制成,大小不得超过10×

21厘米。

运动员到检查点处在卡片的空格内打上清楚的标记,若标记打错位置,可在另一格中打上正确标记,到终点处交还须向终点裁判说明。

第十八条抽签和出发表

1.定向竞赛中运动员是一个一个地在相等的间隔时出发的。

2.在接力竞赛中,可采用一个一个地在相等的间隔时出发,也可采用同组第一棒的运动员同时出发。

3.出发顺序抽签可以公开或不公开进行,也可以用人工或计算机抽签,但抽签必须是在总裁判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决定各年龄组的出发顺序。

采用何种抽签形式由赛事组织者决定。

4.抽签顺序结束应编印出发顺序表,出发顺序表应在组委员召开的裁判长及教练联席会议前公布。

5.所有报名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和运动队都应参加抽签,包括报名而未来参加的竞赛运动员和运动队。

6.在间隔出发时,来自同一运动队的队员不能连续出发。

如在抽签中同一运动队的队员连续出发,就应安排下一个出发运动员在他们之间出发。

7.出发间隔时间为1-2分钟,运动员在发出时,才能取地图。

8.如几个年龄组都使用同一竞赛路线,则出发时应尽可能的错开,并且较强的年龄组应在较弱的年龄组前出发。

第十九条出发

1.运动员出发即可进入竞赛区域,竞赛开始,成绩的记录也开始,运动员是分批次出发,每批次的运动员是采用间隔出发,间隔时间1-2分钟,接力同组的第一棒运动员是采用集体出发或分批次出发间隔。

2.出发地点的选择应使运动员在出发前看不到前一名运动员所选择的行进路线。

出发点的选择也应使已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无法与待出发的运动员取得联系,起点处应有明显的起点标志牌或横幅。

3.除有关裁判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运动员等候区,所有运动员至少应有30分钟的时间做准备活动。

4.如有条件,运动员出发时的出发时间和名字及出发批次应有显示。

5.如果运动员由于个人原因迟到,且下一批次运动员尚未出发,可在到达起点时立即出发,但计时仍以出发表上的出发时间为准。

6.如果由于组织者的原因,运动员错过出发时间,则应重新定一个出发时间,并通知终点裁判。

第二十条终点计时及名次排列

1.通向终点的跑道,应用两条带彩旗的绳子引导,并向终点线逐渐收拢。

绳长50至100米。

终点线宽3米,并应与终点方向垂直。

2.终点处比较有明显标牌或横幅显示。

必须使运动员在远处就能看见终点线的位置。

3.运动员通过终点线后即竞赛结束,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进入竞赛区域一经发现,取消竞赛成绩。

4.在基层竞赛中,运动员到终点时应立即将指卡插入终止器中,表示计时结束,然后在打印成绩,打印读数器。

5.依据运动员完成全赛程的时间先后,排列名次。

如有一名以上的运动员取得相同的成绩,则他们的名次并列,空出下一名次。

在成绩单上排在同一位置,但姓名的前后顺序按出发表的顺序排列。

6.团体成绩以竞赛中各队选手成绩相加评定。

当各队参赛人员较多时,应事先确定参加统计团体赛成绩的计分队员人数和名单。

名组别单项团体成绩,以本队二名最好运动员的成绩相加评定。

7.接力赛中,竞赛名次取决于各队最后一段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

8.如运动员漏过检查点或找错检查点,则运动员的成绩无效。

如果不是由于运动员本人的过错造成检查卡片少打标记(如检查点没有打印器或已损坏)并以证明他确已查寻到该检查点,经裁判认可,他的成绩仍有效。

9.当最后一批运动员出发,预计完成全赛程所需时间的1.5倍至2倍时刻为终点关闭时刻,由组委员规定并应在竞赛开始前通告运动员。

10.终点处应设置医疗站。

第二十一条接力赛

1.进行接力赛每个接力队的运动员均应按预先定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一段个人路线,竞赛成绩取决地全队所用的总时间。

2.接力赛每个队由2名或2名以上同一级别或混合级别的人员组成。

一个队所跑的全部路线必须与另一个队是同等的,但构成总路线的每段顺序应有所不同。

3.路线的构成

(1)整条路线交换法。

路线条数与每队运动员的人数相同,每个运动员分配一条路线,每个接力队必须完成全部路线,但顺序不同,每条路线不一定要设置相同数目的检查点。

这种路线设计适用每组4人的接力赛。

(2)路段交换法。

整条路线在一些检查点上分成两条支线,在一些检查点又汇集到一起。

这种路线设计适用于参赛队较多的接力赛。

(3)部分路线交换法。

全部路线以一个共用检查点分成两半,每一半路线按

(1)款的方法设置。

这种路线设计适合三人一组的接力赛。

4.运动员的交接应在赛段终点线后的一段有限距离内以触手方式完成。

5.个人赛的规则对接力赛的各个赛段竞赛同样有效。

第二十二条犯规与处罚

1.下列情况给予警告处罚。

1)代表队成员擅自出入预备区,但未造成后果的。

2)在出发区提前取图和抢先出发者。

3)接受别人帮助,如指路、寻找检查点等。

4)为别人提供帮助,如指路、寻找检查点等。

5)为从对手的技术获利,故意在竞赛中与对手同跑或跟进者。

2.下列情况,判运动员成绩无效。

1)冒名顶替参加竞赛者

2)定向越野竞赛中使用交通工具者。

3)有证据表明在竞赛前勘察过路线者。

4)超时规定的完成竞赛时间者。

5)竞赛未结束,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再进入赛区。

6)未通过全部检查点,即检查卡片上打印器图案不全者。

(基层竞赛执行)

7)打印器图案模糊不清,确实无法辨认者。

8)竞赛结束前(指终点关闭)不交回检查卡片者。

3.下列情况,取消竞赛资格。

1)竞赛前如有运动员或运动队擅自进入竞赛场地。

2)不符合分组年龄标准或谎报年龄,弄虚作假者。

3)蓄意破坏点标、打卡器或其他竞赛设备者。

4)有意妨碍他人竞赛者。

5)丢失竞赛检查卡片者。

6)没有佩戴大会颁发的号码布。

第二十三条其它处理

1.运动员途中因伤病不能继续完成竞赛时,以弃权处理,退赛后应尽快向就近裁判员报告。

2.出发前运动员因故退赛,领队或教练员应向起点裁判长递交书面报告。

3.运动员迟到,且按竞赛顺序下批运动员已进入出发线时该运动员按弃权处理。

4.运动员在竞赛中损害群众利益,视情节给予处罚,影响竞赛由本人负责,造成的后果及经济损失由本队负责。

第三章裁判方法

第二十四条裁判委员会

由总裁判、副总裁判和各组裁判长组成。

受竞赛委员会领导。

裁判委员会直接领竞赛工作,负责竞赛实施和确定竞赛成绩,并监督领队、教练员、运动员遵守竞赛规则。

根据竞赛具体情况,在不违背竞赛规则的原则下,赛前可制定有关规定及提出注意事项。

竞赛前,协同有关部门检查场地及竞赛用品,进行裁判人员的分工和训练,做好竞赛的技术准备。

第二十五条仲裁委员会

举办全国性竞赛,或大区域、省级竞赛,应任命一个仲裁委员会(或仲裁组)。

仲裁委员会通常由3或5名仲裁人员组成。

其中一人为主席,另一人为秘书。

在适宜的时候也可考虑在仲裁组成员之外任命1位秘书。

仲裁委员会的职责是:

处理规则抗议条款中提及的各项抗议,对发生于竞赛中提交仲裁判的其它事宜做出裁决。

仲裁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对定向规则未曾涉及的事宜做出裁决,事后应由仲裁主席以书面形式报告国家定向协会秘书长。

第二十六条裁判组成及人数

总裁判1人

副总裁判1—2人

编排记录组长1人

编排记录员组员3—5人

起点裁判长1人

起点裁判员发令员1人

检录员1人

序道员1人

检查场地裁判长1人

检查场地裁判员5~20人

终点裁判长1人

终点裁判员:

预告员1人

收图员1人(可根据赛事性质和需要而定)

成统裁判长:

1人

成统裁判员:

2人

第二十七条裁判员的职责

一、总裁判:

总裁判是竞赛的裁判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使各项竞赛能够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的主持人。

总裁判应是组委会和竞委会的成员,总裁判必须首先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保证规则、规程的正确执行。

一)总裁判的职则:

1.总裁判直接向竞赛委员会负责。

必须是熟悉定向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有多次执法全国(或大型)竞赛经验。

2.遵循竞赛规程,全面领导竞赛的裁判工作。

负责组织裁判队伍,并进行必要的训练。

3.接受组委会、竞赛组的领导,执行组委会的有关规定,协调裁判委员会与组委会各机构的工作。

4.视情况制定有关补充规定和通知,召开裁判长和教练员联席会议,说明和解答有关规定。

5.赛前参与竞赛场地选择、路线设计、制定实施计划。

竞赛时负责指挥工作。

6.汇总、裁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受理代表队提出的有关裁判工作的申诉和意见。

7.负责指挥全部的竞赛裁判工作,科学合理果断处理突发事件。

8.审核、签署竞赛成绩。

9.副总裁判协助总裁判工作,完成裁判委员会分配的任务,必要时可兼任裁判组的裁判长职务。

与有关部门一起负责代表队报到及运动员资格审查。

负责组织代表队、工作人员、参观人员按时到达赛区及从起点向终点的转移。

二)总裁判的工作程序及方法:

1.赛前工作:

1)认真学习规则,规程和大会有关竞赛的文件,熟悉大会组织机构,有关人员及日程安排等,主动征询主管领导对竞赛裁判的要求,审核编排工作,了解竞赛的各主要裁判员的业务能力。

2)召开总裁判的会议,研究竞赛作计划,明确正副总裁判的分工,讨论组委会及领队,教练员和裁判长联席会上的发言内容,根据竞赛的要求委任各裁判组长,对全体裁判人员的大致归位。

3)根据规则,规程和大会日程的安排,制订竞赛裁判工作计划,包括学习规则,裁判法,有关竞赛的文件等,正副总裁判应到各裁判组指导工作,协助解决问题。

4)召开各裁判长会议,了解各组裁判组织对竞赛准备工作情况。

5)提前对起、终点及赛场进行踏勘,对各组在竞赛裁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防。

6)赛前检查各裁判组裁判织的准备工作情况,对起、终点的位置及布置进行验收,对电子打卡时系统应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7)根据竞赛类型和级别,制定出各场竞赛的关门时间。

8)副总裁判的分工(以两位副总裁判为例)。

a.副总裁判甲:

对起点裁判组直接的领导,同起点裁判长搞好的起点的裁判工作。

b.副总裁判乙:

对终点裁判组直接领导作用,同终点裁判长搞好终点的裁判工作。

2.临场工作:

1)竞赛开始前,同场地(检查)裁判长联系清楚知道各个检查点标志的布置是否完毕,场地(检查)裁判是否到位,检查起点、终点是否按竞赛要求布置完毕。

2)按出发顺序表上的竞赛批次时间安排,宣布竞赛开始。

3)对竞赛中主动出现的突发现象,根据规则条例,作出处理意见。

4)对竞赛中的运动员出现犯规现象,根本规则作出判决。

5)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及纠纷如遇到规则未曾涉及的事宜,提出自己的处理,上报仲裁委员会,作最终裁决。

6)仔细核对运动员的成绩统计表,签字交编排记录公布。

3.赛后工作:

1)检查竞赛结束后的成绩统计表,签字交编排记录组,制作成绩册的工作,在各裁判组总结的基础上作竞赛总结,并以书面形式交大会组委会。

2)理竞赛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继续受理教练员运动员的申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处理的意见。

二、编排记录:

编排记录工作是保证竞赛按计划,有关头序顺利进行的关键,编排记录裁判竞赛做到周密,细致准确,并要头脑冷静,工作认真负责。

一)编排记录组裁判职责:

1.编排记录长负责领导和分配本组的各裁判员的工作。

2.编排记录员应根据规则、规程、报名单、大会日程及有关材料,编制秩序册。

3.在总裁判的监督下,根据规程的要求,按报名单的名单进行各年龄组出发顺序的抽签,交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