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61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必修三Word文件下载.docx

A.乙烯利B•赤霉素C•青霉素D•脱落酸

9.(2011-1单选I)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为

A.胰岛素B.青霉素C.生长素D.脱落酸

10.(2011-6单选U)体内脱落酸含量比野生型玉米低很多的玉米某突变体,其种子会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芽,说明脱落酸能够

A.促进种子萌芽B•抑制生根C•抑制种子萌芽D•促进结实

11.(2012-6单选U)刚采收柿子由于成熟度不够常带涩味,为加快果实成熟减少柿子涩味,可使用

A.乙烯B•脱落酸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

12.(2013-6单选I)图2显示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动态变化,其中反映乙烯变化的是

A.IB.nC.川D.W

13.(2014-6单选I)在田间发现的异常高杆植株,最可能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变化引起

A.赤霉素B.乙烯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考点3植物激素的应用

14.(2010-6单选n)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顶芽,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B.解除向光性C.解除顶端优势D.抑制细胞分裂

15.(2011-1单选n)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恰当的是

A.用低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

B.黄瓜结果后,喷洒较高浓度的脱落酸保果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

D.番茄开花后,喷洒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16.(2014-6单选I)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结

果见下表。

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应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是

NAA浓度(mg/L)

200

400

600

800

生根数(条)

1

6

9

4

A.0~200B.200~400C.400~600D.600~800

专题十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7.(2011-1多选)下列生物中,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A.猴子B.草履虫C.青蛙D.向日葵

18.(2011•6单选I)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骨骼肌B•反射弧

C.神经中枢f效应器D.感受器f神经中枢

19.(2010•1多选)人手被针刺后迅速缩回是一种反射活动。

下列例子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含羞草小叶被触碰后合起B.飞蛾从黑暗处扑向火堆

C.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D.小曼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

20.(2010•6单选U)在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后,机体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B.有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

C.失去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

21.(2013•6单选I)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图6示为缩手反射,该反射弧不包括

A.脑干B.脊髓C.感受器D.传入神经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2.(2009•6单选I)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B.CQC.N6D.Q

23.(2010•1单选U)下图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根据下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A.神经反射B.神经递质C.静息电位D.局部电流

24.(2010•6单选I)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

25.(2011•1单选U)a-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便

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能力。

据此可知,a-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肌肉松弛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肌肉持续收缩

26.(2011•6单选U)从植物中提取筒箭毒碱,能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将导致

A.失去感觉B.失去思考能力

C•骨骼肌松弛D.神经细胞不能兴奋

27.(2012•1单选I)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骨骼肌持续收缩),原因可能是农药抑制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神经递质在神经兀之间进行传递

D.结合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神经递质分解

28.(2013•6单选I)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

A.树突B.轴突C.突触D.胞体

29.(2014•6单选I)图2为神经突触的示意图。

某种毒素通过破坏膜上的N扌

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据图2判断该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

A.突触后膜B.突触前膜C.突触间隙D.突触小体

考点3人脑的高级功能

30.(2009•6单选II)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B•小脑C•脑干D•下丘脑

31.(2009•6多选)下列选项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膝跳反射B•表演舞蹈C•作答试题D•朗诵诗歌

32.(2010•1单选I)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B•下丘脑C•小脑D•大脑皮层

33.(2012•1单选U)某人因其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到损伤而不能说话,该区域是

A.W区B.S区C.V区D.H区

34..(2014・6单选I)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依靠的神经中枢是①语言中枢②听觉中枢③嗅觉中枢④视觉中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4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35.(2009-6单选I)养殖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时,工作人员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随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该促性腺激素类似物靶器官是

A.垂体B.性腺C.下丘脑D.甲状腺

36.(2009-6单选II)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

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胸腺激素D.雄性激素

37.(2010•1单选I)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婴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智力迟钝。

治此病应服用

A.肾上腺素B.胸腺激素C.抗利尿激素D.甲状腺激素

38.(2010•6多选)蝌蚪发育成青蛙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为青蛙,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不能运输到靶器官

D.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9.(2011•1单选I)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给患者注射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甲状腺激素

40.(2011•6单选I)在四大家鱼(鲤、鳙、草、鲢)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

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A.胰岛素B.生长素C.抗利尿激素D.促性腺激素

41.(2012•6单选I)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通过体液运输B.微量和高效

C.作用于靶细胞D•产生神经冲动

42.(2012•6单选U)胰腺分泌的激素对血糖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胰腺被切除后的小鼠,很快出现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表明胰腺可分泌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

43.(2013•6单选II)为了使甲状腺发育不良的蝌蚪能够发育成为成体蝌蚪,需补充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

44.(2014•单选U)摘除了垂体的小白鼠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原因是

A.食物中缺乏碘B.甲状腺体增大

C.缺少促甲状腺激素D.缺少生长激素

专题十四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1稳态的生理意义

45.(2009•6单选I)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因出汗散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为维持内环境稳态,最好及时补充适量的

A.糖水B.纯净水C.矿泉水D.含糖生理盐水

46.(2010•6单选I)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艾滋病B.糖尿病C.血友病D.流行性感冒

47.(2011•1单选I)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8.(2011•6单选I)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49.(2012•1单选U)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

50.(2012•6单选U)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

A.喝冰汽水打嗝B.中暑晕倒

C•接触花粉引起皮疹D.运动过度肌肉痉挛

51..

(2012•6单选U)4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

 

考点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3.(2009•6单选I)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糖B.水C.Na+D.K+

54.(2009•6单选I)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这种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

55.(2010•1单选U)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

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D.汗腺分泌减少

56.(2011•1单选I)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

A.作用时间较短B.微量而且高效

C.反应速度较快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57.(2012•1单选I)不管是生活在极地还是赤道,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人体能通过

A.皮肤不断散热B.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和散热

58.(2012•6单选I)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

C.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59.(2014•6单选I)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

以下途径正确的

A.肌肉注射:

淋巴一血液一组织液一血液一靶细胞

B.肌肉注射:

组织液一血液一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

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

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考点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60.(2010•1单选I)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肝糖原的合成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D.葡萄糖的氧化

61.(2011•1单选I)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

62.(2011•6多选)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A.汗液分泌量增加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

63.(2011•6多选)当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

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

64.(2012•1多选)若健康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迅速增加,最可能的原因及结果是

A.喝了过多的清水B•吃了过咸的食物

C•随后尿量会减少D•随后尿量会增加

65.(2012•1多选)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胰高血糖素下降B•胰岛素下降

C•胰高血糖素上升D.胰岛素上升

66.(2012•6多选)人感冒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症状;

用退热药后,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象。

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B.发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67.(2013•6单选II)当正常人体感觉到冷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使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汗腺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D.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

68.(2014•6多选)人体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组织器产热量的百分比如表所示,结合体温调节的原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组织器官

产热量(%)

安静状态

剧烈运动

16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B.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相同

C.安静时脑和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考点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69.(2009•6多选)病原体侵入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浆细胞分泌抗体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70.(2010•1多选)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

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A.巨人症B.过敏性鼻炎C.高度近视D.系统性红斑狼疮

71.(2010•6多选)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B•生长激素C•记忆B细胞D•乙肝病毒

72.(2011•1多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作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73.(2011•6单选U)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浆细胞B•吞噬细胞C•效应T细胞D•记忆淋巴细胞

74.(2012•1单选U)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

①衰老细胞②正常白细胞③正常红细胞④畸变细胞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75.(2012•6单选I)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是

A.血红蛋白B•抗体C•肌动蛋白D•组蛋白

76.(2013•6单选I)AIDS患者免疫功能将逐渐丧失,从而不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的入侵以及清除自身肿瘤病变细胞,原因是HIV感染人体后破坏了

A.红细胞B.吞噬细胞C.B淋巴细胞D.T淋巴细胞

77.(2013•6多选)当人体再次感受禽流感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将因此而产生

A.溶菌酶B.红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

78.(2014•6单选I)下列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A.拥抱B.一起用餐C.共用注射针头D.握手

79.(20014-6单选U)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

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考点1种群的特征

80.(2009-6单选I)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样方法

81.

(2010•6单选I)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按进

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甲>乙

82.(2010•6单选U)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83.(2011•6单选I)以下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全世界的蓝鲸B.珠江里的肉食性鱼

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D.一个湿地公园内的白鹭

84.(2012•1单选U)调查某菜园蚯蚓数量的适宜方法是

A.直接计数法B.样方法C.目测估算法D.标志重捕法

考点2种群的数量变化

85.(2009•6单选II)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A.直线B.“S'

型曲线C.“J”型曲线D.不规则曲线

86.(2009-6单选II)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

87.

会越来越大的是

90.(2011•1单选I)下表所示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将这三个城市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戦市出生率(%c)死亡率(耘}

甲—'

—12,5'

—'

―3.5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乙>丙>甲

91.

(2012•1单选U)小张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5。

他所用的培养液体系的K值(环境容纳量)约为

92.(2012•6单选I)调查种群密度时,研究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

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

A.大肠杆菌B.蒲公英C.大象D.丹顶鹤

AHCD

94.(2013•6单选U)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数量变化见图9。

最接近K值的点为

A.①B•②C•③D•④

95.(2014•6单选U)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5所示,据图分

析野兔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A.1920年~1925年B.1925年~1930年

C.

考点3群落的结构特征

1930年~1935年D.1935年~1940年

96.(2010•1单选U)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随机观察法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D•目测估计法

97.(2011•6单选I)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

A.迁徙到鄱阳湖越冬的丹顶鹤数量调查

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

C.池塘中溶解氧变化对鲤鱼仔鱼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D.有机磷农药污染对湖泊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影响的研究

98.(2012•1单选U)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中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竞争B.种内竞争C.种内互助D.互利共生

99.(2012•1单选U)“珠江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课题研究的对象处于A.个体水平B.种群水平C.群落水平D.生态系统水平

100.(2012-6单选I)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A.出生率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物种丰富度

101..(2012•6单选U)大豆植株的根部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物提供氮素,而大豆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

大豆植物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

属于

A.捕食B.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

102.(2013-6单选I)浮游动物、藻类、贝壳、虾、鱼、微生物等为某湖泊中生

活的全部生物,它们统称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103.(2013•6单选I)图3装置可用于采集

A.田鼠B•藻类C•土壤小动物D•土壤微生物

104.(2014•6单选I)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垂直结

构。

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B.湿度C.土壤D.光照强度

105.(2014•6单选I)小王分别从以下四种土壤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