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83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业态不断壮大,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9亿元,年均增长10.1%;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7%;

湘西地区开发取得实效,51个规划项目全面启动;

生态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医疗固废处理场、市第二垃圾处理厂等办实事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规模有效扩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不含铁路、高速公路投资),年均增长20.5%,比“九五”时期的投资总量增加147亿元。

组织实施了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农村公路、城市道路、退耕还林、四水治理、市县疾控中心、农村教育卫生等综合性工程,芷江机场、渝怀铁路和株六复线怀化段、怀黔高等级公路、怀新和鲁大国防公路、沿河路、舞水二桥、洪江电站、蟒塘溪电站、凤滩电站机组扩容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邵怀高速、怀新高速、常吉高速、40万吨纸浆厂、湖南西部药谷、大伏潭电站、铜湾电站等一批“十五”新开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和加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逐步缓解,怀化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加工转化能力、商贸物流辐射能力以及中心城市带动功能全面提升。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一批改制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免除了农业税,取消了除烟草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市场化进程加快;

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全面施行,为财政增收节支打下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相继推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特别是随着湘西地区开发相关政策的启动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环境进一步宽松。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十五”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40万美元,年均增长14.3%,引进内资138.9亿元,年均增长57.2%,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6亿美元,年均增长37.6%,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年均增长37.9%。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十五”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4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4亿元,年均增长13.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1.3%,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排位比“九五”末提高两位;

“普九”和扫盲工作顺利达标,怀化卫校升为医专,怀化师专升为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逐步形成了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通过挖掘整理历史、民族等文化资源,提出并不断弘扬五溪文化,广电中心、五溪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开工或竣工,《咯罗打打》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得殊荣,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左右;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初步建立,13个县(市、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区建设全面完成;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成功获得了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的举办权。

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66%,耕地资源基本保持动态平衡。

居民收入有效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574元增加到7686元,年均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84元增加到2293元,年均增长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8%,分别下降2.2个和3.2个百分点。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5.6万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就业稳步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大局保持基本稳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一学三带头”爱民活动持久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扎实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建立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大了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社会政治大局保持了基本稳定。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和湘西地区开发等重大机遇,又面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以及非典、禽流感、洪涝灾害等严峻挑战。

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和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健康发展,为怀化“十一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做了大量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始终坚持“两个一切”,即一切从怀化属于后发展山区这一最大实际出发,一切从怀化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最大实惠出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三个加快”的发展思路,即以建造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山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始终突出以工业化为核心,在经济发展中主攻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主攻工业,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

三是始终坚持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路子,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生态大市,具有鲜明的怀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是始终坚持发扬“燕子垒窝”的创业精神,恪守“埋头苦干、建设怀化,鞠躬尽瘁、造福群众”的诺言,让怀化一天一天发生变化,群众一点一滴得到实惠;

五是始终坚持深入开展“一学三带头”爱民活动,弘扬“长子风范”,以带头亲民、富民、安民的实际行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六是始终坚持“四抓四促”的领导方式,即抓市本级、促县市区,抓项目、促发展,抓典型、促全面,抓作风、促落实,致力于抓好重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七是始终坚持积极的稳定观,与时俱进,稳中求进,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增进了社会和谐。

“十五”时期成为我市历史上实施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最优的时期之一。

“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不仅为实现“十一五”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市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面总结“十五”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十一五”发展的现实基础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是:

发展速度虽然逐年加快,但经济总量不大,离全面小康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虽然不断提高,但财政实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经济结构虽然逐步优化,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支柱产业的地位还不明显;

中心城区建设虽然有一定起色,但城市路网还不完善,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加强;

改革开放虽然取得明显进展,但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仍然不高等。

对于这些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效解决。

2、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将迎来更为宝贵的战略机遇。

中央重视“三农”工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怀化这样的山区农业大市是一个宝贵的机遇;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我们可以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

我省湘西地区开发向纵深推进,我市列入规划的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上马并建成投产,必将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尤其是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的日益融合,为我们承接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提供了更为现实的平台;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进而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和全国生态市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规模带来的新的压力,国际市场和区域经济竞争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负压奋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奋斗目标

3、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个目标、三个加快”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三产活市、科教和人才兴市”四个战略重点,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全面建设经济富庶、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生态秀美的小康怀化。

在推进怀化“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艰苦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贯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重大原则;

始终把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

始终抓住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关键问题;

始终坚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一根本目的。

4、战略重点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突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三产活市、科教和人才兴市四个战略重点。

——生态立市。

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为载体,以建设全国生态市为长远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升和放大怀化的生态优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工业强市。

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怀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动摇,充分把握湘西地区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机遇,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为基础,以电力、林产、医药、食品四个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基地和园区为平台,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关联,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发展道路。

——三产活市。

“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已占我市经济总量的近“半壁江山”,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第三产业将发挥更大潜力,尤其在商贸物流、旅游、中介、社区服务等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仍将是经济的主导,民营经济、改革创新、社会发展、扩大就业、财政和群众增收等都需要进一步依托第三产业的优化提升来放开搞活。

——科教和人才兴市。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坚持科技教育优先发展,提高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切实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切实加强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5、发展目标

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总量上一个大的台阶。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力争到2010年,经济总量登上550亿元的台阶,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超过12000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力争登上30亿元的台阶;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左右,力争五年累计完成800亿元(不含铁路、高速公路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左右,力争达到200亿元;

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1亿美元,其中出口8000万美元。

——结构调整有一个大的突破。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

40:

45。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以上;

市本级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5%左右;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5%以上。

——经济增长方式有一个大的转变。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16万人以内;

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能力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力争降低20%,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提高25%,资源利用率达到30%,废弃物处理率达到70%,产业建设逐步走上循环经济的轨道;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主要水域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6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

提高生态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2007年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市,2008年启动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2010年确保建好20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力争建成全国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

——中心城市有一个大的发展。

建城区面积扩展到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45万,城区道路网络骨架基本形成,城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有较大提升;

鹤中洪芷经济一体化按规划全面启动,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为逐步形成100万人口的城市城镇群打下基础;

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力争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5%。

——公共服务有一个大的改善。

文教科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6%;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85%和23%;

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

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80%,每千人口执业医生数达到1.5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就业人数2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

——体制改革有一个大的突破。

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和 

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逐步缓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逐步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达到1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达到3000元以上;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45%左右;

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

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8万人。

三、工业化

把培育产业体系、突破工业“瓶颈”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中心任务,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迅速壮大一批核心企业,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

积极探索工业体系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创新、创优怀化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着力抓好电力、林产、医药、食品四个工业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矿产、建材、纺织三个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力争到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产值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40家。

6、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电力

方向:

围绕构筑全省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沅水流域梯级开发,建立完善以水电为主、火电和风电为补充的怀化电力结构。

重点:

依托韶能集团、省经建投公司、五凌公司、怀化电力集团等大型企业,加快托口、大伏潭、铜湾、清水塘、安江等骨干水电站建设,力争“十一五”期内建成发电;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建设好雪峰山、黄沙岗风电场。

目标:

力争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突破450万千瓦,规模电力工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左右。

——林产

围绕构筑全省最大的竹木加工基地,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依靠技术创新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形成林纸、林板、林浆一体化的林产工业体系。

突出抓好40万吨纸浆项目以及与之配套的20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依托泰格林纸、瑞邦森工、东和木业等骨干企业,整合森林资源,提升加工层次,重点发展纸浆、新闻出版纸、高强度纸袋纸、包装纸板以及高中密度纤维板、松木脱脂板、竹胶板、集装箱底板、办公家居木制系列等产品。

力争到2010年,规模林产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左右。

——医药

围绕构筑湖南西部中药谷,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医药研发基地和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建设。

培育壮大以正清集团为龙头的中医药企业集群,依托正清、正好、正驰、补天、神隆、华光等骨干企业,着力实施“湖南西部中药谷”项目,加快建设湖南中药谱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3个县(市、区)30个品种的GAP药源集群基地,重点开发抗风湿类、妇科类、纯中药药剂类以及保健类药物,把怀化建设成为湖南乃至中国南方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

力争到2010年,规模医药工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左右。

——食品

围绕构筑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创建怀化特色品牌,使绿色食品工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的载体。

依托大康牧业、雪山食品、柑桔集团、五溪米业、金珠米业、雪峰片片桔、新晃嘉信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以草食动物、粮油、果蔬为主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精制米、保健型精炼油、肉食品、饮料、营养保健食品、果蔬加工、茶叶、酒等八大类产品。

力争到2010年,规模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左右。

7、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矿产

利用电力优势,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增加矿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

依托辰州矿业、蓝伯化工、金石矿业、洪江锰业等骨干企业,着力发展锰、铝、黄金、锌、钨、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力争到2010年,规模矿产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左右。

——建材

把握“十一五”项目建设高潮的机遇,发挥建材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

依托东兴集团华中水泥、金大地水泥、小康瓷业、溆浦硅业、华中莫来石、德林莫来石等骨干企业,着力发展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莫来石耐火材料、硅砂、墙地砖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

力争到2010年,规模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左右。

——纺织

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出口,提高效益,延长产业链。

依托湖南湘维、怀化金丰、安江纺织、惠峰印染、四海棉业等骨干企业,发展棉纱、棉布、印染布、聚乙烯醇等产品。

力争到2010年,规模纺织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左右。

8、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以现有产业、产品为基础,加大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尽快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

依托正清集团、湘维公司、辰州矿业、金石矿业、华光生物、天骑医学等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

生物工程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育种、中药新药、食品饮料应用酶工程和发醇工程等;

新材料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工程塑料改性技术、特种材料加工技术等;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开发细胞记数形态综合分析仪、细菌细胞自动切片机、IC卡智能系列仪表、掌上型电脑连接器、程控交换连接器以及计算机软件等电子信息产品。

力争到2010年,培育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发展高新技术产品20个,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立足山区实际,着力建设新村镇,塑造新风貌,培育新农民,壮大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健全服务体系。

9、建设新村镇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因地制宜,搞好村镇整体规划,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突出加强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沼气能源和农村卫生等四项重点工作,继续推进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通信,切实解决农村用水、用电、通讯、出行、看病、上学不便等实际问题;

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以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到2010年,全市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变,建设一批山区新农村试点和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态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10、培育新农民

致力培育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劳务输出,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等阵地,通过“一户培一劳”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文化补习和技能培训,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和外出就业竞岗能力;

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