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06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docx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

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

(讨论稿)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奖励分配制度改革,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人事局等部门关于苍南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苍政办【2009】176号)和《苍南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供教职工代表讨论并征求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十与不十不一样,十多十少不一样,十好十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岗位目标,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施对象和时间

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在岗的正式工

作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本方案经教职工大会通过后自201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

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业绩和贡献。

2、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程序规范”的原则。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力求合理科学。

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4、坚持“优绩优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

绩效考核结果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四、组织机构

成立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谢能斌为组长,屠德赞为副组长,陈宝赞、邱绍友、周俊攀、周秀全、陈孝完、李芬、曾善意、钟光樟、陈小丽、林华彭、谢冬宵为成员,负责对教职工工作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业绩的考核监督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发放等方面的组织实施与监督。

五、考核项目权重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总分共计1000分+班主任奖(每班每学期500元X班级数)内容为:

1、考勤200分;

2、岗位工作量150分;

3、教学工作考核420分(含教育教学常规、教育教学成果);

4、其它项目230分(包括值周、值日、监考、评卷、加班、代课金、聘用人员工资、名优教师奖、培训经费、节假日护校、特殊贡献奖等,该项若有多余资金作为全体教师

的福利);

5、班主任专项奖每班每学期按500元考核。

六、计算办法:

1、计算公式:

教职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额=(本学期全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每班每学期500元X班级数)士本学期全校绩效考核得分总和X教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2、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报账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系数标准和核算办法:

职务

考核系数

正书记

0.8-1.5

副校长、

0.8-1.4

中层正职、副书记、工会专职主席

0.8-1.3

中层副职、报账员、工会专职副主席

0.8-1.2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报账员由校长考核确定考核系数,计算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法如下:

(1)行政管理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系数X(考核项目的前三项全校教师得分总和的平均值)+本人其他项目得分+本人班主任专项奖。

(2)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取教职工考核或系数考核两项中的较高值。

(3)学区督学(中层二线人员)按学区统一制定的考核系数执行。

(4)计生干部每月奖励50元,当年计生工作被教育局评为优秀单位的加奖500元。

(5)教研组长完成职责的每学期奖励100元。

3、每年分2次在期末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七、其他规定

1、师德帅风考核,按市一年一次师德考核标准进行,其结果:

A档附加20分,B档附加15分,C档附加10分。

凡违反《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

关规定,酌情扣除绩效考核得分。

凡学期内受到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分别扣除绩效考核个人总得分的10%、20%、30%、

50%、60%、70%、80%、100%。

2、因工作调动、中途退休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3、离岗退养及借出人员不享受本校奖励性绩效工资。

4、有下歹0情形之一的,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酌情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1)病假累计超过2个月以上,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以上的;

(2)工作量、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3)缺乏大局意识,不服从学校工作分配的;

(4)侮辱、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后果的;

(5)造成教育教学事故的;

(6)违反效能行风建设被处理的;

(7)有“三乱”行为被查处的;

(8)不按时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的;

(9)其它情形奖励性绩效工资应扣发的。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不得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⑴一学期旷工累计达5个工作日的;

⑵解除聘用合同的;

⑶停发工资的;

⑷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

⑸未承担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

6、校长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县教育局统一考核发放。

八、本实施方案经教师大会讨论通过,报教育局审批后实行。

九、若有未尽事宜,由班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商量决定,或按上级新文件执行。

十、本方案总体思路解释权在校长室。

教学常规、成果量化考核由教务处执行并解释,班主任考核办法细则由政教处执行并解释。

H、附:

各项考核量化制度

附件一、考勤制度

每周工作为五天,实行一日四签坐班制,上下午均在上课前15分钟亲笔签到、下

课后10分钟亲笔签退,迟到或早退者扣1分。

各种会议请假1次扣2分(公差除外),迟到或早退者扣1分,无故不参加者扣4分。

病假(累计少于2个月)一天扣5分,事假(累计少于1个月)一天扣10分,擅自离岗一次扣5分,旷课一节扣10分,矿工一天扣40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1学期累计5节课,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婚丧产假按有关规定执行。

考核依据为学校考勤记录,未及情况由学校根据实际进行扣分。

附件二、请假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职员工请假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根据苍教人〔2006〕14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职员工请假制度的实施意见》之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以下请假规定细则:

1、请假项目:

请假分公假、病假、事假和规定假(如婚假、产假、人流假、丧假等)四种。

2、请假要求:

无论请何种假,都必须提早一天至少半天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确因情况特殊,不能事先请假的,事后两天内应及时补办请假手续,否则作为旷课旷工论处。

每月允许的调课两节

3、请假审批权限:

(1)教师请各类假两天(含两天)以内由教务科研处登记审批。

(2)教职工请事假三天,由校长室登记批准。

请事假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由学区批准。

一周以上两周以内由县局人事科长审批,两周以上分管人事局长审批。

(3)教职工请病假一周以内的,须持有效医疗证明,由校长批准。

一个月以内由学区批准,一个月以上教育局审批。

请病假须持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证明,本人填写请假报告单,由学校、学区签署意见,县教育局审核后批假一个月;第二个月需继续请病假,必须附上病历和有关证件。

(4)班主任需要请假,必须先由政教处主任批准,后送教务处或校长室批准。

值日老师请假须自行安排代值日教师并报值日领导同意。

(5)行政班子请假3天以内由校长审批。

(6)育龄女教师请假一周以上必须由学校计生十部签“情况届实”后,方可进入下一审批程序。

4、办理请假手续:

(1)公假:

请公假须持有关通知书向教务科研处填写请假单并调换功课,调换的功课需在请假单上注明,公假调课不计入每月允许的调课两节的限制,不好调换的功课由教务科研处安排代课,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2)病假:

请病假需持县医院证明和病历向有教务科研处,填写病假单,经批准后,

方可离岗。

没有医疗证明一律按事假处理。

全年累计病假在6个月以上的,必须办理病

休手续,不得参加年度考核,本年度不计工龄和教龄。

病休的教职工要求恢复工作,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医院证明,报县教育局审批。

(3)事假: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严格控制事假,请事假必须向有关处室填写请假单,具体说明请假事由,学校根据事由从严把关审批,(自调功课计入每月允许的调课两节的限制),班主任与值日教师自行安排代班主任与代值日教师,经批准,办好移交手续,方可离岗。

请假手续不完备扣5分。

5、规定假:

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1)婚假:

婚假3天,男女双方都符合晚婚年龄的增加12天,共15天

(2)产假: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可请产假90天,难产、多胞胎增加产假15天。

(3)直系亲届丧事假3天。

(4)届晚婚晚育的男职工,妻子生产可请护理假一周。

6、工资待遇

(1)病假:

住院治疗按照上级文件执行。

非住院治疗代课金自负每节10元。

(2)事假:

事假每月累计三天以下,代课金扣除每节15元(因事假过多功课无法安排恢复原制度)发10元,多余部分用于全体教师福利支出。

每月累计三天以上一周以

内,超出3天以外天数按照文件规定的白分之30计算执行。

一周以上半月以内超出3天外的部分完全按照文件执行。

(3)产假:

基本工资及福利待遇照发。

(4)产前假、哺乳假:

按上级文件执行。

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哺乳假原则上不予报批。

特殊情况超期哺乳假,每月多扣1200元用于代课支出。

7、私自调课双方各扣20元。

每月允许正当事由调课两节,但必须提早半天以上报教务科研处并说明理由,教务科研处同意后告知当天值日领导,是班主任还要自行安排代班主任,并告知政教处。

超过两节当事假处理。

不得无正当理由调课不来上班。

违者查实后当事假2倍处理。

附件三、值日考核(本项10分折合20元)

1、值日教师实行一日四签坐班制,上下午均在上课前30分钟亲笔签到、上午下课后10分钟亲笔签退,下午下课后30分钟亲笔签退,迟到或早退者每次扣1分。

2、值日教师早上到校后马上进行校内巡视,发现卫生不活洁马上组织学生打扫或告知其班主任。

3、值日教师课午间、放学后要加强巡视管理,维持校门口秩序,及时处理偶发事件,事态较严重的要立刻与家长、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联系。

4、值日教师要身体力行,做表率作用,圆满完成一天值日工作的得10分。

量化标准:

佩戴标志1分,出勤3分,巡视4分,值日记录2分。

5、值日教师因病因事外出的,自己要做好协调工作但不得分,如无做好交接的倒扣10分,代值日教师完成值日职责的得10分。

6、值日教师要配合值日组长认真做好课堂巡视工作,登记好教师课堂出勤、事假、病假、公假等重要事件。

7、值日组长应认真监督各值日教师的值日工作,协调一日内各方面工作并与值日教师及时处理偶发事故,记好“校务日记”,“教务日记”,打好“值日教师量化表”。

附件四、名优教师奖(本项经费由考核权重4支出)

1、教师获得县优质课二、三奖,每学期奖励100元;

2、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县骨十教师、县教坛新秀、县名帅等,每学期奖励200元;

3、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教坛新秀、市骨十教师等,每学期奖励300元;

说明:

教师荣誉称号取最高值;如果上级部门有发奖励的,学校不再重复。

附件五、教学常规、成果量化考核方案(本项占总权重420分由教务处执行)

教务处成立考核小组,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每学期教师最高可得基本分200分,部分项目还有附加分,教师的附加分要先申报后考核。

(一)、教学常规(满分95分)

1.计划(5分)

按学校要求认真制订教育教学计划,认真撰写教学总结。

由教研组长根据实用性、可行性打分评定,教导处复评。

计划不完整,缺一项减1分,迟交一次减2分,没有制

订教学计划该项得零分,所兼学科没有制定教学计划分数减半。

2.备课(25分)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严格执行《水头小学教学常规制度——备课》相关规定,每一课要有①上课时间及教案数;②课题课时;③本课时教学目标;④重点;⑤难点;⑥教学方法与手段;⑦教学过程;⑧板书设计;⑨教后反思不少于20%。

做到:

①不缺

课时,上下相连;②超课时备课,要提早一周备课;③有教学反思。

无论详案、简案,每缺一个环节减1分,每少一课时减2分,随堂听课查教学案,没有相应的教学案,一次减4分,教案要求全部手写,网上下载不得分。

3.课堂教学(20分)

教师上课必须充分准备,力求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效果好。

上课出现无故缺课情况的,一次扣5分,3次此项不得分,超过三次的每次倒扣5分,上课迟到超过10分钟作旷课处理,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课堂组织教学不好,坐着讲课,上课接听手机等,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中途无故离开课堂,没有认真完成临时性教学任务(如临时代课),发现一次扣2分。

私自调课发现一次双方各扣2分(以值日和教务处记录为依据)。

4.作业(20分)

学生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具体规定见《水头小学教学常规制度作业》。

教师要亲自、及时、认真批改。

作业要亲自及时准确批改,写明批阅日期与等级,有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登记表。

除习作外,其他作业也提倡使用评语。

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且以鼓励表扬为主,严禁恶意中伤性批语出现。

提倡布置开放性、探究性作业。

作业批改不及时1次扣3分,习作每少1篇次扣2分;连续三次没有完成批改任务的,本项不得分;作业批改缺少日期每少1次扣0.5分;每漏批或错批1处扣1分;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按时上交的视为没有完成批改任务。

5、听课(10分)

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每位教师应坚持听课。

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正、副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不少于15节,少一节扣1分,无反思或评课记录扣0.5分。

6、质量检测(10分)

有计划地组织单元知识考查,及时将考查情况反馈家长;单元、期中考试后有批改、有质量分析,少一次扣2分;质量分析表中各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每少一项,减1分。

7、辅导学生(5分+附加分5)

辅导是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加强薄弱环节,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的乂一天地。

各科教师都要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不可放弃或轻视他们。

要有详细的优秀生、学困生辅导计划和记录,有计划地得2分,

有记录的得2分,成绩显著得1分。

辅导记录每学期至少10次,每少一次扣0.5分。

附加分:

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辅导另行加分,封顶5分。

(二)、教学科研活动(满分19分)

1、公开课(6分+附加分不封顶)

每学期有一节教研组或校级的公开课可得基本分6分。

附加分:

学区级公开课每节加2分,县级每节加4分,市级每节加8分,省级以上加10分。

获学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加4分,二等加2分;县级一等加8分,二等加6分,三等加4分;市级一等加16分,二等加12分,三等加8分。

2、经验交流(3分+附加分3分)

每学期有在校级活动中开展经验交流的(如论坛、讲座、主题发言等),可得基本分3分。

附加分:

学区级经验交流每次加1分,县级每次加2分,市级每次加3分,封顶3分。

3、校本教研活动(10分+附加分3)

教师应积极参加本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并积极发言。

教师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至少8次(以教研组活动记录为依据),缺一次扣1分;组内教师在活动中要积极承担教学研究(中心发言人)任务,每学期每人至少一次,没有承担教研任务或中心发言人的扣3分;没有留下存档材料的扣2分(如评课稿等)。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无故不参加者一次扣2分,迟到或早退每次扣1分。

不按时上交者相关材料视同“无故不参加”。

附加分:

教师外出学习有心得体会,并在全校汇报的每次加1分,封顶3分。

4、课题研究(附加分6)

附加分:

县、市、省立项主持与执笔者可各得4、6、8分,参与者(最多4人)分别加2、3、4分,封顶6分。

(三)、教学成果(满分86分)

1、论文、案例、教学总结(4分+附加分6分)

每学期至少一篇论文、案例和教学总结,总结须根据教学计划及一学期来的教学,

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并指出不足点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按时上交者得基本分4分。

附加分:

学区一等奖加1分;学区二等奖加0.5分;县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市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获奖论文须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比的)。

课题获奖分值占150%。

省级及以上获奖、报刊杂志发表者(须有国内、国际统一刊号和邮发代号并在本学期时间内)加6分。

附加分封顶6分。

2、指导学生获奖(6分+附加分6)

辅导的学生有在学校相关竞赛获奖得4分,有获学区级以上得6分。

附加分:

校、区一等1分,二等0.5分,三等0.3分;县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市一等4分,二等2分,三等1分。

集体获奖分值是个人的2倍,附加分封顶6分。

3、教学效果(76分)

期末统考成绩与上下学期同年段其他班级均分差相比进步3分以下的得68分、进步

3分(含3分)以上5分以下的得72分、进步5分及以上的得76分;与上下学期同年段其他班级均分差相比退步3分以内得60分、退步3至5分以内得50分、退步5至8分以内的得30分、退步8分及以上的该项不得分;

一年级语数老师平均分在80至85分之间得60分;85至90分之间得68分;90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75至80分之间得30分;75分以下的不得分。

二年级语数老师平均分在78至83分之间得60分;83至88分之间得68分;88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73至78分之间得30分;73分以下的不得分。

三年级语数英老师平均分在76至81分之间得60分;81至86分之间得68分;86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71至76分之间得30分;71分以下的不得分。

四年级语数英老师平均分在74至79分之间得60分;79至84分之间得68分;84

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69至74分之[可得30分;69分以下的不得分

五年级语数英老师平■均分在72至77分之间得60分;77至82分之间得68分;82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67至72分之间得30分;67分以下的不得分。

六年级语数英老师平■均分在70至75分之间得60分;75至80分之间得68分;80分以上得76分;平均分在65至70分之间得30分;65分以下的不得分。

注释:

1、期末统考科目任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考核分可任选方案一或方案二。

2、期末自行考查科目任教老师教学效果考核分取统考科目所有任教老师教学效果考核分平均数的90%。

3、学校领导班子教学效果考核分取统考科目所有任教老师教学效果考核分平均数或取本人本项考核分。

项目

分值

要求

备注

教学常规

95

1计划

5

计划不完整,缺一项减1分,迟交一次减2分,没有制订教学计划该项得零分,所兼学科没有制定教学计划分数减半。

2备课

25

无论详案、简案,每缺一个环节减1分,每少一课时减2分,随堂听课查教学案,没有相应的教学案,一次减4分。

严禁抄

袭教案,发现一次扣2分,网上下载扣5分。

3上课

20

无故缺课的,一次扣5分,3次此项不得分;课堂组织教学不

好,坐着讲课,上课接听手机等,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中

途无故离开课堂,没有认真完成临时性教学任务(如临时代课),私自调课,发现一次扣2分。

4作业

20

作业批改不及时1次扣3分,习作每少1篇次扣2分;连续3次没有完成批改任务的,本项不得分;作业批改缺少日期每少

1次扣0.5分;每漏批或错批1处扣1分;在规定的时间内,

不能按时上交的视为没有完成批改任务。

教师不得私自增加学

生的作业量,统一为班级购买规定外资料一次扣3分。

5听课

10

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5节,缺一节扣1分,无反思或评课记录每节扣0.5分。

6质量检

10

有计划地组织单元知识考查,及时将考查情况反馈家长;期中、

期末考试后有质量分析,少一次扣2分,单元测试分析每少一

次扣1分,质量分析表中各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每少一项,

减1分。

7辅导

5

要有详细的优秀生、学困生辅导计划和记录,每缺一项扣2分,每学期至少记录10次,每少一次扣0.5分。

附加分:

为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辅导酌情加分,封顶5分。

科研

教研活动

25

1公开课

6

每学期有一节教研组级以上的公开课可得基本分6分。

附加分:

学区级公开课每节加2分,县级每节加4分,市级每节加8分,省级每节加16分。

参加各级优质课、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比未获奖的按该级公开课计算。

2经验交

3

每学期有一次教研组级以上的可得基本分3分。

附加分:

学区

级经验交流每次加1分,县、市级每次分别加2、3分。

附加分封顶3分。

3校本教

研活动

10

一学期参加教研活动至少8次,缺一次扣1分;组内教师在活动中要积极承担教学研究,每学期每人至少一次,没有承担教

研任务的扣3分;没有留下存档材料的减2分。

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一次扣2分,迟到或早退每次扣1分。

不按时上交者相关材料视同“无故不参加”。

附加分:

教师外出学习有心得体会,并在全校汇报的每次加1分。

4课题研

附加6

附加分:

县、市、省立项主持与执笔者可各得4、6、8分,参与

者(最多4人)分别加2、3、4分,封顶6分。

正式立项的

课题将进行

过程管理。

教学成果

86

1论文

案例

总结

4

能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并指出不足点

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教务处者得基本分4分。

附加分:

学区一等加1分;县一二三等加3、2、1分;市级加6、4、2

分。

课题获奖分值占150%省级及以上获奖、报刊杂志发表者

加6分。

附加分封顶6分。

组织单位仅

限于教育行

政部门。

2指导师

6

有辅导学生,且组织参加学校相关竞赛,一等奖2分,二等奖

1分,三等奖0.5分,最高6分,最低2分。

附加分:

获学区一等奖的,加1分,二等0.5分,三等0.3分;县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市一等4分,二等2分,三等1分。

集体获奖分值是个人的2倍,附加分封顶6分。

多人指导,每

人得总分的

平均值。

3教学

效果

76

按教学效果考核方案执行

附件六班主任考核(本奖项每班每学期按500元由政教处考核)

一、考核办法及说明:

1、班主任考核分为《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和《班级工作成绩考核》两部分,各占50%。

2、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分采用得分制和倒扣分制相结合的方法;班级工作考核分为班级综合考核分。

二、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内容:

(满分100分)

1、能及时完成学校工作中的各种任务,并按时上交各种材料者每项得5分,迟交者不给分,不交者每项倒扣5分。

(满10分)

2、《班主任工作手册》(含班主任工作总结)按要求记载齐全并能及时接受政教处

检查。

每次在规定的时间里记载齐全上交得2分,不齐全或迟交不给分,不交倒扣2分。

(满10分)

3、能认真组织好主题队会活动课,每学期不得少于10次,要求班队活动课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

每举行一次得1分,无举行或无记录每次倒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