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031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5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

“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作者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

正是他们,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

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恰:

正值。

此亦为领字,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

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

此指湘江江心。

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

击水:

毛泽东同志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

“击水:

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

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中流击水:

中流击楫,祖逖典故。

夸张语,谓游泳时掀起的波浪遏止住了江中快速行驶着的船舶。

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四、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

借景抒情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

深沉发问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

怀人忆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战士。

鉴赏方法:

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

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五、赏读结束

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

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

六、作业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

长沙》的鉴赏文章,字数6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

毛泽东

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

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怅

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携

忆——怀人忆事——战士主宰沉浮记

相信未来

教学大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2.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

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

《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

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

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

“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

《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

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

课文基本结构:

1—2节:

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

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

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

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

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

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

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

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

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

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

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质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板书由诗而歌,走进诗人相信未来个性高尚

九、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2.《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

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

我下决心:

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

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品读文章真诚、感人的语言,体会重点语句的意思。

体验青春美好和父母艰辛,重视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

创设适宜气氛,促进学生探讨,自主体悟青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技巧。

[教学难点]

自主体悟课文主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课时]1课时

[授课过程]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

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

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什么是爱呢?

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

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

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1段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阴感同于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实际上是父母之爱最真切地表露。

但在字里行间,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父母之爱当作功绩来叙述,而是在与孩子的对话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对孩子的那种理解与尊重。

  第2段延袭了这种写法,“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杂夹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

  第3、4段写自己面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和开怀,以一个至友的身份祝贺孩子十八岁生日。

  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是向孩子指出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许多做父母的“错”依然是出于对子女的关怀;

二层为孩子分析在两代人的矛盾中,一部分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并以自身的经历谈到当年自己盲目反抗母爱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

三层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地交流与了解。

  第三部分,对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

  这一部分作者为孩子谈读书,实际上也是谈人生。

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同时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即“我”虽然同情你的读书之苦,但“我”不能不鼓励和要求你,甚至鞭策你尽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你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

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

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

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体现。

  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

  这一部分作者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

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戒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再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小标题的运用。

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

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包含了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

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表现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

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

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作业]完成试卷《十八岁和其他》

[板书]

自我反省

主动沟通

父母知己

读书最乐

我的四季

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理性与激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思考、体悟生命真谛。

通过自主阅读体悟人生。

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文章,提高讨论质量,提高语文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过程]:

[大屏幕:

一年四季图](配乐)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思考: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

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

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1:

阅读散文时,首先要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

学生2:

抒情散文,关键是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这都是我们学习时要掌握的。

学生3:

我觉得学习抒情散文,还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例如《白杨礼赞》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其实是为了赞扬北方的抗战军民。

此外,抒情散文的语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体会。

三、自读研讨:

同学们说的不错。

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自读学习这篇课文。

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参看这个自读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讨。

自读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教师:

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学生4:

我发现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学生5:

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老师: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吗?

学生说:

是《挖荠菜》。

师:

《挖荠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6:

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

文中这样写到:

“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

”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

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启示很大。

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我懂得了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学生7:

我在文中发现,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经受了很多磨难。

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他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

学生8:

我从文中感觉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

“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

”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

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

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靠自己。

学生9:

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

“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

她说:

不要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检点自己。

我也明白:

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学生10:

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很深“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学生11:

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获的果实是干瘪的,但是,她没有灰心丧气。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

”从这些内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确面对人生。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过成。

”我想在今后,我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

这位同学理解的非常深刻。

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

同学们从文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很好。

哪位同学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

学生12: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

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

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

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学生13:

春季,播种希望;

夏天,战胜磨难;

秋天,感悟收获;

冬天,发挥余热。

学生14:

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创造、展示

反复阅读和感悟后,同学们对课文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的理解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们设计板书,用实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学生板书]

五、自由朗读

同学们设计的板书形式多样,有文字式,有图画式,还有对联式,图文并茂式等等,这些板书能看出同学们很有创造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哪个季节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将你最喜欢的段落为大家读一读吗?

[三、四位同学读课文](配乐、配画面)

六、挖掘主旨

同学们,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

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

学生15:

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学生16: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

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有过一番精辟的论述,他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现在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

过去我的学习很盲目,缺少目标,自己也缺乏毅力,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不会再盲目,更不会拿自己的一生开玩笑,我想,我懂得了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对于《生命的意义》中,那段经典的论述,同学们还能记起吗?

好,我们大家来试着齐背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