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066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曹县初级中学九年级1718学年期末素质评价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  )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

【解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而不是具有遗传的现象,A错误;

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

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C正确;

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说明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D正确。

4.右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

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答案】A

从图中可看出,A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B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

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所以①③正确。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5.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的生长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3的流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C.4内的染色体需经过复制

D.5为细胞的生长提供能量

【答案】C

图示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A正确;

3细胞质是一种液体,能够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B正确;

4细胞核只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才复制,DNA也随之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两份(加倍),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不进行复制,C错误;

5线粒体能够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D正确.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6.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3),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菩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

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A错误;

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B错误;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影响显色效果。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C错误;

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D正确。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7.南王店西瓜品质优良,原来只在盛夏才能上市,现在人们采取温室育苗、嫁接等手段使西瓜提前上市、增产增收.下列对于瓜农在西瓜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解析】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A正确;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幼苗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B正确;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施肥的目的就是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C错误;

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育苗时,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

8..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B.都是孢子植物

C.都没有输导组织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解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错误;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孢子植物,正确;

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错误;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

而苔藓植物只有茎叶,无正真的根,错误。

9.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根据行为获得途径分析,哪一种行为与其它的行为不相同?

A.猴子骑车B.老马识途C.蜘蛛结网D.鹦鹉学舌

猴子骑车、老马识途、鹦鹉学舌都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因此蜘蛛结网的行为与其他的行为不相同。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0.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11.大肠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A.没有细胞壁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D.没有细胞质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2..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胆囊储存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A正确;

2是小肠,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正确;

3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之外,C正确;

5是胰腺,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属于外分泌腺;

内分泌部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D错误。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3.请选出下表中病症和病因不相符的选项()

病症

病因

A

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A

D

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

 

A.AB.BC.CD.D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A错误;

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B正确;

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C正确;

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钙也会患佝偻病,D正确。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4.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15.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B.鸟类受精卵中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C.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D.“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A正确;

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B正确;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幼虫期,D错误。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6..在一位健康女性体内,一个卵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白细胞、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共含有几条X染色体()

A.4条B.5条C.7条D.8条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

一个白细胞和一个口腔上皮细胞都是体细胞,因此都有2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卵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白细胞、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共含有X染色体数═1+0+2+2═5(条),故选B.

人的性别遗传

17.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1

B.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2

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3的内膜的过程

D.3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1卵巢,A正确;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2输卵管,B正确;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3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

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D正确。

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8..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宫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B.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

C.着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D.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与性激素有关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A错误;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B错误;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着床,即怀孕。

C错误;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D正确。

胚胎发育过程。

19.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B.生男生女取决于夫妇产生生殖细胞的数量

C.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肯定是男孩

【解析】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

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解答:

C、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决定的,决定男性的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C正确。

D、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是男孩的概率只有50%。

D错误。

故选:

20..在下列的几种变异中,哪种是不遗传的变异?

()

A.种在贫瘠土壤里的小麦长得瘦小,而同种小麦种在肥沃田里生长得却很高大

B.红花紫茉莉与白化紫茉莉传粉后,生出了粉花紫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有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的后代

D.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子女

【解析】种在贫瘠土壤里的小麦长得瘦小,而同种小麦种在肥沃田里生长得却很高大,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传粉后,生出了粉花紫茉莉、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有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的后代、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子女,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错误。

点睛: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二、非选择题

21.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结构及探究其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根尖结构中的D和叶片结构中的________(只填代码)是同一种组织;

幼苗中的结构Ⅰ、Ⅱ分别是由菜豆种子中的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只填代码)。

(2)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的问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装置中的植物在实验前需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黑色塑料袋换成白色透明塑料袋,则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试简单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2).3、1(3).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吗(4).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或暗处理)(5).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吗(6).澄清石灰水不变浑,因为白色塑料袋透光,塑料袋内的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的有机物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并能够同过实验现象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未来几年,马铃薯将从“放在盘子里”的菜肴变成“拿在手里”的主粮,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有研究证明,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

前不久,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研究出了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营养学家特别提醒,不要食用颜色发青和发芽的马铃薯,以免龙葵素中毒.

(1)与传统主食小麦、水稻、玉米不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_________器官.

(2)马铃薯的蛋白质在_________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

(3)马铃薯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地预防_________、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病症.

(4)铁是______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5)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

(6)依据材料,某同学提出问题:

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请帮他完善探究方案: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_________溶液.

②用滴管向甲试管滴入马铃薯提取液,向乙试管滴入_________,边滴边震荡,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褪去.

③记录所用提取液的滴数.

④若_________,则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答案】

(1).营养

(2).胃液、肠液、胰液(3).夜盲症(4).血红蛋白(5).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6).高锰酸钾溶液(7).苹果提取液(8).马铃薯提取液的滴数少于苹果提取液的滴数

(1)马铃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植物的球状块茎,因此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营养器官.

(2)马铃薯的蛋白质在胃液、肠液、胰液(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

(3)“马铃薯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地预防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病症.

(4)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5)“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研究出了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因此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6)“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

(7)①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②“用滴管向甲试管滴入马铃薯提取液”,向乙试管滴入苹果提取液,边滴边震荡,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褪去.③“记录所用提取液的滴数”.④若马铃薯提取液的滴数少于苹果提取液的滴数,“则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

2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下图是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⑴人形成视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上。

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上网,就容易导致近视,可以通过佩戴________加以矫正。

⑵从反射类型来看,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填字母)内,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

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⑥受到损伤,膝跳反射能否进行?

____,人能否感受到橡皮锤的敲击?

____。

⑷醉酒司机步履蹒跚,动作迟缓,给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醉酒司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____。

【答案】

(1).3视网膜

(2).凹透镜(3).非条件反射(4).B(5).⑨→⑦→B→⑥→⑧(6).不能(7).能(8).小脑

(1))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

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形成近视。

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是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图中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

⑨→⑦→B→⑥→⑧。

(3)如果⑥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上行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感觉。

因此膝跳反射不能进行,但能感受到橡皮锤的敲击。

(4)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因此人醉酒后受到麻痹的是小脑。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4.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4分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

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3)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