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073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双向楼板的施工缝宜留置在短边b平行且距短边b/2的中间范围内。

3.单向板施工缝的留置

从施工便利和抗变形能力考虑,宜留置在非受力方向的粱边。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种情况的施工缝留置当涉及到梁时,必须满足粱对施工缝的构造要求。

4.粱、板、墙、柱的混泥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施工缝位置。

在高层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粱、板混泥土与柱混泥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情况,一般是相差一个或两个级别。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两种处理方案;

将梁板混泥土的强度等级提高到与柱混泥土的强度等级相同;

或将施工缝留在梁底,前者以增加造价为前提,后者以消弱柱头为代价。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粱、板、柱一起支模的方案,即采用梁、板、柱钢筋绑扎完后一次浇筑混泥土,施工缝统一留置在梁底面,尔后在浇筑混泥土时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的梁、柱混泥土的施工方案,虽然也可行,但不便于控制。

5.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外墙施工缝留置

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一般要适合后浇带、沉降缝一起考虑,对于特殊情况而不统一考虑能。

宜选择在门洞中间的1/3范围内。

施工缝混泥土的接槎应参照后浇带的施工方案处理。

考虑到防水措施的工艺特点,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位置宜选择在其上部无横墙的大开间墙体中的1/3范围内。

二、施工缝的控制

为在实际施工中有效控制施工缝的数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1.检查机械设备,落实混泥土供应量

在大体积混泥土浇筑前,要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备用情况,要提前算准改次混泥土浇筑的工程量,做到原材料和人力等资源有充足保障,,防止形成不必要的施工缝。

2.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要依据具体的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采取必要的浇筑措施来阻止施工缝的形成。

下面介绍两个怎样减少施工缝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得实例。

实例1:

某培训中心工程,22层,地下室设备口四周防水混泥土离析和提高捣实效果,经计算,采用逆时针循环浇筑方案,每层浇筑的间隔时间按1.5h控制。

实例2:

某商品房底层框架结构顶板工程,要求梁板混泥土一次浇筑,因房间进深较大,施工时分为两个班,采用一条叠加的施工方案;

每个班控制半个进深,每条按半个跨度控制,条与叠合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h以内。

3.泵送混泥土的注意事项

泵送混泥土对其坍落度有较严格的要求(坍落度超过200mm时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施工时按规范要求认真检查,及时调控。

因为泵送混泥土经常会发生堵管现象,在条件具备时采用两套平行的泵送系统由两班同时施工。

施工时,应搭设施工环行道,再输送管道下药铺设不小于1.2m宽的木板,防止出现落地灰和浇筑时踩踏钢筋。

4.桩头防水问题

现行行业标准要求,在基础施工时,桩顶要深入底板(粱)结构内不小于50mm.但是,再灌注工程中,混泥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0,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泥土结构中许多督办(粱)的混泥土强度等级都高于C30,而桩顶混泥土强度一般较低,所以,再教条地认为任何桩顶都要深入基础内50mm已不太科学,而应该用“浆桩顶钢筋锚固于基础内”的要求来代替。

此外,对于水下灌注的混泥土,由于桩顶混泥土的抗渗透性能一般差,在做地下室结构外附加防水层时,桩顶往往是防水的薄弱环节。

我单位在某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中,采用桩顶刚性防水与桩间土部分附加柔性防水互相搭接的防水施工方案,解决了桩头防水问题。

5.施工缝连接用素水泥浆

除了要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缝处混泥土面的处理效果和素水泥浆的强度等级外,还必须控制水泥浆的厚度,以10mm为准,且不宜太干硬。

二.及沉降缝的施工

后浇带是现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

后浇带一般留置在裙房紧连高层的结构部位,一般情况下,后浇带两边的结构是同时向上施工的;

后浇带要在主楼封顶后或在设计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

沉降缝两侧一般不同时施工。

1.后浇带处要设计成独立的支撑系统,特别是对梁板后浇带的脚手架支撑体系,要经过专门的设计,确保在其两端的脚手架拆除时,不影响该后浇带两边构件的稳定性,不引起跨越后浇带的构件两端的受力情况发生任何变化。

后浇带处的支撑一定要能牢固保持主体封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2.悬臂构件

后浇带正好贯穿悬臂构件时,应对后浇带的走向做适当调整,禁止断开悬臂构件。

在后浇带支撑体系设计中,要避免在拆除模板时,构件在后浇带两边或任何以便形成悬臂受力状态。

在框剪结构中,应事先与设计单位协商,避免后浇带断开大型构件或调正剪力墙位置。

3.考虑防水措施

地下室的防水,除采用构件自防水―――抗渗混泥土外,一般还要在外墙面增加附加柔性防水层。

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多采用人工降水后才开始施工,而后浇带的浇筑一般要等到结构封顶以后,通常从经济角度考虑,在基础出地坪以后就停止了降水,开始地下室的回填土工作。

为了保护好后浇带,我们在某大酒店工程中曾采用了下列方按。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方案分底板和外墙处两种,分别见图2图3.

4.沉降缝的施工

沉降缝处一般是先施工高层部分,后施工低层部分。

从底板防水角度考虑,为便于防水工序的施工操作,也为了提高防水效果,最好将高层与低层连接部分通道的四周挑出,作成一个门斗形。

因为受力底板施工工艺的局限,高低跨的连接处不像侧壁墙或顶板那样,可以很容易地采用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工艺。

从施工操作角度考虑。

门斗做好挑出其相应部分基础底板或粱边200mm以上。

其施工方案可参考图4,图4中的预埋铁件是为了固定止水带。

5.后浇带的浇筑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泥土结构全部施工完并间隔42h后方可浇筑,从受力、变形和施工方便等方面考虑,后浇带宜按从下到上的的顺序分层浇筑。

后浇带浇筑前应对后浇带的构件进行抄平,观察其变形情况,必要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检手段测和调整措施,以防止构件受力发生不符合设计模式的变化。

消除构件内部可能产生的附加应力。

对于地下室底板上的后浇带,一定要采取完好的覆盖措施,防止在施工期间落入垃圾或污水,必要时可在后浇带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积水坑,以便排除地下室施工期间的积水。

四.钢筋的接头及焊接

目前,钢筋连接的方式很多,焊接仍时最普遍采用的方式。

焊接接头是让钢筋在高温融化状态下加压焊接形成的接头。

因为受场地环境和焊工操作水平的影响,接头范围内钢筋的物理性能必然会发生变化,所以焊接应选在钢筋受力较小处。

1.框架粱受力筋的接头位置

上部纵筋应设置在粱的跨中1/3范围内,从受力角度考虑,下部纵向筋宜放置在粱端1/6跨度范围内。

考虑到梁根部承受的剪力较大且施工操作不便,其接头宜躲开梁根部500mm,所以,下部纵筋的接头宜放在距梁端500mm至1/6跨度范围内。

腰筋在跨中不宜有接头。

同时,梁的纵向钢筋接头不宜放在柱内,因为此处钢筋密集,受力复杂。

2.电渣压力焊

以控制电渣压力焊的使用范围,电渣压力焊只宜用于垂直竖筋的连接。

因为电渣压力焊需要在焊接好的钢筋上取样,同时部分接头会因为焊接质量问题而返工,所以,要求焊接接头必须分层错开焊接,上下两层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2d且不小于700mm。

框架顶层层间竖筋,特别是在距屋顶高度相当于最大跨度1/4范围内的边角柱上的竖筋,应禁止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3.剪力墙上开洞

在结构钢筋绑扎完后,在根据其他安装专业的要求,再剪力墙相应部位开洞,这是许多工程中常用的手法,甚至有时洞口还相当大。

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是不允许的但是确实发生时,必须在洞口两边相同方向增加不小于被剪断的钢筋截面面积的钢筋,同时,还要增加附加斜筋。

附加斜筋的规格和直径。

具体方案如图5所示,该方案适用于边长为600mm以内的洞口。

4.管道井

管道井内的楼板一般要等到管道全部安装以后才能浇筑。

安装管道时,因为管道的位置与预留钢筋相冲突,经常会把预留钢筋截断。

当管道较多时往往会把原先绑扎好钢筋网剪得七零八落,无法保证楼板的合理受力。

为此,我们在工程中均采用了加强筋的方案,即在充分考虑各管道可能占据的位置后,根据井口情况在底板增加直径为156-18mm的大网格钢筋网片(网片的钢筋走向可以是不规则的)。

浇筑混泥土前将被截断的钢筋“锚入”此网片上。

五.钢筋绑扎与钢筋保护层

混泥土构件中的钢筋是通过与混泥土良好的粘结力和其本身的抗拉力对其周围混泥土所产生的约束作用来提高混泥土构件的抗弯、抗剪及抗压能力,改变混泥土构件的脆断性,提高混泥土构件的可用性。

钢筋的材质,连接工艺、绑扎质量等,都是钢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工序。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上可能存在的一些误区,同时也由于容易受到钢筋保护层概念的制约,会造成钢筋绑扎不到位的现象。

1.次梁钢筋一定要压在主梁钢筋上面吗,起码,在柱子或墙体支座处并不一定非要如此。

单从构件的安全等级分析,主梁比次梁重要,所以应该首先保证主梁钢筋,在支座处,特别是对上部钢筋,更应该保证主梁钢筋的定位。

次梁应该给主梁让出保护层。

2.板的分布一定要放在受力钢筋上吗

分布筋的作用主要是将受力筋连网定位,其次是分散集中力的影响等。

如果单纯从有利受力的角度考虑,分布筋应该给受力筋让出保护层,即保证受力钢筋占据受力状态的位置。

为什么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呢?

上面两条的概念,在我们以前的现场操作中,在柱子的附近,曾发生三层甚至四层钢筋相互叠加的想象,如图6所示,图6所示中假设主梁的上部纵筋为直径25mm.双向板的受力筋为直径10mm,绑扎的结果要么是将模板在此处抬高,增加板厚约35mm,即实际上增加了板的自重;

要么是降低主梁的上部钢筋标高约35mm,即实际上降低了主梁的承载力。

往严重里分析,主梁的钢筋可能形成对于受力非常不利的∽形,如图7所示。

图7中主梁钢筋在次梁和支座处下沉的原因是由于次梁的上部纵筋放在主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之上所致。

为了避免如图7所示的情况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以解决。

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事先向操作工人明确说明各个梁的钢筋上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某些次梁可适当降低标高,也就是相当于增加了次梁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将主梁来说,可以适当降低箍筋的高度,相当于将主梁人为地绑扎成∽形,如图8所示,图中系将支座处主梁上部钢筋放在次梁上部钢筋放在次梁上部钢筋之上的结果。

3.剪力墙的水平筋一定要在竖筋外面吗,如果按照此种说法,地下室外剪力墙钢筋的绑扎将产生如图9所示可以推出,拉筋要将水平筋和竖筋同时拉住,并且还要有足够的保护层,竖筋就不易绑扎到位。

也就是说,两层竖筋之间的距离靠近了,这种形式不太合理,同样,在墙端暗柱处,也会影响到暗柱竖筋的定位,同时,水平筋的锚固也不是太好,最好是将水平筋放在竖筋的里边,以便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4.支座处柱头钢筋

有梁的柱头处应该是箍筋的加密区,而实际操作中,有些工地并不十分重视,往往在与支座交接的此段柱子内配置较少的箍筋。

为此,应强调进行钢筋穿放,也就是在柱头部位事先多放些箍筋且暂不扎死,待梁筋穿放绑扎完毕再行定位、绑扎。

5.暗粱纵筋锚入暗柱

暗粱的钢筋锚入暗柱,就像在砖混结构中将圈梁锚入构造柱一样并不科学。

应该将圈梁钢筋穿过暗柱或构造柱后进行搭接,将接头离开暗柱或构造柱1000mm以外。

但是,在阳角处的内层钢筋和丁字形墙角处的内墙钢筋,应按构造柱要求锚入柱内。

6.钢筋头垫块

有些工地采用钢筋代替垫块,不仅强度高不易压碎,而且还容易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事实上,这样做不仅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工程不利,而且在梁底也会影响受力筋的粘结力,容易形成裂缝。

此外对于板筋的保护层垫块,不一定非要在钢筋绑扎时就放置,因为在后期的其他工种配合施工时,往往会将垫块踩坏,将钢筋踩变形,不如在调整钢筋是一起放置。

6.多层钢筋的大梁是否一定要增加箍筋到第二层、第三层的定位时,有些施工单位提出需要增加箍筋或拉筋。

实际上可以通过在两层钢筋之间夹入直径25mm的钢筋头后与纵筋绑扎固定。

六.混泥土试件

根据规范要求,用以检查结构构件混泥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1.试件的最小尺寸

建议凡符合规范要求的应首先选用150mm立方体试件。

2.试件的制作地点

坚持在混泥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应制止搅拌机处制作试件的现象发生。

3.试件的标志

宜在混泥土试件初凝之前,由监理人员于混泥土事件表面进行刻痕标志,保证混泥土试件制作的严肃性。

4.试件记录档案

建议按表1对每组试件建立原始记录。

影响混泥土浇筑质量的人为因素还很多,例如结构形式、骨料级配及模板支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