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076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docx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绪论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及其发展简史

[内容]

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

2、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自学内容)

[重点]

1、什么是微生物?

2、微生物分哪几类?

各有何特征?

3、什么是正常菌群?

4、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细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营养、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

3、熟悉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原则、细菌的人工培养

[内容]

1、细菌的大小形态

2、细菌的结构

3、细菌的新陈代谢

4、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5、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自学内容)

[重点]

1、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

特殊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2、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有哪些?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

4、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是什么?

5、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如何?

6、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哪些?

有何意义?

7、细胞壁有何功能?

[难点]

细胞壁的结构

第二节病毒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病毒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

2、熟悉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3、了解研究病毒大小、形态,病毒的分类、亚病毒。

[内容]

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3、病毒的增殖

4、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5、病毒的分类(自学内容)

[重点]

1、病毒体的结构是什么?

病毒核酸、衣壳、包膜各有何功能?

2、病毒增殖周期分哪几个阶段?

第三节真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真菌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2、了解真菌的繁殖与培养、真菌的抵抗力

[内容]

1、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2、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3、真菌的抵抗力

[重点] 

1、多细胞真菌是由哪些结构构成?

2、真菌有哪些类型的菌丝和孢子?

第三章感染

第一节细菌性感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细菌性感染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细菌的致病性

2、熟悉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感染的类型

[内容]

1、细菌的致病性机制

2、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3、细菌感染的类型

[重点]

1、什么是内毒素、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2、什么是细菌的毒力?

其物质基础是什么?

3、内毒素与外毒素有何区别?

4、细菌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难点]

内外毒素的区别

第二节病毒性感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病毒性感染

[教学时数]1。

5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病毒侵入途径、感染类型及致病机制

2、熟悉病毒在体内播散方式

[内容]

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2、病毒的传播方式

3、病毒感染的类型

[重点] 

1、什么是包涵体、杀细胞效应、持续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2、病毒侵入机体在宿主体内播散的方式有哪些?

3、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举例说明什么是潜伏性病毒感染?

5、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宿主细胞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难点]

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真菌性感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真菌性感染

[教学时数]0。

5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掌握真菌的致病性

[内容]

真菌的致病性

[重点] 

真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包括哪些方面?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抗感染免疫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2、了解机体的抗菌免疫、机体的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

[内容]

1、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2、抗菌免疫(自学内容)

3、抗病毒免疫

4、抗真菌免疫(自学内容)

[重点]

1、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成分有哪些?

2、什么是干扰素?

有哪些主要作用?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遗传与变异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细菌的变异机制

2、熟悉细菌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现象

3、了解细菌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内容]

1、遗传与变异的原理

2、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4、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重点] 

1、什么是L型细菌、噬菌体?

2、常见细菌的变异现象有哪些?

3、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难点]

细菌变异的机制

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条件感染

2、熟悉正常菌群

3、了解医院内感染

[内容]

1、正常菌群

2、条件感染

3、医院内感染(自学内容)

[重点]

1、什么是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引起感染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机会性感染?

3、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消毒与灭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消毒与灭菌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2、熟悉物理学消毒灭菌法

3、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

[内容]

1、有关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2、物理学消毒灭菌法

3、化学消毒灭菌法(自学内容)

[重点]

1、什么是消毒、灭菌?

2、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各有哪些应用范围?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感染的特异性预防、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快速诊断

2、熟悉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治疗

3、了解病毒学诊断、真菌学诊断、治疗

[内容]

1、细菌学诊断

2、病毒学诊断

3、真菌学诊断

4、特异性预防与治疗

[重点] 

1、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有何区别?

2、用于防治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3、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

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细菌的耐药性

2、了解控制耐药性的策略

[内容]

1、细菌的耐药性(自学内容)

2、控制耐药的策略(自学内容)

[重点] 

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控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策略是什么?

[难点]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第十章化脓性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化脓性细菌

[教学时数]3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求和防治原则:

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

菌的鉴别要点;脑膜炎球菌的标本采集及注意点

[内容]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1、球菌概述

2、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分类

致病性:

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

防治原则:

医学性感染、耐药问题、自身菌苗

第二节化脓链球菌

1、链球菌属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分类

致病性:

致病物质包括特殊结构、毒素及侵袭酶类;所致疾病以A群最多,分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三类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

防治原则

2、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

致病性:

主要靠荚膜致病,引起大叶性肺炎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注意与甲型链球菌相鉴别

防治原则:

多价菌苗

第三节奈瑟菌属

概述

膜膜炎奈菌与淋病奈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第四节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培养;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

[重点] 

1、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与表皮葡萄球菌如何鉴别?

2、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类型有哪些?

3、链球菌的主要致商因素及所致疾病类型有哪些?

4、脑膜炎球菌在致病上有何特点?

5、淋球菌的感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如何?

6、常见化脓菌的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检测方法与鉴别依据是什么?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的细菌

第一节肠道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肠道杆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埃希菌属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质、克雷伯菌属与变异杆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2、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3、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内容]

1、肠杆菌科的共性

2、埃希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3、志贺菌属:

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防治

4、沙门菌属

5、克雷伯菌属与变形杆菌属

[重点] 

1、什么是IMVC试验、大肠菌群指数、肥达反应?

2、比较几种重要肠道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3、常见沙门菌有哪些?

致病因素如何?

可致哪些疾病?

4、大肠杆菌致病性如何?

5、痢疾杆菌致病因素和所致疾病如何?

第二节弧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弧菌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熟悉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

2、熟悉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

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内容]

1、弧菌属概述

2、霍乱弧菌:

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O139、抵抗力、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

3、副溶血弧菌:

形态、培养(嗜盐性);神奈川试验;所致疾病;防治

[重点] 

1、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如何?

2、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致病机制如何?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厌氧性细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熟悉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3、了解厌氧菌的种类

[内容]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

1、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突出典型特征)、染色及抵抗力(结合实践意义)

致病性:

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条件及临床特点)

防治:

特异性预防(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

生素)

2、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有荚膜的G+大杆菌)、培养和生化反应(汹涌发酵)

致病性:

致病物质(种类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

所致疾病:

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与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查:

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

防治

3、肉毒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芽胞与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

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特点、产生特点)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

第二节无芽孢厌氧菌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重点] 

1、什么是汹涌发酵?

2、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

感染特征有哪些?

3、破伤风梭菌的致辞病条件、致病机制如何?

4、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如何?

5、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如何?

第十三章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第一节分枝杆菌属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分枝杆菌属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

3、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

[内容]

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培养及抵抗力(围绕菌体组成含有大量脂质展开)、变异性(BCG

及耐药性变异)

致病性:

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机制(菌体成份简介;Koch现象;人原发感染和原发后感

染;说明感染、免疫、变态反应三者关系)

免疫性:

细胞免疫为主,属有菌免疫;OT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应用)

微生物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有意义;浓缩集菌提高检出率;分离培养;动物试验

防治:

BCG、抗痨药物

[重点] 

1、结核菌素试验是什么?

试验原理、结果解释及意义是什么?

2、结核杆菌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难点]

1、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

2、结核杆菌的致病因素

第二节棒状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棒状杆菌

[教学时数]0。

5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棒状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

2、熟悉白喉杆菌的培养

3、掌握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白喉杆菌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在致病和防

治中的作用

[内容]

白喉杆菌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预防和治疗

[重点] 

1、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2、白喉杆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如何?

第三节其他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其他细菌

[教学时数]0。

5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熟悉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氏杆菌、嗜肺军团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内容]

1、鲍特菌属:

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所致疾病;免疫性;菌苗预防(自学内容)

2、嗜血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免疫性;卫星现象;特异性预

3、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的形态;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重点] 

1、什么是卫星现象?

2、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氏杆菌、嗜肺军团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如何?

第十四章动物源性细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动物源性细菌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熟悉布鲁斯菌属、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的细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内容]

1、布鲁斯菌属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防治原则

2、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物质、炭疽临床类型

3、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森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变异;致病物质,临床类型;免疫性;

菌苗预防

[重点] 

1、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

2、布鲁斯菌属、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的细菌形态、致病性如何?

第十五章放线菌与诺卡菌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放线菌与诺卡菌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放线菌的通性

2、熟悉衣氏放线菌对人的致病性

[内容]

1、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通性

2、放线菌:

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致病性;与龋齿和牙周炎关系;硫磺样颗粒

3、诺卡菌:

致病性

[重点] 

1、什么是硫磺样颗粒?

2、放线菌的致病性如何?

第十六章螺旋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螺旋体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螺旋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熟悉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3、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4、了解伯氏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内容]

1、概述:

分布、种类

2、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

形态、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传播方式;免疫性;

检查方法;疫苗预防

3、伯氏疏螺旋体

4、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与所致疾

病;免疫性;检查方法;疫苗预防

[重点] 

1、常见的致病性螺旋体有哪些?

致病性如何?

2、钩端螺旋体怎样传染给人引起钩体病的?

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3、人类性病有哪几种?

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如何?

第十七章支原体和脲原体属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支原体和脲原体属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熟悉支原体的形态、培养和繁殖特点

3、掌握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内容]

1、概述:

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种类和所

致疾病;与细菌L型的区别

2、肺炎支原体:

分布、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

3、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重点] 

1、什么是支原体?

2、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引起哪些疾病?

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第十八章立克次体属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立克次体属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熟悉立克次体的形态、培养和传播媒介等特点

3、掌握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立克次体的致病机制和检查方法

[内容]

1、共同特点与分类

2、概述: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免疫性;诊断与防

治原则

3、普氏与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所致疾病的传播方式;外斐反应

4、恙虫热立克次体:

传播方式;血清学诊断

[重点] 

1、立克次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2、立克次体的致病机制如何?

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第十九章衣原体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衣原体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熟悉衣原体的形态、培养、繁殖特点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掌握衣原体所致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内容]

1、概述:

形态染色、发育周期、培养特性、抗原构造与分类、抵抗力;致病性;免疫

2、沙眼衣原体:

三个生物变种;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传播方式、血清型与所致疾病

关系、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所致疾病

3、肺炎衣原体:

致病性

[重点] 

1、衣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是什么?

2、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有哪些?

引起什么病?

如何传播?

怎样防治?

第二十章呼吸道病毒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呼吸道病毒

[教学时数]3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流感病毒的防治原则:

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

腺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3、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致病性,病毒分离和鉴定

[内容]

1、流感病毒:

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分型、变异和意义;培养特

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2、麻疹病毒:

结构和H、F蛋白;致病性;与SSPE关系;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3、腮腺炎病毒:

致病性;特异性疫苗预防

4、其他病毒: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

[重点] 

1、什么是抗原漂移、抗原转变?

2、人类对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的免疫力有何区别?

为什么?

3、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4、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如何?

5、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哪些?

流感病毒分型和亚型的依据是什么?

6、什么是先天风疹综合征?

什么是SSPE?

[难点]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变异

第二十一章肠道病毒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肠道病毒

[教学时数]1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肠道病毒的种类,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2、熟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致病性

3、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内容]

1、肠道病毒的种类

2、脊髓灰质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预防

3、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与新型肠道病毒

[重点] 

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第二十二章肝炎病毒

[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

[教学内容]肝炎病毒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与基因结构

2、熟悉HAV,HBV的形态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HCV,HDV和HEV的致病性;

熟悉五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则

3、掌握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内容]

1、肝炎病毒的种类

2、HAV:

形态结构与抵抗力,动物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

查法;特异性预防

3、HBV:

形态结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动物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抵抗力;病毒抗

原——抗体系统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