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02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项子课题总编.docx

四项子课题总编

新哨中心校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的规定和措施

●良好的道德的习惯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

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

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二、主要依据

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

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养成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学生将来不管他们去干什么,都要懂得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谦让他人,把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学生的心灵上,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会成为学生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

三、组织领导

组长:

赵兰芬

成员:

全校教师

四、实施内容和策略

一、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3)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4)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公共场所不喧哗。

(5)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6)集合时要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7)在集会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8)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

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

(9).按要求戴好红领巾:

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

(10)不在地面上坐,滚,爬等。

(11)不在楼道上玩体育用具,不攀爬走道栏墙、校园围栏。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2)答应别人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更不能骗取或偷拿别人的钱财。

(4)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5)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6)尊重同学,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守时惜时的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做完。

5、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不论见到我校老师还是来我校的外宾都要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并用普通话向老师或外宾问候“老师好!

”。

(7).放学时,排好队集体离校,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无故不在校内外逗留。

6、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3)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熄,水龙头用后要关紧开关。

7、遵守秩序的习惯

(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

(2),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过马路时,注意避让车辆。

(3)爱护学校、公园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草地,不随手摘花枝,更不能爬树。

(4)不在墙上涂乱划、不刷墨水或涂料在墙上,(注;写字课、美术课后,上课的老师要督促学生在教室内把上课的用具清洗干净。

8、网络礼仪

(1)合理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身心健康,网上游戏要有节制,不沉迷于虚拟时空。

(2)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

(3)住校生晚睡时,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偷跑出去上网。

(4)男女生不能互相串宿舍。

9就餐礼仪

(1)餐前洗手。

遵守秩序,排队不插队,不敲打餐具,保持安静。

(2)吃饭时保持安静,不偏食、不挑食,爱惜粮食。

(3)打完饭后要抬回教室才能吃,不要在路上边走边吃。

(4).吃完饭必须将剩菜剩饭倒入规定桶内。

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措施

1、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崇拜的、最大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就是他的老师。

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很好的书。

2、加强宣传,常抓不懈。

(1)、各班召开一次“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主题班会

(2)、各班出一期关于“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方面的黑板报

(3)、全校组织一次“感恩”作文比赛、开展一次有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活动。

如:

文明礼仪方面的情景剧表演。

3、成立道德行为督察小组。

抽调各班副班长组建道德行为督察小组,每天督促检查师生的言行。

(1)、课间由组长牵头召集在校园内巡视,实行不定期的检查。

(2)、在当天值周教师的管理下,督促检查并批评纠正学生违反道德的行为。

并作好记录.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每天督查小组检查的内容及扣分标准具体如下:

(1)打架,骂人,说脏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2)在地面上坐,滚,爬。

(3)未经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

或骗取或偷拿别人的钱财。

(4)在楼道上玩体育用具、攀爬走道栏墙、校园围栏。

(5)在墙上涂乱划、或刷墨水或涂料在墙上。

(6)排队打饭插队,敲打餐具。

(7)不爱惜粮食。

(8)打完饭后不抬回教室吃,或在路上边走边吃。

(9)吃完饭未将剩菜剩饭倒入规定桶内。

(10)乱扔垃圾,随手摘花枝,爬树。

注:

对上述违纪行为所作的记录,每人每次扣除该班教师评分的0.1分。

(班主任占70℅科任教师占30℅)成为年终考核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依据。

(4)、注重与家长沟通,构建学校家庭道德教育联动机制。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取得学生家庭的积极配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校讯通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与家长沟通时,不止要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的学习情况,还应从学生教育的视角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体现学习和生活中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许多好习惯也就自然生成。

要让学生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甚至有人乱丢,自己也会主动去制止,让这种行为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针对我校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乱扔牛奶盒、纸屑、乱倒剩饭菜和讲脏话等不良行为,在原有的卫生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二、组织领导

组长:

黄丽新

成员:

班主任及所有科任教师

三、实施措施及监督方式

(一)各班学生个人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的总体要求

班主任要落实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卫生要求:

1、不准在校园周围买任何东西,不准带垃圾食品进校园,不准在校园、教室、楼道、草坪、宿舍等任何角落乱扔垃圾,不准踩踏草坪(学校开放日除外),不准随地吐痰。

2、每次上课之前,任课教师必须检查各小组学生是否把自己的桌面、抽屉、凳子擦干净,是否清理好室内自己的卫生“小区域”,毛巾、毛笔、打扫工具和教具是否按规定有序摆放,值日生是否把垃圾倒了。

然后各小组长交替检查,相互督促,养成好习惯。

3、牛奶盒写上班级、姓名。

4、不准留长指甲、擦指甲油、染发、男生留长发、不乱倒剩饭菜。

5、自查教室、宿舍、公共区卫生是否按照要求有序摆放、打扫。

(二)各卫生区域具体做法要求

教室卫生:

1、地面无灰尘、纸屑;2、墙面、瓷砖面清洁;3、学生桌面整洁;4、讲桌桌面整洁;5、灯、玻璃无灰尘;6、用具摆放整齐;7、窗台无灰尘;8、黑板栏灰台无大量粉笔灰;9、教具能挂的放在讲台右边的挂钩上;毛巾放在后黑板左边的挂钩上;毛笔挂在后黑板右边的挂钩上。

教室外走廊卫生:

1、墙角无垃圾;2、窗台面无灰尘;3、地面无灰尘、纸屑;4、栏墙面瓷砖清洁。

公共区卫生:

地面无纸屑、树叶、果皮等垃圾,花区内无纸屑、果皮等,花区周围走道无纸屑、果皮等;花区内树木每周浇水两次(周二、四的浇水),草坪两周浇水一次(单班单周浇,双班双周浇)。

区域内有垃圾桶或者展板的班级用洗衣粉水、毛巾擦洗,要保持清洁,垃圾桶内垃圾不超过半桶就要倒出。

打扫厕所的班级:

厕所地面清洁,墙面无蜘蛛网,厕所蹲坑周围无大便,厕所尿槽内无垃圾,厕所隔墙面清洁无灰尘,无异味。

宿舍卫生:

1、室内地面干净;2、宿舍内墙壁无蜘蛛网、灰尘及字画;3、不私拉绳、线,乱钉东西;4、宿舍内门窗、盆架及玻璃擦洗干净;5、门窗及玻璃上不乱贴其他纸张、字画;6、床上只允许放被子、枕头和枕巾,其余物品一律放入杂物箱、盆架及床下。

被子要求叠放整齐,枕头、被子按要求上、下床对齐,全宿舍放置一致;7、床下鞋子及杂物箱按要求摆放整齐;8、放物台清洁整齐,台上东西按照规定每一层该放什么要摆放整齐。

9、室内整体布局合理;10、宿舍外走廊干净。

11、不准向窗外扔东西。

首先让学生在班上从自己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积极做好事,先在班级组织比一比一周之内谁没有丢垃圾?

谁的床铺最干净、最整齐,谁捡垃圾、做好事的次数最多,并相互监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开展“卫生标兵”、“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

各班要教育学生主动捡拾校园内外和草坪中的废纸与杂物。

首先班上举行“卫生标兵”、“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学校每月也做出评比。

各班在班上每周评选一次,把四周评选累加分数最高的两名学生在每月30号以前报给少先队辅导员,评选出每月各班的“卫生小标兵”、“环保小卫士”,班级获得流动红旗的加0.3分奖励。

(四)卫生检查及督促方式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卫生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卫生检查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并由少先队辅导员具体组织实施。

1、卫生专题课。

要求上的卫生专题课,班主任必须认真地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学习,并根据班上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维持班级卫生的实施细则。

为落实宣传力度,学校会制定出相应的调查表对各班学生进行调查,若发现未落实的班级,扣0.3分(班主任占70%,科任教师占30%)。

2、教师及学生的不定时的卫生检查

每周不定时地派检查组的学生到班级检查并记录作为班级考核依据。

课题组成员和检查组的学生检查时间不确定,学生组由19个中队长组成,分为三个大组,分别对教室、宿舍上述规定内容突击查看,每周不定时检查1-2次,具体时间由课题组及学生组长临时决定,检查后被记录在“新哨镇中心小学卫生日志登记表”,登记公布在“提示栏”上。

每个班级一周之内被记录四次及其以上的,由班主任首先教育,同时该生及该班班主任在下一周校会上向全校师生做出解释,同时从一周总分中扣除每次0.1分。

课题组成员随机检查,一旦发现本班的卫生情况还存在问题,每次扣去本班1分(班主任占70%,科任教师占30%)。

在校会上达到两次以上解释的班级,超过两次部分的次数每次从年终绩效总分中扣减0.3分(所扣0.3分中,其中班主任占70%,科任教师占30%)。

3、自觉维持好本班的卫生区域。

各班选配两名学生,每天专门负责利用休息或空闲时段查看本班所管辖的卫生区域。

查看内容:

(1)教室、公共区、宿舍内是否乱倒剩饭菜,是否有垃圾,若有及时进行清除,若当场抓获的别班级学生乱扔乱倒,应把该生的姓名班级报告给本班班主任记录在册,并及时与丢垃圾的学生班主任取得联系对该生及时批评教育,教育不改的登记上表册。

(2)是否看到学生捡垃圾或做好事,若有,及时记录并报告给本班班主任,填写在“好人好事登记表”中,上报“提示栏”中。

(3)为督促住校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有住校生的班级利用课余时间,班主任每周至少进宿舍查看指导两次,科任教师每周进宿舍查看至少一次。

上述所登记的2、3项学生姓名及事件要在当天报送检查组,学生组长登记在“新哨镇中心小学卫生日志登记表”上,并登在“提示栏”内。

一周内所有好事、坏事名单由值周教师在周一升旗时公布。

4、第四周升旗仪式,举行一次“讲究卫生,从我走起”全校性的宣传总动员活动。

5、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所以,坚决杜绝乱扔垃圾、乱丢烟头和随地吐痰等现象;发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拾,以起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

以上方案各教师必须率先带头执行,值周教师带头做好并监督好,不得姑息任何人。

此方案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

2013年3月8日

 

新哨小学

关于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实施方案

(负责人:

施艳梅)

培养小学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是密切联系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一、培养目标

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总体要求,让学生熟知“守则和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和规范”内涵。

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施艳梅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任务

2、卫生习惯的培养目标

(1)坚持早睡早起,起床后能自己整理被褥,做到床铺干净整齐。

(2)要求每位学生每晚9:

00前上床休息,坚持睡觉前和起床后洗脸刷牙。

(3)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专心,也不挑食。

(4)每天为父母亲洗一次碗或扫一次地。

(5)勤洗澡、勤换衣,能利用周末时间把自己的衣服洗一洗。

(6)学习用品摆放整齐,书包干净。

(7)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8)课前学具要按要求摆放整齐。

(9)保持桌椅的干净整齐,定期整理抽屉和书包。

(10)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

(11)看到地面上有纸屑、果皮、塑料袋等,应主动捡起来。

(12)看到乱扔垃圾的同学敢于提醒和监督。

3、穿着习惯的培养目标

(1)穿着整齐大方。

(2)要规范配戴红领巾。

(3)要将头发梳理整齐,女同学长发需要扎辫子。

男孩子头发短,但也要养成梳理、整理头发的习惯。

(4)要保持脸部卫生。

(5)要配戴好学生证,学生证要挂在胸前。

4、劳动习惯的培养目标

(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服从组长分配,与其他组员合作,共同完成清扫教室、卫生区的任务。

四、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

(1)利用校会、班会、晨会、板报、橱窗、广播等方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让学生熟知守则和规范的行为,从感性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积极宣传发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提高认识,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转变为广大师生、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制定标准,规范要求。

成立新哨小学“良好生活习惯检查小组”,负责对全校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不定时检查,检查小组成员从各班级中抽选。

类别

标准及评比

(1)、每周一各班主任利用升国旗时检查每位学生的仪表,发现衣服不干净、没有洗脸等。

(2)、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住校生叠被子比赛活动,并评出各宿舍前两名,学校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3)、舍长监督好每位住校生每晚9:

00前必须上床休息及检查每位同学是否做到睡前坚持洗脸、洗脚、刷牙;起床后是否洗脸、漱口。

(4)、舍长每天监督好值日生打扫好宿舍,方可进教室。

(5)、发现学生随地吐痰或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每发现一次扣班级0.5分。

穿

(1)、学校组织检查小组每天对每班学生进行不定时检查每位学生的穿着是否大方得体(如衣服是否干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配戴首饰等)、配戴红领巾是否规范。

(2)、发现男生留长发,染发;女生烫发、染发,长发披肩或戴耳环等行为的,发现一次扣班级0.5分。

3、强化督查,狠抓落实。

(1)成立新哨小学“良好生活习惯”监督岗,监督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文明礼仪行为和穿戴衣着等,并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有交流。

(2)学校组织专人对各班养成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作为班级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表彰评比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学校和各班级也要做好活动的阶段总结,坚持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形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3、家校互动,共同推进:

各班级要把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列入班导工作重要日程,列入工作计划,对班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行为习惯做记录,并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互通学生在家、在校的生活习惯表现信息,争取家长支持,共同致力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4、树标兵、立典范:

(1)各班级坚持每周评选“良好生活习惯标兵”,并让评选出来的“良好生活习惯标兵”事迹上班级“光荣榜”,作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

(2)每月每班评选送一个“良好生活习惯标兵”及其事迹,上学校宣传栏,作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新哨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3年3月

“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实施方案

(负责人:

许文生、李炳文、朱永菊)

一、指导思想: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良好习惯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

使学生变得友善、更容易与人相处,做事情更认真、踏实和负责,学习能力增强、接受新鲜知识更加积极,而在情绪方面更为成熟稳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也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更加需要高素质高品格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单靠死啃书本,无法更好适应现代生存环境。

但是,由于受不良社会现象、不健康影视、不当家庭教育影响,加上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明显存在缺乏爱心,唯我独尊,脆弱娇气,不爱劳动,不善于思考和创造等一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淡薄;第三是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日常行为缺乏教养。

以上原因导致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从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主要依据

素质教育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地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三、组织领导

组长:

李炳文许文生朱永菊

成员:

全校科任教师

四、实施内容和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下一节课的基本保证。

因此,课间休息时,要让学生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课本、笔记本,随堂练习本草稿本及文具等下一节课必备的学习用品,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有序,一般要课本放练习本上边,铅笔盒放在桌子上边中间位置。

课本练习本放在每个桌子的左上角(我们学校是单人单桌),然后提前一分钟回到教室,对本节所上课科目上一节课学习内容做简单回顾,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为方便取用,必需按顺序整理好书包,将文具、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与作业本,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以方便取出。

以免找书本与作业本时,满书包里乱翻。

各科任教师课前必须认真检查监督学生的准备情况方可上课。

2、做好课前预习

相信每个老师几乎每一天都在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好处,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学生又有几位呢?

相信一定不多吧。

其实,预习对于小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因为预习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课堂听课的效果,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深刻的记忆。

老师和家长应该双重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效果差的同学,更是需要多做预习。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才叫做做好了课前预习呢?

(1)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2)确定预习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第二天要上的新内容,可以让学生头天晚上,或者利用辅导课的时间提前预习,对新的内容有一个了解。

(2)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预习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个圈,做个记号。

像语文,文章中遇到的生词可以提前做个标记,查查字典,标上注音;不明白的画个星星之类的图形做好标记……待老师上课时,遇到这些做好标记的地方,就可以逐个攻破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还可以课下向老师咨询。

(3)完成三个目标

①基础目标②中等目标③高等目标

(4)预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随心所欲。

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学习英语需要天天读一样,做好了预习,会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进步,增进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成绩。

预习是一个需要天天进行的行为,不应该凭心情决定。

无论是预习的深还是浅,只要是有预习,总比没有预习好,所以父母可以在其中做好监督作用,帮助孩子持之以恒的做好预习任务。

在布置一些预习、阅读方面的任务时,对这类无型的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所以老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每天晚上抽出15分钟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如果早晨不见家长的评价及签名,就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了解其原因。

也可以利用早读时间结合预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不进行预习的学生进行监督指导。

不能让学生形成懒惰心理,养成不认真去预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做好预习,需要做到三点,那就是定时定量,查找疑难点和持之以恒。

只要做好这三点,预习不是个难题。

3、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完成作业上,表现得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是:

不按时完成作业,没有责任感,作业拖拉磨蹭;作业书写马虎糊涂,作业的质量较差;不爱开动脑筋,正确率较低;不认真审题,完成后也不作检查;作业中的错题也不主动找老师改错。

如何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可从以下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