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30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docx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下

行为主义

华生与行为主义

1913: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粹客观的分支,他的理论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的基本方法绝不是内省,其科学研究资料的价值也绝不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用来解释意识

心理学的性质

(1)反对心灵主义

心理、意识和灵魂一样,只是一种假设,既不可琢磨,又不能加以证实。

欲望、目的、思维、情感都要从心理学中去掉

(2)一门自然科学

要使心理学的研究题材和方法与物质科学相一致。

把可观察的客观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目的

从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心理学关注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而不是对“意识”的分析。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这样的论据和规律,即给予刺激,就能够预测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或相反,给予反应,就能够详细说明有效刺激的性质

行为的解释

行为:

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

行为的四种类型:

外显的习得行为内隐的习得行为外显的非习得行为内隐的非习得行为

华生的影响

1.改变了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从对意识状态的描述与解释,转为对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2.使外显行为成为心理学几乎唯一的主题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其任务就是要对行为进行直接的、描述性的研究

科学分析的任务,是要解释作为一个自然系统的人的行为是如何同人类进化的条件和个人生存的条件相联系的。

2.环境的作用

环境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在发挥作用,他不推,也不拉,而是在选择。

环境的激发作用或来被称为刺激,而作用于生物的效应被称为反应

在考虑环境对有机体的作用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它在有机体反应前的作用,还要考虑反应后它对有机体的作用,而行为是由作用的结果形成并维持的。

相倚性,是指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后,其反应的结果或经验将使有机体今后在相似的环境中可能产生相似的反应。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的方法:

不带理论结构而进行研究的、严格的经验体系

⏹特别注意对单个被试进行彻底的研究

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

由先行刺激引发,是对刺激物的回答

⏹操作性行为:

有机体自发操作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应答性行为导致“反应性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导致“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因素:

操作及其强化

⏹规律: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本质:

强化增强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条件反射本身,而是其发生的概率

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的应用:

泛化与刺激辨别消退与自发恢复行为塑造

强化的种类

⏹积极强化物:

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出现的刺激物,可以增加操作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水、食物、奖赏等

⏹消极强化物:

当这类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以增加反应发生的频率,如电击

条件强化物与概括强化物:

原始强化物:

对动物具有天然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

条件强化物:

有时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很多中性刺激物,由于条件作用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成为条件强化物

概括强化物:

当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时,就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成为一个概括化的强化物,如金钱

强化作用的模式

⏹固定时距模式:

在固定时距内给予强化,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

⏹变异时距模式:

用平均时距代替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间隔不固定

⏹固定比率模式:

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

⏹变异比率模式:

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

惩罚

是某一个行为的结果导致了这个行为未来发生次数减少的过程

新行为的消除

⏹在完全消退前,反应次数超过了1万次

⏹当一次行为被偶然的强化一次之后,他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

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1.言语行为:

⏹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认为言语也是一种习得的行为

2.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学机器

3.社会控制计划:

斯金纳主张以操作强化原理进行社会控制,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

《沃尔登第二》、《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

4.对自由、价值、文化等做出新解释

价值

⏹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存性相倚联系的作用,事物或好,或坏

⏹称某物或好或坏时所作出的判断,其实就是根据事物的强化效果将其加以区别

贡献:

⏹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概念,并以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精心构筑理论体系,建立了一门真正的行为科学

⏹对推动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使心理学走向社会事务和社会实际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精心构筑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将心理学推向大众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目的行为主义

任何动物不仅仅对刺激做出反应,他们也依照自己的知识和目的来行动

潜伏学习

⏹如果一个有机体不依照直接的S—R基础来对一个情境作出反应,如何解释?

⏹斯金纳:

不会发生学习作用

托尔曼:

有机体知觉到了刺激,但没有发生反应,因为反应与机体目的不相符。

此时发生的是潜伏学习作用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

人性存在的方式和学习的途径

3.1人性存在方式

⏹个体化的存在:

不同个体在身体上的分离

⏹类的存在:

文化习俗、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感受系统

人性逻辑中隐含的两种学习方式:

(1)以个体直接经验为基础发生的学习:

试误,实演学习

(2)以人类普遍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由示范作用引起的学习:

观察学习

人的主体能力

符号化能力替代学习的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主体称为观察者

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人的主体能力中替代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看课件上的实验部分)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

通过看录像,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

⏹班杜拉把新反应的习得和对新行为的操作区别开来。

⏹反应是否表达要取决于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班杜拉认为有三种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指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投注于示范事件的过程,因此是示范事件影响观察者而产生学习的入口。

它受示范活动、观察者、榜样的特征以及社会结构因素的制约。

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是指观察者将在观察活动中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以符号表征的方式储存于记忆之中已备后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示范信息的符号转换、示范信息的认知表征以及演习与保持三种不同的内部机制。

产出过程:

也称运动复现过程,是指观察者将注意和保持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示范行为的内部符号表征,在外显的行为水平上加以实现的过程。

它涉及反应的整合点、概念—匹配过程以及产出过程中的熟练因素三方面的问题。

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存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

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和产出过程不同的行为机制。

其中,后者是认知的,而前者是动机的,旨在说明观察者是否实际表现示范行为的诱因条件。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

⏹结果预期是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判断

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着人们对活动和特定社会环境的选择。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

精神分析

SigmundFreud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是精神官能症的一种治疗法。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命题是: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第二个命题:

⏹性的本能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对疾病解释:

每一个症状都是有意义的。

症状起源于某一情感的压抑。

同一症状是同一能量的产物或相等物,这同一能量,若不产生这样的症状,也必用到其它方面去产生相当的症状

⏹治疗:

把那些走错了路线而造成症状的累积情绪,引导到一条能找到出路的正常的路上去

⏹Breuer称这种方法为“渲泄疗法”。

梦的工作(凝缩、转移、象征)

凝缩

⏹凝缩作用是指显梦的内容比隐梦更简单,有如隐念的缩写或节译。

⏹凝缩作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某些潜在部分完全消失

2、隐梦中只有部分情节进入显梦中

3、隐梦所共有的性质,在显梦中混合起来,并合为一

转移

转移作用有两种方式:

⏹1、隐梦不是由自己本身一部分代替,而是以较无关系的其他事物代替,其性质接近于暗喻。

⏹2、隐梦的重心可能由某一重要要素转移至不重要的成分之上,使梦更加难以理解。

象征

⏹个人经验普遍意义

⏹象征和被象征的关系固定不变,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象征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比拟。

(房屋——整个人体)

释梦的技术:

元素论与自由联想

人格结构说(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和超我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

本我:

代表遗传的影响

超我:

代表从其他人身上继承的影响

自我:

主要是由个人自己的经验决定的,也就是由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

焦虑理论

客观性焦虑:

面临客观威胁

神经症性焦虑:

自我感到被本我征服时

道德性焦虑:

行为违背超我中内化的价值观

——现实焦虑:

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源于知觉到所需要的对象缺乏,或存在客观的真实的危险

——神经症焦虑:

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且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

——道德焦虑:

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

自我防御机制:

①、压抑:

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

②、反向作用:

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③、投射:

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④、否认:

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

⑤、移置:

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

⑥、升华:

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

心理活动的主要目的:

追求快乐,唯乐原则。

性本能

对性观念的引申:

A性一直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密切关系,弗洛伊德视之为更广的生理机能,它以快乐为其终极目的,而生殖只是其次要目的

B所有可以用“爱”来形容的字眼,哪怕只有亲昵或友善的冲动,都可以算作“性冲动”。

所有亲切感情的冲动都具有性的本质所在。

性本能在一个人生命初起时就存在着,但一开始依附在别的重要机能里,经历一个冗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到后来才能独立出来。

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1岁)生殖期(12~20岁):

潜意识理论

心理地形说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欲望、本能冲动等,大部分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

压抑历程是症候发展的主要的先行条件。

对宣泄疗法的改善——自由联想

⏹病人所回忆的,正是其努力回避,而压抑成为潜意识的;

⏹当你触及他的时候,这同样的努力又活动起来以反抗化潜意识为意识的企图

梦的心理意义

梦是欲望的表达,是对睡眠的保护

⏹梦由两种互相冲突的倾向而起,一要睡眠,而一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

⏹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

梦的检查作用:

梦的工作:

隐梦和显梦

阿德勒(AlfredAdler)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儿童期最早的记忆极为有用

(1)它包含了个人对自己及其情况的最初估计

(2)他的主观的起点,是他自传的开端

自卑是个体奋斗的起始原因,卓越则是个体追求的终极目的。

人生的主旋律就是自卑及其超越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从出生到数月,婴儿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

⏹母亲是孩子走入社会生活的第一座桥梁。

⏹母亲的技巧:

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与她合作的能力

⏹对母性地位的渴求,是人类追求优越地位、追求神圣目标的一个方面

俄狄浦斯情结:

想成为母亲注意的焦点,它们受到母亲的溺爱,对世界上的他人没有同类感,除了母亲,不能想象与别人合作。

父亲的作用

⏹证明妻子是好伴侣,孩子是好同伴,社会中的好成员

问题情况:

(1)母亲将父亲排斥在家庭之外。

(2)父母均希望孩子爱自己甚于对方。

孩子会从裂缝中学习

(3)父亲脾气暴躁,想控制其他家庭成员。

女儿会把男子想象成暴君,婚姻意味着征服和奴役;会对同性产生性趣

(4)母亲跋扈。

女儿可能会变得刻薄;男孩则时刻戒备,害怕批评,总是警惕别人会控制他

家庭排行

老大:

⏹由独子的生活,变成父母爱被分享

⏹如果已经学会了合作,可以去照顾弟弟妹妹,是好的

⏹如果没有,他们会捣乱,吸引父母的注意

第二个孩子

⏹容易合作一些,但总是在竞争。

最小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往往是最优秀的

⏹最小孩子如果被宠坏了,就不可能独立起来

⏹他们通常都雄心勃勃

⏹雄心勃勃与懒惰和沮丧常常混为一体。

个体心理学的贡献

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学科发展走向:

家庭排行

引向社会科学方向发展

重视社会决定因素

把人的行为放在社会含义上理解

使意识成为人格的中心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1.心理实在论

▪心灵中存在着种种事物,它们不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而是自然产生并拥有其独立自主的生命——心理/内在的真实性

无意识是有生命的

▪无意识是有生命的,同样具有生命的意义。

▪体验与展现无意识的生命意义,几乎也就是所有心理分析的根本努力。

人格结构理论

▪整个人格叫做“心灵”。

▪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

▪意识:

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

靠近意识的心灵,处于“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情结:

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

▪集体潜意识:

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集体潜意识

▪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

▪人的无意识同样容纳着所有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活和行为的模式,所以,每个婴儿,一生下来就潜在地具有一整套能够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

▪我们把这更深的一层称为集体无意识。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

原型

原型:

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迫使知觉与领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心理反应、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

几大原型

人格面具

▪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阴影

▪为人不齿的念头和冲动。

人必须压制阴影中的冲动,否则会受到社会的惩罚。

阴影不单是恶的源头,也是活力、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源头;如果完全压制阴影,心灵会变得了无生气。

▪即使阴影中的冲动被压制,其能量也并没有消失。

这种恐怖的力量蛰伏在心灵底层伺机而动,一旦自我的力量有所懈怠,它就会侵袭整个心灵。

阿妮玛和阿妮姆斯。

▪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自性:

▪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

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埃里克森Erikson(自我同一性)

◆自我的力量可以克服危机,抵御停滞和倒退的力量,不断趋于完善。

◆虽然一般倾向上讲,人有克服危机的固有能力,但实际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里社会经验。

◆“危机”——发展中的转折点

◆积极解决增强自我的力量

消极解决削弱自我的力量

◆八个阶段相互联系,贯穿终生

ErikErikson's 8StagesofPsychosocialDevelopment

Stage

Ages

BasicConflict

Inmportant

event

Psychosocial

virtues

Maladaptations

malignancies

1.Oral-Sensory

口腔—感觉阶段

0~1

基本信任

不信任

吮乳

希望

惧怕

2.Muscular-Anal

肌肉—肛门阶段

1~3

自主

羞怯和疑虑

训练控制排便

自我控制

意志

自我疑虑

3.Locomotor

运动—性器官阶段

3~5

主动感

内疚感

独立

目的

自卑感

4.Latency

潜伏阶段

6~11

勤奋

自卑

学习

能力

无能

5.Adolescence

青春期

12~18

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同伴关系

忠诚

不确定性

6.YoungAdulthood

成年早期

20~24

亲密

孤独

爱的关系

混乱的两性关系

7.MiddleAdulthood

成年中期

25~65

繁殖

停滞

生育和指导下一代

关怀

自私

8.Maturity

成人后期

约65~~

自我整合

失望

回忆往事

智慧

失望

毫无意义感

人本主义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

与其它理论的不同

与精神分析:

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

大部分哲学和心理学是通过观察人类中的渣滓而不是精英得出其结论的

科学家对诸如幸福、欢乐、满意、宁静、满足、风趣、健康、欣喜、入迷、仁慈、慷慨、友谊等所知甚少

对人的缺陷关注多,潜能和力量关注少

“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的人,那么他对人类的信息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来越低,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

“目前正在发生一次人的形象的改变,这是从深入人们骨髓的人类哲学开始的……我们一直没有给人类的本性以足够的评价……”

与行为主义者

行为主义者注重研究平常人,重视统计,重视现实,忽略可能性

混淆了“适应的好的人”和“发展的好的人”

行为主义大多基于对动物的研究,而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马斯洛对猿猴的研究发现,他们通常是友爱合作的,而非小气、自私、侵略成性

用动物来进行研究一开始就注定要忽视只有人类才有的那些能力,如殉道、自我牺牲、羞辱、爱情、幽默、艺术、美、良心、负疚、爱国、理想、诗情、哲学、音乐、科学。

要认识灵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所共有的特征,动物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要研究人类所独具的或使人类大大优于其他动物的特性,那么动物心理学就用不上了

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人本主义的基本假设是:

▪人的内部本性具有生物基础

▪每一个人的内部本性,部分的是他自己独有的,部分的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这种内部本性并不是内在、原初、必然邪恶的。

▪要表达本性而不是压抑本性

▪本性遭到压抑会产生心理疾病

▪内部本性容易被掩盖

▪本性不会消失,而且要求实现

自我实现: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就必须成为什么,

一种实现人类全部潜能的欲望

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

完成天职,或天数、命运、禀性

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

自我实现的人(了解内容,不需要背下来)

洞察生活的能力。

能看清生活的真实面目,并有清醒的是非观,谦虚的态度

较少受到欲望、焦虑、恐惧、希望、盲目乐观或者悲观的歪曲

毫无例外的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者职业,并且还干的很出色。

富有创造性,不怕别人的嘲讽

自发性,较少抑制情感和思想,会自发的表达,不会装腔作势

勤奋。

“一角钱可以买一打灵感,但是,从灵感到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最终产品之间,还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严格的自律以及大量的训练……这既依赖于个性,也依赖于其他品质——如执着、耐心、勤奋”

很少有自我冲突,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不会对善恶是非迷惑不清

乐于游戏,乐于工作,正业与副业合一

健康的自尊。

基于自信自己有能力,能胜任工作

独立也乐于与人相处。

对独处有一种健康的需要

心理自由。

即使面对众人的反对意见,仍能做出决定。

不一定都超凡脱俗,但当文化与其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就会非常独立,卓尔不群

更能与别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谊。

倾向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会发脾气,会厌倦闲聊。

更可能具有坚实、幸福、持久的婚姻

以问题为中心。

寻求或接受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而不希冀突变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

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峰体验的两种类型:

1、普通型高峰体验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满足需要、愿望时产生的极端愉快的情绪。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能臻于完善,实现希望,到达满足,诸事如心,便可能不时产生高峰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产生在非常低下的生活天地里。

2、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

高峰体验的特点:

产生的突然性程度的强烈性感受的完美性保持的短暂性存在的普遍性

方法中心论的批判

1.方法中心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者目的。

2.方法中心论往往将技师、“设备操纵者”、而不是“提问者”和解决问题的人推至科学的统帅地位。

3.一味强调雅致、完善,强调技术和设备,往往减弱一个问题和一般创造性的意义、生命力以及重要性。

4.方法中心过高看重数量关系,并且将它视作目的本身。

过于强调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

于是,形式的优美和精确便与内容的中肯和丰富对立起来。

5.方法中心论将科学分成等级。

在这个等级中,物理学被认为比生物更“科学”,生物学又比心理学更“科学”,心理学则又比社会学更“科学”,只有依据技术的完美、成功和精确度,才可能设想这样一个等级。

6.方法中心论往往过于刻板地划分科学的各个部门,在它们之间筑起高墙,使它们分属彼此分离的疆域。

卡尔。

罗杰斯

▪我认识到一个事实——只是在以后才完全认识到——即正是当事人才知道创伤在哪里,该走向哪里,哪些问题是关键,哪些经验被深深地掩盖了。

我开始认识到除非有必要显示我的聪明和学识,否则最好还是由当事人决定治疗的发展方向。

价值观(关于价值观他说要看一下价值判断方式,我不知道是什么,就全弄下来了O(∩_∩)O自己选择)

操作价值观(operativevalues)

▪指代任何生物在其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对某种事物更偏好的趋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