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1326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科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5.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可能有铜析出

D.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钠的质量分数越大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2是无色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

B.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浓硝酸能与铜反应生成H2

D.实验室常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NH3

7.关于钠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

B.Na2O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

D.Na2O2是白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8.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B.Fe(OH)3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阳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的现象

D.只有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

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催化条件下通入H2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10.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

11.Na2CO3和NaHCO3是金属钠常见的两种碳酸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用给溶液加热的方法不能除去

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由此可说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

12.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浓硫酸可干燥H2和CO,不可干燥SO2和NH3

C

SO2是酸性氧化物

SO2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D

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和NH4HCO3均可用作氮肥和制取氨气

A.AB.BC.CD.D

1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C.Cl2、SO2均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D.钠的金属性强于钾,工业上可用钠制取钾Na+KCl

K↑+NaCl

15.M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

B.F的热稳定性比H2S弱

C.化合物A、F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可以和H发生反应

16.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Fe(OH)3胶体中的少量FeC13溶液:

将混合物进行过滤

B.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除去NaHCO3固体中少量Na2CO3粉末:

把固体置于坩埚中充分加热

D.除去FeC12溶液中少量FeC13: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8.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己略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Al(OH)3,则戊可能为NaOHB.若甲为Na2CO3,则丁可能为CO2

C.若甲为N2,则丁可能为O2D.若甲为Fe,则戊可能为盐酸

1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运用萃取的原理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萃取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A.长颈漏斗B.分液漏斗C.圆底烧瓶D.蒸馏烧瓶

20.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试剂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X

Y

Z

Na2SO3

稀HNO3

品红溶液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MnO2

浓盐酸

KI-淀粉溶液

比较Cl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NaCl

浓硫酸

AgNO3溶液

证明酸性:

H2SO4>

HCl

蔗糖

溴水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21.根据下列框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2+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强

B.在③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E3++3SCN-

E(SCN)3↓

D.在反应①中只能用浓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22.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将AlC13溶液加热蒸干

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13

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2SO3己变质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12

溶液变黄,则C12的氧化性强于Fe3+

23.下列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B.焰色反应使用的铂丝也可以用细铁丝来替代

C.取5mL0.1mol·

L-1FeCl3溶液,向其中加入0.1mol·

L-1KI溶液1mL,通过检验Fe3+的存在来说明该反应有一定限度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立即趁热加入沸石,以免暴沸

2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如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乙、丙、丁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靑铜、生铁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A.①②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25.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类比对象

结论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SO2===2Na2SO3+O2

Cl2+2Fe2+===2Fe3++2Cl-

I2+2Fe2+===2Fe3++2I-

Cl2+H2O===HCl+HClO

I2+H2O===HI+HI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lO)2+SO2+H2O==CaSO3↓+2HClO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

26.(9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

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

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废料溶浸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2)过程Ⅰ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4)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请写出产生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Ⅳ中起的作用是 

(6)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V中,必须使用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 

、 

27.(12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

3CuO+2NH3

3Cu+N2+3H2O,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1)A中装有Ca(OH)2和NH4Cl混合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 

(3)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 

现象是 

28.(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氯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___(填名称)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制备。

(2)Fe3O4可用多种方法制得,其中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砖是用黏土高温烧结而成的,因其含有Fe2O3呈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常用作建筑材料。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红砖中含有Fe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样品,实验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

(5)FeCl3和HI(氢碘酸、强酸)反应时,I-转化为I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

①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0℃

10℃

20℃

30℃

Na2CO3

7.1

12.2

21.8

39.7

NaHCO3

6.9

8.1

9.6

11.1

【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①配制碳酸钠溶液:

取100g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

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2】

实验现象

①取100g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1)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3】

①取100g热开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C4.D5.D

6.D7.B8.D9.B10.B

11.D12.C13.B14.B15.A

16.D17.A18.D19.B20.D

21.B22.C23.B24.B25.C

26.

(1)搅拌、适当提高温度、粉碎、适当提高溶液浓度等

(2)2Al+2OH﹣+2H2O=2AlO2﹣+3H2↑

(3)4Co2O3•CoO+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

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4)2Al3++3CO32﹣+3H2O=2Al(OH)3↓+3CO2↑

(5)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6)泥三角;

坩埚

27.

(1)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干燥NH3

(3)氨水;

将红色石蕊试纸、无水硫酸铜分别放入盛有少量的D中收集的物质的试管中;

石蕊变蓝,白色固体变蓝

28.稀盐酸或氯化铁溶液Cl26FeO+O2

2Fe3O4(或4Fe2O3+Fe

3Fe3O4)将样品粉碎,用盐酸浸泡后取上层清夜,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10%2Fe3++2I-=2Fe2++I2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29.Na2CO3CaCO3+2H+===Ca2++H2O+CO2↑排除HCl的干扰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水减少,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