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139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docx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10月11日-10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张海航王龙存

记录人

赵伟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大规模停电事故、交通事故、地面火灾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我们能够积极应对,将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职责。

因此我们制定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这是增强自防自救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生产现场包括:

生产车间、配电室、维修组、锅炉房、后勤部,我们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大家应熟悉并落实。

一、生产现场火灾扑救组织机构:

二、消防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

2、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实施专人负责。

3、做好平时备战工作,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及器材。

4、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的训练,有条件进行现场灭火训练演习,提高消防队员的业务水平和战斗力。

5、对车间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消防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确保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三、现场火场逃生方法:

1。

迅速离开危险地区

2.选用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3.使用简易防护器材

4、如果门窗、通道等出口已被烟火封住,被困人员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衣服将头部包好,再冲出危险区.

四、寻求救援的方法

1、向外高声呼救。

2、夜间可用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

五、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固体类物质的初期火灾,也可扑灭可燃液体、气体或带电设备的火灾,以及可燃固体、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混合火灾。

灭火时,应手提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离燃烧区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喷射时,要将喷射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不流残火,以防复燃。

在扑救油类等液体火灾时,不要直接冲击液面,防止液体溅出,若在室外应从上风处向下风方向喷射。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2月11日-2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刘志红眭祥云

记录人

赵伟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生产安全事故综合预案应急救援教育、主要危险事故知识的培训学习。

以便在发生事故时,我们能够积极应对,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

规范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煤矿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应急预案体系

二、应急工作原则

  煤矿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致灾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矿井均为重大危险源: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燃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四、危险源监控

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产、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

要有专人对瓦斯、CO、水害、顶板状态的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见专项预案)。

企业可根据煤矿实际情况来确定监控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2、应急队伍保障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4、经费保障

  5、其他保障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4月11日-4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李素科贾银柱

记录人

张斌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专项预案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矿井存在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上分层工作面或相邻区段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遗煤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风通道发育,供氧积热条件较好等造成的自燃发火事故.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如明火、瓦斯煤尘爆炸、放炮、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流短路、静电、烧焊、吸烟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

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井下的易燃物主要有各类油脂、橡胶制品、棉纱、纸制品、木材等,易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主要有皮带机、各类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地点、机电硐室等。

外因火灾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可能烧毁煤炭资源和矿井设备,更为严重者则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

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救援人员要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

(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材,发现火源及时扑灭。

(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4)寻找火源,扑灭火源。

(5)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火源、灾区封闭等工作。

四、响应程序

1、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事故后,应先安排直接受威胁人员撤离,并立即向当日值班矿领导、调度室主任汇报。

2、当日值班矿领导、调度室主任根据事故汇报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3、总指挥决定启动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后,立即向矿调度室下达启动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3月11日—3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李素科张怀军

记录人

张斌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预案瓦斯爆炸事故井下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一、机构及责任

1、应急组织体系

2、指挥机构以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瓦斯是煤形成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具有易燃易爆性,瓦

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瓦斯爆炸事故主

要与以下五种因素相关:

1、瓦斯固有危隐源,如瓦斯涌出量。

2、存在引燃瓦斯的点火源,(瓦斯最低点火温度750℃)或火花(瓦斯最低点火源0。

28米)。

3、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大于12%。

4、瓦斯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5%—16%.

5、管理缺陷.

三、处置措施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煤矿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采取瓦斯排放措施,防止封闭区瓦斯聚集。

一般高瓦斯煤矿工作面都有瓦斯抽放系统,工作面因火被迫封闭后,应继续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直至确认封闭不再有爆炸危险性,以防封闭区瓦斯浓度再次聚集而发生爆炸。

2、采取从地面注惰气,注氮等方法降低封闭区氧浓度,封闭时发火灾温度,CO浓度都很高,可以不能在火区附近工作,此时可以从地面向火灾注氨,降低火源点附近氧浓度主煤温,保证工作面安全.

3、消灭火源高温点,采取向发火区注凝胶等方法,使高温点温度降低到可引起瓦斯爆炸和下限温度以下。

4、用水封闭火区,如果发火区两端比较低,可以在撤离人员的情况下,向发火区所在巷道两端送水,直至用水封闭火区。

火区用水封闭,能够保证密闭无漏风,而且一旦封闭区内发生爆炸,两端的水密封能有效的消除爆炸引起的冲击波,防止爆炸引起的火灾蔓延.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5月11日-5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张玉国刘志红

记录人

赵伟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事故的冒顶、片帮事故,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 

如采场布置方式与矿井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2)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检查不细 

根据冒顶伤亡事故分析,只有极小部分的事故是由于较大型冒落引起的,大多数都属于局部冒落及浮石伤人,且多发生在爆破后1-2小时内。

这是因为岩石受爆破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后,有些发生松动和开裂的岩石,稍受震动或时间一长就会冒落造成事故。

 

(3)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 

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理前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而造成事故的。

 

(4)地质情况变化、自然条件不好 

在采矿体中有断层、裂隙、软岩、破碎带等地质构造,都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5)地压活动的影响 

在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对采空区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井的主要巷道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井下巷道发生大面积顶板事故。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

2、自救互救原则。

顶板事故发生初期,事故现场人员应首先开展自救互救.

3、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4、通讯畅通原则。

井上下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6月11日—6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李素科贾银柱

记录人

赵伟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预案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本预案系专项用于丰汇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安全事故的预案,适用于丰汇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安全生产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5条将煤与瓦斯突出按其瓦斯动力现象的成因,分为突出、压出和倾出三种类型.

1、突出的基本特征

(1)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2)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3)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的煤块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2、压出的基本特征

(1)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和煤有一定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都很小。

(2)压出后,在煤层与顶板的裂隙中,常留有细煤粉,整体位移的煤体上有大量的裂隙。

3、倾出的基本特征

(1)倾出的煤就地按自然安息角堆积,并无分选现象。

(2)倾出的孔洞呈口大腔小,孔洞轴线沿煤层倾斜或沿铅垂(厚煤层)方向发展。

三、应急救援及其原则

煤矿应急救援是指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水灾和冒顶等非常紧急重大事故时,为营救灾区人员安全撤离、减轻损失,控制灾情和消除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援反应行动。

其基本原则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前提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具体如下:

(1)统一指挥原则。

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上级部门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

(2)自救互救原则。

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下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抢救原则。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事故再次发生。

(4)紧急救护原则.救护队应本着“先重后轻,先活后死”的原则抢救遇险人员。

(5)通讯畅通原则.设立抢险救灾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事故预防工作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除平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外,还要落实好应急救援的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立即实施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7月11日—7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马乃元刘振军

记录人

张斌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突水事故主要是因为井巷或工作面与含水层、老空积水地表水体或含水的其它地质构造相接近或沟通而突然产生出水,造成重大事故。

所以水害是煤故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⑴突水事故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相关:

①有较大的积水体或含水层存在.

②井巷或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水体或含水层。

③积水或含水水量较多。

④管理缺陷。

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①地面采空塌陷区,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就会形成矿井水患。

②矿井内和矿井附近存在着老空区、采空区,老空区、采空区可能有积水和有害气体,在未探明的情况下盲目采掘,可能发生老空区积水,采空积水的突水事故。

③相邻水煤矿越界开采是可能造成矿井水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井下发生水灾事故后,救援人员要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

⑴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

⑵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以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⑶掌握突水灾区范围。

如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⑷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必要时采取灌浆堵水.⑸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

⑹排水后侦察,抢救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⑺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千万不应有的伤亡。

⑻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

⑼积极组织矿山临时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3—⑽根据出水性质、出水量,尽快组织抢险队伍封堵水源,避免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8月11日-8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郭玉良王玉峰

记录人

张斌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煤矿提升系统、主运输皮带、辅助运输事故专项预案矿井提升系统、主运输皮带、辅助运输事故应急避险知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矿井运输

2、危害程度分析

丰汇煤业公司矿井全部为斜井,主斜井担负着运煤、运送人员、提升物料的任务,装备有强力皮带和乘人装置和提升绞车,一旦电气保护失灵或故障情况下,会发生断带、断绳、跑车等事故,可能导致整个矿井生产陷于瘫痪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仅关系到矿井的正常生产建设,而且也影响到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井下辅助运输主要依靠胶带、矿车、无极绳绞车运输,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运输战线会越来越长,运输方式、环节繁多,一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违章作业或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就会造成运输事故。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

2、自救互救原则

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抢救原则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4、通讯畅通原则

现场应设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9月11日-9月12日

上午8点-12点

下午14点-18点

地点

安教室

主持人

李素科刘志红

记录人

赵伟

出席人员

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记录: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急救知识学习及急救设备的使用、自身防护技术、危险处理的知识。

为更好地保护矿工生命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救援互救能力,组织了一次紧急救护知识培训.

像煤矿生产这样的高危行业,急救知识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矿工不但要了解煤炭生产环境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掌握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等,还要学会在遇到危险时能正确地实施救护,从而减轻伤员的受伤害程度。

针对煤矿事故发生的特点,此次培训以不同矿难的预防、逃生避险及徒手心肺复苏、常见突发急症、创伤四项技术等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为重点内

一、外伤出血急救:

主要是全身软组织损伤出血,临时急救止血包括六种方法:

1、加压包扎法:

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如井下可用毛巾直接捆住出血部位,以减少出血。

2、缚带止血法:

可用橡皮管、毛巾,切忌用绳索、铁丝、雷管线、以免缚住过久造成远端缺血坏死或损伤。

如:

上臂中1/3上止血的横神经。

应缚住伤口上方。

3、加垫止血法:

主要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方法是将棉垫或布块垫放在肘窝或窝部,使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做8字形包扎。

4、充填止血法:

如软组织损伤局部缺损,尽量找干净的棉垫或纱布,毛巾填充缺损处,然后包扎即可.5、直接指压法:

如现场没有毛巾、纱布,可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

6、间接指压法:

用手指按压伤口近端或伤口近端血管博动处。

二、骨折的临时急救处理:

1、看伤肢是否变形,触摸是否有骨擦音。

不要慌张、盲目搬动伤员,还要观察伤员是否清醒、瞳孔的变化(如散大等).2、抢救生命如骨折较重,或造成内伤导致失血或疼痛性休克,可用大指按压人中穴或涌泉穴,可找如针尖大小的利器针刺十宣穴.3、骨折临时固定法

(1)、目的:

减少疼痛及继发损伤,减少断端的再移位,可以避免加重骨折端附近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便于搬运.

(2)、固定材料:

木板、木条、木棒、毛巾、皮带,为了减少皮肤损伤,在骨突部位或变形部位用毛衣或衣物衬垫.(3)、背椎骨折处理:

应牵引下平放木板搬运

搬运方法有滚动式、平托法两种。

尽量用双手托住背部、腰部、骶部和下肢。

颈椎受伤,应保持中立位,头颈两侧用衣服或其它垫保护,不要头歪向一方.

滚动式:

即采用整个躯体直体翻滚,不能使肢体及腰背弯曲。

平托法:

即多人搬运,整个躯干抬起放在木板上,躯干不能屈曲。

三、循环呼吸骤停的抢救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的丧失.

1、诊断标准:

①、触摸心脏博动消失。

②、瞳孔散大。

③、触摸颈动脉消失。

④、呼吸停止。

⑤、面色灰白、口唇紫绀、意识丧失.

2、现场急救:

一是及时.二是方法得当。

(1)、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异物.

(2)、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四、电击伤抢救

1、切断电源、脱离电器。

2、击伤后对神志清楚的伴有心慌、全身软弱者休息数天,并观察。

3、对伤后呼吸停止,心跳存在的用人工呼吸法,包括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压胸式人工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左右。

4、对心博停止,呼吸存在的,主要进行心脏按摩也可辅助人工呼吸,首先选择胸外心脏按摩法,手掌压迫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每分钟60次左右。

5、心博与呼吸同是停止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五、心脏复苏法:

1、叩击心前区:

左手掌覆于病员心前区,右手握拳捶击左手背数次,一般心脏停博后一分半钟内,心前区叩击可使心脏复跳。

2、胸外心脏挤压:

病员仰卧硬板床或地上,头部略低,足部略高,以左手掌置于病员胸骨下半段,以右手掌压于左手掌背面,挤压时手臂与病员胸骨垂直,用力急剧压下,然后放松,加压后使胸骨下段下陷3~4厘米,每分钟60~80次/分。

3、人工呼吸:

托起下颌,尽量使头部后仰,一手捏住病员鼻孔以免漏气,以病员口对口吹气,直至胸部扩张为止,然后放开病员鼻孔,让气从病员肺部排出,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左右。

注意:

吹气压力不宜过高,易造成肺泡破裂,胃胀气和影响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