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41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docx

3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

简单

1、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氖

B.锌

C.氧

D.磷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四个选项中属于金属的是锌,

故选B.

2、6月1号为世界牛奶日.牛奶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分析】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则这里说的钙是指钙元素.

【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观察选项,故选C.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考虑;B、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考虑;C、根据人体中最多的物质考虑;D、根据海水中最多的元素考虑.

【解答】A、地壳中含量最多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最多的元素是氧,故A说法正确;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占78%,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B说法正确;

C、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要比氢元素的质量大,所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C说法正确;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要比氢元素的质量大,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4、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

【解答】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而其他三个选项均不属于元素的本质特征.

故选B.

5、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解答.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C

6、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分析】A、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字数的关系分析判断.

D、根据核内质子数判断元素及元素的类别.

【解答】A、①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5、8、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7、13,表示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①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属于原子;在②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③的质子数是13属于铝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由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答案为:

氮元素,氧元素,铝元素.

8、二氧化碳、氧气、水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他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

【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考虑;根据分子中原子种类与个数考虑.

【解答】物质属于宏观概念用元素来解释,二氧化碳、氧气、水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元素,由于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所以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原子.

故答案为:

氧元素;氧原子.

故选A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

A.元素的原子结构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中可以获取的信息:

可知某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

【解答】A、由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的电子层排布,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原子序数,故C正确;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可以查出的,故D错误.

故选D.

10、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才能根据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正确;

B、标在分子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

C、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故H2表示一个氢分子,故C错误;

D、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简单

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根据元素的概念,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2、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1

B.2

C.3

D.4

【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则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应和氢原子的一样.

【解答】掌握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则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应和氢原子的一样,则为1.

故选A.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  )

A.Al2(SO4)3

B.Al(NO3)3

C.Fe(NO3)3

D.Al2O3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又知铝元素的化合价常显+3价.据此即可确定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

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解答】由题意可知,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根据选项,可以用排除法:

A、化学式中没有氮元素,故A错误;

B、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选项B:

(+3)+3×(-1)=0,故化学式Al(NO3)3书写正确.故B正确;

C、化学式中没有铝元素,故C错误;

D、化学式中只有两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分析物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宏观方面可以说某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微观方面可以说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等等.

【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两种物质.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描述微观粒子就要对应微观粒子,而不能用宏观的.

C、每个(或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抛开前提限制谈微粒中的原子个数是错误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

D.

5、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CL

B.锰MN

C.钠na

D.铝Al

【分析】会正确书写一些元素符号.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A、氯的元素符号应为Cl;

B、锰的元素符号应为Mn;

C、钠的元素符号应为Na;

D、铝的元素符号为Al,正确;

故选:

D.

6、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硫

B.汞

C.铜

D.铁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说出元素名称和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A、硫是“石”字旁,为非金属元素;

B、汞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常温下单质为液体;

C、铜是“金”字旁,为金属元素;

D、铁是“金”字旁,为金属元素;

故选A.

7、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镁的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其他信息.

【解答】A、由镁的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为:

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正确;

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正确.

故选A.

8、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3个氢原子_______;2个水分子_______;铁元素_______;氮分子_______.

【分析】元素或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分子用化学式来表示.

【解答】元素或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氢原子用氢的元素符号H表示;

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因此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因此1个水分子表示为H2O;

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因此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

元素或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铁元素用铁的元素符号Fe表示.

1个氮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因此1个氮分子表示为N2.

故答案为:

3H;2H2O;Fe;N2.

 

难题

1、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故说法正确;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故说法正确;

D、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核外电子总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內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外电子总数,故选项错误.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內质子数,故选项错误.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在H2、H2O、Ca(OH)2、H2SO4四种物质中共同含有(  )

A.两个氢原子

B.氢元素

C.两个氢元素

D.一个氢分子

【解答】A、这四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氢原子,而不是物质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A错误;

B、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故B正确;

C、元素只提种类,不提个数,故C错误;

D、一种物质中不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

B.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不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分析】由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比如说金刚石和石墨,氧和臭氧等都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要么是结构完全不同,要么是由同种元素的同位素构成的混合物,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A、一定是单质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B、一定不是混合物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C、一定是纯净物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D、一定不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因为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m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分析】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④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这种物质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

“丁烷”(化学式C4H10)的意义:

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解答】A、①②⑤正确,改正: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④丁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A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 

B、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叙述正确; 

C、③④的说法错误,故C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

D、④的说法错误,故D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

故选B.

6、二氧化碳是由(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B.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含碳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7、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C.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

D.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化合物

【分析】A、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根据微观示意图中原子的种类判断反应中元素的种类;

B、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其构成不同,构成相同的分子是同一种分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从微观上说,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则为单质的分子;

D、由不同种元素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化合物的分子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该反应中只有三种原子,则可确定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故A正确;

B、反应前的图示表示两种分子的构成是不同的,为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反应后,生成了四个分子,但其中有三个分子的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因此,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故B正确;

C、反应中所的四种分子中,只有生成的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即只有该物质为单质;故C正确;

D、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中,一种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物质为单质,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物质为化合物;因此反应中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D.

8、请用“原子”“分子”或“元素”填空

(1)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二氧化硫是由许许多多的二氧化硫_________ 构成的.

【分析】

(1)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硫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3)二氧化硫是由许许多多的二氧化硫分子 构成的.

【解答】

(1)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硫元素组成的;故填:

元素;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填:

原子;

(3)二氧化硫是由许许多多的二氧化硫分子 构成的.故填:

分子.

9、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试推断它们是什么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

(2)写出C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分析】依据地壳及空气中元素的含有情况判断A、B元素,依据C的燃烧现象判断C的元素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A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即氮元素,B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元素的单质可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则其为硫元素,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

S+O2

SO2;

故答案为:

(1)N;Al;S;

(2)S+O2

SO2.

10、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_________;

(4)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粒子符号_________;

(5)原子序数为12、8的元素组成化学式并标出12号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_________

(6)分析上表可发现: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即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即可解答;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本题;

(4)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个,为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而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其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态,在写化学式;

(6)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可推测总结规律.

【解答】

(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得: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所以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

(3)根据元素周期律:

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此可得:

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氧元素;

(4)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个,易失去3个电子,而带3个正电荷,故离子符号为:

Al3+;

(5)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一个电子,显+2价,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2个电子,显-2价,又因为写化学式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所以它俩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O,标注镁的化合价为

(6)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可知,可以得出的规律:

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故答案为:

(1)28.09

(2)Na;(3)氧(或O);(4)Al3+;(5)

;(6)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难题

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予经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分析】根据元素的种类主要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判断.

【解答】元素的种类主要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该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说明原子的质子数发生了变化,故放射出了质子.

故选B.

2、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元素的概念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但是相同质子数的微粒未必就是同种元素.同时由于电子容易得失,所以不能用于进行定义说明元素.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

【解答】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符合定义.正确.

B、如果两种粒子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