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81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docx

高考作文备战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

“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

一、作文示例

增强节俭意识始终艰苦奋斗

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条件改善了,这是党领导全国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随着物质的丰裕和条件的改善,在一些公务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讲节俭、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

对这种现象,大家都感到忧心。

尤其是对有的领导干部花钱大手大脚,做事讲究排场,生活追求奢华等现象,人民群众很有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突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

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

丢弃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风风光光中沉落了。

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

从各方面来讲,现在的日子确实比过去要好得多。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这是基本国情。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我们必须胸怀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项工作中始终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很重要的是用好钱财,珍惜民力。

国家的财政收入源于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分一毫当思来之不易,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

领导干部在履行职务、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财力人力用在刀刃上。

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决策失误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损失;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不搞虚荣作秀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坚持廉洁奉公、权为民用,决不能滥用职权奢侈浪费。

那种拿公家的钱不当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花白不花的行为是腐败的;那种行则前呼后拥,出则车水马龙,动辄挥霍公款的现象是可耻的。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机关要做主导,领导干部要当表率,时时讲节约,处处见节约。

要把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上来,体现到干部作风与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上来,坚持用节俭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节俭是一种行为,更展现一种精神力量;节俭是一种观念,更体现一种民族品格;节俭是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越是文明进步,越是崇尚节俭。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做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勤俭节约的意识,艰苦奋斗的精神,见诸实际行动,成为时代的新风尚。

《人民日报》(2007-03-22第01版)

 

论节俭

 孔子说:

“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俭约,那节俭。

鲜,即少。

意思是说:

因为节俭而犯过失的很少。

近日细细揣摩,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首先说俭以养家。

俗语“吃不穷,喝不穿,打算不到也是穷”,这“打算”的内涵,除了合理经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节俭。

节俭就是精打细算,节约用度,做到生如活之水长流。

清贫的家庭需要节俭,就收入丰厚殷实之家,也依然如此。

否则,一旦变得奢侈起来,追求享乐阔气,就会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即使家园囤积有如金山银海,也有被洒净尽的时候。

譬如我镇胡某,由于先父惨淡经营,九一年临终时留下一座小楼和十万存金。

胡某甚为得意,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尽甘来该是享福的时候了。

于是一改朴素之为,讲排场,比阔气,结交一些山吃海喝的富家子弟,终日里东游西逛,摸牌赌博,宾馆酒楼常客,舞厅宴会佳宾。

两年后家道衰落,迄今家徒四壁,儿子才小学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住辍学在家。

胡某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一块笑柄。

 其次说俭以养德。

一个“俭”字,说到底便是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在扼止浪费的前提下作长远规划。

“俭”是一条自给自足的心安理得的道路。

“俭”不仅能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还可以使人心地纯正,杜绝种种贪欲:

为官则廉洁刚正,克己奉公;为民则不盗不劫,本分自重;经商则照章缴税,不坑蒙拐骗;从教则安贫乐道,育人自树风范…..御孙说:

“俭,德之共也。

”是说各种美德都是从节俭派生的。

这话可谓是他从社会体验中所得的真理。

 再次说俭以成才。

司马光《训俭示康》中说: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即不多求妄用,受金钱和财务的拖累。

这样便可以淡泊明志,除却各种私欲的包袱,以宽松的心境去培养专一的兴致,去研究学问学习技能。

“人心专,石山穿”,你终究能完成学业,达到成才的目的。

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孔仲尼到庄周,从范仲淹到毛泽东,由俭而专,专而成才者不胜枚举。

与此相反,又该有多少达观贵人的富家子弟,成才着寥寥无几。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该是豪华的生活使他们背上了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包袱。

由于贪图享乐时常斗鸡,吃喝嫖赌,终会因神分力散而致使学业荒废,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最后说俭以免祸。

崇高节俭的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决不做伤天害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能免除许多人为的灾祸是在情理之中。

俗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就是这个道理。

倘若丢弃“俭”的美好传统,滑向奢侈的泥潭,其必然危机四伏,枉道速祸,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九十年代的高森祥、管志诚,就是佐证。

 尚俭,不仅可以治家理财、富安政,而且还能净化风格、扩展科学和文明,难怪孔圣人如此强调:

“以约失者鲜矣!

让节俭之花处处绽放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

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

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

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

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

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

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

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

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

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

“一品”,指的就是“一荤”。

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

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

如他所言:

“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

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

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

“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

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

”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

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

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

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

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

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

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

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

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

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

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

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

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

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

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

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

他说:

“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

”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

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

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

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

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

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

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

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

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

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欧阳修云: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

民无遗力,国不过费。

”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

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

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

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

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

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

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节俭

报载:

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

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着几块砖,十分惊奇。

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

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

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眼下,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下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

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能像丰田公司那样“巨富不忘节俭”呢?

笔者曾多次途见躺在路上的一分硬币,但熙来攘往的行人对它吝啬得连眨一下眼睛都不愿,任凭脚踏车碾。

“捡到一分钱”交老师的童谣已成绝唱。

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

某地有一造纸厂,原是个较为景气的小厂。

但自从来了个颇具“开拓”精神的厂长之后,该厂很快破了产。

原因正是铺张奢侈。

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厂长出差一趟深圳,回来报销万元。

“回扣”落进私人腰包,肥了个人,损了众人。

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怎不败落?

最终,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资的30%,回家待业。

时下操办黑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不请上几十桌,不花上千儿万把的,决不收兵。

实事求是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

可是,又有谁知道,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

据《文摘周刊》载:

A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2000万元的扶贫款,中央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

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1989年的财政支出比面积大它一倍、人口有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

人们在该县单位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

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摆着一溜高级沙发,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

贫困,却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

想想丰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国人有何感想?

俭朴,乃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

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

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

敬爱的周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

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

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决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应把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

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

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节俭,并不是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

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

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点 评]

此文写作时运用了相反联想。

作者先以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引出“节俭”的话题。

接着,用反面事例论述了奢侈浪费的严重后果,由此而联想到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及方志敏、马克思、周总理等人节俭的故事。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应以节俭为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这一观点。

论“节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

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

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

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

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

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习惯、精神。

二、素材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

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

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

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

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

“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

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

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

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

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

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

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

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

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

佟麟阁说:

“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

”冯玉祥吃得很香。

夸奖佟麟阁说:

“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

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1生。

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1件退色的旧大衣。

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3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3个弹孔。

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1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

“节约每1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1粥1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1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

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89《晋纪101》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1大师《格言别录》

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6,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卷7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明通鉴》郑5,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62《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2104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33、居丰能俭,在富能贫。

《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

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

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中国谚语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