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186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海淀区九年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物理2012.11

学校班级

姓名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库仑(C)B.伏特(V)C.欧姆(Ω)D.安培(A)

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不锈钢汤匙B.瓷盘C.竹筷D.食用油

3.图1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早春,冰雪消融

A

初秋,花草挂上露珠

B

初冬,树梢上结霜

C

图1

寒冬,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D

4.关于汽化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手背上擦酒精,过一会儿酒精不见了,手背感觉发凉,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B.任何条件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C.在温度、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D.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5.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

6.图2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的元件的是

SSSS

LL

L

ABCD

图2MN

7.图3所示的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M、N两点,并

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小灯泡逐渐变暗,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M接A,N接BB.M接A,N接D

C.M接C,N接BD.M接C,N接D

左CPDAB

LS

图3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接触,低温物体从高温物体吸热

D.0℃的冰块内能为零

9.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

灯发光。

图4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LSS

LR

LRLRRS

S

ABCD

图4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风时,在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D.擦黑板时看到粉笔灰在空中飞舞,该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12.如图5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1和S3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只闭合开关S1、S4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

3V;已知R1∶R2=3∶4,I1∶I2=8∶3,则A.R2∶R3=2∶1

B.电源两端电压为8V

RS

V

SR

A

RS

图5

C.通过各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在不同状态下,电压表的最大、最小示数之比为8∶3

D.通过各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在不同状态下,电流表的最大、最小示数之比为38∶3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2分,每小题3

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小明根据右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当物态发生变化时,它的比热容不变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D.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煤油的质量是水的2倍

14.对图6所示电路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3闭合,Sl、S2断开时,R1与R2串联B.S1、S2闭合,S3断开时,R1与R2并联C.S2、S3闭合,S1断开时,R1被短路

S

RR

S

S

D.只要Sl、S3同时闭合,就会出现电源短路现象图6

15.2012年6月我国成功完成“神舟九号”飞船试验。

飞船搭载长征二号火箭升空,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10天后返回。

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到大气层中时要解决飞船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达

上千摄氏度)的问题,保证返回舱不被烧毁。

飞船最终在内蒙古自治区安全降落。

关于“神舟

九号”飞船试验,涉及能量的问题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飞船搭载火箭从发射塔开始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B.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飞船返回舱返回到大气层中时有加速下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

不变

D.飞船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时要设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宇航员生存,一种可能的办法是:

让舱的外层发生某些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不致于过高

16.如图7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

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V3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ΔU3,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和不变

VV

P

B.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3示数变大,电压表V3与电流表

RR

aRb

示数的比值不变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过的那一段距离对应的阻值为

D.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U3

I

V

U2SA

I

图7

三、填空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7.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是V。

18.闭合电路中的一段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选填“相同”

或“相反”)。

19.如图8所示,将一根带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上方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张开,这是由于箔片上带了种(选填“同”或“异”)电荷的缘故。

金属球

橡胶棒

箔片

图8图9

V

R

V

RS

V

图10R

20.乙醇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将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一种

新型替代能源——乙醇汽油。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机动车的燃料。

已知乙醇汽油的热值为×107J/kg,完全燃烧2kg乙醇汽油放出的热量为J。

21.如图9所示,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会被冲出。

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

22.如图

10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7V,电压表V3的示数为4

V,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V。

23.某电子体重秤的原理如图11甲所示,R2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1的阻值可以随其所受压力

的大小变化而发生变化,体重秤自动根据电流表读数的大小换算出人的体重大小。

已知R1的电阻与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11乙所示。

设踏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已知电源两端电压

U保持不变,F0、R0为已知量,电流表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为I0,则该体重秤能够称量的重力最大值的表达

式:

F=。

(用F0、R0、I0、R2和U来表示F)

R

踏板R

电子体重秤

RR

S

A

O

图11

乙FF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第24、25

、27、29、30、32题每题2分,第26题3分,第28、33

题每题4分,第31题5分,第34题6分)

24.图1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AB

30

×1000

×100

20

图12

×10×1

图13

25.图13中电阻箱接线柱A、B间的电阻值是Ω。

26.用图14甲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设试管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加热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4乙所示。

(1)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温度/℃

55

50

45

时间/min

(3)该物质的温度达到52℃时,其

状态是(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

40

051015

甲乙

图14

27.如图15所示,用酒精灯给电阻丝加热,在电阻丝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灯泡

的亮度会逐渐

变(选填“亮”或“暗”),说明电阻丝的电阻在(选填“增大”或“减小”)。

图15

电阻丝

图16

空气玻璃板

二氧化氮

甲乙图17

28.

(1)图16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做,此现象主要说明。

(2)图17所示的两个演示实验中,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铅块也不分开。

乙图表示的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会使硝化棉燃烧起来。

甲图的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选填“引力”或“斥力”);乙图的现象说明对玻璃筒内的空气做功时,其增加(选填“内能”或“热量”),温度升高。

29.在“探究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

h

如图18所示的实验,他让三个小球A、B、C(mA>mB>mC-

)分别从光滑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使得滚下的小球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并测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相应距离s,由此比

s

图18

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说明:

不同小球从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

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小球

小球释放

的高度

h/cm

小球推移

木块的距离s/cm

小球释放

的高度

h/cm

小球推移

木块的距离s/cm

小球

的高度

h/cm

小球推移

木块的距离s/cm

A

12

33

8

22

4

11

B

12

15

8

10

4

5

C

12

8

4

分析表格中第1次实验的三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

30.请根据图19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V

S

RR

V

图19

3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20甲所示。

V

P

RxabA

S

甲乙丙图20

(1)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以下四种中的;

A.Rx发生断路B.滑动变阻器断路

C.Rx发生短路D.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整滑片P到某一位置后,若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20乙、丙所

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A,此次测得的结果为

Rx=Ω。

32.小红想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她选择了一根粗细

均匀的某种合金做成的电阻丝,利用刻度尺和如图21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电阻丝的长度和对应这段长度的电阻丝的阻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中电阻丝的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这根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

R=。

V

R

L

A

图21

电阻丝

S

L/m

R/Ω

33.小明和小亮利用如图2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在加热的最初几分钟

发现: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水不断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在升高。

于是小明就得出结论:

只要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会升高。

小亮不同意他的观点,并且只利用图22的装置,用实验证明了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请简述小亮的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温度计

酒精灯

图22

34.某同学想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他已经连接好了一部分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好。

实验桌上还有若干个不同阻值且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备用(图中未

画出)。

(1)请帮助他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P

SR

AB

S

-+

五、计算题(共16分,35题3分,36题6分,37题7分)

图23

35.小明家的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如果将热水器中的水从20℃加热到4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103J/(kg·℃)]

36.如图24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

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

;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2为;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3为。

已知R3=10Ω。

求:

(1)电源两端电压U;

(2)电阻R1的阻值;

(3)电阻R2的阻值。

RR

R

SS

AS

图24

R

37.如图25甲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

当开关S

1、S3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I2;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3为2A。

已知U1:

U2=4:

3,U2:

U=5:

8,流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25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3的铭牌上标有“…Ω”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模糊不清了)。

求:

(1)电流I1与I2之比;

(2)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

(3)电源两端电压U。

S

RS

P

S

 

I/A

ARB

0246U/V

甲乙图25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

物理

一、单选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B

C

C

B

C

B

A

D

D

二、多选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CD

ABD

ABD

AD

三、填空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7

18

相反

19

20

9×107

21

做功

22

3

23

FF0R2F0U

0RIR

000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第24、25、27、29、30、32题每题2分

,第26题3分,第

28、33题每题4分,第31题5分,第34题

6分)

24.2425.201226.

(1)晶体

(2)48(3)液态27.暗增大

28.

(1)扩散现象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引力内能

29.质量大V

30.如图答1

A

V1V2P

S

AB

R0RxR1

S

图答1

-+S

图答2

31.

(1)b

(2)A(3)25

32.Ω/m·L

33.继续对水加热至水开始沸腾(1分),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为t1(1分),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为t2(1分),发现t1=t2,说明水在吸热后温度没有升高,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34.

(1)如图答2所示;(1分)

(2)①将电流表、电压表调零后,断开开关,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处;

(1分,实验规范)

②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电流表示数I1、电压表的示数U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1,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用另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

阻R2替换R1,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

仍然为U,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和电阻R2的阻值,并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格中,断开开关;(1分,控制变量)

④仿照步骤③,再换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至少

4次,分别记下对应的电阻值及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1分,总共记录6次以上数据)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分)

电压U/V

电阻R/Ω

电流I/A

五、计算题(共16分,35题

3分,36题6分,37题7分)

35、Q=cm(t-t)1分

=×103J/(kg·℃)×50kg×(40℃-20℃)

1分

=×106J1分

36、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①所示;

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②所示;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③所示;

R2

R3

I1I2

U

R3R1

R3

I2

UU

②③

(1)U=I1R3=×10Ω=9V2分

(2)设R1、R3的等效电阻为RR=U/I2=9V/=15Ω

R1=R-R3=15Ω-10Ω=5Ω2分

(3)设R2、R3的等效电阻为R′

R′=U/I2=9V/=Ω

111

RR2R3

11

R2

1

10

R2=30Ω2分用其它方法解题,过程合理也给分

37、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B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①所示;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中点时,等效电路图如图②所示;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A端时,等效电路

图如图③所示;

R1

R1R3

I1U1

U

R2R3/2

R2

U

2I3

UU

①②③

图1分

(1)U1

I1R3

2I14,解得

I122分

U2I2R32I23

I23

(2)根据图象乙可知

RU0

I0

1V

101分

U1:

U2=4:

3,U2:

U=5:

8得出U1:

U=5:

6

根据分压原理U1:

U=R3:

(R1+R3)=5:

6

解得R3=5R1

=5×10Ω=50Ω1分

(3)因为电源电压U不变,所以U=I1(R1+R3)=I2(R2+R3/2)

则I1R2R3

22R502

,2

I2R1R3

31050

解得R2=15Ω1分

因为IUU

,2AUU

R1R2

10

15

解得U=12V

1分

用其它方法解题,过程合理也给分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