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204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菜鸟摄影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白色物体,如衣服曝光略暗+0.7

黑色占满画面照片太亮如马路、乌鸦-1.7

树荫下、多云时照片略亮-0.7

三、把孩子拍得更天真

许多父母都会用数码相机为宝贝子女留下珍贵回忆,但是小朋友总是无法乖乖不动,因此拍摄后的照片不是模糊,就是乖乖站好的样子,根本无法表现孩子天真、自然的一面;

其实这只是相机设置跟观念的认识,只要您按照以下的方法,就可以为孩子留下与众不同的画面。

想捕捉孩子动来动去的身影时,常会发现拍照结果出现模糊现象,最大的原因就快门速度不够快,这时请选用情景模式中的运动模式,这样相机就会设定快门速度、光圈大小、连拍功能…等最佳参数,让你顺利完成拍摄。

预估动作提前按快门

提前预估按快门时机是拍摄孩子的另一技巧,千万不要等自己觉得好镜头时才按下快门,而是要预估可能发生的情况,立即按快门钮不放进行连拍,这样也许什么都没拍到,但当捕捉到画面时,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惊奇的结果。

在孩子将要动作前,就可按下快门连拍,往往可捕捉到真情流露的一瞬间

不要叫孩子看相机

想拍出孩子自然的一面,尽量不要叫孩子看着相机,正确方法应该是自己或找人逗孩子,并在过程中拿一些玩具、食物吸引其目光,那么您将可在游戏的过程中捕捉孩子最纯真的一面。

不管孩子是微笑、转身、或是做任何动作,都是按快门机会,尽可能避免要求孩子乖乖站好拍照,这只会拍出没有特色的照片以上方法您也许会认为是乱拍,但实际上是一种称为LOMO的拍摄风格,意思就是不要想,只要主角一有动作就按快门,通过此技巧相信就能很容易拍到孩子自然的一面。

四、把宠物拍得更可爱

活蹦乱跳的宠物怎么拍才可爱呢?

光看宠物很可爱,可是若用数码相机捕捉时,就会发现比想像困难,除了宠物会动来动去,容易造成相片模糊外,最难的就在捕捉宠物活动时的神韵。

模糊的问题,可以跟拍摄孩子一样运用情境模式中的运动模式克服,而解决神韵问题就要用以下4个技巧来达成。

用广角端并靠近宠物

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拍摄,会产生一种透视感的视觉效果,就是接近镜头的物体会变更大,但远离镜头的物体却更小;

因此利用这种透视感的特性,加上拍摄时尽量靠近宠物,就可表现与一般拍摄手法不同的夸张效果,为可爱宠物加分。

可爱吧!

这就是使用镜头广角端,加上靠近宠物所表现的透视感效果

现在流行的大头狗拍法,就是使用这种技巧,现在你也可以自己在家拍出这样的效果。

2、拍摄高度要有变化

大多数的人拍宠物时,都会站着由上往下拍,其实除了这个角度外,还可以有更多变化,像是将相机与宠物保持平行,可以使照片更有亲和力,且在拍摄时不会对宠物造成压力;

或者也可尝试由下往上拍摄,表现宠物另外一种傲人风格。

相机高度应与宠物一样高,使得照片看起来亲和,可不要老是上往下拍。

3、用食物、玩具来吸引宠物

食物、玩具对宠物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所以只要善用这些工具,即使再顽皮的宠物也会将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不过在引诱宠物时最好是2个人,其中一人专心拍照,而另一人站在拍摄者后方,负责吸引宠物注意,在两人分工合作之下,很快就能完成拍摄任务。

4、可爱关键在眼睛

想拍出可爱宠物照,眼神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相机对焦时,应选择宠物的眼睛当做对焦位置,才能拍出清晰眼神。

另外,选择拍摄位置,也应尽量在宠物前方安排光源,这样眼睛内就会反射光源,表现出动人的眼神光,让宠物更惹人怜爱。

怎样擦拭镜头与机身

许多人在购置照相机的同时都喜欢“配套”购买镜头纸或鹿皮,总想把新相机擦得一尘不染。

这样左

擦右抹,等到发现镜头镀膜层被磨乌、镜面划出道子的时候已悔之晚矣。

  用嘴往镜片上哈气、吹灰尘,会把唾液带到镜头上腐蚀镜片,使用镜头纸或鹿皮干擦镜片则容易划伤

镜头,特别是镜头纸启封以后,本该抽取一张卷成小卷并从中间撕断,利用断面自然形成的“毛刷”刷掉

镜头上的灰尘,其余的镜头纸应密封起来避免落上灰尘。

否则,用不清洁的镜头纸擦镜头,等于在用砂子

研磨镜片。

此外镜头纸和鹿皮本身都会掉毛,几乎无法把镜片擦得很干净。

  擦试镜头的正确方法是:

首先使用液化压缩气瓶、吹耳球或吹气毛刷吹掉镜片上的灰尘,如有吹不掉

的附着物,可用毛刷轻轻刷掉。

毛刷要放在专用的盒子里保存,手指不能接触刷头,否则会沾上油污。

隔一段时间还要用镜头水把毛刷擦洗一下,然后再用绸子揩干。

镜片如果沾上油污或按上指纹,除了“吹

”、“刷”之外还要用极柔软、清洁的薄绸子沾上一两滴镜头水轻轻擦掉,擦镜头不能只擦脏的地方,必

须整个镜面一起擦,并要不断换用干净的绸子,趁镜头水尚未干燥的绸子把镜片表面轻轻精擦一遍。

擦过

镜头的绸子必须洗净晾干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备再用。

  机身表面可以用绸子、鹿皮或软布擦拭。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反光镜比较娇气,因为它不同于普通镜

子,而是把银或铝直接镀在玻璃表面,所以应该尽量减小擦拭的次数,一般可用毛刷轻轻刷掉上面的灰尘

聚焦屏是用有机玻璃压制的,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同心圆——菲涅尔透镜,如果沾上灰尘可用毛刷轻轻

刷掉,千万不能使用酒精擦洗,否则聚焦屏就会炸裂,出现许多小裂纹。

对于大多数安装固定式聚焦屏的

照相机(例如雅西卡FX-3、海鸥DF等)不能对反光镜或聚焦屏吹气,否则会把灰尘吹到聚焦屏反面

或沾到五棱镜上,这时从取景器里就会看至一个个被放大了的黑点。

如果想把这些黑点再吹走,就会事与

愿违:

越吹,带进去的灰尘就越多,要想清扫固定式聚焦屏,必须在无尘的环境中使用专用工具,把机身

顶盖和五棱镜拆下来,但这绝非一般业余爱好者所能办到,就连照相机修理部也因太费工时、不好计费而

不受理此项业务。

因此在擦拭照相机时,千万要注意:

不能对着反光镜、聚焦屏吹气;

不能随便给照相机

加润滑油;

也不能用酒精擦洗有机玻璃零部件,否则就会画蛇添足甚至造成损失。

  滤光镜的使用,拓展了摄影的范围,正确使用各种滤光镜,有助于加强摄影者的创作能力。

对于初学

者来说,除要了解滤光镜的性能外,还要掌握以下一些要领。

  (1)黑白摄影用的所有有颜色的滤光镜,除蓝色外,都能减弱空气中由雾霭散射的蓝紫光线,增强

远景的清晰度,并将天空压暗。

滤光镜颜色越深,效果越显著。

  (2)使用滤光镜在逆光或浓阴天气下摄影,不能将天空压暗。

  (3)在普通钨丝灯下或接近黄昏时在户外摄影,不宜使用黄滤光镜。

因此时光谱中黄色光的成分较

多,滤光镜将失去作用。

  (4)使用滤光镜不能曝光过度,否则会减弱或失去效果。

  (5)人像摄影宜少用红滤光镜,它会造成人物嘴唇发白,十分难看。

  (6)不同颜色的有色滤光镜不能两枚合用,但其他一些滤光镜,为了突出效果,大都可以同时使用

两种,但不能三种合用。

  (7)多影镜和星光镜的影像或光芒,尽管有多少之分,以选用少些的为好,过多会使画面显得零乱

 (8)偏振镜除能消除反光外,还可代替中性灰滤光镜,作为降低感光片感光度之用。

  (9)普通校正色温滤光镜不能用于日光灯,因为在日光灯下摄影,会受到荧光特有辉线光谱的影响

,不论使用灯光型或日光型感光片,拍出的照片都会偏绿,不是偏红或蓝,不起校正作用,而应使用专用

于日光灯的EL-W滤光镜。

   (10)无论使用何种滤光镜在户外摄影,都最好加上遮光罩,以免光线直接射入,这点对于偏振镜

尤为重要。

   此外,目前市售照相机,大都采用螺口与滤光镜连接,选用时要注意与镜头的螺纹吻合。

如无合适尺

寸,可用转换接圈连接。

滤光镜种类繁多,本书未作介绍的尚有幻影镜、雾镜、渐变滤光镜、霞雾晕化镜

、变色镜等等,宜根据需要慎重选购,切勿贪多。

广角镜头与闪光灯避免暗角

在闪光灯的设计中,为了获得良好的闪光范围,反光罩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要制造出能供24毫米、21毫米或18毫米广角镜头用的闪光灯是非常困难的。

视野越广,越困难。

主要问题是闪光的范围既要宽,整个范围里的光线又要非常均匀。

多数手携式小型闪光灯的闪光范围与35毫米镜头的视野相同。

但这种闪光灯用于28毫米镜头时,闪光范围与均匀度就变得不足了。

大多数高级闪光灯附有广角散射器能扩大闪光灯的闪光范围,使之与28毫米镜头的视野相同,有的甚至能用于24毫米镜头。

但是,对于21毫米的超广角镜头或焦距更短的镜头来说,散射器就无能为力了。

拍摄集体照或室内内景时,这个问题就特别明显。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反射闪光。

室内四周的墙壁、天花板都能够反射闪光,某些类型的反光器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灯光可以转动的闪光灯,使你更容易进行反射闪光。

反射闪光的曝光量要随闪光灯--物体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使用闪光测光表可以测得精确的曝光量。

闪光摄影中;

最重要的问题是搞清闪光灯到物体的距离,而不是相机到物体的距离。

拍摄人多和集体照时,如果画面能容纳下来,最好使用35毫米镜头,在10英尺的距离上拍摄。

如改用24毫米镜头,闪光灯就不能照到整个人群。

这时就要采用反射闪光。

在普通家庭里,用天花板来反射闪光,闪光距离大约是闪光灯到物体距离的两倍。

这时,曝光量就应该是原先的四倍,即增大两档。

显然,曝光量将随着天花板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现代住宅的天花板平均高度约是9英尺,可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级曝光(即增加一档,拍摄一张,减少一档,再拍一张)。

以这种方式取得经验,在以后的摄影中不论天花板是高是低,都有了修正的基准。

在9英尺高的白色天花板下拍照,闪光灯安放在相机插座上,举到眼睛的高度进行反射闪光,曝光量要增加2档。

这是使用闪光测光表在距相机12英尺的距离上测得的数据。

拍照时,还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反射表面的颜色。

如果使用黑白胶片,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如用的是彩色胶片,而反射表面是粉红色,照片或幻灯片上就会带上粉红的色调。

对反光表面的颜色要多加注意,它有可能妨害你对反射闪光的使用。

新式的闪光灯带有一只反光板,可以夫在闪光灯的反射头上。

这样就能获得非常均匀的层次反射的光线。

有时,如在闪光灯头上再加上广角散射器,闪光范围可以满足则毫米广角镜的要求。

最新的产品是带有变焦头的闪光灯。

闪光灯头上有一控制钮,可以改变闪光灯的闪光幅度。

有些闪光灯的变焦范围是20到200毫米。

不过,这种直射闪光比较强烈。

如果说变焦型的闪光灯最适宜于拍摄集体照,那么带有反光板的闪光灯,由于光线柔和比较适合于拍摄内景。

除了闪光灯附件、天花板、墙壁之外,另一种反射闪光方法是利用手提式小型反光屏来扩散和柔和光线。

反光伞虽然比反光板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但对广角摄影也有益处。

如果你常常拍摄广角照片可考虑多灯闪光。

使用两只中型闪光灯比使用一只强力闪光灯会有更大的控制余地,而且效果很好。

若在这两只闪光灯上都加上反光板或反光伞,闪光幅度就变得宽广得多。

可以用配有几只插头的连线把两只闪光灯联接起来,再插到相机的同步插孔里。

更先进的方法是给两只闪光灯都配上“感应”装置,利用相机上的小功率闪光灯使他们同时闪光,这样,可省去连线,以免它到处缠绕。

要想拍摄光线暗淡的建筑内复或户外夜景,可用闪光灯来“描绘”,这是另一种很有用的技术。

拍照时要使用低速胶片;

相机支在三脚架上,在取景器中确定好画面。

闪光灯不安装在相机上,要靠近物体,进行多次闪光,使物体得到恰当的照明,好象是用闪光灯在物体上进行描绘一样。

光圈的确定要以闪光灯到物体的距离为依据,而不是相机到物体的距离。

在拍摄之前,要仔细看一看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线。

使光照良好部分与用闪光灯照亮的黑暗部分达到平衡。

由于很难估计曝光量,可以采取多级曝光,方法是改变快门开启的时间和闪光灯闪光的次数。

要详细地记录曝光参数,做为以后的参考。

现代胶片都具有很高的曝光宽容度,只要你认真动手去拍,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追摄过程中如何创造旋转影像

照相机前面的被摄体,有动、静之分。

对于那些呈动态的被摄体来说,采用追摄,是使照片产生动感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所谓追摄,就是指摄影时,相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体同步运行,在移动中进行曝光。

由于运动体运动的方式不一致,所以追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有两种最常见的方法是横向追摄与竖向追摄。

如要记录下一辆疾驶的车,就可采用横向追摄;

要是想拍摄高山滑雪镜头或是马车正从陡峭的山道上奔驰下来,采用竖向追摄就很有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形式。

像附图这张照片,被摄体是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孩子,为了表现出人物兴高采烈的情绪和忽上忽下的动感,摄影者在拍摄时拿着相机跟随着跷跷板的起伏作同步转动,其运动节奏和孩子的动作相一致,在转动中按下快门,便得到一张充满旋转动感的照片。

选择这种旋转式追摄,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

浅色的、空荡荡的背景(如明净的天空、明晃晃的水面等)会削弱被摄体的动感效果,所以忌用。

最好是选择

深色景物作背景,拍彩色照片则背景上最好能有明亮的色彩,在照片上会产生引人入胜的色块效果。

动感效果与所用的镜头有关,在相同的拍摄距离上,焦距长,动感强烈;

焦距短,动感微弱。

采用这种方式拍摄,拍摄位置应选择在运动体直接从照相机正前方通过的地方,而不要从侧面取景拍摄。

拍摄时照相机要与被摄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太近。

因距离过近,主体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就大,衬景很少,这样不利于刻画主体的动态。

相机在运行时应力求平衡,并在一个水平面上活动,不要作前后移动,否则会造成影像虚松。

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用得太快,以选择1/30秒以下的较慢速度为宜。

若快门速度过快,被摄体将会被“凝固”在画面上,这样,动感就会丧失。

使用微距镜头要注意些什么?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距镜头

不同的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应用特点有所不同,具体是:

在同一像场比下,镜头的焦距越短则摄距越近;

对同一摄距而言,焦距越长的镜头拍摄的画面越大;

短焦距镜头可强调画面的透视感,长焦距镜头可压缩画面、模糊背景、更好地突出主体。

一般而言,要在镜头与主体之间留下较大的空间进行照明、布光时,宜用长焦距的微距镜头,拍摄昆虫或其他小动物时,也应选用焦距较长的微距镜头,在离昆虫或小动物较远处拍摄,不致于使之受惊而错过拍摄机会。

适当的补偿曝光

使用微距镜头近摄时,要根据拍摄倍率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一般微距镜头使用说明书上都推荐有相应的曝光补偿数据,佳能几种EF系列微距镜头所推荐的不同拍摄倍率下应补偿的曝光量见表1、表2、表3。

现在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多数具有自动曝光功能,当使用具有丌L功能的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档拍摄时,就无须进行曝光补偿。

注意微距功能下的拍摄质量

许多变焦镜头也有微距拍摄功能(严格意义上讲应称为“宏功能”或高倍拍摄功能,因为许多标MACRO字样的变焦镜头,高倍率拍摄时拍摄距离并非很近),但与定焦距镜头微距功能相比仍有差距。

一是拍摄倍率较小,一般只为1:

4,甚至于更小(如尼康一镜头在200mm焦距下的最大微距拍摄倍率仅为1:

5.9,在80mm焦距下仅为1:

14),只有极少数达到1:

2;

二是用变焦镜头微距档拍摄的成像质量不如定焦距微距镜头高。

不过美能达AFMacroZoom3x-lxf/1.7-2.8是变焦镜头在微距功能方面的特例,这是一款微距变焦镜头,而微距功能比定焦距镜头的拍摄倍率还大,有1倍到3倍的拍摄放大率(放大拍摄),而且在高放大拍摄倍率下拍摄时仍可进行自动聚焦,是世界上第一只高放大倍率的自动聚焦摄影镜头。

精确聚焦

微距镜头给近距离拍摄较小物体提供了方便,但使用微距镜头进行微距拍摄时,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细,并要尽可能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或翻拍架上拍摄。

拍摄冬天的奇景

在寒冷和多雪的日子里睡觉确实是很舒服的,但是那样你也许将错过一些令人惊喜的拍摄机会,与其

蒙头大睡等待春天的来临,不如收拾行装去捕捉冬日里的神奇景观。

拍摄雪景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能轻易使测光表发生错误),但它也能给你回报,让你在回家时带回无

与伦比的精彩照片——不管你处在洛基山的暴风雪中还是冰雪覆盖的中西部风景中,需要的拍摄技巧是保

持雪的明亮,否则将会使会使你的照片显得灰暗和毫无生机,甚至在恶劣的条件下,只要了解如何用胶片

去表现雪,你就能在"

照片中"

让“雪”显得“更白”并且能在你的影集中增加一些值得纪念的冬景照片。

寻找色彩

对于大多数人的户外摄影来说,日出或日落时是神奇的时刻,光线在雪地上投下金色的光辉,深蓝和

紫色的阴影四处可见,增加一点曝光常常会使画面中的摄影色彩饱和,也将使暗部的轮廓更加清晰,并仍

然以保持雪的光泽,当你试图表现阴影的色彩时,不妨用包围法曝光,因为光线的细微变化就能使色彩发

生变化,不进行曝光补偿,拍出的雪景会变得有些灰暗、沉闷,阴影部分也会失去原本可以增加趣味的细

节。

数码相机与摄影记者

伴随着"

狼来了"

的惊呼,数码技术及产品无孔不入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

在摄影领域,蓬勃兴起的数码照相和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给传统摄影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现实的挑战。

全球相机市场在最近几年正在经历着数字化的变革,数码相机的销量每一天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GfK的监测数字显示,全球数码相机的零售量从2001年开始,连续三年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

而代表该行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数码相机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占有率已达到90%以上,并在短短的几年已更新换代了多次。

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如同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大有裨益。

应用数码技术在获得影像的速度和存储功能上,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令传统摄影望尘莫及。

使摄影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数码相机以他独有的优点迅速地占领了新闻摄影领域,与传统相机相比摄影记者选择数码相机具有"

多、快、好、省、宽、便、易"

七大理由。

"

多"

是指数码相机的存储量多,传统相机使用的一卷胶卷可拍摄36张影像,而一个小小的存储卡可存储成百上千的数码影像,从银盐影像到数字影像,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的变化极大提高了影像的存储量,关键时刻、紧要关头使用数码相机再也不会因换胶卷耽误时间而错过精彩的瞬间。

快"

是指数码相机获取最终影像的速度快,数码相机按动快门后即可显示所拍影像,并可依据影像质量和存储卡空间容量随时选择存储、删除或传输。

传统相机拍摄后要经过胶片的冲洗、选片、相片冲洗、扫描以获得最后的影像,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直到看过冲洗后的胶片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此次拍摄任务,而数码摄影在拍摄时就能知道结果,并有更多的补救机会,更快的发稿速度。

好"

是指数码影像的"

暗房"

效果好,不会做暗房,就等于不会创作,大师级摄影家的传统暗房制作令人拍案叫绝,人们喊"

,主要是担心数码技术在图象后期处理中的滥用,数码时代的摄影作品变得更加真假难辩。

新闻数码摄影作品在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构图剪裁上等做简单处理,以及现实场景的拼接等操作利用数码技术比传统暗房技术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省"

是指使用数码相机的费用省,数码影像的获取由存储卡取代了胶片,电脑软件应用取代了药水冲印,电脑显示取代了冲洗相片,数码影像经电脑处理后直接用于排版印刷,可重复使用的数码产品替代了一次性感光材料和药水,数码摄影使摄影记者的摄影的成本降到了极限。

宽"

是指数码相机感光度范围宽,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同,数码相机的光电传感器(CCD、SCCD、CMOS)也有自身接受光线的浮动范围,并可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而且它和传统相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可以在拍摄过程中随时更改感光度去适应不同的现场光线。

摄影记者的活动范围大,室内、室外、白天、夜晚同一台数码相机只要调整感光度就等于装入了不同感光度的胶卷,也省去更换不同感光度胶卷的麻烦。

什么是标准镜头

以前,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运用得最多、最广泛,而现在由于从广角到中长焦距的变焦

镜头的问世,很多人将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闲置不用,而用这种镜头来代替标准镜头使用,忽略了固定焦

距的标准镜头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标准镜头在拍摄佳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

认识。

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的像差较小,成像质量优于一般同档次的镜头,最大相对孔径较一般同档次的镜

头大,如有的135照相机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达到了0.9、1、1.2等,从而保证

了在低照度的照明条件下有足够的光圈。

同时,标准镜头的体积小,携带方便。

标准镜头的主焦距因照相机所用胶片的尺寸不同而异,其原则是与画幅对角线的长度基本相等,视角

大约在40-53度。

它所摄得的影像接近于人眼正常的视角范围,其透视关系接近于人眼所感觉到的透

视关系,所以,能够逼真地再现被摄体的形像。

在摄影创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作意图,运用不同的手段,使用标准镜头拍摄出具有广角镜头或中长

焦镜头的效果。

当我们将照相镜头对着很近的被摄主体,使用大光圈拍摄特写或近景时,就可以获得背景

虚糊,类似中长焦镜头的效果。

当我们将标准镜头对着处于中景或全景的景物对焦,并使用小光圈拍摄,则可以使画面中的远近都很

清晰,获得广角镜头的拍摄效果,标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什么是正确曝光

安排两个有经验的摄影者在同一景色前,分别给他们一卷相同的胶卷,让他们拍摄。

这两个摄影者对

于同样的情况,却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一个可能为了使画面简洁而采用远摄镜头;

另一个可能为了把许多景物都摄入画面而采用广角

镜头。

一个可能着重于记录景物的细部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