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14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结构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70%)

第二部分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

第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一、数量关系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三、判断与推理

四、资料分析

二、作答要求

务必携带的文具有:

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简单计算器。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附件:

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

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学校

掌握学校的定义;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即构成;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四、学生

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五、教师

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掌握教师资格分类;掌握教师资格条件;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

六、教育目的

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掌握德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掌握智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掌握体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掌握美育的概念与功能;熟悉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

八、课程

掌握课程的概念;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掌握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掌握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熟悉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九、教学

掌握教学的定义和教学的任务;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体系;掌握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领会贯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征;领会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领会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

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概念的含义;领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方法应遵循的要求;掌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熟悉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领会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掌握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哪些基本环节;领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求。

十、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

掌握学生集体的概念;领会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掌握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掌握班级的概念;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领会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

十一、学校咨询与辅导

掌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掌握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掌握咨询的目标与原则;掌握主要咨询方法;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

十二、教育测验与评价

掌握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掌握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以及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掌握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熟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十三、教育法制

熟悉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了解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熟悉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掌握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熟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法律责任的定义;领会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熟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熟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掌握学校事故的定义;掌握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熟悉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掌握学校事故分类标准和学校事故的分类;熟悉法律救济的定义;熟悉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熟悉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心理学》部分

一、概论

掌握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领会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二、意识与注意

掌握意识、无意识;熟悉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熟悉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日节律;熟悉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关系;熟悉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熟悉失眠的种类;掌握催眠的原理;熟悉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三、感觉与知觉

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掌握视觉适应和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和色觉理论;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熟悉基本的听觉现象;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熟悉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的简单应用;掌握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熟悉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

四、记忆与学习

掌握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与类型;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特征与区别;熟悉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熟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掌握遗忘的概念;熟悉遗忘曲线及遗忘的原因;熟悉有意遗忘的作用;掌握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概念;熟悉学习的过程;熟悉学习的分类;熟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熟悉学习的策略的应用。

五、思维与创造性

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思维的机制;掌握概念的性质、分类和功能;熟悉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掌握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熟悉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熟悉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掌握想像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熟悉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六、智力

掌握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的概念;熟悉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与能力的关系;领会如何看待智力差异及其应用;掌握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掌握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熟悉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熟悉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掌握遗传因素的概念;熟悉智力的影响因素;熟悉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七、动机与情绪情感

掌握动机、需要、诱因的概念;熟悉动机的基本特征;熟悉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熟悉动机的种类;熟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其应用;掌握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工作动机的概念;熟悉成就动机的成分和工作动机理论;熟悉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及其应用;熟悉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掌握本能理论、匮乏动机、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熟悉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掌握情绪情感、心境、应激的概念;熟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熟悉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熟悉保持良好的心境的方法;熟悉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八、人格

掌握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概念;熟悉人格的特性、气质类型;熟悉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熟悉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熟悉看待人的气质差异的方法;掌握特质、个性特质、共性特质的概念;熟悉特质的种类;领会现代特质理论;熟悉类型的三种模式;熟悉特质说与类型说的关系;熟悉如何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掌握认知方式;熟悉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熟悉在教育中发挥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势的方法;掌握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熟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熟悉在教育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的方法。

九、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熟悉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熟悉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掌握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要素和模式;熟悉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熟悉非言语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熟悉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掌握群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掌握社会助长,从众,去个体化;熟悉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熟悉从众与服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十、心理健康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掌握压力的概念;熟悉压力的来源和压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压力的应对策略;掌握挫折的概念和类型;熟悉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的防卫方式;掌握挫折的应对策略;掌握焦虑的概念和类型;熟悉焦虑产生的原因;掌握焦虑的应对策略。

十一、毕生发展

掌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关键期;熟悉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领会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熟悉运用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模式进行实验研究设计;掌握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领会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掌握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一般概念;熟悉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熟悉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题;领会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熟悉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熟悉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熟悉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熟悉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方法;熟悉增进人生最优化发展的方法。

《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基础

(小学教师)

 

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五条)

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第八条)

3.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十七条)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条)

5.国家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一条)

6.国家学位制度(第二十二条)

7.教师制度及其内容(第三十四条)

8.受教育者的权利(第四十二条)

9.受教育者的义务(第四十三条)

10.学校危房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教师职业的界定(第三条)

2.教师的基本权利(第七条)

3.教师的法律义务(第八条)

4.教师资格制度(第十条)

5.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第十一条)

6.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方法(第十三条)

7.教师资格的剥夺与丧失(第十四条)

8.教师聘任制度(第十七条)

9.教师考核制度(第二十二条)

10.教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第二十三条)

11.教师工薪制度(第二十五条)

12.教师奖励制度(第三十三条)

13.处分或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第三十七条)

14.教师申诉制度(第三十九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义务教育制度的性质(第二条)

2.实施义务教育的方针(第三条)

3.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第十一条)

4.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第十二条)

5.学校的设置和规划(第十五条)

6.学校建设要求(第十六条)

7.学校的均衡发展原则(第二十二条)

8.学校不得违规收费和谋利(第二十五条)

9.学生违规的处理方式(第二十七条)

10.禁止体罚与侮辱学生(第二十九条)

11.教师资格和职务制度(第三十条)

12.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一条)

13.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第三十四条)

14.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十六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权利(第三条)

2.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

3.保护未成年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第十八条)

4.禁止加重未成年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二十条)

5.禁止体罚未成年人等行为(第二十一条)

6.学校的安全保障制度(第二十二条)

7.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第二十三条)

8.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处理要求(第二十四条)

9.对营业服务性场所的禁止性规定(第三十六条)

10.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原则(第四十条)

11.学校侵权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

12.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

 

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二)记忆

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2.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三)想象

1.小学生想象的特点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四)思维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

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五)言语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2.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六)注意

1.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2.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六、小学生的情意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3.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二)意志

1.意志的品质

2.小学生的意志特点

3.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

七、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

2.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

2.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三)人际关系

1.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

2.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3.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

(四)品德心理发展

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3.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五)心理健康与辅导

1.心理健康的涵义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八、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

2.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智力、气质、性别)

(二)家庭因素

1.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

2.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三)学校因素

1.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2.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3.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同伴交往的影响

(四)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

2.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育教学技能》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技能

(小学教师)

 

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

1.我国的教育目的2.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小学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德育的实施

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4.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

3.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内容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

1.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2.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

3.少先队教育活动4.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

五、教学设计技能

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

六、课堂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

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

七、教学评价技能

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