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228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 第8章 高考专题讲座5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docx

版第8章高考专题讲座5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

(五) 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及其应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168页)

化学平衡常数运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时,则分别称为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及溶度积常数,它是定量研究上述可逆过程平衡移动的重要手段,有关各平衡常数的应用和求算是高考常考知识点,在理解上一定抓住各平衡常数都只与电解质本身和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1.“四大常数”比较

表达式

影响因素

电离常数

(Ka或Kb)

(1)对于一元弱酸HA:

HA

H++A-,

电离常数

Ka=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

B++OH-,电离常数

Kb=

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

水的离子

积(Kw)

Kw=c(OH-)·c(H+)

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

溶度积

(Ksp)

MmAn的饱和溶液:

Ksp=cm(Mn+)·cn(Am-)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水解常数

(Kh)

以NH

+H2O

NH3·H2O+H+为例Kh=

盐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四大常数”之间的三个换算关系

(1)Ka(或Kb)=

(2)M(OH)n悬浊液中Ksp、Kw、pH间关系,M(OH)n(s)

Mn+(aq)+

nOH-(aq)

Ksp=c(Mn+)·cn(OH-)=

·cn(OH-)=

n+1。

(3)沉淀转化常数K与Ksp的关系,如

3Mg(OH)2(s)+2Fe3+(aq)

2Fe(OH)3(s)+3Mg2+的K=

电离常数(Ka、Kb)的计算与应用

角度

1.求电离平衡常数。

2.由电离常数求弱酸(或弱碱)的浓度。

3.由Ka或Kb求pH。

4.电离常数的应用。

对策

试题一般难度不大,是在化学平衡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注意平衡体系中同种离子的浓度是同一个浓度,当两个量相加或相减时,若相差100倍以上,要舍弃小的,做出一些基本的近似处理。

[典例导航]

 (2017·全国Ⅱ卷,T12)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审题指导] 

【解析】 A对:

根据题给图像,pH=1.2时,H2A与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有c(H2A)=c(HA-)。

B对:

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K2(H2A)=

=c(H+)=10-4.2,则lg[K2(H2A)]=-4.2。

C对:

根据题给图像,pH=2.7时,H2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且远小于HA-的物质的量分数,则有c(HA-)>c(H2A)=c(A2-)。

D错:

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c(HA-)=c(A2-),且c(HA-)+c(A2-)约为0.1mol·L-1,c(H+)=10-4.2mol·L-1,则c(HA-)=c(A2-)>c(H+)。

【答案】 D

 

(1)K1(H2A)为________。

(2)已知HB的Ka=1×10-4,则向一定量的NaB溶液中加入少量H2A溶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A溶液呈________性,写出推导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温度时,A2-的水解常数Kh1=________。

【答案】 

(1)10-1.2[K1(H2A)=

=c(H+)=10-1.2]

(2)B-+H2A

HB+HA-(酸性:

H2A>HB>HA-)

(3)酸 Kh(HA-)=

=10-12.8<Ka2=10-4.2,

故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

(4)Kh1=

=10-9.8

[对点训练]

1.

(1)常温下,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2)25℃时,H2SO3

HSO

+H+的电离常数Ka=1×10-2,则该温度下pH=3、c(HSO

)=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2SO3)=________。

【解析】 

(1)由2c(Ba2+)=c(CH3COO-)可知c(H+)=c(OH-),c(CH3COO-)=2×b×

mol·L-1,Ka=

(2)根据Ka=

,知

c(H2SO3)=

mol·L-1=10-2mol·L-1。

【答案】 

(1)

 

(2)0.01mol·L-1

2.25℃时,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与a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7,则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由25℃时,pH=7知,c(H+)=c(OH-)=10-7mol/L,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Cl-)+c(CH3COO-)+c(OH-)可知c(CH3COO-)=c(Na+)-c(Cl-)=

mol/L

故Ka=

【答案】 

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7500167】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

K1=4×10-7 K2=6×10-11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CO

+2Cl2+H2O===2Cl-+2HClO+

CO2↑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2HCO

+Cl2===Cl-+ClO-+2CO2↑

+H2O

C.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

CO2+NaClO+H2O===NaHCO3+HClO

D.向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

CO2+2NaClO+H2O===Na2CO3+2HClO

C [HClO的电离常数小于H2CO3的第一步电离,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应该生成碳酸氢根,故A错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由于酸性:

H2CO3>HClO>HCO

,所以产物为NaCl、CO2、HClO,故B错误;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由于酸性:

H2CO3>HClO>HCO

,所以产物为NaHCO3和HClO,故D错误。

]

(1)明确电离常数表示式中的浓度;

(2)根据题意找出这些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3)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酸性、碱性、浓度无关。

水的离子积(Kw)的计算与应用

角度

1.计算温度高于室温时的Kw。

2.通过Kw的大小比较相应温度的高低。

3.溶液中c(H+)与c(OH-)相互换算。

4.酸、碱、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

对策

Kw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在稀溶液中,c(H+)·c(OH-)=Kw,其中c(H+)、c(OH-)是溶液中的H+、OH-浓度;水电离出的H+数目与OH-数目相等。

[对点训练]

4.T℃下的溶液中,c(H+)=10-xmol·L-1,c(OH-)=10-y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7500168】

A.T℃时,水的离子积Kw为1×10-13

B.T>25

C.T℃时,pH=7的溶液中c(H+)H2O可能为1×10-6mol/L

D.T℃时,pH=12的苛性钠溶液与pH=1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溶液的

pH=7

D [从图看出当c(H+)=10-13mol·L-1时,c(OH-)=100mol·L-1=1mol·L-1,故T℃时,Kw=1×10-13,A正确;T℃时,Kw大于1×10-14,则T℃一定高于常温,B正确;T℃时,pH=6.5的溶液呈中性,显然pH=7的溶液显碱性,c(H+)H2O可能为10-6mol/L或10-7mol/L,C正确;pH=12的苛性钠溶液与pH=1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中和,但注意该温度下,pH=7的溶液不是中性溶液,D错误。

]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温度条件下,将pH=x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y,则x=y

+1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d点变到b点

C.c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数比a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

数大

D.b点对应温度条件下,0.5mol·L-1的H2SO4溶液与1mol·L-1的KOH溶

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c(H+)=10-7mol·L-1

C [A项,NH3·H2O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的电离,将pH=x的氨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OH-浓度大于原来的

,则xc>a=d,温度关系为b>c>a=d,而醋酸的电离也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正确;D项,b点的Kw=1.0×10-12,0.5mol·L-1的H2SO4溶液与1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此时c(H+)=1.0×

10-6mol·L-1,错误。

]

溶度积常数(Ksp)的计算与应用

角度

1.溶解度与Ksp的相关转化与比较。

2.沉淀先后的计算与判断。

3.沉淀转化相关计算。

4.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离的相关计算。

对策

应用Ksp数值大小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一定是在组成上属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进行比较,否则,不能比较;在判断沉淀的生成或转化时,先计算Qc值,若Qc大于Ksp,沉淀可生成或转化为相应难溶物质;利用Ksp可计算某些沉淀转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典例导航]

 (2016·全国Ⅰ卷,T27,节选)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

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

c(Ag+)为_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

)等于________mol·L-1。

(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审题指导] Ksp(AgCl)=c(Ag+)·c(Cl-)

c(Ag+)

c(CrO

)。

【解析】 由AgCl的Ksp=c(Ag+)·c(Cl-),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

mol·L-1=2.0×10-5mol·L-1;由Ag2CrO4的Ksp=c2(Ag+)·c(CrO

),此时溶液中c(CrO

)=

mol·L-1=5.0×10-3mol·L-1。

【答案】 2.0×10-5 5.0×10-3

 

(1)向浓度均为0.01mol/L的Cl-和CrO

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Cl-与CrO

谁先沉淀?

写出推导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g2CrO4+2Cl-

2AgCl+CrO

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此反应能否发生?

________。

【答案】 

(1)Cl-、CrO

开始沉淀时c(Ag+)分别为:

c(Ag+)1=

mol/L=2.0×10-8mol/L,

c(Ag+)2=

×10-5mol/L>2.0×10-8mol/L,故Cl-先沉淀。

(2)K=

×108=5×107≫10-5 能

先计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然后与1×10-5比较,若K>1×10-5,说明该反应能发生,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对点训练]

6.已知常温下:

Ksp[Mg(OH)2]=1.2×10-11;Ksp(AgCl)=1.8×10-10;Ksp(Ag2S)=6.3×10-50;Ksp(CH3COOAg)=2.3×10-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度均为0.02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混合一

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常温下,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加入到浓度均为0.001mol·L-1

的KCl和K2S的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S沉淀

C.常温下,调节溶液的pH>9,能使Mg2+浓度为0.12mol·L-1的溶液中产生

Mg(OH)2沉淀

D.2AgCl(s)+S2-(aq)

Ag2S(s)+2Cl-(aq)的平衡常数K约为5.1×1029

A [选项A中没有说明两者按什么样的体积比混合,若按体积比1∶1混合,则c(Ag+)·c(CH3COO-)=0.01×0.01=10-49,则c(OH-)>1×10-5mol·L-1,c(Mg2+)·c2(OH-)>1.2×10-11,即

c(Mg2+)·c2(OH-)>Ksp[Mg(OH)2],故产生Mg(OH)2沉淀,C正确;K=

≈5.1×1029,D正确。

]

7.室温时,M(OH)2(s)

M2+(aq)+2OH-(aq) Ksp=a,c(M2+)=b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

A.

lg(

) B.

lg(

C.14+

lg(

)D.14+

lg(

C [Ksp[M(OH)2]=c(M2+)·c2(OH-)=a,c(M2+)=bmol·L-1,则有c(OH-)=(

mol·L-1,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c(H+)=

=10-14·

mol·L-1,那么pH=14+

lg(

)。

]

8.已知:

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

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

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Fe3+全部转化为Fe(OH)3时,c(OH-)=

×10-11mol·L-1;Al3+全部转化为Al(OH)3时,c(OH-)=

mol·L-1=1×10-9mol·L-1,故Al3+、Fe3+完全沉淀时,溶液中OH-的最小浓度应为1×10-9mol·L-1,即pH最小应为5.0,因为Mn(OH)2沉淀时的最小pH为7.1,故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应调节溶液至5.0<pH<7.1。

【答案】 5.0<pH<7.1

水解常数(Kh)的计算与应用

[对点训练]

9.25℃时,H2SO3

HSO

+H+的电离常数Ka=1×10-2,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H2SO3的电离常数Ka=

=1×10-2,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10-14,综上可得Ka=

NaHSO3溶液中HSO

的水解反应为HSO

+H2O

H2SO3+OH-,则水解平衡常数Kh=

=1×10-12。

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I2,二者反应HSO

+I2+H2O===3H++SO

+2I-,c(H+)增大,使

增大。

【答案】 1×10-12 增大

10.

(1)已知25℃时,Na2CO3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5×10-5,则当溶液中c(HCO

)∶c(CO

)=1∶2时,试求溶液的pH=________。

(2)已知25℃时,Fe(OH)3的Ksp=2.6×10-39,则Fe3+(aq)+3H2O(l)

Fe(OH)3(s)+3H+(aq)的Kh≈________。

【解析】 

(1)Kh=

=5×10-5,又c(HCO

)∶c(CO

)=1∶2,得c(OH-)=10-4mol/L,故pH=10。

(2)Kh=

≈3.8×10-4。

【答案】 

(1)10 

(2)3.8×10-4

11.已知常温下CN-的水解常数Kh=1.61×10-5。

(1)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c(CN-)________(填“>”“<”或“=”)c(HCN)。

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常温下,若将cmol·L-1盐酸与0.62mol·L-1K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得到中性溶液,则c=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4位数字)。

【解析】 

(1)Kh(CN-)=1.61×10-5,由此可求出Ka(HCN)≈6.2×10-10,故CN-的水解能力强于HCN的电离能力,由于NaCN与HCN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水解产生的c(OH-)大于电离生成的c(H+),混合溶液显碱性,且

c(CN-)

(2)当溶液显中性时,由电荷守恒知溶液中c(K+)=c(CN-)+c(Cl-),由物料守恒得c(HCN)=c(K+)-c(CN-)=c(Cl-)=0.5cmol·L-1,由CN-+H2O

HCN+OH-得Kh=

=1.61×10-5,解得c≈0.6162。

【答案】 

(1)碱 < c(Na+)>c(CN-)>c(OH-)>c(H+) 

(2)0.6162

(1)一元弱酸一元强碱盐:

Kh=Kw/Ka;

(2)一元强酸一元弱碱盐:

Kh=Kw/Kb;

(3)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盐,如醋酸铵:

Kh=Kw/(Ka×Kb);

(4)多元弱碱一元强酸盐,如氯化铁:

Fe3+(aq)+3H2O(l)Fe(OH)3(s)+3H+(aq)

水是纯液体,Fe(OH)3是固体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

Kh=c3(H+)/c(Fe3+)。

将K

=c3(H+)×c3(OH-)与Ksp=c(Fe3+)×c3(OH-)两式相比消去c3(OH-),所以,Kh=K

/K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