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240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5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专题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2000•上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6.(2012•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二氧化氮

硫酸镁

二氧化硅

7.(2011•上海)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1mol

NA

22.4L

106g

2NA

8.(2010•福建)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X

Y

Z

Na

NaOH

NaHCO3

Cu

CuSO4

Cu(OH)2

C

CO

CO2

Si

SiO2

H2SiO3

9.(2010•湖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10.(2011•上海)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3.2g

4.0g

4.2g

4.6g

11.(2014•江苏)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A

Al

HCl

B

NH3

O2

HNO3

SiO2

NaOH

HF

D

SO2

Ca(OH)2

NaHCO3

12.(2013•山东)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盐酸

稀硝酸

13.(2010•上海)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0.1mol•L﹣1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14.(2013秋•西城区期末)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

3

3:

2

1:

1

15.(2014•上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16.(2015•上海)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假设氨全部被氧化;

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

231.5mL

268.8mL

287.5mL

313.6mL

17.(2013•四川)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18.(2013•上海)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

1,则V可能为(  )

9.0L

13.5L

15.7L

16.8L

19.(2012•四川)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20.(2010•上海)由5molFe2O3、4molFe3O4和3molFe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是(  )

4:

l

21.(2000•上海)铜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成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Cu、Mg、O、H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64、24、16、1)

9.02g

8.51g

8.26g

7.04g

22.(2008•上海)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23.(2007•宣威市校级模拟)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

H2和NaHCO3

CO和Na2CO3

CO和CuO

H2和Fe2O3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4.(2013春•金乡县校级月考)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H的化学式是      .

25.(2012•四川)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

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

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      .

(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      .

(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      .

(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6.(2009•四川)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

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1)组成B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是      .化合物C的电子式为      .

(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

(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N与Cu反应生成L的离子方程式: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反应共有      个.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7.(2010•浙江)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1)甲的电子式为      ;

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

(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      .

(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      (写离子符号).

(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

A、根据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与得失电子多少是否有关分析;

B、根据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与同价阳离子的关系分析;

C、与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分析;

D、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分析;

解答:

解:

A、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故A错误.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则乙的金属性比甲的强,故B错误.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故C正确.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但也有非常现象,如:

镁、铝和氢氧化钠形成的原电池中,铝作负极而镁作正极,所以不能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要注意的是: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混合物,他们大多数都具有金属的通性;

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它各种合成纤维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并利用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及化学反应的发生来分析解答.

A、因钢是常见的铁的合金,钢中含有碳元素,故A说法正确;

B、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说法错误;

C、流感病毒是蛋白质,蛋白质受热而变性,从而杀死病毒,故C说法正确;

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把生成的CO、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N2气体,故D说法正确;

故选: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大多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合金、各种纤维材料的主要成分,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注意社会热点问题来分析即可.

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化学应用.

A.合金就是某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花生油是植物油是不饱和酯类;

D.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A.“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故A正确;

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体,n值不同,故B错误;

C.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故C错误;

D.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合金、同分异构体、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

铁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图示题;

压轴题;

电化学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根据图中的纵横坐标可知,横坐标为Cr含量,纵坐标为金属被腐蚀的反应速率,由图中的曲线变化,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随Cr含量增加而变小,硫酸和盐酸对金属的腐蚀速率随随Cr含量增加而变大,但随着Cr含量增加变化趋势变慢,则腐蚀性减弱.

A、由图可知,铬的含量大于13%时,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故A错误;

B、因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NO,则稀硝酸和铁反应生成NO,故B错误;

C、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Cr含量增加硝酸对合金腐蚀性减弱,故D正确;

本题以图形来考查学生对金属腐蚀的认识,明确图形中的曲线变化趋势及曲线的交点的含有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菁优网版权所有

热点问题.

根据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来分析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

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对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是第二位的.

故选B.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废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我们要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环境.

钠的化学性质;

铵盐.菁优网版权所有

能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说明该溶液呈碱性,和水反应生成碱的物质即是正确选项,据此分析解答.

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所以符合条件,故B正确.

C、硫酸镁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溶液必须是碱性溶液”即可解答本题.

钠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由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质量差求出二氧化碳、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和转移的电子数.

设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当固体质量增加28g时,

参与反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y

2Na2O2+2CO2═2Na2CO3+O2固体质量差

2mol2mol56g

xy28g

解之得:

x=1mol

y=1mol

碳酸钠的质量=1mol×

106g/mol=106g

因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22.4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1mol二氧化碳参与反应时消耗1mol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故转移电子为1mol×

×

2=1mol,即有NA个电子转移.

由此可知上表中①③正确.

故选AC.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难度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