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246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docx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

通信工程架空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第一节杆路…………………………………………………………1

第二节吊线…………………………………………………………1

第三节拉线…………………………………………………………2

第四节钢柄地锚……………………………………………………2

第五节高拉桩撑杆吊板拉…………………………………………3

第六节光缆的器材检查……………………………………………3

第七节光缆的配盘…………………………………………………3

第八节光缆的接续和安装…………………………………………4

第九节光缆架设……………………………………………………4

第一十节地线避雷线…………………………………………………5

第一十一节标志杆号…………………………………………………5

水泥杆假终结安装示意图…………………………………………6

架空光缆安装图(正、辅吊)……………………………………7

光缆预留保护安装图………………………………………………8

吊线、俯仰角、角杆辅助安装示意图……………………………9

架空光缆接头预留保护示意图……………………………………10

吊线泄力安装示意图………………………………………………11

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表…………………………………………12

终继段光功率计算…………………………………………………12

架空光缆的敷设……………………………………………………14

光缆线路的保护措施………………………………………………1

第一节杆路

1.选择路由根据实际地形决定,尽量避开大型建筑物、闹市与开发区,要了解当地村镇开发规划。

在测量前和测量后,一定要征求当地村镇干部同意;

2.直线杆路要习开三线杆路(电力杆路、通信杆路、广电杆路)与三结杆路平行不得少于一个倒杆位。

杆路离开公路的两侧排水沟;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

3.杆路穿越电力线路、长途光缆线路、一定要从下面穿过。

杆路经过长途埋式光缆,距埋式光缆15米以内不得立杆、埋拉线地锚石;

4.杆路不准有急转变,要习免角杆直接穿越公路、铁路。

遇到角深大于规定值时,可将一个角杆平分成两个相等转角。

测量定要用标杆对标,角杆有角深记录,角杆要向内移10至20cm;

5.配杆要根据地形高低和穿越建筑物,电力线电压大小配置杆子长度。

移动公司标准杆为7米,配置杆7米到12米,标准杆档距为50米;

6.电杆埋深深度见附表

(一),杆子高度不够不得加裁铁帽;

7.立在路边、岩石或其他电杆坑挖深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做水泥护墩,护墩尺寸为上底直径80cm,下底直径120cm,高度80cm.。

第二节吊线

1、吊线抱箍距杆稍40至60cm处,背档杆吊线抱箍可以适当降低,吊档杆抱箍可升高,距杆稍不得少于25cm。

第一层吊线与第二层吊线间距40cm;

2、第一吊线应在杆路前进方向左侧,吊线位置不能任意改变方向;

3、吊线的背档杆和吊档杆5米以上的应做辅助装置。

100米以上的长杆档吊线要做辅助拉线,跨越杆应做三方拉线,终端杆做7/2.6的顶头拉线,超200米以上飞线,跨越杆和终端杆的顶径在19cm以上。

飞线跨越不能超过400米,如越过在中间需立过渡中间杆;

4、8米以上角深内角应做辅助线,角杆辅助线采用7*2.2钢铰线,从吊线抱箍穿钉至封口60cm,用二只U型钢卡(10cm)间距10cm,5至7圈封头,5至8米角深内角吊线可有4.0铁线绑扎辅助;超8米以上角深、府角、仰角辅助线应与杆上主吊线相同钢绞线做做辅助线,吊线接续应采用3.0铁线另缠方法。

第三节拉线

1、拉线方位角深一定要用皮尺测定,丈量角深以50米标准杆距为测定依据

2、拉线抱箍在电杆的位置,终端拉,顶头拉,角杆拉,顺线拉线一律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上方,侧面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下方,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间距10cm±2cm.第一道拉线与第二道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

3、7×2.2钢绞线主吊线,角深在7.5米以下,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顶头拉线都用7/2.6钢绞线.

4、15米以上角深的角杆,应做人字拉线.拉线距离比1:

1,但不得少于0.75,防风拉为8根杆一处,四方拉一般32杆左右设一处(最长不得大于48根杆距);四方拉必须做辅助线装置.

5、拉线上把见附表

(二);中把见附表(三).

第四节钢柄地锚

1.钢柄原则上采用1800mm×12mm,2100mm×16mm,70×20mm洋元;地描石采用水泥制600mm×400mm方块和800mm×400mm方块;

2.凡角杆顺线拉线应用2100mm×16mm钢柄地锚,防风拉线侧面拉线应用1800mm×12mm钢柄的地锚,特殊杆应用2400mm×20mm钢柄地锚,钢柄地锚出土为20至50厘米,角杆拉线方位允许偏差5厘米,其它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允许偏差10厘米.八字拉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应向内移60—70厘米

3.埋设钢柄地锚斜口要深,要斜,上部拉线与钢柄成直线回土要夯实,吊板拉线钢柄地锚原则上用混泥土浇注.

第五节高拉桩撑杆吊板拉

1.高拉桩杆稍应向拉线合力方向反侧倾斜60—80厘米,付拉包箍距杆菌稍不少于25厘米,正拉线与地面保持合理的高度.

2.不得在角深7米以上角杆装设撑杆,撑杆方应该在角杆内角平分线上,撑杆杆根要埋深40—60厘米.

3.吊板拉横担应装在杆子1/5处.

第六节光缆的器材检验

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清点和处观检查;

2.工程所在地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

3.核对单盘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设计要求;

4.对光缆的外观检查,我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试时重点检验

5.光缆开头检验时,应该对光缆端别,产基盘上标注;

6.光缆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测试项目进行,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

7.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

8.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看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仔细看使用说明便于实地安装.

9.检验测试必须有完整记录,并由建设单位备案,确认没有问题方可进行全程光缆配盘.

第七节光缆的配盘

1.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架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2.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依设计要合理进行配盘.

3.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4.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应反复仔细审核,不得出差错.

5.光缆端别的确定:

按设计规定的光缆端别布放光缆.

第八节光缆接续与安装

1.局站内光缆的安装,根据设计安装时留有足够的长度.

2.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

①ODF架;②光纤终端盒等.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尾纤与光缆接续严格按设计顺序连接,同时在尾纤上贴有标记,并作好记录.

3.炮纤在机架内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利用光缆中光纤连接时其连接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熔接测试时,必须严格用OTOR仪测试.

4.光缆接续:

①光缆接续内容:

光纤接续,加强芯,护套的固定,接头损耗测量接头盒的封装以及接头保护的安装.②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接头盒,根据接头预留长度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要牢固,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或设计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尤其是分歧接头光缆时按规定接续并作好记录.架空光缆接头盒加强芯不接地,不联通.③用熔接机进行纤芯接续时,光纤熔接的全部过程应采用OTOR监测,测出接头损耗,同时记录接头点到测试点纤芯距离.确保光纤接续平均损耗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保证光缆传输质量.④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保护,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在盘纤板内.⑤光缆接头盒封装时,密封胶带应填实,光缆接头盒紧固螺丝要上紧,保证密封性能,在确认不渗漏的情况下方可装到吊线上(或埋入地下).

第九节光缆架设

1.光缆布放时不允许过度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处径20倍,不允许有小扣及纽绞现象,不得损坏光缆保护层.

2.布放光缆时应在角深大的角杆上,背档或吊档杆上挂有滑轮.光缆在角杆,四方拉上有预留线,预留线用塑料波纹管护套,预留弓子中间用软扎线固定在电杆上.

3.光缆钩间距为50cm±3cm,挂钩与光缆搭扣一致,挂钩托板齐全,平正布放无蛇形,

4.光缆接头盒两侧余线10米至20米为宜,将余线用预留架固定接头杆相邻两杆的反侧,把反线盘在余线架上,绑扎牢固整齐.

第十节地线避雷线

1.终端杆,引入杆,接近局,站的5根电杆必须置避雷线.

2.角杆,跨越杆,分支杆,12米以上的特殊杆,高坡杆利用拉线入地,地气线,避雷线应用4.0mm,铁线沿杆子直接入地,其上部高出杆顶10cm,4.0mm铁线用2.5mm铁线间距40—60cm固定在电杆上.

3.利用拉线入地的避雷线,不得碰触吊线包箍.

第十一节标志杆号

1.“XX联通”杆志与杆号字面应向道路一侧,字面始终对准吊线夹板的反面.编制杆号应该用白漆打底,最后一个字最离地面少于2米.杆号尺寸为55×22cm,高拉杆,撑杆不编者按列杆号.

备注:

顶背档杆,四方拉线杆,直档杆每隔500米处,装置直埋或避雷线.

附表

(二)拉线上把缠扎尺寸单位:

厘米

x

(二)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见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光缆技术指标

备注

一、光缆

1

光纤类型

2

标称工作波长

Nm

1310nm1550nm

3

模场直径(1310)

Um

9.300.5nm

4

模场直径(1550)

Um

10.501.0nm

5

包层直径

Um

125um2

6

模场同心度偏差

Um

≤2%

7

包层不圆度

8

截长波长

c

Nm

1100-1280nm

cc

Nm

1270

9

衰减

最大值

Db/km

0.36

最大值

Db/km

0.39

最大值

Db/km

0.22

10

色散

零色散波长

Nm

1300-1324

最大零色散斜率

Ps/nm2.km

0.093

1288-1339nm

Ps/nm.km

3.5

1500nm

Ps/nm.km

18

二、光缆

1

抗长

强度

架空

管道

工作时

N

600

敷设时

N

1500

2

抗压

强度

架空

管道

工作时

N/100nm

300

敷设时

N/100nm

1000

3

变曲

半径

架空

管道

工作时

D

10

敷设时

D

20

4

光缆外护层厚度

标称值/平均值/最小值

Nm

2.0/1.9/1.8

5

外护层绝缘电阻

MΩ.km

2000

浸水24小时,测试电压500VDC

6

外护层介质强度

kv

15

浸水24小时,测试电压DC。

7

标准盘长

架空管道

km

2.0--2.1

8

温度范围

-10±60

(三)继段光功率计算

1、中继长度核算公式

本工程采用单模光纤,系统工作波长1550NM,按光纤衰耗确定中继段长度,计算公式化如下:

L=Rs-Pr-Ao-Me/Af+As+Mc

式中:

Ps为S点入纤光功率,光设备的的发动功率Ps取-4db为例。

Pr为R点出纤光功率,取-38db,AO点为S点和R点光纤连接器衰耗(即活接头衰耗)ME为设备富余度取3db.

Af为光纤平均衰耗值取0。

22db/km.

As为光纤平均每公里熔接衰耗0。

04db/km.

Mc为光缆富余度取0.1db/km.

2、光功率核算表如下:

中继段

临区基站至水亭、下灶洋基站

合计

光缆长度L

Km

11

11

平均每公里光缆衰耗

db/km

0.22

0.22

光缆线路衰耗af=a.L

db

4.86

4.86

光缆固定接头n

1

1

光缆固定接头衰耗as

db

0.08

0.08

光缆线路总衰耗(200C)af=n.as

db

5.567

5.567

设备富余度Me

db

3

3

线路富余度Mc=L.0.1

db

2.21

2.21

总富余度M=Me=Me

db/km

5.52

5.52

发送光功率(S点平均值)PS

db/km

-4

-4

接收灵敏度(R点BER=10)prmin

db/km

-9.986

-9.986

预算接收光功率

db/km

-36.45

-36.45

(四)光缆接头盒

1、接头盒应能重新开启,且不影响其性能。

2、接头盒应能满足架空型、管道型、直埋型等各种结构光缆接续使用要求,具有抗腐蚀和抗老化性能,其外部金属构件及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3、接头盒具有良好密封、绝缘、耐压、机械和温度特性。

4、接头盒安装完毕后,应充入40KPA气压,在1000N轴向拉力或3000N/10CM侧向均匀压力条件下,不漏气,不变形和龟裂。

盒内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对光纤不产生附加衰减(测试1310nm和1550nm两个波长)

5、接头盒两侧的光缆金属保护层和加强芯具有可连接和可断功能,光纤盘内每根光纤均有明显序号。

(五)光缆配盘

本工程为中继光缆,中间无分支,光缆配盘均在2.6-2.7公里之间。

(六)光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指标

根据光缆技术要求,结合《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中规定的标准,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特订立本工程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指标,见下表:

光缆线路施工及验收主要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中继段

光缆最大衰耗

1310nm≤0.26db/km

1550nm≤0.26db/km

1.光缆平均衰耗

1310nm0.36db/km

1550nm0.22db/km

2.光缆接头衰耗:

0.08

(七)光缆线路建筑

1、光缆线路建筑的一般要求

1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检查测试,光缆衰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测量1310nm,1550nm窗口的工作衰耗,并注意光缆外护层无裂缝、断裂;核对光缆端别。

2根据光缆衰耗的测试数据,光缆敷设前,按地形状况进行配盘,避免任意砍断尾缆,避免在马路中心人孔或繁华闹市区操作接头。

3由光缆布放牵引度过长,沿线各点(尤其是拐变处及交通要道)应有人监视,并随时保持联络,以便在意外发生时采取措施。

4为保证光纤受到最大侧压力时光纤传输特性不受影响,光缆光缆敷设过程应保证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外经的20倍。

5光缆牵引过程中,牵引力要固定在加强芯上,其最大的牵引力不超过光缆的称张力,本工程提供的架空光缆的敷设牵引力不得超过1500N。

6为保证传输质量,应尽量减少光缆接头,管道光缆引上后不得任意切断。

本工程提供的管道光缆与架空光缆同一程式,其衔接处可互为延伸。

2、架空光缆的敷设

①光缆杆路:

a、新力杆路架设原则:

本工程全为新设杆路,新力杆路基本杆高为7m,全部为水泥杆,原则上间隔8杆设置双方拉线,32杆设置四方拉线,两杆之间间距为50m。

工程中对于土质松软地带的角杆、跨越杆、终端杆等杆底必须垫已底盘,以加强杆路的强度及稳定性。

b、吊线安装:

本工程架空光缆采用吊线挂钩三眼单槽夹板与吊线抱箍固定的方式,吊线为7/2.2镀锌钢绞线,挂钩为35mm全塑挂钩,间隔50cm+5。

一般杆路的吊线安装垂度按规范定执行。

c、光缆布放:

光缆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中间不得出现过流弯曲;严禁出现扭角及打小圈现象。

d、光缆跨越电力线,接近易燃物,居民楼房易遭破坏地段采用塑料保护板保护。

e、为保证架空光缆施工质量的安全运行,在施工中对架空光缆水泥杆与其他建筑物最小净距离及架空光缆最底条跨越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度直距离和光缆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的间隔距离要求均按下表严格执行。

电杆与其他建筑物间隔的最小净距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说明

最小水平净距

备注

1

铁路

电杆间距铁路最

近钢轨的水平距离

11/3H

H为电杆在地面的杆高

2

公路

电杆间距公路情

况可以增减

H

或满足公路部门的要求

3

人行道边沿

电杆与人行道边

平行时的水平距离

0.5m

或根据城市建设部门的批准位置

4

通信线路

电杆与电杆的距离

H

H为电杆在地面的杆高

5

地下管线(电信管道、煤气管等)

电杆与地下管线平行的距离

1.0m

6

地下管线(电信管道、直埋电缆)

电杆与它们平行时的距离

0.75m

7

房屋建筑

电杆与房屋建筑的边缘距离

2.0m

架空线路(包括光缆)最低线条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少垂直距离表

序号

其它建筑物名称

最少垂直距离(M)

备注

1

距铁路铁轨

7.5

指最低导线最大垂直处

2

公路、市区马路(行驶大型汽车)距

7.5

在公路的

3

距一般道路路面

5.5

4

距通航河流航帆顶点

1.0

在最高的水位

5

距不通航河流顶点

2.0

在最高水位及漂浮物上

6

距房屋屋顶

2.0

7

与其它通信线交越相互间的距离

0.6

8

距树枝距离

1.5

9

沿街坊架设距地面的距离

4.0

10

高农作物地段

3.5

最低缆线与农作物和农机械的最高点间的净距

11

其它一般地形距地面的距离

3.3

2拉线为增强本工程全线杆路强度,原则上设计确定:

在杆路角杆处角深大于1米设7/2.6拉线一条,同时在直线杆上每隔8根杆设一处双方拉线,中继段内每32根杆做一处四方拉线,双方、四方拉线的侧采用7/2.2钢绞线,顺线拉采用7/2.6钢绞线。

拉线地锚铁柄、水泥横木的规格尺寸请参照《市话线路施工验收规范》标准执行,特殊拉线按设计要求施工。

3关于增设泄力终结、假终结、吊线终结。

为增强全线杆路强度,设计确定在四方拉线杆作泄力终结,采用钢绞线及U型卡子终结法,其拉线利用原顺线拉线不再增设。

本工程杆路有很大的部分地处山区,坡度杆及吊(背)档杆较多,为增强杆路强度,减小吊(背)档杆吊线的增力,设计考虑在吊(背)档杆处吊线进行终结;并在其相邻做假终结,如与相邻杆系角杆进行则延伸一档做假终结后再增设顶头拉一条。

3、站内光缆

站内光缆的敷设,从基站外架空敷设至基站机房应沿走线架引至光缆配线架,要求在基站内(或进线室)预留10-15米光缆,盘留固定在铁架或墙壁上,光缆成端处将其余金属构件接到保护地线上,并在光缆挂上标志牌。

4、光纤接续及光纤分配

1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根据接续技术水平,设计要求终继段内每个接头损耗平均值不大于0.08db/个,同时每一纤芯在中继段内接头的平均损耗不大于0.08db/个,在接头处,光缆与光纤应预留一定余量,金属加强芯与接头盒底座要连接牢固。

2光纤接续应该严格按照光缆色谱连接,不得接错;在引入点与原光缆接续时,对原光缆应进行检查测试,保证待接续光纤性能良好并参考纤芯分配图。

(二)、光缆的牵引和弯曲

光缆在敷设和安装过程,应严格控制牵引张力和曲率半径要求。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光缆弯曲半径不能小于光缆的20倍,其安装固定后就不小于光缆外经的10倍。

(三)、光缆线路的保护措施

5、防机械损伤

光缆在布放过程中受力要均匀,必须严格控制牵引力不致超过光缆的抗拉强度,对地形复杂路段可、采用倒“S”字分段牵引方式敷设。

对部分光缆采用埋式敷设时,应做好光缆的保护措施。

6、防强电

本工程采用无铜线光缆,全线均为架空及管道敷设,为减少附近输电线路在故障状态时由于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暖意危险影响,为确保光缆塑料外护层碉压强度,采取以下措施:

a、光缆接头处将其于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构件断开,不作电气上的连接。

b、光缆全程不作接地,但要求局站光缆的金属构件采用BV-16MM2的绝缘与机架保护接地连接。

c、在接近弱点设备附近施工及检查接头时,应将金属构件临时接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防以外事故发生。

7、防雷

a、考虑防雷措施在各终端杆、引入杆及接近局的五根杆上装设采用4.0的铁线直接接地的避雷线(直埋式电杆地线)。

b、在吊线的泄力终结上、角杆、跨越杆、分支杆、坡顶杆及12米以上的电杆处将吊线与拉线连接作防雷接地避雷线(拉线式避雷线)。

c、架空吊线要求每公里接地一次,可采用4.0铁丝直埋式接地线方式接地,如接地电阻达不到标准时,可采用50X50X5角钢接地及添加降剂措施,接地电阻可根据各地土质情况符合下表要求:

架空光缆吊线接地电阻表

土壤电阻率(Ω.m)

100及以下

101-300

301-500

500以上

接地电阻(Ω)

20

30

35

45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本工程全部为新设杆路,且原由其他杆路较多,施工中注意与其他杆路的间距;

2本工程地处水田和山区地带,注意安全施工;

3本工程跨越电力线时,必须做好电力部门的协调工作。

武夷山市鸿雁维护部

2004年7月16日

安徽博达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