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49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docx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复习课程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名词解释】

1、传染病:

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

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

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

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症状明显期:

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肝、脾大等。

16、恢复期:

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17、再燃:

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8、复发:

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19、后遗症:

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20、感染后免疫: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21、Dane颗粒:

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

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

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

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23、桥接坏死:

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

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5、肾综合征出血热: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6、艾滋病(AID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27、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8、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

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

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29、干性霍乱:

即暴发型霍乱。

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

30、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广义:

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

狭义:

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

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

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31、感染性休克:

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

32、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

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

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3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

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

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理。

34、阿米巴病:

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

肠阿米巴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表现为果酱样大便)和肠外阿米巴病。

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

但并未绝迹。

35、疟疾:

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36、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

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7、斑疹伤寒结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病理病变为斑疹伤寒结节,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形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可遍及全身。

多见于皮肤、心肌、脑、脑膜、肺、肾、肾上腺、睾丸等。

3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

39、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40、复数菌败血症:

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41、黑尿热: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

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

42、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43、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44、伤寒复发:

大约10%~20%用氯霉素治疗的患者早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称为伤寒复发。

45、伤寒再燃:

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d后退热,称为再燃。

46、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

47、移行期: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48、败血症:

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49、菌血症:

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50、脓毒血症:

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简答题】

1、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有何区别?

答: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

而感染性疾病亦由病原体引起,但不一定有传染性,在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2、传染病感染过程有哪些表现?

答: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感染过程可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即①病原体被清除;②隐性感染;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⑤潜伏性感染。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中,一般来说,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显性感染最容易识别。

3、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是怎样的?

答:

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两大类。

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非特异性清除机制,包括天然屏障(如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的外部屏蔽,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各种细胞因子)。

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包括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4、特异性免疫在抗感染中有何作用?

答:

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

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分别由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来介导。

⑴细胞免疫:

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病毒(如麻疹病毒、疱疹病毒)、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和立克次体等感染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

T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

⑵体液免疫:

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由于不同抗原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抗体又可分为抗毒素、抗菌性抗体、中和(病毒的)抗体、调理素等,可促进吞噬作用,促进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粘附作用等。

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流行病学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

6、在急性传染病中常见的热型有哪些?

答:

热型是发热性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常见的热型有:

⑴稽留热:

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⑵弛张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⑶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提问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⑷回归热: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布氏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⑸马鞍热:

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见于登革热。

⑹不规则热。

7、发疹性感染的皮疹有何特点?

答: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

发疹包括皮疹(外疹)和粘膜疹(内疹)两大类。

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起病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天花于第三日,麻疹于第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等,虽然都有例外。

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疹子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麻疹有粘膜疹(科普利克斑),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等。

疹子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①斑丘疹:

多见于麻疹、风疹、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

②出血疹:

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病。

③疱疹或脓疱疹:

多见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

④荨麻疹:

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8、血液常规检查在传染病诊断中有何价值?

答:

血液常规检查中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用途最广,对许多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例如布氏菌病、伤寒及副伤寒等。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减少或正常,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和病毒性肝炎等。

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也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等。

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通常增多,如钩虫、血吸虫、肺吸虫感染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则常见于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9、试述病原体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价值。

答:

病原体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出与病原体分离培养。

病原体的检查是传染病确诊的依据。

⑴病原体的直接检出: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显微镜或肉眼检出病原体而确诊,例如从血液或骨髓涂片中检出疟原虫及利什曼原虫,从血液涂片中检出微丝蚴及回归热螺旋体,从大便涂片中检出各种寄生虫卵及阿米巴原虫等。

血吸虫毛蚴经孵化法可用肉眼检出,绦虫节片也可在大便中用肉眼检出。

⑵病原体分离培养:

细菌、螺旋体和真菌通常可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隐球菌等。

立克次体则需要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才能分离出来,如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病毒分离一般需用组织培养如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等。

用以分离病原体的标本可采自血液、尿、粪、脑脊液、痰、骨髓、皮疹吸出液等。

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病程阶段、有无应用过抗微生物药物及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10、试述免疫学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价值。

答:

⑴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在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特异性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时有诊断价值。

特异性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

⑵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其诊断意义较抗体检测更为可靠。

为某些感染提供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

11、传染病特效疗法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答:

病原治疗或特效疗法具有清除病原体的作用,达到根治和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治疗制剂和血清免疫制剂等。

针对细菌和真菌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与化学制剂。

血清免疫学制剂包括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等。

12、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几类?

各包括哪些病种?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3、试列举常用的免疫制剂及其作用。

答:

常用的免疫制剂包括主动免疫制剂与被动免疫制剂。

前者包括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后者包括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

14、简述HBV基因组S区、C区、P区、X区的功能及基因组突变的意义。

答:

HBV基因组又称HBVDNA,其长链有4个开放读码区S、C、P、X区。

S区又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包膜上的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HBsAg,C区分为前C区和C区,编码HBeAg和HBcAg,P区编码DNA多聚酶。

X区编码HBxAg。

HBV基因组易突变,S基因突变可引起HBsAg亚型改变或HBsAg阴性乙型肝炎,前C区变异可引起HBeAg阴性/抗HBe阳性乙型肝炎,C区变异引起抗HBc阴性乙型肝炎,P区变异可导致复制缺陷或复制水平的降低。

HBV基因组变异除影响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外,可能与疫苗接种失败、肝炎慢性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15、试述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HBV复制的指标。

答:

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包括:

HBsAg与抗HBs、HBcAg与抗HBc,HBeAg与抗HBe。

上述指标中,提示HBV活动性复制的指标有:

HBcAg、HBeAg、高滴度抗HBc。

此外HBV分子生物学指标HBVDNA及DNA聚合酶亦为直接反映HBV复制的指标。

16、试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答:

不同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在临床上具有共同性,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17、试述重型肝炎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特征。

答:

⑴病因:

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

⑵诱因:

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损肝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有其它合并症、手术等。

⑶临床表现及特征:

⒈急性重型肝炎:

①发病多有诱因;②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③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⑤发病二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⑥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等并发症;⑦PTA<40%,胆酶分离,胆红素轻~重度升高。

⒉亚急性重型肝炎:

①发病多有诱因;②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③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腹水;⑤二周以上至24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和/或脑水肿;⑥晚期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⑦PTA<40%,胆红素>正常上限10倍,胆固醇、胆碱脂酶、白蛋白降低。

⒊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和/或临床表现;重肝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

★18、简述各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

答:

⑴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在血清中检出抗HAVIgM,或急性期抗HAVIgG阴性,恢复期转为阳性,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⑵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eAg、HBcAg、HBV-DNA、抗HBCIgM当中有一项阳性,肝组织HBeAg和/或HBsAg或HBV-DNA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是否为乙型肝炎或何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

⑶丙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IgM、抗HCV-IgG或HCVRNA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⑷丁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有现症HBV感染,同时血清HDAg或抗HDIgM或高滴度抗HDIgG或HDVRNA阳性,其中一项阳性或肝内HDAg或HDVRNA阳性可确诊。

⑸戊型肝炎:

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IgM或抗HEVIgG阳性可诊断戊型肝炎。

19、简述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抗病毒治疗目的和方法。

答:

⑴原则:

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⑵抗病毒治疗目的: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⑶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①适应症:

有HBV复制同时ALT异常者。

②不适合治疗者: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失代偿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器官病变。

(严重心、肾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精神、神经异常等)

③治疗方案:

a、普通短效干扰素,每次5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有效者继续治疗至1年或更长。

b、长效干扰素,180μg/次,1次/周,皮下注射,疗程4-6个月,无效者停药,有效者可继续治疗至12个月或更长。

④有利于干扰素疗效因素:

病程短;女性;肝炎炎症明显,ALT升高明显;HBV-DNA滴度低;非母婴传播,未用过抗病毒药物等为有利于干扰素疗效因素。

⑤不良反应:

类流感综合征;骨髓抑制;神经精神症状;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失眠、皮疹、脱发、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

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①已批准治疗对象:

年龄大于12岁,伴有ALT升高胆红素低于50μmol/L和病毒活跃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人慢性乙肝。

②不适合治疗对象:

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明显心、脑、神经、精神病和不稳定糖尿病患者。

③治疗方法:

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疗程1年以上。

治疗者每3个月复查HBV-DNA、乙肝二对半及肝功能。

20、试述肝性脑病的防治措施。

答:

⑴氨中毒的防治:

低蛋白饮食;口服乳果糖30~60ml/d,以酸化肠道及保持大便通畅;口服诺氟沙星以抑制肠道细菌;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以降低血氨。

⑵恢复正常神经递质:

左旋多巴在大脑转变为多巴胺后可取代羟苯乙醇胺等假性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苏醒。

剂量2~5g/d鼻饲或灌肠,静脉滴注200~600mg/d,有一定效果。

⑶维持氨基酸平衡:

含有多量支链氨基酸和少量芳香氨基酸的混合液(如肝安)静脉滴注,可促进支链氨基酸通过血-脑屏障,而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大脑。

每日静脉滴注肝安250~500ml,疗程14~21天,对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较好。

⑷防治脑水肿:

应及早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速尿),必要时可两者合用,以提高疗效,但须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⑸积极消除诱因。

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21、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答: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包括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五期经过。

早期三种主要表现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和肾损害的表现。

五期经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不典型者可以越期或前三期之间重叠。

重型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是本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

22、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三种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后与病情轻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