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253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docx

二级技能案例问答题汇总

2012年5月三级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分。

请在答题纸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23岁,设计师。

案例介绍:

求助者1岁时父母离异,随祖父母长大。

从高中起偏爱语文,不爱学英语数学。

高考时,自己本想报文科,但因母亲坚持报了工科。

为不让母亲生气,也没明确反对。

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只得肄业。

半年前,来到母亲所在城市,现在的工作是母亲帮助找的,虽不喜欢,怕母亲生气,也将就着干了。

另外,母亲还一再帮着张罗找女朋友,求助者根本没兴趣。

他觉得事事都受母亲控制,但知道母亲也不容易,用心良苦,又怕违背她,伤了她的心口可总觉得别扭,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

心情不好,做事更没兴趣,苦闷,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一、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误?

(20分)

二、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

(30分)

三、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

(25分)

四、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25分)

  参考答案:

一、求助者主要存在以下认知错误:

  

(1)绝对化要求

  

(2)以偏概全

  (3)糟糕之极(结合案例举例说明)

  在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咨询目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二、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认知偏差导致无法与母亲进行有效的沟通,近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活,因而情绪低落、苦闷、。

所以,在本案例最恰当的近期目标是:

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纠正错误认知,学会主动和母亲进行沟通交流。

 三、内向型沉默源于求助者的个性原因,比如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谈,沉默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常性方式,尤其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就更是如此。

这样的人,在咨询中容易表现出沉默,即使他有话也是三言两语。

或许在他来访之前,已经反复考虑过应该怎么讲,但是一到询问现场,很可能就讲不出来,他会显得欲言又止,颇为不安。

在处理内向型沉默时,咨询师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作鼓励性反应,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

切不可急躁、不耐烦,否则,求助者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

 四、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和“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之下,不带着专家的假面具,真实可信的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中。

咨询师在求助者表达真诚时,重要的真实和诚恳,重要注意以下四点: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

2012.5二级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30岁,小学教师。

求助者主述:

最近总是胡思乱想,觉得心里很烦燥。

孩子刚一岁半,经常生病。

只要孩子身体不适就爱往坏的方面想。

前一阵子自己感冒了,腰酸背痛,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绝症,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最近半年多,下班回到家,听到孩子哭,就会突然觉得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又担心自己会得神经病。

这个念头一直缠绕着她,整天想会不会得神经病。

看见孩子就害怕,怕犯病对孩子造成伤害。

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担心,可又控制不住,很自责。

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关疾病症状报道,立刻就会出现类似的各种症状,晚上易失眠。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祝: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童年时,身体健康的爷爷,在晨练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求助者特别悲痛。

爸爸、妈妈总对她说:

“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年料”。

从那以后,她遇事总是瞻前顾后,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近半年来,当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学生教不好怎么办?

领导对我不满意怎么办?

每天总是心慌、烦燥,感到是否真的得神经病了,明知没有必要可总是控制不住,辞掉了班主任职务,托故不参加家庭聚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内心非常痛苦。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一、请对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0分)

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15分)

三、对该求助者需进行的鉴别诊断包括哪些?

(15分)

四、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是什么?

(10分)

五、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15分)

六、如果本案例使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其可以使用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

(15分)

七、如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一般是什么?

八、如果对该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法,请简述其步骤。

(10分)

 

2012.11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8题,满分100分。

请在签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38岁,汉族,某国企部门经理。

 二、求助者自述:

 

    我在国外工作,利用回国探亲期间来做咨询。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受到了父母传统的教育。

家境贫寒的我从小就懂得凡事要靠自己,所以我从小很努力,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 绩考上大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

毕业后我没有回到家乡,而是选择了城里一家国企。

那里条件很好,我不到30岁就当上了部门经理,还娶了妻,生了子。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也应该感到幸福,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

几年前我们公司在国外承包了工程,我被派往国外任项目经理,这是让人羡慕的职位。

两年前我在国外期间,母亲生病住院,我在国外赶工期无法回来照顾,母亲的去世让我有永久的伤痛和歉疚。

我想辞去工作回到国内照顾父亲和妻子孩子,但总公司领导非常诚恳地挽留,让我难以推却。

毕竟在国外工作有许多补贴,经济收入比国内高出一大块,如果留在国外,我也有经济能力帮助父亲和弟弟妹妹,毕竟我是家中的长子,有责任、有义务照顾他们。

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的,结婚多年来,她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对不起她。

但挣钱和照顾家庭实在两难啊!

我孩子明年就考中学了,我知道这一年非常关键,但我身在国外,无法顾及孩子。

我有时也想,自己在国外辛辛苦苦,何必呢?

我真想什么都不管了,干脆回国算了,但又实在难以舍弃在国外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

因此我在国外过得很寂寞,心情也不好。

我很想不再为这些事烦恼,很想生活得快乐些,但根本无法摆脱。

我现在硬着头皮上班,可能有半年多时间了,我经常觉得头晕、心慌、憋气,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体重下降了10 多斤,晚上睡不着,经常做噩梦,有时很早就醒了。

我感觉这些年人就像丢了魂,总是高兴不起来,没有什么是真心想干的,对事物也不感兴趣,很容易忘事,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焦虑、抑郁”。

家人同事都很关心我,要我减轻压力。

我现在是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远没有以前积极了,体育锻炼也放弃了。

现在全部心思在这件事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自己,担心亲人,几年来我内心非常痛苦、非常烦。

我应该享受生活,不应该痛苦地活着,请您一定要帮助我。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父母均为农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教比较严格。

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 学习成绩优秀。

在国企任职,工作努力、勤奋,人际关系良好。

平常身体健康,有3年余吸 烟史,近来吸烟量明显增加,偶有酗酒。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简述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20 分) 二、该案例可以考虑哪些初步诊断?

( 20 分) 

三、简述求助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冲突及其类型。

(10 分) 四、在本案例咨询中如何理解与实践价值中立原则?

( 10 分) 

五、在本案例咨询中,应该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 10 分) 六、对该求助者可积极关注的方面有哪些?

( 10 分) 

七、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将致力于促进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 10 分) 

八、在该案例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应该在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上注意哪些内印(l0 分)  

参考答案:

一、简述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20 分) 答:

 

1 、工作方面(4 分):

能不上班就不上班(3 分)。

 

2 、人际交往方面(4 分):

朋友、同事间来往能推就推(3 分)。

 3 、家庭方面(4 分):

回国探亲没有以前积极(2 分)。

 

 

二、该案例可以考虑哪些初步诊断?

( 20 分) 答:

 

1、焦虑性神经症(6 分) 2、抑郁性神经症(8 分) 3、人格障碍(6 分) 

 

三、简述求助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冲突及其类型。

(10 分) 答:

该求助者存在:

 

l 、回国照顾家庭与公司领导挽留的矛盾冲突(l 分)属于现实的双趋冲突(l 分) 2 、国外高收入与自身责任的矛盾冲突(l 分),属于现实的双趋冲突(l 分) 3 、满足自身与国外发展机会的矛盾冲突(I 分),属于现实的双趋冲突(l 分) 4 、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l 分),属于变形冲突(3 分)  

四、在本案例咨询中如何理解与实践价值中立原则?

( 10 分) 答:

 

    价值中立原则在本案例中的具体理解与实践是:

咨询师接纳求助者的行为、心理特点及负性情绪等(3 分),不要求求助者回国工作(2 分),不要求求助者照顾自己的家庭(2 分)。

不对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批评、指责(3 分)  

五、在本案例咨询中,应该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 10 分) 答:

 

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与方法包括:

 l 、尊重;    ( 2 分) 2 、温暖热情:

( 2 分) 3 、真诚;    ( 2 分) 4 、共情;    ( 2 分) 5 、积极关注;( 2 分) 

 

六、对该求助者可积极关注的方面有哪些?

( 10分) 答:

 

l 、有家庭责任感;    ( 2 分) 2 、工作努力、能力强;( 2 分) 3 、有人际关系基础:

  ( 2 分) 4 、平常身体健康;    ( 2 分) 5 、有自知力:

        ( 2 分)  

七、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将致力于促进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 10 分) 1、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 2 分) 2、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2 分) 3、更加信任自己;    ( 2 分) 4、变得更适应了;    ( 2 分) 

5、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2 分) 

 

八、在该案例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应该在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上注意哪些内容?

( l0 分)     答:

 

1、目光注视;      (2分) 2、面部表情;      (2分) 3、身体语言;      (2分) 4、声音特质;      (2分) 5、空间距离;      (1分) 6、衣着及步态;    (1分)

2013.5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8 题,满分 100 分。

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 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55 岁,退休工人,初中文化程度。

 

案例介绍:

求助者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求助者家中兄妹 6 人,他排 行第 3,小时候他认为父母偏心,有好吃的都留给弟妹。

初中毕业时和别的同学一起“上山下 乡”,插队到农村。

在农村劳动时,不慎受伤,求助者觉得自己很倒霉。

后来有同学先期回城 了,求助者怪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不能将自己弄回城里。

后来求助者终于回城当了工人,看 到自己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求助者就责怪父母不支持自己考学,自己还得帮父母养育弟妹, 心中很不痛快。

求助者的哥哥姐姐顺利结婚了,求助者开始谈恋爱,但谈了多次,都以失败告 终。

求助者怪自己家庭中兄弟姐妹多,家中经济条件差。

由于岁数大未婚,被单位同事戏称“老 青年”,求助者愤愤不平,但很无奈。

求助者的家人纷纷劝其不要条件太高,求助者恨自己命 不好,在 40 岁时无奈地结婚。

求助者所在工厂不景气,在 45 岁时就被买断工龄。

虽然得到一 笔钱,但求助者因失去工作始终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实在是倒霉透顶,一直郁郁寡欢。

几年 前求助者的女儿出车祸,被撞断了腿,求助者认为自己的霉运还没有过去。

半年前求助者的妻 子患了癌症,他认为老天对自己实在太不公平。

在妻子女儿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体质较差,父母对其很照顾,但家中兄弟姐妹 多,经济条件差。

求助者曾多次谈恋爱,但大多都因嫌弃女方容貌等条件不好而失败。

多年来 求助者内心痛苦,烦恼,没有什么想干的,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借酒消 愁。

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一般。

经常不参加家庭、同学、同事间的聚会,就是春节也不愿与 家人团聚。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本案例中,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哪些?

(10 分) 二、本案例中,求助者的认知及特点是什么?

(15 分) 三、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5 分) 四、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

(20 分) 

五、按照贝克的观点,求助者的认知曲解有哪些?

(10 分) 

六、咨询中面对求助者的种种不幸,咨询师在共情中应注意什么?

(10 分) 七、咨询师使用了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请简述该疗法的具体程序。

(10 分) 八、如果咨询师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求助者,请简述该疗法的过程。

(10 分)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一、本案例中,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哪些?

1、在农村劳动时受伤。

2、45岁时工厂不景气,被买断工龄。

3、几年前女儿车祸被撞断腿。

4、半年前妻子患癌症。

(10分)(2.5分)(2.5分)(2.5分)(2.5分)二、本案例中,求助者的认知及特点是什么?

(15分)1、求助者被买断工龄,失去工作,便认为“自己实在是倒霉透顶”(2分),反应其“以偏概全”的不合理认知特点(4分)。

2、求助者因女儿出车祸被撞断腿,便认为自己的霉运还没有过去,分)(3反映其“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分)(6三、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5分)1、生物学因素:

男,55岁,自幼体质较弱。

(2分)2、社会性因素:

(1)农村劳动时受伤。

(1分)

(2)45岁被买断工龄。

(1分)(3)女儿车祸被撞断腿。

(1分)(4)妻子患癌症。

(1分)(5)家中经济条件差。

(1分)3、心理因素:

(1)存在不良归因倾向。

(2分)

(2)存在不合理认知倾向。

(2分)(3)存在不良人格特点。

(2分)(4)对他人及家庭持久的偏见。

(2分)四、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

(20分)1、严重心理问题。

2、抑郁性神经症。

3、(偏执型)人格障碍。

(6分)(8分)(6分)五、按照贝克的观点,求助者的认知曲解有哪些?

(10分)1、主观推断。

(2.5分)2、选择性概括。

(2.5分)3、个性化。

(2.5分)4、夸大和缩小。

(2.5分)六、咨询中面对求助者的种种不幸,咨询师在共情中应注意什么?

(10分)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

(2分)2、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2分)3、要善于把握角色。

(2分)4、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2分)5、应验证是否与求助者共情。

(2分)

七、咨询师使用了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请简述该疗法的具体程序。

(10分)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认知。

(2分)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2分)3、教给求助者察觉哪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2分)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2分)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2分)八、如果咨询师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求助者,请简述该疗法的过程。

(10分)1、第一阶段:

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

(1分)2、第二阶段:

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1分)3、第三阶段:

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1分)4、第四阶段:

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分)(1心理治疗的过程大部分发生在这一阶段和下一阶段。

(1分)5、第五阶段:

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

分)(16、第六阶段:

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分)(1在这一阶段,常常会看到求助者流泪或眼睛湿润。

分)(17、第七阶段:

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的那么重要。

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

(2分)

 

2013.11三级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分。

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29岁,未婚,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

求助者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多年前离异,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没有再婚。

从学生时代起,母亲就严格禁止她单独与异性来往;大学毕业后,她开始谈恋爱,母亲时常告诫她:

男人都不可靠,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交往时一定要慎重。

并且郑重警告她,如果敢在婚前发生性行为,就和她断绝母女关系。

求助者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觉得母亲是为了自己而没有再婚,自己不该违背母亲的意愿;想到父亲当年抛弃她们母女的行为,感到男人确实不太可靠。

因此与几任男友交往都无果而终。

一年前认识了一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男士,身材、相貌、经济条件都让她非常满意,男士也有意和她发展。

但由于母亲的告诫,求助者与该男士交往时始终保持距离。

因为多次拒绝了男士发生亲密关系的要求,她自己感觉男士开始疏远她,跟她在一起时不再像刚认识时那样关心她。

半年前的一天,她与男士通过电话之后,突然感觉脚闷、心慌、气短,头晕,两腿无力,此后便经常提心吊胆,担心男友不再喜欢她,自己成为剩女,从此嫁不出去;担心自己如果嫁给男友,以后也许会落得母亲一样的下场……心慌气短等症状也时有出现,曾到多家医院检查,但没有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

虽然单位领导减少了她一部分工作量,但工作效率仍然较低,并且精神痛苦难以摆脱。

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沽、面貌姣好,但情绪低落,拿杯子喝水时能看到手的颤抖。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30分)

二、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0分)

三、请写出合理情绪疗法在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每种方法中包含的技术。

(20分)

四、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在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什么?

(20分)

2013.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答案:

  

 一、 1.到医院检查未有器质性病变,排除躯体疾病 

2.符合心理学三原则,未有幻觉、妄想等症状,自知力完好,主动求医,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心理冲突由半年前一次电话后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产生,矛盾并非现实,不存在道德感,为变形冲突。

 4.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病程半年,超过3个月,不到1年,记2分,精神痛苦难以摆脱,记2~3分,减少工作量后工作效率仍较低,社会功能中度受损,记2分,总分6~7分,可诊断为神经症。

 

二、 

生物学原因:

女性,29岁,无躯体疾病 

心理学原因:

存在认知错误(觉得母亲是为了自己而没有再婚,自己不该违背母亲的意愿,绝对化;想到父亲当年抛弃她们母女的行为,感到男人确实不太可靠,以偏概全。

担心男友不再喜欢她,自己成为剩女,从此嫁不出去;担心自己如果嫁给男友,以后也许会落得母亲一样的下场„„糟糕至极)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社会学原因:

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学生时代母亲严格禁止其单独与异性来往,多任男友交往无终,感觉现男友开始对她疏远,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技术:

 

  

(1)与不合理信念辨论  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当涉及人际关系及环境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时可用:

黄金规则: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像你希望别人爱你那样去爱别人!

)是理性观念。

反黄金规则:

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

(我爱他,他就应该爱我!

多次失恋的男孩)是非理性观念。

一般求助者不会简单的放弃自己的观点,他们会找各种理由辩解。

要一环紧扣一环、让其理屈词穷。

 但不能仅是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生活的指导者。

目标明确、不留情面。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首先,使求助者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然后,帮助改变这种情绪体验,是通过改变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

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会了哪些观念。

 

 (3)家庭作业  认知性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方法,如RSA,RET,情绪性家庭作业,行为方面家庭作业 

2013.11二级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l~8题,满分100分。

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20岁,汉族,未婚,高中毕业生,无业。

 二、求助者自述:

 

我家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很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结果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

尽管不认命,可也得考虑父母的感受,于是就回村帮助父母种地了。

今年春节我喝了点酒,夜里突然觉得胃涨得特别难受,感觉出不来气了,急忙去看病,输了点液后来就好了。

以前我的身体很健康,可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得了一种怪病,饭后总是有气往上拱,特别难受。

我在县医院开了些药,但吃下去并不见好。

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县医院的水平有问题,就到市里的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有点浅表性胃炎,没有什么大毛病,也给我开了些药。

可是吃了好几个月的药,还不见好。

我开始有些害怕了,这是什么病啊?

怎么治不好呢?

为此我专门到了省城的大医院,又做了检查,并吃了半年多药,可还是没见好。

这回我可真害怕了,我刚20岁,年纪轻轻的有病治不好怎么得了?

我必须把病治好!

尽管家里穷,我还是说服了父母,专门去住院,把医院里能做的相关检查差不多都做过了,但医生说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我现在特别苦恼,自己明明有病,药吃了不少,钱花了好几万,可谁也检查不出病来!

我可怎么办啊!

我现在感觉非常累,腹部不舒服。

家人、朋友都劝我,别再看病了。

我自己也知道,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可我控制不住,还总是往医院跑。

我现在听不得谁有病,无论谁死了,我都会难受好些日子。

现在身体问题是我最大的心病,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别说地里的活了,就是吃饭都懒得吃,各种应酬都推掉了。

现在心思全在这件事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父母的身体,担心自己的未来等等,还很内疚,本来家里就穷,不挣钱反而还花家里的钱。

常常不舒服,晚上睡不着,还经常作噩梦,毕业后体重下降了不少。

我自己非常着急,您一定要帮助帮助我。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父母为农民,家境较差,但家教严格,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对自己要求严格,立志考上大学,连考两年未果,回家务农。

求助者孝顺,勤奋肯干。

以往身体健康,其祖父死于胃病,一位远房堂兄死于胃癌。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在心理诊断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收集求助者的资料?

(10分) 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

(20分) 三、为明确诊断需进行哪些鉴别诊断?

(10分) 四、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原因分析。

(10分) 

五、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0分) 六、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