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17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ocx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摘要“无为”这一思想是由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首次提出的,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

学习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我们青年人修身养性、平衡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子无为而治实质

一、“无为”的实质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时期,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民不聊生,社会的战乱纷起,国家的渐趋衰落。

他思考这些问题,最后认为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有为”,为此,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以此来减轻社会矛盾,挽救统治阶级的统治。

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

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道”又可以理解为“无”。

在“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支配下,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1]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

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认为“无为”即什么都不干的看法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一种误解,而是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老子强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字面意思,实指“道”对万物的不设不教,自然而然,这种任其自然,是靠人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老子称“无为”正因为“道”对万物任其自然,万物才能得以保存其原来真朴境界,都能各其性地去生活,这也是“道”无不为的体现。

这里“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而“无为”正是“无为”的结果。

《庄子·养生主》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

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

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无为而治”,“治”是目的,是对社会组织的有条不紊的成功的管理,“无为”则是手段和途径,即要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

有人对老子的这句话觉得奇怪,觉得不理解,既然要达到“治”的目的,那就应该去努力,去有所作为才对,为什么反叫人“无为”呢?

无所作为怎么能达到管理的效果呢?

这实际上是对老子所说的“无为”两字的含义没有搞清楚。

其实老子的许多术语,都有他特定的含义。

当代英国科学家兼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仔细研究了老子的思想以后,他认为老子“无为”的真正含义,是不做违反自然的行为,即不要违反事物的自然本性,使事物完成它们不适合的功能。

李约瑟的这个理解,应该说是比较接近老子的本意的。

道家“无为而治”的“无为”二字,绝不是无所作为,绝不是放弃管理,而是要求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做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傻事,不要妄动,不要强求,不要去揠苗助长,画蛇添足,胡作非为,弄巧成拙。

在道家看来,最完美的管理境界,应该像天地生成万物一样自然。

天地阴阳,四时代谢,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一点人力强加的因素,而草木、禽兽、人类以至万物都在这自然而然的环境中生成发展,各得其所。

天地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什么,但万物却都在天地中茁壮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效果,就是最佳的境界。

而这样一种管理的最高境界,便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

[3]

二、无为而治的应用范围及实践

治国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

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己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企业管理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教育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历史实践古诗,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

不治”(《老子》第三章)。

在老子看来,为实现天下大治,为君之道要“无为”。

首先,择天地法、效法自然。

天地大自然是无为的,又是无所不为的。

其次,虚心谦下,宁静因循。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为”,才能获得真知,变得耳聪目明。

最后,国君的道德修养是首要的、最重要的。

同时,老子反对物欲,讲求精神生活;反对人为,讲求体法自然。

[6]

 

参考文献:

【1】《试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周薇薇,刘宾,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章编号:

1006-7833(2010)01-347-01 

【2】梁海明《老子心译》远方出版社.2002

【3】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

齐鲁书社,1991

【4】XX百科

【5】魏玉昆.老子道德通译[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陆钦.庄子通译[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