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20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ocx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 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已是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

后现代主义生产于迅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后工业社会基础之上,是从西方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从现代主义里衍生出来,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后现代主义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

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是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艺术性。

 

 

1、引言

“现代”同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过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提及的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及传统政治、经济、文明等各个方面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生产力的绝对作用,过多地追求社会的物质化生产,从而忽视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人类传统文化的毁灭。

而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人的异化命运,他们渴望在被符号淹没的世界中,追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

因此,把对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表达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之中,期待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多样的设计中,来描述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的主要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移植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时,后现代主义对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胡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的出现。

2、概述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

艺术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

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其肯定了现代主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他又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建筑运动,它的首要原则是建筑应该重视功能,并根据实用功能的要求做出理性设计。

因为简洁的平面,简洁的立面,流动而开阔的空间,良好的视野、通风和采光等等,这些建筑的基本要求,正是解决现代社会由于人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人类居住问题的方法。

但是,现代建筑尽管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居住的基本功能需要,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片白色方盒子景观,直到发达国家居住的基本要求已经满足,人口出现负增长,人们要求对居住环境的精神满足。

所以,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并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充分反映商业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商业活动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美国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领域也积极进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首先是从小尺度场所开始的。

不是在遗址上对原有建筑物的重建,而是以其“幽灵式”的想象,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历史。

作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后现代主义意味着更彻底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强调创新的现代主义设计使人们在激起的丛林中迷失了自己。

而当我们怀念古老悠久的传统和似乎已很遥远的过去时,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连接起过去和现在及未来的链索。

四、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经济繁荣下社会的无节制发展使得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和动荡不断涌现,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增加,园林设计领域也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现代园林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后现代时期。

(一)景观设计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首先,由于现代主义片面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而忽略了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并并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生态设计向艺术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

于是代表后工业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就应运而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风景园林师们开始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们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

而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历史的学术研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灵感源泉和理论范围。

可见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全部否认,二十继承前人的经验,加入更多的艺术性,使其更具有艺术设计感。

(二)后现代景观新的设计思想

1980年1月份著名设计师玛莎-舒沃茨设计的面包圈花园,它们集中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每栋建筑前都带有一个临街的、开敞式的庭院。

这个花园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新视野——就是把传统的、有限的景观想象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景观。

在这个作品中,将景观设计与艺术设计紧密的结合起来,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一些制造品或者废品组成的庭院的可能性。

于是在当时的景观设计领域中,景观设计师们展开了对如何运用艺术形式,以及当时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的激烈争论。

通过这场激烈的争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行业中得到了重视,设计师们在新的高度上重新理解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事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

其传达了传统符号的应用及古典与传统风格相结合。

在扎实的传统文化下发展出合理的又具有时代性的设计理念。

2.对于新的造型形式的追求

造型形式也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追求创新求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园林设计师可以更自由的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一起营造独特的造型,营造与以往现代主义时期所不同的园林设计与空间环境。

是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与创新的造型设计的结合。

3.材料与技术的革新

随着理想化设计的一步步实现,由于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很多设计无法实现,所以后现代主义又将目光投入到新材料新技术上,这些都使得后现代园林具备了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或达到传统设计无法达到的高度。

就如面包圈花园创新材料的应用拼合园中采用了染成绿色的塑料泡沫。

还有新科技的应用如在喷泉方面,不但解决了供水问题和喷泉的多样化,更加入了光、色以及不同形态的变化,通过光影对已有形体的塑造,使得景观更具观赏性。

五、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景观的影响

景观设计在西方发展了上百年,在中国仅仅发展了几十年,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西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不熟悉的现代主义跨越到了现在的后现代主义。

现在社会的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成为一些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最大弊端。

欧陆风格、欧陆经典充斥期间,居住区建设一味地追求对罗马柱和欧式雕塑的应用,缺乏对所在环境场所的了解和文脉,只有外表而无实质。

使得整个居住区环境不土不洋,地方特色荡然无存,欧陆风格也断然失色。

中国的后现代景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2.尊重公众和大众的观念同时富于个性与创造性3.古与今的结合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4.有个性富有地方特色。

六、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表现特征

纵观国内外景观设计领域,不难发现景观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并不明显。

国内的设计师扔处于谨慎尝试的初级阶段。

但是在这一阶段已经呈现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许多设计师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表现与特征。

后现代主义蔓延社会的各个方面后,表现特征有所差异,但是总的特征是:

不确定性,非中心性和无根基性。

同时具有玩世不恭、刺激及隐喻性、片断化、零散化的特性;公开主张拼贴、组装、改写。

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的后现代倾向特征。

1977年由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在他的著作里把他归为:

历史主义;直接复古主义;新地方风格;文脉主义;隐喻和玄想;后现代式空间。

七、结语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之而来的是强势文化以普泛性知识的面目在全球的流通,民族的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为世界多留一分精彩,越来越成为必需面对的严峻问题。

作为景观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当代艺术下的各种理念思潮,融入到当代抽象艺术表现形式中,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回顾这一百年前的设计运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回顾这个运动的历史功绩,而是要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找到一种富含国际视野、文化底蕴、民族精神、生活理念等各方面的设计道路,积极地寻找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深刻的发掘设计元素对现代高层建筑影响的精髓,同时能深化与西方设计文化的接触与沟通,并用先进的理念和独到的眼光探索发现新的技术和材料,用更新颖的设计来充实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

[2]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J]规划师,1999.

[3]李岚.《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J]中国园林,2002.

 

评语

本论文立意新颖。

全文以景观设计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为线索,结合著名景观设计全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中景观设计的问题和原因。

并提出了所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建议。

内容论证也较为合理。

全文充分体现了该理论的特色,主观点表达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但论证的深度不够,创新点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