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348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doc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结合学科和课型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把预习、展示、答疑、自测作为新授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预习、展示、答疑、自测”既可以是一节课中的四个环节,也可以是四种课型,应根据学习内容的容量和难易程度灵活选择。

“预习、展示、答疑、自测”是有机的整体,不能机械地分割开来。

即使是独立的四种课型,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预习环节的基本要求

预习是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学习活动,没有充分的预习就没有精彩

的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

(1)预习时间要求:

根据授课内容合理安排好时间,一般以15

分钟为宜,不能过短或过长。

如果太短,学生无法完成预习,容易走过场;如果太长,有的学生无事可做,课堂太乱。

(2)预习范围要求:

教师要给出明确的预习内容,并对预习中

参考的文本给出建议。

(3)预习目标要求:

面对学生现状和知识能力的不同,可以分

三个方面,但对人人都要有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中上等学生掌握的提高要求;对优生提出的更高发展性要求。

尽可能书面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时写在预习笔记上或学案上。

(4)预习方式要求:

提倡课内预习,这样可以发挥小组互助作

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如果确实需要布置课外预习,则必须注意既要注意预习的有效性,又要防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预习必须先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自学),再进行小组合作(互学),不能养成依赖他人的思想。

(5)预习检查要求:

对学生的预习要有布置有检查。

可以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互助检查的方法。

如果有游离在小组外、预习没有到位、小组交流与展示时参与差的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习方式的错误。

各小组长也要有针对性地检查这些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这些同学完成预习任务。

(6)预习教师要求:

教师要加强对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预习。

学生不能及时完成预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或学习态度出现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及时指导。

课堂上安排学生预习,教师不能无所事事,必须深入到小组中观察了解,有效地组织学生预习。

2、展示环节的基本要求

(1)重视小组内交流作用。

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参与交流,交流无实效。

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独立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不在班上解决。

小组互助检查,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互助学习,解决预习中提高性的问题;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

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分工与合作。

对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展示交流,集体解决。

(2)课堂展示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选择。

课堂展示的必须是有代表性的重点问题与学生普遍有疑惑的问题。

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并事先备好课。

如果不加选择的展示,则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是不达标的课堂。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展示水平。

展示环节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环节,也是体现新课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魅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展示水平,要求学生声音宏亮,大方表述,精确表达,创新标新,精彩表演。

引导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展示方法,如口头展示、黑板展示、书面展示、动作展示等。

课堂展示不精彩,效果不好,关键在教师的培养不力。

(4)学生展示要注重知识的生成与思想的碰撞,改变学生展示过于依赖于文本(如教材全解)的现状。

学生拿着教材、参考书、笔记本、或对着黑板上的板书照本宣科的展示是无效果的、不精彩的展示。

(5)学生展示时,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学生的听讲状态。

无论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展示时,学生大面积出现无精打采或是不专注的精神状态的课堂是不达标的课堂。

(6)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参与展示面,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展示途径表现自己。

原则上讲,参与面小于50%的课堂应该定为不活跃的课堂。

3、答疑环节的基本要求

答疑是学生展示过程中或展示后,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的应有的作用,这是新的教学模式中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地方,是评价课堂的关键点。

(1)答疑可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穿插进行,也可以学生展示

后集中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视情况而定,但展示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

(2)教师答疑应对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落实。

知识得

不到落实,课堂就是花架子,是无效的。

(3)教师答疑应适时将问题发展、提高,对课堂问题进行变式与拓展,并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思想方法。

(4)教师在答疑中应做“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

(5)教师答疑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激励。

4、自测环节的基本要求

(1)为保证知识的落实,每节课都要有达标测评的环节。

达标测评不要搞形式,尽管建议每节课只留5分钟用于自测,但反馈矫正其实是渗透在教学全过程的。

(2)自测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抽查提问、书面检测等。

提倡充分利用黑板和学案,尽可能让后进生进行板演练习,让所有学生都有书面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师在自测环节中要巡视,搜集学生中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归类,为后续教学积累资料。

(4)自测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互助与帮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