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40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C.汽车刹车后,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

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

ABD.用力拍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人走路被石头绊一下,身体向前倾斜;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些现象都是物体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而作出的反应,这种属性叫做惯性。

故ABD不符合题意;

C.汽车刹车后,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说明摩擦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C符合题意。

4.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1)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由图示分析运动方向变化情况;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只有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A.因为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因为小明在做圆周运动,所以小明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故B错误;

C.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向下,所以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始终是不变的,故C正确;

D.因为小明的运动状态不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明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答案】A

(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2)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3)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持静止;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消失了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正确;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错误;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点睛】

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7.如图分别是加拿大北部寒冷多雪地带(甲)和杭州(乙)常见房屋照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加拿大房屋屋顶结构比较陡。

屋面坡度对积雪的影响,当屋面坡度大到某一角度时,积雪就会在产生滑移或滑落,坡度越大滑落的雪越多。

据此屋顶屋面变陡时对积雪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积雪受力的情况均保持不变B.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变小

C.积雪受到屋面支持力变大D.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变大

【答案】D

ABC.屋顶上的积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屋顶的支持力、沿屋顶斜向上的摩擦力,积雪不动时,三个力是平衡的;

当屋面坡度大到某一角度时,积雪就会在产生滑移或滑落,坡度越大滑落的雪越多,这表明坡度变化,引起了力的变化;

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改变的是支持力和摩擦力,坡度越大,支持力越小,则压力越小,摩擦力会减小,A、B、C错误;

D.积雪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合力变大,即下滑力变大,D正确。

故选D。

8.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

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

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绳子拉力,A错误;

时间段,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和小强自身受到的重力平衡,小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电梯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

时间段,小强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为零,C错误;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小强所受的支持力一开始是大于重力的,后来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是一直都为零,D错误。

9.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

C.推讲台推不动时,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

D.人走路时,受到地面对人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杆对这人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也不变,A错误;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有这个摩擦力,皮带才能传动,B正确;

C.推讲台推不动时,这时讲台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推力等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C错误;

D.人走路时,人的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错误。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块B足够长,正方体A在B的上表面且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在竖直墙壁上,A、B质量相等。

当用大小为24N的拉力F使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已知地面、A、B三者的粗糙程度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8N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2ND.B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A.对A受力分析,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错误;

BCD.由题意,A、B质量相等,且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相同,由滑动摩擦力公式

可知,物体B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A、B之间的摩擦力

又在F作用下,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水平方向受平衡力,则有

由此可得:

,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2.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2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A.甲物体受到重力G甲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

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

N2=G甲+G乙

故该选项错误;

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

D.N3与N2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

N3=N2=G甲+G乙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等于甲的重力即N1=G甲,故N3大小不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

1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

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位置。

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A.pa段人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做加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人最终停在b位置,即b位置时人的重力与绳的拉力二力平衡,合力为零,在ab段,人的重力始终大于绳的拉力,因此合力与人运动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因此合力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上述分析可知物体下落过程中,pb段不断加速,bc段不断减速,因此b位置时速度最大,故错误,符合题意。

1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受到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不下滑,说明摩擦力f的大小大于重力G的大小

C.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斜面

A.重力G和支持力F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而且不共线,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C.物体在3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所以支持力F和静摩擦力f的合力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所以摩擦力f小于重力G的大小,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正确;

D.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1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水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A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所以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故A、C正确,都不符合题意;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D.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6.如图所示,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时,小明对小车没有做功

B.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给小明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A.小车在小明的拉力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小明对小车做功了,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小车受到小明的斜向上的拉力,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读图可知,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明的脚对地面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同时地面对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D错误。

17.如图所示,在大小为14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A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则(  )

A.木板A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B.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0N

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可能小于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

BC.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给A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故BC不符合题意;

A.木板A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向左;

水平拉力F,大小为10N,方向向右。

因为木板A的运动状态未知,所以木板A的受力情况不能确定,即木板A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D.B对木板A的压力小于木板A对地面的压力,但B与木板A的接触面材料与地面与木板A的接触面材料不同,所以不能确定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与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的大小情况,即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可能小于物体B对木板A的摩擦力,D符合题意。

18.如图吊灯静止挂在天花板下,下列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B.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

C.灯对线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D.线对天花板拉力和灯对线拉力

A.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灯对线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线对天花板拉力和灯对线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19.如图所示,物体G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去拉物体。

第一次F1=10N,物体未被拉动;

第二次F2=15N,物体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三次F3=20N,物体向左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B.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C.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向左

D.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掌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要产生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物体如果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大还是小,摩擦力和拉力都是二力平衡,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大拉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了,但摩擦力的大小还是不变的。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二力大小相等,合力大小就为零。

A.当F1=10N时,物体未被拉动,在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知拉力等于摩檫力即

f=F=10N

故A错误;

B.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故

f=F=15N

故B正确;

C.摩檫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物块相对与地面是向左运动的,所以地面对物块的摩檫力方向向右,故C错误;

D.当拉力是20N,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增大为20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故D错误。

本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

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0.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

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从图乙可以看到,0~2s木块在左端运动,2~4s木块在中间运动,4~6s木块在右端运动,并且这三个过程都是匀速运动,设在竖直管口受到的摩擦力是

,在水平管口受到的摩擦力是

,由题意可知

可解得

在竖直管口受到的摩擦力

,4~6s木块在右端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0~2s木块在左端匀速运动,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2~4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