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2474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docx

新疆财经大学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

  【答案】B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答案】D

  3、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4、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答案】D

  5、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

  A、培根夸美纽斯

  B、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C、培根康德

  D、杜威卢梭

  【答案】C

  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答案】C

  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科技

  【答案】A

  8、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A、发展

  B、进步

  C、创新

  D、改革

  【答案】C

  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答案】C

  10、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收集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答案】D

  1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答案】B

  12、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答案】D

  13、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答案】C

  14、在()中,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A、知觉想像

  B、动作想像

  C、有意想像

  D、无意想像

  【答案】C

  15、()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A

  16、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哪些学生得到发展?

()

  A、特长学生

  B、优秀生

  C、后进学生

  D、每个学生

  【答案】D

  17、学校卫生包括了()。

  A、身体卫生

  B、心理卫生

  C、青春期卫生

  D、身体卫生和心理卫生

  【答案】D

  18、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答案】A

  19、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答案】A

  20、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

  B、主动作用

  C、领导作用

  D、能动作用

  【答案】A

  2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22、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

  A、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B、有明确目的

  C、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D、活动内容精彩,形式多样

  【答案】B

  23、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答案】C

  24、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答案】B

  25、“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

  A、《老子》

  B、《学记》

  C、《劝学篇》

  D、《大学》

  【答案】B

  2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27、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父母

  B、教育

  C、环境

  D、遗传

  【答案】B

  28、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

  B、主动作用

  C、领导作用

  D、能动作用

  【答案】A

  2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

  3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答案】D

  31、在幼儿的想像中,()占主要地位。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答案】A

  32、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答案】B

  33、从活动的组织形式角度,幼儿园教育活动可分为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

  A、生活活动能力

  B、学习活动

  C、游戏活动

  D、区角(小组)活动

  【答案】D

  3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答案】C

  35、儿童游戏的主要物质支柱是()。

  A、课本

  B、玩具

  C、场地

  D、教室

  【答案】B

  36、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皮亚杰

  C、高尔顿

  D、华升

  【答案】B

  37、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3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春秋》

  B、《学记》

  C、《论语》

  D、《师说》

  【答案】D

  39、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答案】D

  40、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A、个性的调节系统

  B、个性的倾向性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个性的能动性

  【答案】C

  41、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答案】C

  42、“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答案】D

  43、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

  A、学校的出现

  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

  C、阶级社会产生

  D、文字的产生

  【答案】A

  4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

  45、幼儿语法意识从()开始明显出现。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答案】C

  4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47、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

  A、情绪追忆和情境表演

  B、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和情绪追忆

  D、认知提示和情感换位

  【答案】B

  48、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答案】B

  4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

  B、社会性

  C、创造性

  D、自觉性

  【答案】C

  50、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答案】A

  51、父辈和子辈两代人组成的完整家庭是()家庭。

  A、主干

  B、核心

  C、联合

  D、单亲

  【答案】B

  52、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的是()。

  A、法定条件

  B、法律关系

  C、行为准则

  D、法律后果

  【答案】B

  53、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的集中。

  A、触摸觉和视觉

  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

  C、口腔触觉和视觉

  D、动觉和机体觉

  【答案】B

  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答案】D

  5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答案】C

  56、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

  【答案】D

  57、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和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D

  58、不仅仅是讲与说,而应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指()。

  A、教师的语言

  B、教育智慧

  C、教师的交往

  D、教育反思

  【答案】A

  59、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A

  60、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枝”,说明的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61、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B

  62、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答案】B

  63、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育的内容及其简单

  B、德育的方式是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德育是平等的

  D、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D

  64、()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答案】C

  65、()是元认知知识的一种,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A、学习策略

  B、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习策略

  【答案】A

  6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答案】B

  67、教育心里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实际初

  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B

  68、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之为()。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人格感化法

  【答案】A

  69、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答案】A

  70、“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

  A、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

  B、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C、先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D、成熟对人发展的作用

  【答案】B

  7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答案】C

  72、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看电视频道节目而发展的

  D、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答案】A

  7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答案】C

  7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75、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答案】B

  76、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A、幼儿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B、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动词

  C、实词在4~5岁增长最快

  D、形容词在3岁增长最迅速

  【答案】C

  77、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答案】C

  78、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

  A、语言符号体系

  B、知识技术体系

  C、价值规范体系

  D、自然环境

  【答案】D

  7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A

  80、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答案】C

  81、根据()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A、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

  B、动作的连贯与

  C、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D、操作对象

  【答案】D

  82、广义的理解,保育是()。

  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

  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

  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

  【答案】C

  83、小学儿童思维形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答案】C

  8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答案】B

  85、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B、生产领域的应用

  C、学校教育

  D、市场推广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