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499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docx

人体工程学题库汇总

人体工程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

P1 

2.远在20世纪初,( 泰罗 )设计了一套研究工人操作的方法,被称为工效学的始祖。

  P1 3.韦伯定律标准方程式为( ΔI/I=K  ),其中K代表(  韦伯分数  )  P14 

4.ΔI/I=K.差别阈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其比例是一个常数,这是(  韦伯定律  )。

P14 

5.凡是足以被我们的分析器所感受从而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动因的刺激所必须达到的那种程度称之为(感受阈) P14 

6.下列有关感受阈的论述,错误的是:

( 视觉的感受要比听觉迟钝  ) P14~15 7.能够反映有关事物的个别特性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感受性   )  P14 8.“熟视无睹”反映的是下列哪种感觉特性?

(  感觉疲劳 ) P15 

9.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称之为( 注意  ) P16 10.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知觉特性?

(  知觉协调性  )  P15~16 

11.当我们看一座假山,尽管它的尺度很小,但仍然可以知觉是山的形状,这是由于知觉具备(恒常性)  P16 

12.记忆分为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四种,其中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是(形象

记忆)P17 

13.与室内设计最密切相关的是哪种记忆?

(  形象记忆  )  P17 

14.瞬间记忆是指人接受外界刺激后在(0.25~2s)的时间里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在1min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1min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

 P17 

15.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称为(  分析  ) P18 16. 思维形式包括:

概念、判断、推理,不包括(   感知  )  P18 17.通常在中等照度下,视觉暂留的时间约为(  0.1s   )  P19 

18.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器官以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知觉暂留 ) P19 19、认识事物的过程,除了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外,还包括( 想象 )。

P19 

20.根据人类学家赫尔的研究理论,(0-50cm)成为亲密距离、(1.3-4m)称为社交距离。

P23 21.下列不属于私密性基本状态的为(  焦虑  ) P23 下列属于私密性基本状态的为(  独居、匿名、保留  ) P23 

22.私密性有四种基本状态,其中“匿名”是指(   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 ) P23 23.保留指对某些事物加以隐瞒和不表露态度的倾向。

P23 

24.爱德华.T.霍尔将不同交往的习惯距离分为四种,(1.3— 3.75m)的空间距离属于(  社会距离  )、 

(50—130cm)的空间距离,称为(  个人距离  ) 、0—0.5m的空间距离,称为(  亲密距离  ) P24 25.下列哪一种人工照明方式通常是用直射式的发光体,在亮度上和方位上都是可调节的?

(局部照明)  P24 

26.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包括:

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环境因素,不包括( 情感因素)。

P25 27、测量人体重量的目的在于科学的设计人体支撑物和工作面的结构。

P29 28、人体测量的方法有:

丈量法、摄像法、问卷法、自控或遥感测试法。

P30

29.在设计一个桌子的高度时,选择的百分数据应为:

(  第5百分位  ) P34 30.在设计厨房工作台面高度时,选择的百分数据应为(  第50百分位  )  P34 31.在选择开关安装的高度时,选取的百分数据应为(  第50百分位  ) P34 32.在设计厨房设备高度时,应选择的合理的百分数据应为(  第50百分位 )  P34 33.在设计走道宽度时,选择的百分数据应为(  第95百分位   )  P34 34、代表集中趋势的变量常用的是平均数。

P35 

35.我国25岁男子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7.5),欧美的青年男子的身高约为8个头高。

 p37 36.我国25岁男子头与下肢的比例为(  1∶4  ) 肩宽是2个头高、上肢是3个头高。

 P37 37.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

(  衣着  )  P37 下列因素中哪些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

( 种族、年龄 、环境)  P37 

38.座面夹角和靠背与椅面夹角的最佳角度,工作椅为( 6°/105°)、休息椅为(10°/110°)、沙发椅为(14°/115°)、躺椅为(23°/127°)。

P41 39.正常的声环境噪声范围是(  30—80dB  ) P48 

40.室内设计时,人们往往会设置很多模特儿造成“人挤人”的假象,以招揽顾客,这是利用了人的哪种行为习性?

(   聚集效应  )  P52 

41.在空间的行为模式中,再现模式主要用于分析(   建成环境的意义   )  P53 

42.对住宅室内设计的流动模式进行分析,从起居室向下列空间移动,选择概率最高的是:

( 餐厅 )  P55 

43.行为分布模式主要是用来研究(  人在某一时空中的行为密集度  ) P55 

44.满足大多数人单独通行要求的通道,最小宽度是:

( 60cm )、最小高度是(200cm)。

  P57 45.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室内空间可分为大、中、小及局部空间等不同行为空间尺度,其中小空间一般是指(  具有较强个人行为的空间  )  P58 

46.走廊、门厅、通道等室内空间属于(  指向性状态的行为空间  ) P58 

47.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室内空间可分为大、中、小及局部空间等不同行为空间尺度,其中局部空间是指(  个人功能尺寸空间  )  P58 48.光的本质是(  电磁波 ) P59 

49.人类的可见光谱范围在(  400-760nm  )之间。

P59 

50.下列有关视觉机能的陈述,错误的是( 亮度同光源的发光强度和被照物的方位有关,而与周围环境的亮度无关 )  P61~62 

51.下列有关视敏度的陈述,错误的是(  眼睛不能感觉的红外线,但能感觉到紫外线  ) P62~63 52.下列哪种情况下,会在室内形成眩光现象?

( 不恰当的阳光采光口、不合理的光亮度、不恰当强光方向)  P65 

53.在我国建筑最好的朝向为( 朝南 )。

P68 

54.在我国建筑间距与高度的最佳比例是(  1∶1  )  P68 

55.对于幼儿园、托儿所、疗养院之类的建筑,如有条件一般需要设置阳光室,其目的在于(  获得紫外线照射) P68 

56.下列哪一种照明方式可以产生各种聚焦点以及明与暗的有节奏的图形,从而起缓解普通照明的单调性的作用?

(  重点照明  ) P69

57.均匀式照明的特点是:

(   灯具悬挂较高   )  P69 58.色彩的本质最早是由(  牛顿 )发现的。

P71 

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三属性的为(  对比度  )  P73 下列选项中属于色彩三属性的为(  色相 、彩度、明度 )  P73 

60.在光环境设计时,为保证物体色彩常性,错误的做法是(增大有光泽的面积)  P76 61.下列有关知觉效应的陈述,错误的是(   光色的诱目性是黄色强于红色  )  P77 

62.下列关于空间旷奥度视觉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当室内空间照度高,色彩为冷色调,界面质地光洁,温度偏冷时,空间显得宽敞 )  P105 63.小于(20)Hz的声波,我们称为次声。

 P108 

64.超过(  80dB )的声环境,让人感觉到烦躁不安。

P110 

65.在设计一些较大的观众厅时,考虑到声源的方向性因素影响,一般不采用下列哪种空间形状?

( 正方形 )  P112 

66.人的哪种听觉特性能使我们辨别不同地点的各种声音的每一声源位置?

(  双耳听闻效应  )  P113 

67.商场通过播放音乐可以营造出更好的购物环境,这是利用了哪种听觉特征?

( 掩蔽效应 ) P114 68.见到鲜花,但不能立即闻到其香味,这反映的是人的哪种嗅觉特征?

(  嗅觉阈限 )P130 69.考虑到人的行为空间高度和知觉因素,我国住宅规范确定住宅室内净空为(2.65m ) P152 70.根据人机工程学,橱柜台面高度应为(  890-920  )mm。

P158 71.窗的宽度不宜太小,起居室和卧室的窗须大于( 900 )mm。

P161 

72.为了有效提高室内光照水平,窗的宽度不宜太小,起居室和卧室的窗宽均须大于( 90cm ) P161 73.不同的顾客具有不同的购物行为目的,商店室内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吸引下列哪一类顾客?

(  无目的的购物者  ) P169 

74.考虑到购物环境的便利性,小商店、连锁店、售货亭应该设在近居民出入密集的地方,服务半径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  500m  )  p170 

75.顾客在店堂内的行为有多种表现,下列哪一种行为表现是店堂设计中较理想的形式?

(  顾客在店内的步行轨迹曲折迂回,并在多处停留  )  P184 

76.在进行沿街商铺设计时,往往采用店铺门面凹进的形式,其目的在于( 形成可停留驻足的购物环境 )  P185 

77.下列有关餐厅环境设计的陈述,错误的是(  墙面质地越光洁越好  ) P197 

78.展厅内应避免光线直射观众和眩光,采用玻璃柜布置展品时,应使展柜内的展品照度(  高于  )一般照度。

P209 

79.剧场的舞台到最远的观众席,视觉距离不宜超过:

( 30m )  P212 

80.视觉距离会影响到足球场内观众席的布置,最远的坐席到球场中心不宜超过多远距离?

(  70m  )  P212 

81.根据人体工程学,一般工作台面的高度为( 700~800 )mm之间。

 P 82.根据人体工程学,座椅的椅面高度一般为(  450-500mm ) p 83.根据人体工程学,一般衣柜的深度为(  500-600mm )  p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人体工程学:

是以人的心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综合多种学科研究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使得生产器具、生活器具、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与人体功能相识应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心理:

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P13 

行为:

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P13 

感觉:

是人的大脑两半球对于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p14 

感受阈:

即凡是足以被我们的分析器所感受从而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动因的刺激所必须达到的那种限度。

 P14 

感受性:

就是能够反映有关事物的个别特性的能力。

P14 

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提出,差别阈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其比例是一个常数。

这就是韦伯定律。

(△I/I=K.其中△I—-差别阈限、I—-标准刺激强度、K—-韦伯分数,K<1) P14 知觉:

是人的大脑两半球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

p15 注意: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

P16 

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P16 

有意识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P17     记忆:

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信息储存。

P17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P18 

思维的品质:

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P18 

想象:

就是利用原有的形象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P19 

视觉暂留:

是指当视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还会延宕若干时间,在刺激停止后若干时间内延宕的视觉,又叫视觉后像,视觉余像、视觉残像、视残留。

 P19 错觉:

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知觉。

 P20   向光性:

是人类的本能和视觉的特性。

P23 

私密性:

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需要。

 P23 

领域:

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P24 个人空间:

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P25 

人体测量学:

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学科。

 P26 

人体构造尺寸:

指人体的静态尺寸,它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

P29 人体功能尺寸:

是指人体的动态尺寸,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

P29 

摄像法:

由于人体功能尺寸随着姿势而变化,故一般丈量法难以测得较准确结果,常用的方法是用照相机或摄影机等作投影测量。

 P30 

丈量法:

主要用人体测量仪来测量人体构造尺寸。

P30 

自控与遥感测试法:

依靠自动控制系统,将压力输入,由电脑测得其结果。

利用多功能生理测试仪,采用遥控方式测量人体运动时的肌电大小,心律的变化,确定这些运动尺寸的合理数值。

 P30 

百分位:

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又叫百分点。

 P34 

自我需要:

人是环境中的人,不同层次的人,不同种族、年龄、文化水平、道德观念、修养、伦理等,对环境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需要既包含生理需要,也包含心理需要。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并且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P49 

环境行为: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称之为环境行为。

 P48 

人的行为习性:

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这就是人的行为习性。

①抄近路 ②识途性 ③左侧通行 ④左转弯 ⑤从众习性 ⑥聚集效应P50 

聚集效应:

当空间的人群密度分布不均时,则会出现滞留现象。

如果滞留时间过长,这种集结人群会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称之聚集效应。

 P52 

视觉的恒常性:

人对固定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空间等特性的认识,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视觉的恒常性。

P60 

视敏度:

眼睛对某波长的光的敏感程度,成为视敏度。

P62 视野:

就是视线固定时,眼睛所看到的范围。

P63 

临界融合频率:

恰好能开始感觉到闪光时的光的闪熄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P64 闪烁:

眼睛会感觉光的周期性时间变动的现象,称为闪烁。

P64 

眩光:

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成为眩光。

P65 

视度:

就是指观看物体清楚的程度。

P66 

色彩对比:

在视野中一块颜色的感觉由于受到它邻近的其他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P75 色觉:

色觉器官在色彩刺激作用下由大脑引起的心理反应,即不同波长的光线对视觉器官的物理刺激的同时,大脑将其接受的色刺激信息不断地转译成色彩概念,并与储存在大脑里的视觉经验结合起来,并加以解释,形成了颜色知觉。

P75 

色觉的褪色现象:

色彩的疲劳感又会引起彩度减弱、明度升高,逐渐呈灰色(略带黄)的视觉现象,此为色觉的褪色现象。

P76 

色彩知觉效应:

由于感情效果和对客观事物的联想,色彩对视觉的刺激,产生了一系列的色彩知觉心理效应,这种效应随着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P76 

色彩调和:

就是研究配色时色彩之间的协调关系,它包括色相调和、明度调和、彩度调和及其面积调和等。

P80 

格式塔:

又叫完形,是指伴随知觉活动所形成的主观认识。

 P82 

等质视野:

未形成稳定图形的知觉范围称为未分化的视野,即等质视野。

P83 

错视形:

是视觉图形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客观图形在特殊视觉环境中引起的视觉反映。

P90 视觉界面:

界面是指物质空间的空间范围,视觉界面是指被人看到的空间范围。

P97 声源: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故任何一个发声体,都可称为“声源”。

P108 噪声:

除了能传播信息或有价值的声音外的一切声音,均称为噪声。

P110 响度:

量度一个声音比另一个声音响多少的量,称为响度。

(单位:

“宋”)   p112

嗅觉适应:

指的是在有气味的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一定时间以后,嗅觉感受性就会降低。

P130 修订评价:

就是对某个方案的评改,肯定方案的优点,找出不足之处,以便修订和完善,这种评价在室内设计中是经常进行的。

P136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P2 

答:

1、生理学:

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心理学:

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环境心理学:

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4、人体测量学:

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2、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及其活动的特征。

P13 

答:

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人的认识活动;二是人的情绪活动;三是人的意志活动。

     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常用三种维度来描述其活动特征:

一心理活动的过程;二心理活动状态;三个性心理特点。

    3.简述感觉的特性。

P15 

   答:

第一是感觉适应,是由于感觉器官不断地接受同一种刺激物的刺激而产生的。

 

     第二是感觉疲劳,当同一种刺激物的刺激时间过长时,由于生理原因,感觉适应就要变成感觉疲劳。

 

       第三是感觉的对比,是因为同一感觉器官能接受不同刺激物的刺激,这就产生了比较。

        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丧失后,其他感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偿。

 4.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P15~16 

答:

知觉是大脑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5.知觉分为哪几种类型?

P16 

答:

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种。

 

空间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

空间知觉是室内设计的基础。

 

时间知觉是人对时间的知觉,是依靠人体感官(主要是视觉)与客观物体的参照物比较而产生的。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运动的反映。

 

6、如何合理利用记忆的规律,加强记忆力?

P17 答:

㈠是记忆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 

㈡是对记忆的材料进行理解; ㈢是注意记忆材料的特征; ㈣是多种感官的并用; 

㈤是采用多种形式复习记忆材料。

 

7.室内设计时,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应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P16~17 答:

⒈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强度;如采用强光、巨响、奇香。

等刺激。

   

⒉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  如采用闪动的灯光、节奏变化大的音乐等。

 

⒊是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

如少见的或奇异的舞厅形状、名牌或名人效应、强烈的广告等。

 8.思维的基本过程。

P18 

答: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思考的过程。

     综合,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思考过程。

 

    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

     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区别开来的过程。

 

    概括,就是把事物和现象中共同的和一般的东西分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头脑中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过程。

 

9.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P25 

答:

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等; 二是人际因素,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 三是环境因素,如活动性质、场所的私密性等。

 10.简述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P27~28 

答:

主要因素有:

⑴种族:

不同种族,人体尺度不同。

  ⑵地区:

不同地区人体尺寸也有较大差异。

 ⑶性别:

男女的人体尺寸在个体和群体上又很大差异。

  ⑷年龄:

不同年龄的人体尺寸个体差异很大。

  ⑸职业: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和教育工作者,人体尺寸的群体差异不同。

  ⑹环境:

不同时期由于经济条件、文化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影响人体尺寸的变化。

 11、人体测量的主要内容。

P29 

答:

⒈人体构造尺寸   主要指人体的静态尺寸,它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

 

⒉人体功能尺寸   是指人体的动态尺寸,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

 

⒊人体重量       测量人体重量的目的在于科学地设计人体支撑物和工作面的结构。

 ⒋人体的推拉力   测量人体推拉力的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橱门的开启力和橱柜抽屉的重量,进而科学地设计家具五金的构造。

  12、人体测量的方法。

P30 

答:

人体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丈量法、摄像法、问卷法、自控或摇感测试法。

 

丈量法:

主要用人体测量仪来测量人体构造尺寸。

 

摄像法:

由于人体功能尺寸随着姿势而变化,故一般丈量法难以测得较准确结果,常用的方法是用照相机或摄影机等作投影测量。

  

    问卷法: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被测者关于“舒适”的功能尺寸的生理和心理的主观评价。

 

自控与遥感测试法:

依靠自动控制系统,将压力输入,由电脑测得其结果。

利用多功能生理测试仪,采用遥控方式测量人体运动时的肌电大小,心律的变化,确定这些运动尺寸的合理数值。

  13.环境与行为交互作用可归为哪几个过程。

P49 

答:

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称之为环境行为,行为是多样的,不同环境的刺激作用,人类自身不同的需求,社会不同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环境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人类的环境行为时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的需要,或是由于社会因素作用所形成的,其结果则表现出适应,改造和创新的环境。

其过程是:

1)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满足一定的需要,行为是自身动机或是需要作出的反映。

 2)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

 

3)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构成新的环境,又将对人产生新的刺激作用。

便形成新的循环。

这便是人类环境行为的基本模式。

    14.简述人体舒适性。

P48 

   答:

人体舒适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

 

       知觉舒适性是指环境刺激引起的知觉舒适程度。

 15.简述人的行为习性的主要内容。

P50-52 

答:

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这就是人的行为习性,有如下几种:

①抄近路 ②识途性 ③左侧通行 ④左转弯 ⑤从众习性 ⑥聚集效应 

16.视度是指观看物体清楚的程度,请简述与物体视度有关的因素。

P66 答:

⒈物体的视角(物体在眼前所张的角); 

⒉物体和其背景间的亮度对比; ⒊物体的亮度; ⒋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 ⒌观察时间的长短。

 

17.简述人工照明的三种方法。

P69 

答:

人工照明有三种方法:

均匀的、局部的和重点的照明。

 

⒈均匀式照明或环境照明是以一种均匀的方式去照亮空间。

 

⒉局部照明或工作照明是为满足某种视力要求而照亮空间的一块特定区域。

 ⒊重点照明是局部照明的一种形式,它产生各种聚焦点以及明与暗的有节奏的图形。

 18、为了保证色彩常性不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在光环境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P76 答:

⑴避免强烈的影子或高光; 

⑵要有足够的照度; ⑶光源显色性要好; ⑷尽可能减少眩光; 

⑸在照明较差的表面上,应采用高彩度或高明度的颜色; ⑹光源位置应能清楚地被察觉; ⑺减小有光泽的面积; 

⑻白色表面应分散在视野的周围; ⑼物体表面质地应能看出。

 

19、物体表面材料的物理性能、肌理,在不同光线和背景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质地视觉特征,简述质地的视觉特征。

P93 

答:

物体表面材料的物理性能、肌理,在不同光线和背景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