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537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docx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种群生态学

生物学基础知识复习学案

生态学-2

全国生物学联赛辅导教案

种群生态学

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探讨一般规律时,泛指该种的任一种群;具体研究时,种群是具体的,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

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种群具有以下特征:

(1)空间特征:

种群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格局;

(2)数量特征:

种群成员总是有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3)遗传特征:

种群中的成员都有一定的基因组成。

在相对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种群具有自我调节个体密度的能力,所以说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结构、功能的整体,是一个客观的生态学单位。

一、种群的一般特征

(一)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1.种群密度的定义

(1)种群大小:

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的多少(绝对量);

(2)种群密度:

指单位空间内个体数目或生物量(相对量)。

2.种群密度的类型

(1)天然密度:

单位空间的生物数量(粗密度);

(2)生态密度:

单位栖息空间内生物的数量(特定密度或经济密度),均匀分布时二种密度相同,集群分布时生态密度较大。

根据种群密度的适宜程度,可以分为:

(1)最适密度:

种群增长处于最佳状况时的种群密度;

(2)饱和密度:

特定环境所能允许的种群最大密度;

(3)最低密度:

濒临灭绝前的种群密度。

3.构件生物

由一个合子发育成由一套构体组成的个体,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一个稻丛有许多分蘖,并且构件数很不相同,从构件产生新的构件,其多少还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高等植物是构件生物,大多数动物属于单体生物,单营固着群体生物的珊瑚、苔藓虫等也是构件生物。

(二)种群的内分布型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

种群的内分布的类型可分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分布三种类型(图1)。

图1种群的内分布型

1.随机分布:

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

随机分布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在资源和空间充足且较均匀、种群内个体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随机分布。

例如,森林地表层中的一些蜘蛛,面粉中的黄粉虫。

2.均匀分布:

个体之间保持相近的距离。

这种分布要求空间资源均匀,再加上人为影响、虫害或种内斗争等而引起。

均匀分布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

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是形成均匀分布的另一原因。

3.群集分布:

个体的分布呈密集的斑块。

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呈此分布。

群集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

(2)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最常用而简便的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方差/平均数,即S2/m:

若S2/m=0均匀分布;

若S2/m=1随机分布;

若S2/m>>1集群分布。

(三)种群统计学

1.种群的性别比例

(1)种群的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2)种群性别比例的表示方法:

简单性比(雄:

雌);总性比(雌/总数×100%或雄/总数×100%)。

2.种群的年龄结构(图2)

(1)年龄结构:

指种群中各个年龄级个体数的分布情况,也称年龄分布或年龄组成。

可以绝对年龄划分为年、月、日、时等,或以生殖状况划分为繁殖前、繁殖期、繁殖后年龄等作为时间。

图2人口的年龄结构

(2)年龄比例:

种群中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3)年龄金字塔:

按年龄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用图形表示。

上下表示年龄级,左右宽度表示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

(图3)

①增长型金字塔:

典型金字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基部宽、顶部狭窄。

②稳定型金字塔:

钟形,出生率与死亡率相近;各部相近。

③衰退型金字塔:

壶形,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数量趋于下降;基部比较窄,中上部宽。

图3年龄金字塔的三种基本类型

(4)年龄结构的应用

①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经济鱼类的捕捞标志——捕捞种群年龄的低龄化和小型化现象;

③研究人口的有用工具。

4.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

出生率为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

①最大出生率:

理想条件下(无生态因子起限制作用,生殖仅受生理限制)的出生率。

②实际出生率(生态出生率):

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有:

①性成熟的速度;

②每次新产个体数;

③单位时间的繁殖次数;

④繁殖期长短。

(2)死亡率

死亡率为种群中个体死亡的速率。

①绝对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种群中个体死亡的数目。

②专有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占初始种群个体数的比例。

③最低死亡率:

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

④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

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

①种群密度越高,死亡率越高;

②个体发育期,幼体死亡率高;

③环境恶劣死亡率高。

(3)存活率

某一时间间隔后种群存活的个体数占初始(原来)种群个体数的比例。

5.迁入和迁出

迁入和迁出是指种群间生物个体的相互运动,是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由于种群间的界限常不明确,研究迁入和迁出的空间变化过程很困难,目前,这类研究常采用遥测技术。

(四)种群的数量及其动态

种群的数量及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在资源利用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生命表

(1)生命表:

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是分析种群动态的有效工具。

首先划分年龄阶段,记录各年龄级开始时的种群数量,直至该群动物全部死亡,最后据此计算各年龄级死亡率、存活分数、平均寿命等。

(2)生命表的类型

①动态生命表:

记录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存活(死亡)过程的生命表。

个体经历了相同的环境条件,适于寿命较短的种群,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

②静态生命表:

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种群进行年龄结构的调查所编制的生命表。

各年龄的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适于稳定的种群和寿命较长的动物,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

2.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是以时间间隔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存活个体数或存活率为纵坐标所作的曲线图。

与生命表相比,存活曲线更直观地看出种群的数量动态。

为了比较种群数量变化率,纵坐标常采用对数形式;为了比较不同寿命种群动态,横坐标常采用相对年龄。

不同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图4):

(1)I型:

凸型存活曲线,种群接近生理寿命之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迅速上升。

例如,人类和大型兽类。

(2)II型:

对角线型存活曲线,种群下降速率(死亡率)各时期相等。

例如,许多鸟类。

(3)III型:

凹型存活曲线,早期死亡率高,以后死亡率很低并稳定。

例如,牡蛎等甲壳类,固定下来后死亡率很低;鱼类、两栖类、海产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等都属这一类。

图4存活曲线的类型

(五)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动态,年龄结构、性比等特征影响种群动态,但是,任何单一特征都不能说明种群整体数量的变化。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是种群整体数量变动的重要参数。

种群内禀增长率是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用rm表示,它充分表现了种群最大潜在生殖能力,又称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rm与实际增长率(r)之差被称为环境阻力。

因为实验条件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所以由实验测定的rm值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正因为如此,人们能应用rm值为指标,测定某种生物种群的最适环境。

二、种群的增长模型

建立动物和植物的种群动态数学模型的目的,在于阐明自然种群动态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帮助理解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是怎样影响种群动态的。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在假定种群的增长是无限的,世代不相重叠,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具有年龄结构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单种种群的增长数学模型为:

Nt+1=λNt

Nt=N0λt

其中λ是种群的周限增长率,

如果λ>1种群上升;

如果λ=1种群稳定;

如果0<λ<1种群下降;

如果λ=0雌性个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二)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在世代重叠的情况下,种群以连续的方式变化。

这种系统的动态研究涉及到微分方程。

把种群的变化率dN/dt与任何时间的种群大小N(t)联系起来。

最简单的情况是有一恒定的每员增长率r,它与密度无关,即:

Nt=N0ert

以种群的大小Nt对时间t作图,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

r是种群的一种瞬时增长率,

如果r>0种群上升;

如果r=0种群稳定;

如果r<0种群下降。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自然界的环境总是有限的,任何种群不可能长期表现为指数增长。

一对旅鸫每年繁殖2次,每窝4枚卵,如果后代全部存活,并按此速度繁殖,10年后种群数量可达24414060只。

30年后,约2×1021只。

该数量的旅鸫可覆盖整个地球,厚度可达7.2公里。

显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指数增长只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来。

在自然界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称为逻辑斯谛增长。

1.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记作K。

当种群大小增至K,即Nt=K时,种群为零增长。

随着种群密度上升,种群增长率逐渐按比例降低,即每增加一个个体的影响是1/K,种群增长受密度的制约。

据此,种群增长曲线由“J”型变为“S”型(图5)。

图5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的模型为:

=rN

=rN

Nt=

2.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

(1)开始期:

也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种群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

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速度加快;

(3)转折期:

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

个体数超过K/2时,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

种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3.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意义

(1)密度的增加及其对种群增长率的反馈作用不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间存在时滞,常见的有反应时滞和生殖时滞等;

(2)时滞越长,种群越不稳定,对此类种群的描述,可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基础上作适当的修正;

(3)有时滞种群常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出现波动或振荡。

4.逻辑斯谛方程的局限性

(1)环境条件充分恒定,不影响种群的生殖率和死亡率,仅受密度的影响;

(2)拥挤效应应对种群所有个体的影响相同;

(3)密度变化无时滞地影响生殖率和死亡率;

(4)种群增长率与密度是相关的,甚至密度很低时也是如此;

(5)种群具有稳定的年龄结构;

(6)在有性生殖的种群中,雌性个体总能找到配偶。

三、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在增长期过后,种群数量多在K值附近波动,这种波动称为种群的数量变动,波动范围表现为相对稳定性。

1.季节消长

种群的季节消长主要受环境季节性变化和生物生活史的适应性变化所调节。

如植物的四季变化,春天小麦,秋天玉米,鸟类春季繁殖、夏季季节性繁殖。

2.年变动或波动

种群数量的年变动是种群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1)不规则波动:

如鳕鱼的数量变动受捕捞强度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种群数量都有所上升。

东亚飞蝗则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干旱可使蝗卵存活率提高,第二年大发生。

(2)周期性振荡:

哺乳动物种群常有9-10或3-4年的周期性变化。

如雪兔和捕食者猞猁,具有9-10年的周期,没有猞猁,雪兔种群仍保持这一周期;北方许多啮齿类及捕食者的波动周期表现为3-4年;果树表现2年的周期。

3.种群爆发和大发生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大发生。

最闻名的种群大发生多见于害虫和害鼠。

4.种群平衡

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大型有蹄类、食肉类、蝙蝠,多数一年只产一仔,寿命长,种群数量一般很稳定的。

5.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渡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

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满、成熟晚的生物,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形。

6.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吞没了原有的地方的种群,结果倒是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四、种群的进化对策

如果种群是由生理上适应环境能力强和遗传上等级高的优质个体组成的,这个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就占有优越地位,个体的存活能力高,产生的后裔多,种群数量容易上升,分布区域容易扩大。

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活史和种群生态特征,例如,出生率、寿命、大小和存活率等,被视为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进化对策、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表1)。

表1r-对策和K-对策种群的主要特征区别

特征

r-对策

K-对策

环境条件

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

较稳定,可预测,比较确定

死亡率

大,为随机的非密度制约

小,为较有选择的密度制约

种群密度

随时间变化大,无平衡点,处在环境的K值以下,属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

随时间变化不大,接近环境的K值上下,属于饱和生态系统,无需生物重新定居

竞争

强弱不一,一般较弱

通常较激烈,一般较强

选择结果

种群迅速发展,扩大种群增长率r,个体小,繁殖早

种群缓慢发展,增强竞争能力,降低资源阈值,个体大,繁殖晚

寿命

短,通常不到一年

长,通常多于一年

对子代投资

小,常缺乏抚育和保护机制

大,具有完善的抚育和保护机制

迁移能力

强,适于占领新的生境

弱,不易占领新的生境

能量分配

较多地分配给繁殖器官

较多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

五、种内关系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中,其作用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生物因素。

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和规则的波动与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有关。

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主要是指气候等非生物因素。

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一)种群的密度效应和生长可塑性

1.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当种群密度较低时,种群产量与密度成正相关;但是,在高密度,或者说植株间距小、彼此靠近的情况下,植株之间彼此竞争光、水、营养物质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个体的构件数少。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可以概括为:

最后产量与密度无关。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

c=

d

其中c为总产量,

为平均每株重量,d为密度(植株数)。

2.-3/2自疏法则

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增长,种内对策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即:

=cd-3/2

(二)动物的婚配制度

动物的婚配制度:

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婚配包括异性间相互识别、配偶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后代的抚育等。

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原因可能是资源的分布,主要是食物和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1.多雌多雄制(混交制):

如鱼类。

性别比例多不稳定,对后代照顾少。

2.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

如晚成鸟。

性别比例稳定,亲体照顾较多。

高质而分布均匀的资源有利于产生一雄一雌的单配偶制。

3.一雄多雌制:

如鸡、马、盘羊等。

性别比例不稳定,较强壮的雄性拥有交配权,其基因易被保留,繁殖力强。

4.一雌多雄制:

如螳螂、大鸨、鮟鱇等,少见。

性别比例不稳定。

(四)隔离与领域性

1.隔离的定义

在种群内部个体间、配偶间或某种方式结合的小群间常保留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这种现象称为隔离。

2.隔离的原因

(1)环境资源不足;

(2)直接对抗。

3.隔离意义

减少竞争,防止因密度过大耗尽环境资源,使空间利用(更加)趋于合理化。

4.领域

领域性指生物保持隔离的任何积极(主动)机制(行为或化学物质的竞争等)。

领域是动物的活动区,领域性是为保卫活动区所采取的措施,领域性是引起隔离的原因之一。

植物过于密集时,因竞争阳光、水分、无机盐等而导致自疏。

许多动物占有一定的空间,经常在某一区域内活动,该区域称为其个体或家族的巢区或家区。

在家区中,受到严格保护、禁止其它同种个体侵入的核心部分称为领域。

(五)群聚和分散

群聚和分散是生物种群对空间资源的两种利用方式。

1.群聚

群聚(集群、群集)是指种群内部个体朝向一起集中的现象或趋势。

群聚的生态意义包括:

(1)有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企鹅);

(2)群聚以共同取食(秃鼻乌鸦);

(3)共同防御天敌(斑马);

(4)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鸡类春季集群,鱼类生殖洄游);

(5)有利于迁移(蝗虫群居相)。

2.分散

分散是指种群的一部分个体离开本种群栖息区域向外扩展的现象。

分散的生态意义包括:

(1)保证种群的食物需要;

(2)保证生活和繁殖的空间;

(3)调节种群密度。

六、种间相互作用

种间相互作用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是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学的界面研究。

在某一地区(生境或群落)中有许多种群生活在一起,种群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形式很多,有对抗性的,也有互助互利的,还有二者间过渡形式。

同一群落中,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有多种方式,例如,中立(两个种群彼此不受影响,和平共存)、竞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性影响)、偏害(一个种群受抑制,另一种群无利、无害)、寄生(一个种群个体生活于另一种群个体中,寄生者得利,宿主受害)、捕食(一种被另一种所食)、偏利共生(共栖,一种有利,另一种无害也无利)、原始合作(两种都有利,但不是必然的,可分开)和互利共生(两种都有利,是必然的,不可分开)。

(一)竞争

1.竞争的概念

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种群)(两种或多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相互抑制,给对方带来不利影响,被称为竞争。

例如,冰草是美国的土著种,引入欧洲的雀麦后,由于雀麦的根系在冬季生长速度较快,根系比较发达,到7-9月旱季来临时,土壤上层变干,冰草先受其害,死亡率较高,致使雀麦逐年增加,最终排挤了冰草;高斯用一种杆菌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单种培养时,都呈“S”型增长,等量混合培养时,因竞争食物资源,增长快的双小核草履虫排挤了大草履虫,二种培养期间未分泌有害物质;在一个试管中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结果双小核草履虫生活于试管的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均以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的猛禽类,分为昼行性(隼形目)和夜行性(鸮形目)两大类。

2.竞争的一般特征

(1)不对称性是竞争的一个共同特点,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

(2)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够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3.竞争的结果

种间竞争的结果有两个:

(1)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排挤掉;

(2)一个种群迫使另一种群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特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

设N1和N2分别为两个物种的种群数量,K1、K2、r1、r2分别为该两物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种群增长率。

按照逻辑斯谛模型:

=r1N1

当考虑到两物种竞争或共同利用空间时,除N1外还要加入N2:

=r1N1

其中α为竞争系数,它表示每个N2个体所占的空间相当于α个N1个体。

若α=1,表示每个N2个体对N1种群所产生的竞抑制效应,每个N1对自身种群所产生的相等;

若α>1,表示物种2的竞争抑制效应比物种1的大;

若α<1,表示物种2的竞争抑制效应比物种1的小。

对于物种2:

=r2N2

从理论上讲,两个物种竞争的格局可能有以下几种:

(1)当K1>K2/β,K2

(2)当K1K1/α时,N2取胜,N1被排挤掉;

(3)当K1>K2/β,K2>K1/α时,平衡不稳定;

(4)当K1

3.高斯假说于竞争排斥原理

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这一假说被称为高斯假说,又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4.生态位

Grinnell提出Niche这一名词,定义为物种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指具体的居住区域,即空间生态位;Elton认为,生态位是指物种在其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强调与其他物种间的营养关系,即营养生态位;Hutchinson认为,生态位是指在N维空间中的一个物种能够存活和增殖的范围,即超体积和多维生态位;Odum认为,生态位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们在各种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

生态位的分化是竞争物种共存的基础。

(二)他感作用和偏害作用

他感作用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对别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又称异种抑制作用。

植物的分泌物在种间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感作用是保证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物排出分泌物的方式或途径主要有挥发和根的直接分泌。

影响分泌物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体的生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温度、风、降水量、气压、光照)。

(三)捕食作用

捕食就是一种生物攻击、损伤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的现象;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

狭义的捕食指肉食动物捕食其它动物;广义的捕食还包括食草动物的食草作用、拟寄生(寄生蜂将卵产于其它动物卵中,在幼虫体内生长)和寄生等。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即猎物是捕食者的食物资源,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有调节作用。

在评价捕食作用时,常从个体角度看待,认为捕食者是强者,猎物是弱者,捕食者会使猎物数量减少,是一种威胁和灾难。

再加上人也是捕食者,由于对共同资源的竞争,本能地对捕食者产生憎恨。

但是,从种群水平上看,捕食者确实限制了猎物种群的增长,但对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捕食者-猎物的种群动态表现不同,因种而异。

澳洲瓢虫对吹绵介壳虫的防治作用。

网捕凶猛鱼类,可使大麻哈鱼数量增加,鱼苗成活率提高了三倍;可使武昌东湖的鱼产量增加。

捕打榛鸡天敌后,仅雏鸡的存活率提高,对秋季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林姬鼠和欧鼠平种群数量变化很大,它们的捕食者灰林鸮种群非常稳定。

千里光的数量直接决定捕食者的数量。

捕食者的猎物可以有多种,一种猎物也有多种捕食者,捕食者的食物组成可以随猎物种群数量、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不同于狭义的捕食作用,食草动物对于许多植物(如高等植物)并不杀死,只取食其中的构件(如部分树叶等)。

接近于寄生,但不是弱者对强者的依附。

食草动物对植物种群的作用也是复杂的。

植物没有被动物全部吃掉,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食草动物在进化中发展了自我调节机制,防止作为植物全部被毁灭;

(2)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防卫机制。

协同进化:

是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四)寄生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摄取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而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者与捕食者不同,它多次摄取宿主营养,一般不“立即”或直接杀死宿主,这是“弱者”依附“强者”的情况。

寄生者:

因其生活环境稳定、少变、营养条件优越,所以,神经、感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繁殖力高,有雌雄同体现象。

宿主:

因寄生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