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5416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所以,韩国汽车在看似平庸中显示出匠心独运的不平凡之处,在不显山露水的外表下蕴藏着积百家之长、推陈出新的稳健风格和出众的性能价格比,这的确是奇迹。

如果我们的孔老夫子还活着,他肯定会欣喜不已:

弟子3000,贤人72+1,这1恐怕就是现代汽车的老总,因为韩国汽车的发展史印证了夫子的“中庸之道”没有过时。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曾被作为保守消极、不讲原则、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而其真正含义“中正和平”常被曲解,它是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的一朵奇葩,穿过时间的隧道正愈来愈喷放出奇异的芬芳。

在而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对于企业管理不无借鉴,甚至是指导意义。

“允执其中”是中庸之道的首要内容。

运用在企业管理上就是“双赢”,“两害相权取其轻”等经营策略的同义语。

1996年微软想在联想PC上100%预装Windows95,联想很为难:

一口回绝,很可能错过机遇;

装上,每台机子要增加成本50-60美元,同样的DOS许可只要10美元。

联想的领导人很有智慧:

坐下来,讨价还价,磨嘴皮,大家都让一点,结果,联想预装了Windows95,巩固了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

“过犹不及”就是反对走极端,正确的方法是“无过无不及”,既不偏狭激进也不保守落后、不思进取。

企业管理追求的基本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但走极端就不好,为追求暴利,污染环境,残酷对待员工,进行商业欺诈,违法违规投机……结果往往不妙。

上个世纪末日本房地产泡沫阵痛犹在:

一个东京都的房地产价格竟然超过了美国整个国土价格的四倍!

而今的深圳“富士康”等血汗工厂的内幕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最令人慨叹的例子无过于福特汽车公司,当年老亨利•福特是第一个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人,在日进斗金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工人的福利,他说,工资很重要,它不但是劳动的报酬,还是工人生老病死、读书娱乐、父母赡养、子女教育等等的保障,所以,当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腰包鼓鼓的,意气风发,跟随老福特为美国、以至世界安上了轮子。

福特汽车公司在企业利润和员工福利之间求得了平衡。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福利仍然是世界汽车业中最好的。

2005年,每个员工的工资福利大约为13万美元。

32万员工,要多少钱?

但现在汽车工业再也不是福特一枝独秀了,而是百花齐放、群雄并起,福特汽车公司过大的员工福利开支导致福特汽车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下滑,2005年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27%,不得不大幅裁员。

事实证明,在企业管理中,即使是十分美好善良的事也不能做得过分,过犹不及啊!

“中庸之道”很讲究“和而不同”。

和是和谐;

同是丧失原则、丧失自我的苟同。

“和而不同”有辩证法的意味,对企业管理而言,这意味着求同存异,有自己的特色,走自主创新之路。

从上世纪末以来,由于电子技术的运用,通讯领域竞争近乎残酷,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情急之下发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惊世之言。

我们国内一批批通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又如雨后彩虹般的昙花一现。

中兴通讯刚成立时是“七国八制”(七个国家的八种制式设备),人员也是招集来的各路好汉,前途难测。

它的决策者不急功近利,不大赢大赌,求的是着眼长远,稳健发展。

几年过去了,中兴通讯设备运行良好,公司稳步做大做强。

安徽有个岳西布鞋,小得很,在经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同国际市场“和”得很紧,产品供不应求,但它在生产方面却又与现代化企业“不同”,甚至有些“土”,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一针一线,一家一户。

这个不太起眼的民营企业在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凡的社会效益,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条件。

很有些人认为“中庸之道”墨守陈规,消极保守,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中庸之道”很重视通达权变,实事求是。

当年仁义之道在春秋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历史条件下很是行不通。

夫子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要到海外求发展。

他要弟子“舍身求仁”。

当弟子问他如果有个并不怎么赞赏我们观点的当权者愿意同我们合作,该怎么办?

他立即回答:

“沽之哉,沽之哉!

”叮嘱再三,有机遇就不要错过,不要死脑筋。

企业管理未尝不是这样。

当年杜邦公司靠火药起家,其生产技术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杜邦家族成员每个毛孔都有火药味,火药最大的客户是政府,最大的用途是战争。

但这个世界不会天天都打世界大战,杜邦家族的掌门人早在二战如火如荼之时就预见到火药生产的危机,果断地移师钢铁、化工、交通等自己不擅长、甚至是不太熟悉的领域,反映敏捷,战略转移及时,当和平的曙光出现在地平线上之时,杜邦公司也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

即使是内部管理也要通达权变,曾几何时,国内许多民营企业,亲兄弟、好朋友乘势创业,义气如山,家族式的管理,亲和力极强,成效卓著,很快做大,可转眼之间,一切烟消云散,风光不再。

于是有人慨叹:

“创业难,守业更难!

”殊不知,小作坊同现代化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有天壤之别,用曾经很成功、很辉煌的手段来经营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如同威风凛凛的骑兵同灰头灰脑的重型坦克对阵一样,后果不言自明。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西方人说是“黄金中道”(GoldenMean),被认为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其内涵十分丰富,难以尽述,有些方面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它是实实在在的智慧,但有些时候,似近在眼前,又好象远在天边,魅力无穷。

“中庸之道”运用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普遍意义是优化决策之道,大致为着眼长远,求实创新,和谐发展。

运用得法的人,也许可以被称作在生意场上神闲气定、胸藏韬略的“儒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己谋利,为民造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谋利和做人,达到和谐统一。

人生百年,能达到如此境界,夫复何求?

2006.9.26.(发表于《安庆日报》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