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553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docx

中班下主题五备课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中班下册主题五

 

我的家乡

 

主题五我的家乡

次主题一风光好

活动一家乡真美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

  2.能说出自己家乡居住的小区(或乡镇)。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活动前共同填写调查表。

  2.每位幼儿带一张家乡的风景图片。

  3.有关家乡风景的视频、音乐,导游旗4杆。

活动过程

  1.了解自己居住的小区及周围环境。

  结合调查表讲讲“我居住的小区”,谈谈自己和家人居住的小区(或乡镇)名称及周围环境,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2.结合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介绍、欣赏、讨论、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特点。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都去过家乡哪些地方?

哪个地方最好玩?

  

(2)自由结伴观察图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并说出都认识图片中的哪些地方。

  (3)观看视频片段,有序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风景和文化,并请幼儿提出疑问,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熟悉的,教师进行梳理

  3.师幼交流,激发幼儿爱护家乡的情感。

  说说自己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小结:

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不但有许多漂亮的风景,还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和传说。

我们不但要爱护自己的家乡,还要好好学习本领,长大了建设我们的家乡

  4.游戏——家乡真美,巩固幼儿对家乡主要特征的了解。

  玩法:

将幼儿分四组,选出导游和游客,发放导游旗;听音乐进行游戏,游戏开始时,导游带领游客四处玩游戏,游戏开始时,导游带领游客四处游玩;当音乐停时,导游依据图片内容,给游客介绍家乡的建筑、风景和物产。

幼儿轮流当导游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家乡的著名景点游玩。

活动二泰山高又高

活动目标

1.知道泰山是山东的主要风景区,也是中国著名的高山;了解“中天门、迎客松、日观峰“等泰山的主要风景。

2.对登山活动感兴趣。

重点:

知道泰山是山东的主要风景区,也是中国著名的高山;了解“中天门、迎客松、日观峰“等泰山的主要风景

难点:

难点即重点

活动准备

《泰山高又高》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谈谈自己登山的的地点及感受。

    2.观看《泰山高又高》教学挂图,初步认识泰山吧,了解泰山的主要风景及景点标志。

   

(1)出示泰山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山,并请登过泰山的幼儿介绍泰山风景。

   

(2)分别观察泰山十八盘、中天门、南天门、天街、迎客松、玉皇顶、日观峰等景点,了解其名称、主要特征和寓意。

   小结:

泰山是山东的主要风景区,也是我国著名的高山;十八盘、南天门、天街、迎客松、是泰山有名的景点。

    3.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泰山文化,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

     说说泰山上还有哪些风景?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登泰山吗?

     小结:

登泰山不仅能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还能锻炼身体呢。

所以登山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小朋友可以经常与爸爸妈妈一起去登山。

活动延伸

自由阅读幼儿学习资源(5)第一页,进一步熟悉泰山的主要风景,感受泰山的美。

活动三一起去爬山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排列的次序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理解10以内序数。

2.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序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一起去爬山》(课件)、幼儿学习资源⑤“一起去爬山”操作卡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结合幼儿在教室的座位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提问:

小朋友们一共坐了几排?

(4排)××小朋友坐在第几排?

(第3排)

2.结合课件《一起去爬山》,学习10以内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1)寻找运动鞋。

观察教师教学资源(课件)

第一页:

10个鞋盒摆成一横排(左右方向)。

提问:

宝宝要和妈妈一起去爬山,需要一双服的运动鞋。

家里有10个鞋盒,猜猜运动鞋放在第几个鞋盒里?

从哪边开始数?

教师按照幼儿说的序数词,逐一进行点击验证,直至找到运动鞋。

(2)体力加油站。

观察教师教学资源(课件)第二页:

5座亭子在台阶旁成一竖排(上下方向)提问:

宝宝和妈妈发现爬山的路上有很多小亭子,猜猜看,第几个亭子是体力加油站呢?

从哪边开始数?

教师按照幼儿说的序数词,逐一点击,直至找体力加油站。

(3)寻找索道票。

观察教师教学资源(课件三页:

出示“十字宫格”和箭头与数字提示提问:

宝宝和妈妈发现爬山路上有索道。

可是,想乘坐索道,就要在合千甲寻找到5颗宝珠(3)寻找索道票。

观察教师教学资源(课件)第三页:

出示“十字宫格”和箭头与数宝提示卡。

提问:

宝宝和妈妈发现爬山路上有索道。

可是要想乘坐索道,就要在盒子里寻找到5颗宝珠。

想想看,提示卡是什么意思呢?

咱们一起按照提示,来寻找宝珠吧。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解读:

箭头代表方向,数字代表序数,如:

5→3,代表向下数五个盒子,再向右数三个盒子,找到宝珠隐藏的位置

(4)用课件展示若干泰山风景图片,登顶成功

3.“一起去爬山”操作卡:

贴纸游戏。

请幼儿按照指令将小动物贴纸放到相应的房子里。

4.游戏“找朋友”,感受序数的方向性和趣味性。

邀请10名小朋友站成一排,请其他小朋友用序数词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提醒幼儿确定方位,如我的好朋友是从门口开始数第4个。

游戏2~3遍,活动结束。

活动四郊游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知音乐ABA结构及欢快抒情的情绪。

2.尝试使用铃鼓、响板、碰铃等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播放《郊游》音乐,让幼儿熟悉乐曲。

2.《郊游》教师教学资源(音频、课件)、教学挂图(音乐图谱)。

3.铃鼓、响板、碰铃等乐器图片1套(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及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郊游的经历,都看到了哪些风景。

2.出示教师教学资源(课件),引导幼儿观看三幅图片(小朋友手拉手春游的图片两幅;表现白;云、蓝天及其他风景的图片一幅),同时播放《郊游》音乐,请幼儿将图片和音乐按顺序一一对应。

提问:

音乐刚开始的部分,歌词里唱的是哪幅图?

中间部分唱的是哪幅图?

最后呢?

3.分段欣赏歌曲,在图片的提示下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乐段的不同情绪。

提问:

这首歌曲有几段?

第一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第三段和第几段是一样的?

小结:

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音乐高兴、欢快第二段听起来优美舒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重复的,属于ABA结构。

4.出示打击乐图谱,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1)幼儿创编动作,教师提取动作元素

用什么动作表现第一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用什么动作表现第二段音乐的优美、舒缓?

(2)理解图谱,尝试看图谱打击节奏

图谱中的脚丫大小一样吗?

大脚丫可以唱的长一些,小脚丫呢?

想想白云、阳光分别表示什么?

试试把我们刚才想到的动作看着图谱有节奏地做一做

5.师幼共同讨论配器方案。

用什么乐器表现第一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用什么乐器表现第二段音乐的优美、舒缓?

(将幼儿讨论的结果,用乐器图片在图谱上标示出来,可以有几种配器方案。

6.尝试使用乐器演奏。

(1)教师慢速哼唱歌曲,幼儿看图谱尝试一种配器方案进行演奏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重点练习。

(3)跟随音乐,集体看指挥演奏和交换乐器演奏。

(4)尝试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表演区继续进行演奏。

活动五孔子的家乡

活动目标

1.知道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2.知道“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是山东省著名景点,初步感知其建筑特点。

3.萌发做山东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孔子、“三孔”、孔子文化节三段视频),教学挂图《孔子画像》,幼儿学习资源⑤第2~3页

2.大成殿彩卡1张,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蜡光纸3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胶水、彩笔等。

3.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提前带领孩子去参观“三孔”或给孩子讲讲孔子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孔子画像》,播放《孔子》视频,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孔子,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提问:

你知道孔子是谁?

你能说说孔子的故事吗?

小结: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是生活在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他带领他的学生到很多地方讲学,他对;中国及世界人民的思想、教育、文化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2.认识“三孔”,初步感知其建筑特点。

(1)播放“三孔”视频,或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⑤第2页,了解三孔文化。

提问:

孔庙、孔府、孔林在什么地方?

有参观过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小结:

孔庙是后来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因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与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共有楼、堂、厅、轩463间。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家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2)观赏视频孔庙片段,了解其基本建筑特征。

结合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孔庙,尤其是大成殿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教师可引导幼儿从龙柱、屋檐、琉璃瓦等方面观察。

小结: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要建筑,由两层台基高高托起,大成殿的飞檐是中国特有的古代建筑结构,其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是中国建筑史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

3.感知“三孔”文化影响力,萌发做山东人的自豪感。

(1)播放视频,观看孔子文化节祭祀的画面,;感知孔子的国际影响力。

提问:

孔子文化节是每一年的几月几号?

为什么要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

小结: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为纪念他的生日,每年9月26日-10月10日,在济宁曲阜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儒家文化,加强国际交流。

(2)了解“三孔”文化价值,萌发做山东人的自豪感。

提问: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来“三孔”参观旅游?

小结:

“三孔”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极高的科学价值而著称,是我们山东最著名的文化名胜。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⑤第3页,引导幼儿学习粘贴的方法制作古代建筑,使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进一步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

次主题一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家乡”为主线,把集中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三者整合在一起,通过参观、收集、观察、介绍,进而进行设计、装饰、艺术创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对家乡的了解,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本次活动开展中有优点也有不足。

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剪纸活动开展较不顺利,幼儿的剪纸活动经验还不够丰富,在指导幼儿进行剪纸活动中,遇到了很到的困难,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得也有限。

如果能开展一个亲子剪纸大赛,也许会让幼儿的剪纸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次主题二物产多

活动一家乡的土特产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特产,曾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山东各地土特产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

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呀,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

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特产就是特有的或是特别有名的产品,并且是别的地方很少有的产品。

2.打开课本,让幼儿观察画面。

1)你认识这些产品吗?

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

你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的产品?

2)你的家乡主要生产什么呢?

能说说它的特点以及营养价值吗?

3)小组互相交流。

4)让幼儿在大家面前介绍自己家乡的土特产。

3.教师小结:

小朋友说的很好,因为每个地方的土质都不一样,而每一种土产品都必须在适合它的土壤里才能生长旺盛。

因此,我们要以自己家乡有这样的土特产自豪。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一次"家乡的特产"演讲比赛,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二家乡的水果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水果的名称和特征,知道哪些水果是山东特产

2.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水果不同的形状、颜色及水果之间遮挡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水果若干:

苹果、梨子、西瓜、桃子、葡萄等水果

2.水果篮若干、桌布一块。

3.作画用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认识水果。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2.品尝果实,猜猜哪些水果是山东特产

(1)品尝后大胆地进行交流。

(2)知道有些水果是山东特产,如:

苹果、桃子、枣等都是山东特产。

3.布置水果展台,并观察不同的水果造型

(1)桌布上摆放水果:

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水果。

(2)水果篮中放满水果:

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相互遮挡的水果。

(3)品尝区展示:

切开和未切开的水果

4.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提醒幼儿关注水果之间重叠关系的造型特点。

(1)启发幼儿画出水果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遮挡关系,被遮挡的水果不能画全,只画看到的那一部分.

(2)引导幼儿思考作画的先后顺序,如:

先画前面的水果还是后面的水果;先画水果还是桌布、水果篮;先画完整的水果还是切开的水果等。

5.幼儿自主选择内容进行写生,教师观察指导。

6.作品展示,相互欣赏。

说说你都画了哪些水果,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三圆圆的西瓜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并能区分两者。

2、能发现生活中像圆形和椭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图片

2、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谜语激趣,引出活动

“形状有点怪,像圆不是圆,肚圆两头尖,转子像鸡蛋。

”(椭圆形)

2.认识椭圆形,观察圆形和椭圆形的的异同

(1)教师出示

椭圆形与圆形图片,观察椭圆形和圆形的异同

提问:

圆形与椭圆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

小结:

相同点:

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都没有棱角。

不同点:

椭圆形比圆形长一些、扁一些。

(2)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们把两端交又拧一下,然后把毛根撑开,调整成圆形,同样的方法做出两个椭圆形。

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椭圆形呢?

(压一压或拉一拉)

(3)讨论:

椭圆形可以做轮子吗?

为什么?

引导幼儿用比一比、滚一滚的方法,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

3.找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提问:

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很像椭圆形,如:

操场跑道、鼠标、橄榄球、哈密瓜、柠檬、鸡蛋、土豆等。

4.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认识椭圆形》课件,区别圆形和椭圆形它们的异同。

(1)《认识椭圆形》课件画面一:

请将圆形和椭圆形进行分类。

(2)《认识椭圆形》课件画面二:

找找椭圆形在哪里?

(3)《认识椭圆形》课件画面三:

数一数椭圆形有几个。

5、观察幼儿活动资源16~17页,幼儿操作

活动四小黑猪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并欣赏歌曲,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歌歌曲

2感受山东民歌诙谐、风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小黑猪图片6幅(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小黑猪》教师教学资源(音频)、小猪叫声音频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猪的叫声音频,请幼儿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说一说它的特点。

2.逐一出示表现歌曲内容的教学图片,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

说说图片里的小黑猪在做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梳理歌词内容,并与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的节奏。

小黑猪呀么呼呼睡,一觉睡到大天亮

他把那衣服穿在脚,袜子套在耳朵上

急得他满头都是汗,糊里糊涂羞羞羞。

3.播放《小黑猪》音频,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了解歌曲的特色和结构。

(1)歌中的“哎咳哟”出现在歌曲的什么地方?

出现了几次?

有什么规律?

唱“哎咳哟”的时候心情怎样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内容及节奏,感受歌曲中的体止符,尝试在乐句末休止处用身体动作表示停顿一拍

4.学唱歌曲,能用自然、适度的声音演唱

(1)教师边唱边弹奏旋律,引导幼儿轻声跟唱,提醒幼儿注意坐姿,音量适中

(2)教师将难点部分着重示范,如衬词、休止、旋律的变化等,视幼儿情况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幼儿解决歌唱的难点

5.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山东民歌诙谐、风趣的特点

(1)教师领唱歌词部分,幼儿伴唱衬词部分。

(2)幼儿分两组,一组领唱、一组伴唱。

(3)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6.告诉幼儿《小黑猪》是一首山东民歌,歌曲步理具有诙谐、风趣的特点,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山东民歌,学一学,唱一唱。

活动五我身边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活动准备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

(柳树)

  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1)整体观察:

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

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

  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活动延伸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

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次主题二反思

家乡是幼儿所熟悉的,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为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对家乡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物产多》。

整个活动,我整合了语言、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还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幼儿做到动静结合。

在重点介绍特产的环节中,由于家长没能提前带领孩子品尝特产,所以孩子对自己家乡的特产不是那么熟稔。

希望以后的教学,我能更好地做到提前备孩子。

次主题三歌儿美

活动一快板打起来

活动目标

1.了解山东快板说唱的艺术形式,初步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

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美,对民间曲艺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学习资源⑤第28~31页;山东快板

(一园青菜成了精》教师教学资源(视频)

2.快板用具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山东快书《一园青菜成了精》视频,感受“说快板”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

小结:

说快板是一边打着快板,一边用山东话说唱,这种表演艺术叫山东快板(也称山东快书)

因为快板是用竹子做的所以也叫竹板。

2.学习竹板简单的使用方法,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美,对民间曲艺产生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竹板,了解打竹板的要领:

大拇哥,钻中间,小小手,夹住板,往上抬,打起来

3.幼儿自由练习打竹板,教师提醒幼儿要用右手打快板。

4.复习儿歌《夸家乡》,尝试快板表演。

(1)师幼表演,提醒幼儿表演时的动作、手势、表情

(2)分组表演和个别表演快板《夸家乡》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⑤第28-31页,进一步学“日夜故事《一园

青菜成了精》,并尝试用快板表演一下

活动二说唱济南

活动目标:

1、感受济南民间歌曲的旋律特点,进一步了解泉城济南美景。

 2、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1、《说唱济南》音乐CD、一人唱歌和多人唱歌的表情图片若干。

2、《珍珠泉》、《趵突泉》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播放《郊游》音乐,以郊游的游戏口吻,请去过济南或熟悉济南的幼儿介绍济南的著名景点。

2、观看《珍珠泉》、《趵突泉》教师教学资源,了解济南名泉的特点。

(1)济南为什么被称为“泉城”?

(2)趵突泉和珍珠泉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知道济南有哪些泉?

3、理解歌曲,感受济南民间歌曲的旋律特点。

(1)欣赏歌曲《说唱济南》并讨论:

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它听起来和其它歌曲有什么不同?

    

(2)教师带领幼儿用语言节奏的形式朗诵歌词,对“日夜喷”、“清澈见底”等幼儿不易理解的词语重点讲解。

4、学唱歌曲,并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式演唱。

(1)请幼儿多次倾听歌曲,集体或分组尝试按照歌曲中领唱、合唱的规律从左到右摆放一人唱歌和多人唱歌的表情图片。

(2)整体学唱歌曲,对歌曲的难点-衬词部分进行反复练习。

(3)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先由教师领唱逐步过渡到幼儿领唱。

活动三画六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简单的动态。

2、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构思画面,表现节日喜庆场面,发展幼儿绘画表现能力。

3、引导幼儿大胆选用色彩,渲染节日气氛。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简单的动态。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构思画面,表现节日喜庆场面,发展幼儿绘画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节日活动照片、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用“六一”儿童节的照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展示“六一”活动的照片,与幼儿交谈,进一步回忆和再现“六一”活动的情景,启发幼儿谈一谈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

表演了什么节目?

最喜欢什么活动、什么节目?

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照片,总结“六一”活动内容,并交代作画要求:

“六一”时我们进行了丰富有趣的庆祝活动,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玩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有的玩了金蝉脱壳的游戏,有的玩了钻圈的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这些活动画出眯。

我们要画出“六一”儿童节的欢乐场面。

“六一”节很热闹,我们可以用鲜艳的色彩来画。

想好了,就把它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教师允许小朋友轻声交谈、提问。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从不同角度表达节日的场面和气氛。

四、小朋友互相赠送并讲解作品,分享欢乐。

五、结束活动。

活动四八仙过海的传说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认识八位神仙。

 2、丰富词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理解其意义。

3、培养幼儿爱听、会讲、能表演的学习能力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八仙”人物图片,“八仙过海”故事课件 。

 2、拐杖、萧、花篮等道具若干,《八仙过海》歌曲课件。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八仙过海”,让幼儿在优美的乐曲中坐好。

 2、谈话引出八仙。

 小朋友们好,谁能告诉老师:

你都知道哪些神仙?

嗯,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他们都会腾云驾雾,飞来飞去,还会很多变化。

小朋友们喜欢神仙吗?

接下来老师也给大家介绍几位神仙。

 3、出示“八仙”人物图片,了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征。

 

 向幼儿介绍“八仙”的名字,引导幼儿观察每位神仙的特征和他们手中拿的宝物,引导幼儿模仿一下他的神态,每介绍一位就让幼儿说出这是我们新认识的第几位神仙。

 4、欣赏《八仙过海》的视频剪辑,并通过下面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八仙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②“八仙”过海要去做什么?

③“他们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过了东海?

 5、丰富词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读这个词,让幼儿说一说八仙“各”显的什么“神通”,最后都通过了东海,进一步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带领幼儿拿着道具到户外做八仙过海的游戏。

(1)、小组独立演练(要求形神兼备);

(2)、汇报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更好(强化理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含义)。

活动延伸

1、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八仙过海”的故事;

2、“八仙”还有哪些故事,让大人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