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556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Word文档格式.docx

表11999-2013税收占比单位:

亿元

年份

公共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占比

1999

11444.08

10682.58

93%

2000

13395.23

12581.51

94%

2001

16386.04

15301.38

2002

18903.64

17636.45

2003

21715.25

20017.31

92%

2004

26396.47

24165.68

2005

31649.29

28778.54

91%

2006

38760.2

34809.72

90%

2007

51321.78

45621.97

89%

2008

61330.35

54223.79

88%

2009

68518.3

59521.59

87%

2010

83101.51

73210.79

2011

103874.43

89738.39

86%

2012

117253.52

100614.28

2013

129209.64

110530.7

1纳税筹划的理论依据

1.1绝对利润增加

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利润最大化。

现在假设两家企业,分别是A企业和B企业,A企业不进行纳税筹划,B企业纳税进行纳税筹划。

A企业是利润为Y=R-C-T,其中R为收入,C为成本,T为应纳税额;

B企业利润为Y=R-C-T+T1-C1,其中T1为纳税筹划节省的税额,C1为纳税筹划所需付出的成本。

当T1-C1>

0时,进行纳税筹划的B企业的利润大于没有进行纳税筹划的A企业的利润,节省出来的T1-C1部分可以用于增加企业的活动资金和扩大再生产,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因此当纳税筹划的节省金额大于纳税筹划的成本时,会使企业的利润的绝对额增加,使得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

1.2纳税的供求理论

根据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如图1所示,P为商品的价格,Q为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一般的商品,需求量会随着商品的价格的增加而减少。

同理,纳税额也具有相同的负相关关系,纳税额的变动会引起纳税主体选择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动,纳税额差距越大,越有可能改变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产生替代效应,边际纳税额越大,替代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因此,纳税筹划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相对利润,另一方面使政府利用替代效应调节经济,促进扩大在生产。

图1供求关系图

1.3纳税均衡理论

根据拉弗曲线,政府的税收收入和税率存在倒U型关系,在一定的税率之前,税收收入和税率呈正相关关系,当过了这一税率,就会呈负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低税率对政府产生2的效益,高税率产生1的效益,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产生1的效益,不进行纳税筹划产生0的效益,具体均衡图如下表2所示。

表2纳税筹划均衡图

企业

政府

纳税筹划

纳税不筹划

高税率

1,1

1,0

低税率

2,1

2,0

由表2可知,在低税率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总效益最高,因此不论是从政府考虑还是从企业自身考虑,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将会使社会整体总收益最大。

2企业生产经营纳税筹划

2.1采购环节纳税筹划

采购环节主要考虑增值税的筹划,根据采购对象的不同,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不能增值税抵扣的小规模纳税人,计入成本的增值税没多大的筹划空间;

对于一般纳税人,由于其17%的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可以把握一个好的时间差,做到缴纳增值税的时间和抵扣的时间一致。

其纳税筹划的原则就是延迟货款时间,推迟支付增值税的时间,充分利用银行支付结算的时间,为企业赢得尽可能长的无息贷款时间。

2.2生产环节纳税筹划

2.2.1发出存货纳税筹划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存货有4种计价方法,分别是:

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4种不同的计价方法核算出来的存货成本大不相同,就会使企业的纳税产生差异,从而影响企业利润。

当市场价格不稳定且波动很大时,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会使企业的利润更为合理平稳,利于企业持续平稳经营,尤其是个别计价法比较适用极端情形;

当市场价格持续下降是,先进先出法比较适合,这时先进先出法会增加企业成本,从而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企业所得税;

当市场价格持续上升时,就不要使用先进先出法,会虚增企业利润从而多纳税。

货币都有时间价值,企业都希望晚纳税,因此选择比较小的折现,会使企业少纳税。

企业在免税期中,企业获得利润越高就减免的税款就越多,在此期间,市场价格上升,选择先进先出会使企业减免更多的所得税;

如果在非免税期,市场价格上升,则用加权平均法。

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出存货的计价选择需要预测市场价格变化来达到纳税筹划。

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市场价格主要呈现上涨趋势,较少情况下保持平衡,所以对于一般的物料来说,选择移动加权平均的方法更为适合。

而对于一些更新淘汰较快的电子产品,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先进先出法更加能够合理纳税。

虽然企业可以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但是我国会计准则规定:

这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外。

因此,企业需要一开始尽量做到选择好合适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2.2.2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有4种方法:

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加速折旧法在前期会增加企业的费用,从而能减少企业利润达到少纳税的目的,因此从折旧方法上,纳税筹划原则为选择加速折旧法。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减免税期,在减免税期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非减免期缩短折旧年限,享受延期交税的好处。

2.3出售环节纳税筹划

商业折扣是扣除折扣纳税,现金折扣是扣除折扣前纳税,因此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应该尽量选择商业折扣而非现金折扣。

为了延长交税时间,企业应尽量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的方式,且应充分利用银行结算时间,采用银行本票或银行汇票结算。

事实上,延长纳税时间并不能使企业减少这部分税收,但是税款多停留在企业的时间可以增强企业的流动资金实力,特别是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

延长纳税期限的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多可以延长的纳税项目,二是从期限上延长。

3中国企业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3.1建立纳税筹划预警

中国企业应该建立纳税筹划的预警机制,确立纳税筹划部门,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也应该有相应的纳税筹划人才储备。

企业应该充分理解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纳税的方案,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争取企业效益最大化。

因此,纳税筹划的预警机制的建立,应当首先储备纳税筹划人才。

存在即为合理,税法没有完全规定企业完全按一个标准纳税,就说明企业纳税是有选择空间的。

3.2全局考虑,总成本最低

从小方面来说,企业作为国家的组织细胞,首先不以企业利益为重,企业生存不下去,组织细胞都没了,那么何来整体。

企业纳税筹划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

所有收益都有机会成本,纳税筹划也不例外。

所以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其纳税筹划的隐性成本。

只有当所有的机会成本小于带来的效益时,企业才会选择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案,当纳税筹划需要付出的成本大于能为其节省的收益时,企业才会选择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案。

如果企业在纳税筹划时没有考虑总成本最低,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被破坏、正常的管理秩序被扰乱、成本费用被抬高、企业利润下降的局面,得不偿失。

因此企业不应该盲目进行纳税筹划,应该综合分析成本收益,力求利润最大化。

3.3有效的与税务人员沟通

我国的税法政策颇多并且繁杂,税务执法人员本身对税法的理解很可能与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对税法的理解产生偏差,不同的税务执法人员对相同纳税的筹划的看法也会不同,因此纳税筹划人员不能仅凭自己对税法的理解进行纳税筹划,更要及时与税务执法人员沟通,以确保所做的纳税筹划方案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否则被认定为偷税、漏税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

参考文献:

[l]吴升文.税务代理:

原理.实务.探索[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3,7.

[2宋献中,沈肇章.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3]梁云凤.所得税筹划策略与实务I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7.

[4]张中秀.纳税筹划宝典(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盖地,付建设,苏喜兰.税务筹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李大明.企业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陈建欣.浅析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1,(07).

[8]宋榕.当前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