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56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联机技术交底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交底内容:

本工程的空调冷媒系统管道采用铜管。

1、冷媒管布置安装:

施工工序:

确定好室内外机的安装位置

管路吹净

充氮焊接

气密试验

真空干燥

按所需尺寸准备配管截管

干燥处理

保温处理

冷媒管线布置:

需依据设计标高、路由、设置支吊架,根据管径不同,吊架间距为(1-1.5米)只做支托用途,不可用力卡死。

(1)、冷媒管安装必须由经过设备供应公司培训的专业安装人员或指定的特约公司人员进行。

(2)、对于节流装置外置的室内机,节流盒(电子膨胀阀)安装在噪音不太敏感且便于维修的位置。

(3)、清洁后铜管穿套管用满足设计要求的保温护套,留出焊接部位。

(4)、焊接采用专用磷铜银焊条进行钎焊,焊接过程中持续充氮,氮气压力约为2kgf/cm2,以防止产生氧化物,焊点光滑平整无泄露。

钳焊要求: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焊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冷媒管钎焊前的准备:

焊接设备的准备、铜管切口表面平整,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平面平整。

允许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冷媒管水平支撑物间隔为1.2-1.5米,直径大于200mm以上的冷媒管间隔为1.5-2米,注意冷媒管不能用金属托架直接夹紧,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保温层托住铜管,以防冷桥产生。

(5)、焊接结束后,连接室内机之前,使用干燥的压力约为5kgf/cm2的氮气将管道内的杂质和水分吹净。

(6)、气密性试验。

在室内机连接好冷媒管路以后(此时,冷媒管尚未与室外机连接),必须对冷媒管路与及室内机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4.3MPa,当压力缓升至规定压力时,保压10分钟后,用肥皂水或其他发泡剂抹在接头等连接部位进行检漏。

在确认系统没有泄露以后,对系统进行保压试验,系统充干燥氮气4.3MPa,保压6小时后开始记录压力表读数,无压力下降现象时,即气密性合格,如压力下降,需找到漏点,补漏后,再重新进气密性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如果加压时的环境温度和观察时的环境温度不同,每1°

C会有0.13kgf/cm2的压力变化,故按照(加压时温度-观察时温度)×

0.13。

注意,气密性实验室,不要将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否则可能导致氮气泄露到室外机组中。

(7)、在室内机气密性试验完成后,将室外机与室内机相连接,然后充入0.4MPa左右的冷媒与氮气混合物,然后用卤素检测仪对室外机连接管接口处进行检漏。

(8)、室外机为模块组合时,室外机模块单元之间连接的油平衡管需要先执行排空处理(可以先打开室外机模块单元上的油阀,利用自身充注的冷媒进行排空或用外部冷媒进行排空),然后用卤素检测仪对连接管接头处进行检漏,如果气密性良好,则打开所有相连接的油截止阀。

(9)、在冷媒管系统试压合格后,需对焊点处补做保温措施。

2、多联机冷凝水管布置安装

支架制作

管道安装

灌水试漏

绝热保温

(1)、根据施工图落实排水点。

(2)、放线、找坡,安装支吊架,间隔1.2米。

(3)、布置安装冷凝水管前,先清理管内污物,接口处必须保证其清洁无尘。

(4)、冷凝水管为无压排水管,排水坡度大于2/100,对于有上排水的室内机,冷凝水管可按厂家技术资料的要求接管,但不超过排水扬程,并须保证合理美观,室内机与冷凝水管间做软连接。

(5)、试漏完成后,在系统调试前抽真空干燥。

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高空作业所用的用具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准上下抛掷传递物体、抛洒废渣垃圾等。

3、塔吊载物运行下方、卸料平台下方及建筑物周围5米之内禁止通行。

4、进出楼体一定要走安全通道。

5、进入施工现场严禁赤脚和穿硬底鞋、拖鞋、易滑鞋。

6、高处作业、沿边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使用移动平台要有防护栏杆。

7、使用双梯要有拉绳,不得垫高、缺档、站在顶端使用。

8、脚手架必须按规程搭设,使用前应经过检查验收。

9、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电气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10、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1、雨、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12、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13、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14、施工现场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必须实施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15、切割机、套丝机、台钻等380V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一箱一机。

16、使用电焊机应配备专用开关箱,电焊机与开关箱距离不大于5米,电焊机与施焊现场不大于30米,并且要在同一平面上。

17、电焊机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胶护套软铜芯电缆线,不得破裂老化、线芯外漏,地线严禁借用管道及其它金属结构体。

焊机接线柱连接处要使用接线端子、防护罩齐全,移动焊机时应切断电源,露天下雨禁用。

18、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符合标准,并做好重复接地,露天作业还应有防护棚,配电箱内断路器上应标有使用设备名称、开关箱上除标有设备名称外还应有负责人姓名和电话。

19、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断电或用木棒、木板等绝缘材料将电源与触电者脱离,再进行抢救。

因电线短路造成火灾,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先断电,然后由上风头使用灭火器材实施灭火,烟雾大时应避开烟雾立即撤出现场,拨打火警(119)电话救援。

20、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1、焊割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且做到人证相符。

22、施焊现场必需配备灭火器、水桶,立面垂直作业还要必需设置接火盆,确认下方无易燃物品后方可施焊,施焊完毕后认真检查施焊周围及下方是否存有火种,待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去。

23、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和乙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不得少于5米。

24、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或未排出危险之前,不准进行焊、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