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70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3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新人教部编版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部编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1

孙权劝学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018·日照五莲月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4)卿今者才略(      )

(5)卿今者才略(      )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他是如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日照北京路中学检测]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孙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傅永发愤读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

责备。

②露布:

公开的文告。

乙文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列传,是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傅永(434—516),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

选文叙述了他知耻而后勇,努力向学,最终成为文武双全的奇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刻苦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卿言多务(      )

(4)寻复南奔(      )

(5)唯傅修期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4)不能称前时之闻(      )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

(1)非复吴下阿蒙

(2)余闻之也久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

子曰:

“汝何好乐?

”对曰:

“好长剑。

”孔子曰:

“吾非此之问也。

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

”子路曰:

“学岂益哉也?

”孔子曰:

“夫人君而无谏②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③;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毁仁恶士,必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学。

”子路曰:

“南山有竹,不揉④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孔子曰:

“括⑤而羽⑥之,镞⑦而砺⑧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子路再拜曰:

“敬而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岂:

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下文的“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②谏:

直言规劝,批评。

③檠(qíng):

矫正弓弩的器具。

④揉:

加工。

⑤括:

箭的末端。

⑥羽:

箭羽。

此处用作动词,指装上箭羽。

⑦镞(zú):

箭头。

此处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⑧砺:

磨砺,磨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徒谓以子之所能(      )

(2)岂可及乎(      )

(3)学岂益哉也(      )

(4)人受谏则圣(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

“汝何好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想告诉子路的道理是什么?

你从中感悟到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孙权劝学》都是劝人学习,使之增长才干,但方法不同,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秦观劝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①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

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精骑集》)

[注]①暗疏:

默写。

②滑稽:

巧言善辩。

③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

④惩艾(yì):

惩戒。

⑤曩(nǎng):

从前。

⑥寻绎数终:

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⑦勒:

编辑。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见辄能诵(      )

(2)然负此自放(      )

(3)比数年(      )

(4)心善其说(      )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强记之力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而常废于不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而聪明衰耗结友而别

D.庶几以此补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试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018·聊城]七年级单元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    

(2)当户理红妆(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4.[2017·福建]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体现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福建“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全诗,试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乙文运用叙述的语言,介绍了木兰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的故事。

内容与《木兰诗》相同,但语言上有很大差别。

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乐府民歌富于音乐美的语言特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市买骏马(      )

(2)著我旧时裳(      )

(3)长而益精(      )

(4)木兰乃易男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与乙文中“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中与之旨趣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木兰的形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①,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②,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③。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④。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⑤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隅:

角落。

②倭堕髻:

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

③帩头:

古代男子束发的纱巾。

④姝:

美丽的女子。

⑤冉冉:

形容举止从容舒缓的样子。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是富有喜剧色彩的中国民间叙事诗。

它叙述了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好色的“使君”的故事。

“陌上桑”就是大路边的桑树。

这个故事正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