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577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7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档格式.docx

联系人

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

单位

签名

高级工程师

测绘

技术负责

工程师

土地资源管理

助理工程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道路与桥梁

农艺师

农学

土地类型

面积hm2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小计

已毁损

拟毁损

占用

耕地

0.7321

0.2195

0.5126

园地

林地

合计

项目

区内

土地

破坏

类型

已毁损或占用

损毁

挖损

塌陷

压占

合计

已复垦

拟复垦

水浇地

土地复垦率

%

100

1、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2014年9月竣工,总工期12个月。

土地复垦工作与2013年10月开始,2014年12月结束,确保在工程完工后2个月内完成土地复垦工作。

根据该工程施工工艺、时序,结合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本项目土地复垦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表土剥离、清理表层土、田面平整、表土回填、恢复灌溉渠系、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2、保障措施

健全工程项目的土地复垦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土地复垦项目组,负责工程建设中土地复垦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实施工作。

土地复垦项目组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的治理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等要求组织实施土地复垦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土地复垦各项措施。

土地复垦项目领导小组受当地及上级国土部门监督、检查。

在土地复垦工程施工中,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监理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监理单位要选派有资质的人员对土地复垦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投资等进行监控,对土地复垦工程实施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土地复垦措施所需资金均来源于工程建设投资中,列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资金及时到位,保证投入,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完善土地复垦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复垦资金足额到位、安全有效。

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设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土地复垦工作顺利进行。

土地复垦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就土地复垦投资概算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

投资估算

1、《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3.5);

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定额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2.3)财综[2011]128号;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5、河北省有关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文件;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费用(万元)

1

工程施工费

2.59

2

设备费

0.00

3

其他费用

0.4

4

监测与管护费

0.10

(1)

复垦监测费

0.05

(2)

管护费

5

预备费

0.22

基本预备费

0.06

价差预备费

0.16

(3)

风险金

6

静态总投资

3.22

7

动态总投资

3.38

8

亩均投资

1.03

附件:

1、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意见;

2、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土地复垦承诺书;

3、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

4、《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核准延期的批复》;

5、环境保护局关于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评审意见;

6、公众参与资料。

附图:

1、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利用现状图;

2、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损毁预测图;

3、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规划图。

1前言

1.1编制背景及过程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

但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总局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的要求,对土地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属于有复垦义务的建设项目,必须制定《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并通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为此,某供电公司于2013年06月委托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承担该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编制单位立即组成项目组,根据工程初步设计等文件,进行了该项目的调查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及技术咨询的基础上,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开发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要求,编制完成了《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等法律、法规及该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工程的实际,本着“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

并尽量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

1.2复垦方案摘要

1.2.1服务年限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属建设类项目,工程计划2013年8月开工,2014年7月竣工,建设工期1年,工程结束后2个月之内完成复垦工作,复垦工作结束后需要1年的管护期,因此复垦报告服务年限为26个月,即从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

1.2.2面积说明

项目区永久占地面积为0.5126hm2,临时占地面积为0.2195hm2,复垦责任面积为临时占地面积。

1.2.3土地损毁情况

项目属于生产建设类新建项目,目前还未进行建设,拟毁损土地是因工程建设需要设置临时生产生活区,对土地的破坏方式主要是压占。

1.2.4土地复垦目标

依据项目区现状及拟破坏土地预测,本项目拟破坏土地面积为0.2195hm2,复垦面积为0.2195hm2,复垦率100%,复垦方向为水浇地。

1.2.5土地复垦投资情况

方案估算总投资为3.38万元,亩均投资1.03万元。

估算静态总投资为3.22万元,差价预备费为0.16万元。

2总则

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基本国策。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占用了大量土地,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必须进行土地复垦,采取各种整治及弥补措施,使其因地制宜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的期望状态。

土地复垦从立项、初步设计到工程实施,以及管理维护,都应该从整体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协调各种相互关联因素,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最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复垦工作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是改善土地资源被破坏地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2.1编制目的

近年来,随着某县县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增长很快,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将落实供电规划满足周边工业及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部分工程建设临时用地,布设施工生产生活区。

根据项目设计资料,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设置施工生产生活区1处,占地0.2195hm2。

在施工过程中,生产生活区的压占会对临时占地的土壤结构、土地使用功能等造成严重破坏,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如不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针对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占地,特编制《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其目的如下:

——落实《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临时占用的0.2195hm2土地的复垦目标、任务、措施落到实处,为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采取土壤重构工程措施,对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0.2195hm2的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有效遏制土地更深一步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恢复和改善临时用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促进周围地区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开展相应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将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列入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年度安排中,从而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土地复垦。

2.2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生态优先、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谁破坏、谁复垦”的基本原则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基本原则。

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施工特点等,合理界定临时占地土地复垦的范围。

——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土壤地质等自然条件,合理设计临时占地使用方案,节约用地,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对土地的破坏,从而真正做到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维持生态平衡。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根据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布设临时占地,并将复垦方案的实施纳入变电站工程施工计划中,使项目建设及土地复垦有计划、有安排的实施,从而实现“边建设、边复垦”。

——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土地破坏的程度、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本着“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土地复垦,确定复垦后土地的用途,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只顾短期效益、部门利益,而不顾长远和全局利益的倾向。

2.3编制依据

2.3.1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8.28);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12.27);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1.3.1);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8.8.1);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12.26);

f)《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g)《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3.5);

h)《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

I)《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定额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2.3)财综[2011]128号。

2.3.2有关文件

a)《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

b)《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c)《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通知》(环发[2000]235号);

d)《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e)《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f)《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g)《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国土资发[2008]22号)。

h)《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

2.3.3技术文件与资料

a)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

10000);

b)《某县县统计年鉴》(2012年)。

c)《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

d)《某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e)河北省有关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文件;

f)预算编制水平年2011年第一季度。

g)其他相关资料。

2.4目标

依据项目工程设计结合土地复垦的有关要求,确定本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为:

——本项目土地复垦率达到100%:

项目建设过程中,预计临时工程共破坏土地0.2195hm2,项目竣工后两个月内全部复垦,复垦率100%。

——逐步恢复复垦土地的质量:

采取土壤剥覆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生物化学工程等措施,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力争3年内达到或者超过破坏前的土地质量。

——合理设置复垦方向:

项目临时占地破坏前为水浇地,复垦后土地的利用方向仍为水浇地。

——恢复生态环境:

通过复垦措施,恢复破坏地区的地貌、植被,完善项目区排水设施,有效控制因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恢复破坏前的生态环境。

3项目概况

3.1项目简介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程建设类项目,项目总投资4325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预计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7月竣工。

项目征地0.5126hm2,其中变电站占地0.4268hm2,进场路占地0.0858hm2。

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的堆放,以及建设所需的生产生活和场所,因此需要临时占地面积0.2195hm2。

3.2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某县县城南偏东20公里,某县至博野公路的东侧,温仁镇白孟庄村范围内。

项目区中心位于东经115°

44′,北纬38°

58′。

某县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南部,东临安新县、高阳县,北与保定市、徐水县、满城县相邻,南与望都县、博野县接壤。

交通以公路为主,有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沧高速从县境内穿过。

图一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区位置

3.2.2地貌

某县县地处太行山山脉北段的冲积地带,全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区域内河流均属大清河水系。

项目区范围地势平坦开阔。

项目区地貌属于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地下矿藏,不在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范围。

3.2.3气候

项目区地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充分,降水基本适宜,但季节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晴朗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春季(3月—5月)气候升温快,日差较大,少雨多风,气候干燥,气温15℃—20℃维持时间约60天。

该时段降水量比冬季略有增加,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每月平均降水量不过20mm。

春季由于气温升高和水分增加慢,使得相对湿度减小50%—60%,为全年相对湿度最低值。

该季往往出现黄风,甚至沙尘暴。

夏季(6月—8月)气候炎热,降水高度集中,形成温热多雨气候。

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7月—9月最多,月平均降水量在150—220mm左右,占全年总量的65%左右。

该季节降水变化大,不稳定,出现旱涝灾害频率较高,最热月在7月。

秋季(9月—11月)来得快,走得急,突出特点是秋高气爽,9月入秋以后到10月深秋,风速微弱,云量较少,风和日丽。

有时秋季在冷强空气活动影响下,会出现秋霜冻。

冬季(12月、1月—2月)漫长干冷。

自10月中旬开始,日平均气温迅速降到8℃以下,到11月下旬平均气温开始稳定通过0℃,直到来年2月下旬方可升到0℃以上,至3月下旬回升到10℃左右。

冬季里最冷的是1月,平均气温在-4.0℃左右。

冬季雨雪很少,降雨(雪)量一般在15mm以下,个别年份可达90mm以上。

区内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随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3—0.6℃。

区域内降雨量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出现明显的分带性,随海拔高度的增高降雨量增大,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9月。

项目区内日照、无霜期长短不一。

3.2.4土壤

项目区地处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

土壤自上而下的剖面特征为:

第一层耕作层,碎块状结构,耕作层厚度为50cm左右;

第二层为犁底层,片状结构;

第三四层是心土层和底土层。

耕作层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丰富。

土壤质地属于中壤。

3.2.5生物

项目区范围内的植被主要是以玉米、小麦为主的农作物;

野生植物主要是田间杂草,包括有小藜、马齿苋等。

3.2.6水文

项目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29.50-30.00m,含水介质主要为粉土层,稳定水位稍高于初见水位。

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且近年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项目复垦的影响。

3.2.7地质

该项目位于冀中坳陷的西部,太行山山前断裂东侧,属太行山隆起与冀中坳陷2个构造单元交接地段。

太行山隆起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整体抬升,冀中坳陷则表现为整体沉降,它们之间的太行山山前断裂晚第三纪有微弱活动,第四纪以来未活动,项目区附近的各断裂第四纪以来也均未见明显活动。

说明项目区附近区域为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地区。

3.3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某县县总面积856km2,辖18个乡镇、266个行政村,人口62万。

表3-1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

行政区

总面积

(km2)

耕地面积(hm2)

总人口(人)

农业人口(人)

人均GDP

(万元)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人均占有耕地(hm2)

某县县

856

59545.08

62万

43万

5.42

0.08

3.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永久占地面积为0.5126hm2,临时占地面积为0.2195hm2,全部为水浇地。

4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4.1土地毁损分析与预测

4.1.1土地毁损环节时序

项目建设包括一是土建施工阶段,和安装施工两个阶段。

土建施工阶段会经过场地平整、开槽、主体施工等生产过程,在整个土建过程当中会有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的堆放,以及为施工配套的生产生活场所;

安装施工阶段会有大型的电力机械设备的存放。

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压占,不存在挖损、塌陷、重金属及化学物污染等情况。

4.1.2已毁损土地预测

项目为新建项目,目前还未开工建设,不存在已毁损土地。

4.1.3拟毁损土地预测

项目区位于某县至博野公路东侧105米处,拟建道路与变电站相通。

现状地类为水浇地,田块与拟建道路方向平行。

根据地形确定拟建道路、变电站南侧围墙与至博野公路之间的区域为拟毁损土地,面积0.2195hm2。

施工对此区域土地的的破坏以压占为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3.5),将土地毁损程度确定为3级标准,分别为轻度破坏、中度破坏、重度破坏。

参照对类似工程的土地破坏程度调查情况,确定本工程的破坏程度属于中等破坏。

4.1.4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根据项目设计,设置生产生活区一处,面积为0.2195hm2,此区域为复垦责任范围。

该范围80系拐点坐标为:

如表4-1

表4-1临时占地界址点坐标表

界址点号

X

Y

J1

4273006.914

38625892.923

J2

4273003.928

38625995.739

J3

4272981.937

38625995.100

J4

4272984.578

38625904.139

J5

4272996.450

38625892.576

4.2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4.2.1土地利用类型

复垦区土地面积0.2195hm2,土地利用类型为水浇地,土层深厚,平均耕作层厚度50cm,土壤属于中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

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齐全,有毛渠通往复垦区。

复垦区域紧邻县级公路,交通便利。

复垦区主要是玉米和小麦轮作,年亩产粮食980公斤。

表4-2土地利用现状表

面积

hm2

占总面积比例

01

012

4.2.2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临时占地全部为温仁镇南孟庄集体所有,使用权归南孟庄村民,权属清楚,无争议。

表4-3土地利用权属表

权属

地类

012水浇地

河北省某县县温仁镇南孟庄村

0.2195hm2

4.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