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树的构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26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假设树的构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设树的构建.docx

《假设树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设树的构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假设树的构建.docx

假设树的构建

第二章(公共管理)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概论

科研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也就是谋求新知识、新发现的策略、步骤和手段选择。

科研研究设计的内容因学科领域和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多种多样,但其最重要的内容和程序总是包括:

1、辨识问题。

即提炼主题,形成假设(树),初步回答问题或预期可能的结果。

2、假设论证的技术路线。

即设计操作性变量、选择论证可能结果的技术方法。

3、

图3J: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所以,研究设计必须要回答以下四个关键性的问题:

(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些)问题?

1.你能做什么

(3)研究假说是什么?

(4)如何检验研究假说?

不难看出,对第

(2)和第(4)个问题的回答是研究设计的关键环节。

因此,研究设计中必须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详尽、可信的回答。

要想证明所选研究问题确实具有研究价值,研究人员必须在研究设计中以充分的证据说明:

(1)这个问题尚未回答或己有答案有缺陷;

(2)该问题具有科学意义和/或现实意义。

支撑上述判断的基础是全面系统的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literature“view)的主要任务是查找文献、选择文献和批判文献。

核心是批判文献,即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关键部分进行批判性评价,既肯定其优点长处,乂要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而后者则是文献回顾的重点和核心部分。

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保证研究所釆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二是构思、制定实现研究目的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

研究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研究方式方法是合理的,指针对一定的假设或研究内容,釆用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检验、论证和解释研究内容。

•研究方式方法是可靠的,指研究所釆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重复的,即使换了他人来做同样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

•研究方式方法是经济的,指对经费、人力、物力、时间的整体考虑和精打细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保证研究是有效的,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其二是这种关系的想象和构思是科学的,源于理论的支持、实践的启发以及灵感的萌动,对关系中的变量进行适当的操作化定义,能够有效控制和检验;其三是对于这种关系的统计意义,釆用的数学推论工具是否适宜和数据的质量是否达到需要的标准,以及样本容量是否合适;其四是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公共管理研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仅是对某一个人适用,对于公共管理研究来说其意义不大。

•保证研究是客观的,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须要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能以真实关系发生变化,不能是虚构的或随心所欲的,收集的数据是反映真实关系的、准确的。

•保证研究是明确的,指设计要使得研究所反映的关系能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來,或者说,使得产生最大的反映关系量,同时,研究结果不能含糊不清或似是而非,而是以明白无误的、有说服力的、可靠的数据或材料表述出来。

科研设计涉及的一些相关问题将放到论文写作中讲,这里重点介绍科研设计的“主题先行”原则以及理论演绎与细化主题的假设树设计等。

二、科研设计:

主题先行

科学研究设计必须主题先行

What?

什么是主题?

主题是对主要问题的专业表述和说明以及作者的主观回答。

所以,主题先行就是先辨明问题(是否是个真问题)并形成对它的主观解答(核心假设)。

换言之,对研究的主要贡献即研究结果是什么,心中要有个设想,做到基本有数,其它研究工作或论文写作则是深入细化和具体论证的过程。

Why?

主题先行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

每个人的认知过程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的,个人接受外界信息是主动选择、过滤的过程。

信息对个人有没有意义、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意义以及个人以何种方式接受信息,都取决于个人原有的心理定势、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无主观意向、真空式地接受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儿乎不存在。

当然,假设并不是凭空猜测,它是建立在研究者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基础上,从原有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中提出的对问题的主观回答。

主题先行可以通过假设树和变量设计、文献综览等前期研究和设计,进行初步检验、校正或深化假设,避免走弯路。

如果到了写作论文中期或勉强收关时才发现自己原來选择了错误的题目或方向,或题目太大自己把握不住,悔之晚矣。

主题先行以及对主题的分解细化形成的假设树,犹如一把智力钥匙,开启一条有效途径去准确捕捉题材,收集到有效的数据、资料和案例。

图示:

主题先行与否对研究效率(找到并验证创新点)的影响:

(a)无主题

惑的问

第二步,对文献和资料的初步解读f形成研究(学术)问题(分类、

一研究视角或切入层面一研究主题

三、(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的要素和流程图

根据研究设计需要回答的四个关键性问题,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将会涉及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变量、研究假设、分析单元、时间维度和研究方法等七个基本要素,如下图所示。

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研究变量

 

研究假设

分析单位(unitsofanalysis)是公共管理研究者试图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对象,也即是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被分析、描述和解释的人或事物。

任何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分析单元,然后才能根据研究的分析单元收集资料。

选择研究的分析单元是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与研究目的、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它还涉及到整个研究的费用以及应用范围。

公共管理研究的分析单位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某个群体或组织,或者是一个社区或者是社会产品。

1个人(individual)。

由于公共管理组织或公共管理活动主要是由个人成员或个人活动组成的,因此,公共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为研究对象的。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分析单元的个人,通常包括:

政府官员、公务员、教师、学生、农民、工人、军人、企业家等。

正是通过对个人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描述和解释,寻找和发现由个人组成的各种群体和组织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量规律,以及由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公共管理现象。

以个人作为分析单元,可以选定某种典型的个人(例如:

官员和公务员等)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一些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公共管理对策与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

以个人作为分析单元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以个人或个人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象具有单一性、具体性,主要研究个人的行为、心理、态度、兴趣等等,个人研究可以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②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对对象进行矫治为目的,任何个人研究的目的都是通过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的问题的根源,以更好地有针对性的矫正。

③研究过程的精细性:

研究对象集中,便于更好地认识对象的现状,真实的状况,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特点,便于研究者有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进而归纳出一般结论。

④研究对象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2群体是(geup)。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來说,群体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人群。

群体的主要特点包括:

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群体通常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

而且,一个人通常不只属于一个群体,一般都同时是若干群体的成员。

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特征和行为,就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群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单元,如:

工人群体、农民群体、教师群体、公务员群体、弱势群体等。

3组织(oigamzatum)。

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组织特征包括:

组织规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组织行为、组织规范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组织有别于初级社会群体。

虽然社会组织可以由初级群体或非正式群体演化而來,但是当它称为社会组织之时,己经和诸如家庭、氏族、邻里等初级群体高度分离。

第二,组织中形成了分工体系。

所谓分工,就是将为实现共有目的的工程分解为相互异质、相互补充的儿种作业。

因此,它不是在同类意识和共鸣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在意识到自己的作业如果独立进行便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意识到功能上的相互依存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

第三,组织制造了制度化的支配关系。

支配关系是由于利用势力或行使权力(权力即制度化了的势力)而建立的支配服从关系。

组织中权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权力正当性的依据來源于制定了的秩序,即规则,而不是对权力行使者个人的恭顺感情。

马克斯•韦伯把这种基于制定了的规则的支配称为法理的支配或权力,而将基于敬仰、崇拜和感激的支配叫做传统的支配或权力。

社会学把作为规则规定下來并且为组织成员承认和接受的支配关系,叫做制度化了的支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服从规则是加人组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组织成员也正是用这种代价换取组织支付给他的利益和报酬。

另外,科层制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特定的,它与传统支配中的主从关系权力人格的不同。

一旦离开了职务,上下级就复归到了完全平等的个人。

在规模上,社会组织的规模大于一般社会群体,可以有许多成员。

小型的社会组织、比如小企业,可能只有7、8个人,而大型的组织可以拥有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成员,国家即是一个巨型的社会组织。

学校、企业、医院、政府、农村、城市、维权机构、行业协会、民间公益组织、社区组织、互助组织、商会、工会、基金会等,均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分析单位。

4公共产品(publicgoods)o除上述三种分析单元以外,各种类型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也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分析单元。

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如公园、电影院等。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一是非竞争性。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二是非排他性。

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來概括那些无法包括到前述几种分析单元去的其他一些分析单元形式,例如行政、国防、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政策、法律制度等公共产品,均是公共管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分析单元。

吴建南认为,公共管理研究在选择分析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一项课题可以釆用多种分析单元,研究者应该根据现象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的的需要來选择分析单元。

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收集资料才能得到更完整、更真实的信息。

所以分析单元的选择要与课题相对应,要与研究目的相符合。

在具体的研究中,如果对分析单元进行分析所收集的资料不能完满地解答研究问题时,就应该增加或改变分析单元。

其次,应该在满足研究问题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些最主要的分析单元,力求能深入研究,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完整的研究设计流程图

浇程的主要构成:

问题辨析,变量设计,假设论证。

 

、假设树的构建

主题是研究者在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中的核心假设(最高层次的假设)。

主题反映该项研究或论文的价值,是贯穿整个研究或论文的主线。

然而,论证某个主题,或者说验证其真伪,需要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去研究。

“假设树"(hypothesistree)就是从不同视角和层面解构主题的结果,可用來综合反映研究设计在问题辨析阶段的成果。

最顶层是主题即核心假设,下一层假设是上一层假设的支持和细化。

多层次的假设构成论文的研究实体,从顶层到最低层假设的演绎,恰恰是研究工作深化的过程。

层次愈低的假设并非不重要,相反,层次愈低就愈可能成为直接验证的操作假设,愈可能取得新发现,愈可能成为论文的亮点。

注意:

1、假设树是一篇论文或研究工作创新点的结构化表述,并非工作思路

2、假设树中的任何一层假设的表述都应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语句。

3、下层假设一定要支持上层假设,下层假设从属于上层假设,这意味着逐层深入。

所谓的思想深刻,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于此体现。

假设树一例1

题目:

言强必先富一一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

文献综述、理论背景:

“韦伯命题”,社会经济转型存——在经济伦理文化动因等观点

实际背景:

当代经济伦理转型与近代经济伦理演变的相似性,并需要传统伦理文化的资源支撑或创造性转化

核心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发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演变

假设I

一层

本末观

1

义利观

1

贫富观

1

奢俭观

假设

的资本

的资本

的资本

的资本

主义化

主义化

主义化

主义化

 

二层

“重本抑末”

“重义轻利”

“均、礼.齐”

“黜奢崇俭”

假设

向“商战论”

向“义利并

向"三位一体”

向“黜俭崇

和“实业论”

重”演变

演变

奢”演变

演变

1

四层

假设

私有产权具有伦理价值合理性

附:

论证方法一一文本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中口西)

A—B(第一层)

a1.•.a2a3...

al->B(第二层)

a2->B

a3->B

a3->bl(第三层)

a3—b2

a3—b3

Analysisandsynthesis:

breakitintoitsparts,seeinghoweachpaitworking,thenputthemtogether.

题目: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双贏之道

—实际背景:

针对“FDI不利应予限制”论文献综述、理论背景:

廉价原

材料、劳动力、绕过贸易堡垒、——

转移税收等论点

扩张,扩犬规模司的无形资产

I

跨国公司靠

跨国公司

东道国是

MNC的国

MNC是

MNC刺

廉价劳动力

要靠无形

跨国公司

外公司必然

本土企业

激本土土

和原材料难

资产扩大

R&D外溢

直接或间接

通向国际

企业创新

以维持超额

经济规模

效应的受

向东道国转

市场的

和提高

利润

益者

移无形资产

渠道

竞争力

二层假设

三层

假设

跨国公司的股票增殖幅度视其无形资产比重而定,比重愈人,增殖愈大

附:

论证方法一一现有统计数据分析.问卷调查

五、研究取样

确定了研究的分析单元或构建了假设树后,研究取样是公共管理研究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它还涉及到整个研究的费用以及应用范围。

一般來说,如果研究对象仅仅是个别的或少数人,通常不存在取样问题,因为研究对象的总体差不多就是研究的直接对象。

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课题设计的对象总体比较大。

要将课题规定的所有对象都拿來进行研究往往是难以做到的,也没有必要,因此需要选择部分的研究对象,这就涉及到取样问题。

(一)研究取样的基本原理

开展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某一公共管理问题。

而这个公共管理问题一般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也就是说,开展一项公共管理研究总是想把这项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普遍应用到同类对象中去。

否则,这项研究就没有多大意义。

研究的对象虽然是某个部分,但研究者着眼的却是某个总体。

一般说来,以一个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往往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研究取样时,抽取的样本必须确能代表总体,然后才可能希望将來研究取得结论能有效地推广应用到总体甚至更大的范围中去。

研究取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population)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研究样本(sample)o例如,我们要调查某个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工作能力如何?

由于公务员数量巨大,不可能对每个公务员都测量一下,研究只能在所研究的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测量,然后从得出的研究结果推断某个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工作能力。

假设被研究对象的总体为50000人,从中随机抽取样本100人,并对这1000个公务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测量,获得样本公务员工作能力的平均水平,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推断研究对象总体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取样的基本原理如图3-4所示。

推断

图34:

取样基本原理关系图

取样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

取样的作用是为了合理地减少研究对象,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时间,又可使研究力量相对集中,使研究工作深入、细致,从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取样中,通常为涉及到以下一些概念:

1理论总体。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课题确立时的总体往往是虚拟的,是理论上的总体。

如:

进行一项有关公务员行政能力的研究,如果期望以研究结果解释全国的公务员,那么理论总体就是全国的公务员;如果期望解释广西省的公务员,那么理论总体就是广西省的公务员;如果期望解释杭州市的公务员,那么理论总体就是杭州市的公务员。

组成总体的各个研究单位是研究的分析单位。

2抽样框架(可获得总体)。

理论总体往往是虚的,不是一个实在的、可操作的总体。

而可获得总体则是实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总体。

抽样框架是抽样单位的实际名单,样本就是从抽样框架中选取。

如果一个公务员样本是从某个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花名册中抽选,这个花名册就是抽样框架。

3样本。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是由从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选出来的那部分分析单位的集合。

4取样比。

取样比是指在抽选样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5置信度。

置信度也称为可靠度,或置信水平、置信系数,即在取样对总体参数做出估计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其结论总是不确定的。

因此,釆用一种概率的陈述方法,也就是数理统计中的区间估计法,即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在一定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其相应的概率有多大,这个相应的概率称作置信度。

6取样误差。

在取样研究中,通常以样本做出估计值对总体的某个特征进行估计,当二者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误差。

因为由样本做出的估计值是随着抽选的样本不同而变化,即使观察完全正确,它和总体指标之间也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纯粹是取样引起的,故称之为取样误差。

7偏差。

所谓偏差,也称为偏误,通常是指在取样研究中除取样误差以外,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8均方差。

在取样调查估计总体的某个指标时,需要采用一定的取样方式和选择合适的估计量,当取样方式与估计量确定后,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总体指标之间离差平方的均值即为均方差。

(二)研究取样的基本原则

研究设计中的取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工作,也是研究者为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能否正确取样,是对研究人员综合能力的挑战和考验。

一个好的研究取样设计还应满足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指决定采用取样方法时要以研究目的为依据,从研究课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整体上综合考虑哪种取样方法最符合研究目标。

取样方法之间无所谓好与坏之分,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键要看是否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相吻合。

2可测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指选择取样方法时要考虑为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

取样的基本原理就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由部分推论整体,这种推断需要以数据來说明。

可测性要求样本数量足以保证统计分析的需要,能使研究者从样本数据有效地推断出总体特征。

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指选择取样方法时要考虑取样方案在现实情境中是否行得通。

理想上的取样方案与具体实施方案可能是两码事,例如,要在一所幼儿园某个年级进行一项对比实验,理想的取样方案是将这个年级的班级打乱,再按随机分配的方式重新编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但是这样的取样方案很少能行得通,幼儿园一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将打乱原有的教学秩序。

因此较为可行的方案是釆用整群随机取样。

可行性原则要求取样设计更多地从实际情况考虑,方案更详尽,操作更具体。

4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指选择取样方法时要考虑与可得资源相吻合,资源包括时间、财力、人力等。

由于教育研究的经费往往很有限,获取样本乂是以时间和经费为代价的,而且样本数量并非是越大越好。

用两匹马可以拉的车,用10匹马來拉就是浪费了。

经济性原则要求取样既要保证达到研究目标,乂不奢侈浪费。

5代表性原则。

样本的代表性指样本应具备总体的性质或特征,样本能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样本的代表性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影响研究结论的推断程度。

对样本代表性的最大威胁是取样偏差,常为人引用的例子是:

1936年,美国《文摘》杂志上的一项有关总统大选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预测兰登将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罗斯福落选。

但事实正好相反,选举结果是罗斯福当选总统。

虽然民意调查是随机取样的,而且样本数也不少,但调查者的样本主要是从电话号簿和汽车登记册中抽取的。

1936年有电话和汽车的人仅代表了美国选民中的某个特定阶层,对于选民总体來说不具有代表性。

这次民意调查的失败在于取样偏差,样本没有代表性,抽取的样本在质上与总体特征不吻合。

科学地设计取样方案,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以上原则往往难以作到,有时为了满足取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样本容量可增加至最大,但同时却牺牲了经济性原则,因此选择取样方法实际上是所有原则的综合平衡问题。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时研究者不釆纳简单的取样方法,而去运用比较复杂的取样方法的原因。

(3)研究取样的基本方法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研究取样可以分为概率取样(probabilitysamplmg)和非概率取样(non-piobabilitysamplmg)两大类型。

1、概率取样

概率取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研究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來抽选样本的一种取样方法。

概率抽样样本具有代表性,可以作推论,常用于正式的、量化的研究。

概率取样包括:

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聚类随机取样和系统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randomsampling)

简单随机取样,是指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研究单位。

其特点是:

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取样是其它各种取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釆用这种方法。

按照样本抽选时每个单位是否允许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