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654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易错选择题训练二苏教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0、1、+99、121这几个数都是正整数

D.丁:

﹣1是负整数

12.在﹣9、0、15、﹣100、+8、﹣25、﹣4.8、

这八个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有1个B.正数有3个C.正数有4个D.负数有3个

13.下面四种说法(  )

①整数就是自然数;

②24÷

3=8,24叫做倍数,3叫做约数;

③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④0.7和0.70的计数单位相同.

A.都正确B.都不正确C.有的正确D.有的不正确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B.111的倍数都是合数

C.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D.4.2能被0.7整除

15.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

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  )

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

C.b和c都是a的约数D.b一定是c的倍数

16.如果a÷

b=7,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b的倍数B.a能被b整除

C.a是b的7倍D.a、b最大公约数是7

17.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因数有(  )个.

A.2B.4C.6

18.某小学的教师共有70人,这个学校男女老师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A.3:

4B.2:

3C.1:

2D.1:

6

19.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总是(  )它的因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小于

20.有两个两位数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的和是(  )

A.96B.48C.60

21.下面四句话中,表述正确的语句共有(  )

(1)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

(2)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3)圆锥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4)若干个相同的梯形一定能够进行图形密铺.

A.1句B.2句C.3句D.4句

22.同学们去社区做好事,每组6人或9人,都正好不多也不少.去社区做好事的同学至少有(  )人.

A.3B.9C.18D.54

23.a、b和c是三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在a=b×

c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b一定是a的公因数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

24.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有(  )个约数.

A.1B.2C.3D.无法确定

2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甲数是18,乙数是(  )

A.90B.15C.540D.30

26.最大公约数是12的两个数(  )

A.24和36B.3和4C.24和48D.96和128

27.已知m、n都是非零自然数,且m÷

n=11,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B.mnC.mD.n

28.假如A=B+1(A、B是大于2的自然数),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  )倍.

A.AB.BC.ABD.无法确定

29.m、n是非零自然数,m÷

n=1…1,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

30.a÷

b=5(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

A.aB.bC.5

31.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bB.aC.bD.无法确定

32.a,b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a÷

b=6.a,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B.bC.6D.6a

33.六一节前夕,同学们布置校园,在学校大路的一边插彩旗.开始时,每隔3米插一面.当插到第10面时,发现彩旗不够,于是重插,改为每4米插一面.重插时,不需要移动位置的彩旗,除第一面外,还有(  )面.

A.第二和第六B.第三和第七C.第四和第八D.第五和第九

34.能同时被2、3、5除余数为1的最小数是(  )

A.29B.31C.61

35.某班学生接近50人,在一次英语竞赛中,该班学生的

获得一等奖,

获得二等奖,

获得三等奖,其余获得纪念奖.这个班的人数可能是(  )

A.24B.48C.49

36.甲数=2×

A,乙数=2×

A,(甲、乙、A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A.6AB.210AC.420AD.120A

3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A、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B、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C、两个质数的和是质数D、两个合数的和是合数.

A.1B.2C.3D.4

38.两个数既是合数,又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分别是(  )

A.9和10B.2和45C.6和15D.30和3

39.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一个(  )

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

40.下列分解质因数哪个是正确的(  )

A.18=2×

3B.36=4×

3C.57=3×

19×

1D.24=3×

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

A、因为在0.1与0.2之间的小数有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本题说法正确;

B、4.895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即4.895≈4.90,说法正确;

C、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说法错误,如8和9;

D、☆÷

△=9…6,因为余数总比除数小,△最小为:

6+1=7,说法正确;

故选:

C.

2.

【分析】首先,要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据此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A、

化简后是

,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能化成有限小数;

B、

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能化成有限小数;

C、

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能化成有限小数;

D、

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D.

3.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根据题意可知:

甲商品定价的90%=乙商品定价,

A、乙的定价是甲的90%,说法正确;

B、把乙的定价看作单位“1”,则甲的定价是乙的(1÷

90%)=

,即甲比乙多(

﹣1)=

,所以B说法错误;

C、把甲的定价看作单位“1”,乙的定价比甲的定价少(1﹣90%)=10%,说法正确;

D、甲的定价是乙的(1÷

,说法正确;

B.

4.

【分析】设乙数为x,甲数比乙数大10%,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是:

(1+10%)=1.1x;

乙数比丙数少10%,把丙数看作单位“1”,则丙数是:

(1﹣10%)=

x;

然后把甲数和丙数进行比较即可.

设乙数为x,

则甲数是:

(1+10%)=1.1x,

则丙数是:

x,

因为1.1x<

所以甲数小于丙数;

5.

【分析】由题意可知:

有1份的水,就有4份的药,求药水的浓度,根据药水的浓度=

×

100%,据此解答.

有1份的水,就有4份的药,

则药水的浓度:

100%=80%;

答:

药水的浓度是80%.

6.

【分析】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3.5元,今年与去年相比,汽油价格涨幅达到了10%,是说今年售价比去年的价格多了10%,即上涨了10%.

汽油价格涨幅达到了10%,即增长了10%,也就是今年售价比去年多百分之十.

7.

【分析】含糖20%的糖水,喝了一半,他喝的是糖水,并不只是喝的糖,喝的也不只是水,所以含糖率不发生变化,仍是20%.

有一杯含糖20%的糖水,喝了一半后,含糖率仍是20%.

8.

【分析】10克糖完全溶解在100克水里,糖水为(10+100)克,进而根据题意,求出水与糖水的比,进行选择即可.

100:

(10+100),

=100:

110

=(100÷

10):

(110÷

10)

=10:

9.

【分析】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B、C不能改写成百分数;

而甲数是乙数的1.5倍,是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可以表示成150%;

据此解答即可.

因为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B、C不能改写成百分数;

10.

【分析】先把原价看做单位“1”,提价后的价钱为原价的(1+10%);

进而把提价后的价钱看作单位“1”,现价即提价后价钱的(1﹣10%),即原价的(1+10%)的(1﹣1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现价为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比较即可.

(1+10%)×

(1﹣10%),

=1.1×

0.9,

=99%,

因为99%<1,所以原价高;

11.

A、甲:

0、1、﹣1、+99、121这些数都是整数,说法正确;

B、乙:

0、1、+99、121这几个数都是自然数,说法正确;

C、丙:

0、1、+99、121这几个数都是正整数,说法错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丁:

﹣1是负整数,说法正确;

12.

【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大于0的数叫正数,小于0的数为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

在﹣9、0、15、﹣100、+8、﹣25、﹣4.8、

这八个数中,正数有:

15、+8、

共3个,

负数有:

﹣9、﹣100、﹣25、﹣4.8共4个;

13.

①整数就是自然数,说法错误,如﹣2,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

3=8,24叫做倍数,3叫做约数,说法错误,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应是24是3的倍数,3是24的因数;

③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说法错误,如0.4÷

2=0.2,应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

④0.7和0.70的计数单位相同,说法错误,因为0.7的计数单位是0.1,0.70的计数单位是0.01;

14.

A、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说法错误,因为一个数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B、111的倍数都是合数,说法正确,因为111是合数,它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C、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说法错误,如8和9;

D、4.2能被0.7整除,说法错误,因为整除必须是指在整数范围内,并且除数不能为0;

这里4.2和0.7都是小数;

15.

【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为a=b×

c,所以a是b、c的倍数,b、c是a的约数(因数);

16.

【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因为a÷

b=7,a和b不一定都是非0自然数,所以:

A、a是b的倍数,说法错误;

B、a能被b整除,说法错误;

C、a是b的7倍,说法正确;

D、因为a、b最大公约数是7,说法错误;

17.

【分析】根据”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可知:

该自然数是18,进而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数出即可.

这个数是18,18的因数有:

1、2、3、6、9、18,共6个;

18.

【分析】学校共有70人,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最简整数比,那么男女教师比的前项和后项相加应能被70整除,70的因数有:

1、2、5、7、10、14、35、70,而1+2=3,3不是70的因数,由此作答.

70的因数有:

1、2、5、7、10、14、35、70,而1+2=3,3不是70的因数,又不能被70整除.

19.

【分析】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据此判断即可.

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所以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总是不小于它的因数,

20.

【分析】先将6和90分解质因数,求得符合条件的两个两位数,再相加即可求解.

6=2×

3,

90=2×

5,

一个数是:

3=18,

另一个数是:

5=30,

这两个数的和是:

18+30=48.

21.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1)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说法正确;

(2)因为当两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的数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所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说法错误;

(3)圆锥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属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应牢记;

说法正确;

(4)当拼接点处几个角的和为360度时,若干个相同的梯形可以进行图形密铺,但不是一定,故说法错误;

22.

【分析】根据每组6人或9人,都正好不多也不少,可知去社区做好事的同学数既是6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即是6和9的公倍数,要求至少就是求6和9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

9的倍数有:

9,18,27,36,45…,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23.

【分析】根据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A、b一定是a的公因数.出说法错误,因为公因数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而言.

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此说法错误.a=b×

c,即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c是a和b的公因数,但不一定是它们最大公因数.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出说法错误,a=b×

c,即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但不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24=12×

2,24是12和2的倍数,但不是最小公倍数.

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此说法正确,如上面的例子,a=b×

c,即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

24.

【分析】互质的两个数,有三种情况:

两个数都是质数、两个数都是合数、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可以举例进行选择.

【解答】解;

2和3互质,2×

3=6,6的约数有:

1、2、3、6;

4和9互质,4×

9=36,36的约数有:

1、2、3、4、9、12、18、36;

3和4互质,3×

4=12,12的约数有:

1、2、3、4、6、12;

所以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有多少个约数无法确定;

25.

【分析】首先要知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如何求得的,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因数的积,所以用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约数就得到了两个数的独有因数的积,进而组合成要求的数即可.

因为90÷

6=15,15=3×

其中甲数是18,18=6×

所以乙数是:

5=30.

乙数是30.

26.

【分析】分别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得出结果.

A、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12,故选项正确;

B、3和4的最大公约数是1,故选项错误;

C、24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24,故选项错误.

27.

【分析】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据此解决即可.

因为m÷

n=11,m、n是不为0的自然数,

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n;

28.

【分析】因为A=B+1(A、B是大于2的自然数),则判断出A、B是相邻的自然数,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故此判断.

由题意得:

A、B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AB÷

1=AB倍;

29.

【分析】m、n是非零自然数,m÷

n=1…1,说明mn是相邻的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由题目已知条件可知mn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它们是互质数,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

30.

【分析】这道题属于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

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

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由a÷

b=5(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

可知数a是数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

31.

【分析】因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a和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ab.

32.

【分析】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要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两个数互质,则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两个数有公约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由此选择情况解决问题.

b=6可知,数a是数b的6倍,属于倍数关系,a>b,

所以a和b最小公倍数是a;

33.

【分析】每隔3米插一面,插旗的距离是3的倍数,4米插一面插旗的距离是4的倍数,重插时,不需要移动位置的彩旗,除第一面外,是3和4的公倍数的距离,3米插一面.当插到第10面就是3×

(10﹣1)=27米,即是3和4的公倍数的距离小于27的米数,据此解答.

(10﹣1)=27(米),

3的倍数有:

3,6,9,12,15,18,21,24,27,30,

4的倍数有:

4,8,12,16,20,24,28,

3和4小于27的公倍数有:

12、24;

即在12米和24米的插旗位置不用动,

第1面是在校园的门口,第二面是离校园门口3米处,第三面是6米处…,

所以第12米处的是第五面,第24米处的是第九面.

34.

【分析】可先求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30,由此解决问题.

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是30,

30+1=31.

35.

【分析】因为人数必须是整数,就是说这个班的总人数乘

、乘

的结果都是整数,即要求8、3、2的公倍数,还要满足接近50人;

由此得解.

8、3、2的公倍数:

最小8×

3=24,

2=48,…;

接近50人的是48人;

36.

【分析】即求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A=420A;

37.

【分析】举例逐一排除解答即可找出答案.

A、奇数+奇数=偶数,如1+3=4,故答案不正确;

B、偶数+偶数=偶数,如2+8=10,故答案正确;

C、两个质数的和是质数,如5+3=8,故答案不正确;

D、两个合数的和是合数,如,4+9=13,(排除);

综合上面的分析得:

上面的四种说法正确的只有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的说法是正确的.

38.

【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又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互质数相乘的积,据此分析即可.

由于90=2×

45=18×

5=15×

6=9×

10,

在这几组数中,2、5不是合数,

15与6不互质,

符合条件的只有10与9,

39.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是两个质数相乘的积,则这个积的因数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因此,它的面积一定是合数.

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40.

【分析】根据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分析筛选即可选择.

A是正确的.因为2和3都是18的质因数.

B是错误的.因为4不是质数.

C是错误的.因为1不是质数.

D是错误的.因为4不是质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