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67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波堤方块码头浮码头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Word下载.doc

九、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65

1工期目标 65

2工期保证措施 65

十、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66

1安全目标 66

2安全保证措施 67

3项目安全保证措施实施 71

十一、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工地管理 73

1文明施工目标 73

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73

3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保证措施 73

十二、环保与环卫管理 74

1环保目标 74

2环境保护措施 75

十三、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 76

1防治措施 76

2防疫应急预案 77

十四、工程质量回访及保修措施 78

1工程完工回访制度 78

2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具体计划安排 78

十五、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80

十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2

附图1总平面布置 82

附图2项目部平面图 83

附图3预制场平面图 84

-w-

一、编制依据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航海训练基地工程》招标文件;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航海训练基地工程施工图》;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257—2008);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JTS205-1-2008);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JTS167—2—2009);

《港口工程地基规》(JTS147—1—2010);

《港口工程荷载规》(JTS144—1—2010);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JTS154-1-2011);

《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201-2011);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JTS153-3-2007);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JTJ297-2001);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JTS204-200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JTS202-2011);

《水运工程测量规》(JTS131—2012);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JTS146-201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交通运输部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及规程;

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水、电、交通等现状和资源供应条件。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黄岛区大珠侧科教园区,距黄岛区政府约8.0km,西靠大珠山,东临黄海,与灵山岛隔海相望。

行政区划属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

120°

01'

E,35°

48'

N。

2工程围

工程容为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大学园东路以东区域红线以水工工程,主要设计容包括训练艇浮泊位、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防波堤、护岸,以及陆域形成、港池疏浚、给排水、供电照明等配套设施。

详见设计容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训练艇泊位

98

2

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长度

m

100

3

东(南)防波堤长度

367.6

4

北防波堤长度

199

5

护岸长度

273.83

6

北护岸长度

327.56

7

南护岸长度

245.8

8

形成水域面积

万m2

3.86

3总平面布置

3.1船型主尺度

本项目以8m长游艇、10m长游艇、12m长游艇、500吨级工作船为设计船型。

设计船型主尺度见下表。

设计船型一览表

船型

全长(m)

型宽(m)

吃水

(m)

船重

8米长训练艇

2.6

0.9

2300KG

设计船型

10米长训练艇

10

3.2

1.0

5300KG

12米长训练艇

12

4.0

10200KG

500吨级工作船

66

9.0

2.73

3.2泊位作业标准

本工程地处黄海灵山湾西岸,影响船舶训练主要受风、降水、雾、波浪等要素影响,训练标准按以下标准计算:

波浪:

H4%≤0.3m;

风:

不大于6级;

雨:

日降水量不大于50mm;

雾:

水平能见度大于1000m。

3.3平面布置

3.3.1水域布置

在陆域东南端向海建设南防波堤128.7m,然后折向北偏西建设东防波堤150.8m对港池东南向形成环抱,南、东两段防波堤夹角为90°

,之间圆弧衔接段长58.1m,东防波堤端头为30m*30m平台,东防波堤侧布置100m长工作船平台以临时靠泊500吨级工作船,平台宽度20m,在陆域东北端向海建设北防波堤,长度199m,形成港池面积约为3.86hm2,口门向北偏东向开敞,口门宽度50m,南防波堤侧设置训练艇(帆船、舢板等)浮码头泊位98个,陆域边线在原海参养殖池外侧,建设护岸总长度830.69m。

3.3.2陆域布置

护岸侧回填形成陆域,新形成陆域面积约为5.23hm2。

陆域布置纳入校区建设中,不在本次施工围,本项目陆域回填围仅为护岸前沿区域。

本工程防波堤通道与校区主干道相连接,港池西侧建设护岸,护岸长度273.83m。

4工程结构

4.1浮码头

浮码头泊位共设置四个分区,8m长训练艇浮码头共计泊位32个,10m长训练艇浮码头共计泊位32个,12m长训练艇浮码头泊位34个,浮码头泊位共计98个。

浮码头结构组成:

玻璃钢浮箱、钢框架、木面板。

浮箱用螺栓与钢框架连成整体,框架两侧安装护木和橡胶护舷,框架顶铺木面板。

泊位与泊位之间联接方式采用铰接构件。

浮码头固定方式为采用Φ600嵌岩灌注桩固定,桩顶标高7.0m。

4.2东(南)防波堤

堤心抛填10~300kg开山块石,堤顶高程为7.5m,防波堤侧通道宽7.0m,外侧护面采用安放一层5t扭王字块体,坡度为1:

1.5,其下设置1.0m厚300~400kg块石垫层,坡底为1.0~1.5t大块石棱体(护底),宽度为8m,其下抛设300厚碎石垫层以及500厚10~50kg块石垫层。

堤顶外侧设C30F250砼挡浪墙,堤顶放置一层5t扭王字块体三排,挡浪墙顶高程及堤顶扭王字块体顶高程均为9.0m。

堤侧干砌条石护面,坡底设蹬脚方块,蹬脚方块底标高-2.0m。

4.3工作船临时停靠平台

平台结构型式为重力式方块结构,平台前沿顶标高为7.5m。

开挖(爆破)基槽至-3.5,持力层为强风化基岩,抛填10~50kg块石基床至-3.0m,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共2层,方块重量按200t控制,其上预制安装C35F300钢筋砼卸荷板至3.5m,平台上部结构采用现浇C30F250砼胸墙,平台主体后方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平台前沿设钢筋砼护轮槛及250kN系船柱,护舷采用DA-A400H橡胶护舷。

胸墙上设置踏步三处,踏步两侧设系船环以方便小型船艇系缆,平台的施工与防波堤施工结合同时进行。

平台处对应的防波堤挡浪墙宽度为3m,兼作观景平台,墙外侧放置一层5t扭王字块体两排。

4.4北防波堤

北防波堤两侧主体结构为方块结构,堤顶高程为7.5m,基槽开挖至强风化基岩,安放C30麻袋砼基础(护底),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

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方块重量按200t控制,上部结构侧为现浇C30F250毛石砼胸墙,外侧为现浇C30F250毛石砼挡浪墙,两侧临水面浆砌镶面石。

堤抛填开山石,面层为机刨花岗岩面板。

北防波堤上部设踏步,5.5m至7.5m标高之间3处,台阶为条石结构,7.5m至9.0m设连续踏步,台阶外侧为贴面板。

4.5南(北)护岸

南护岸挡浪墙顶标高8.7m,北护岸顶标高8.7m,基槽开挖(找平),安放C30麻袋砼基础(护底),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

墙身采用预制安装方块并现浇C30F250毛石砼挡土墙结构,外侧镶镶面石,基床顶面标高高于2.5m分段直接现浇C30F250毛石混凝土挡土墙。

墙后回填10~100kg块石棱体、二片石垫层和5~100mm混合碎石倒滤层。

后方回填开山土石形成陆域。

4.6护岸

护岸为直立岸壁结构,前沿标高分别为5.5m、7.5m,平台之间通过踏步连接。

下部为预制安装C30F250砼方块,上部采用现浇毛石砼挡土墙。

4.7斜坡道

港池西南角、护岸外侧建设斜坡道1座,斜坡道主体采用预制安装方块结构,斜坡道连陆端顶面标高7.5m,水下端顶面标高-1.5m,斜坡坡比为1:

10,斜坡道长度为90m。

基槽爆岩至-2.5m,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基床顶标高-2.0m。

墙身采用安装C30F250砼方块、现浇C30F250砼胸墙。

斜坡道面层采用钢筋砼面板,水位3.5m以上采用现浇300厚C35F300钢筋砼面板,水位3.5m以下采用预制安装400厚C35F300钢筋砼面板。

4.8港池疏浚

训练港池设计底高程为-2.0m,训练艇停泊水域设计底高程为-3.0m,工作船前沿停泊水设计底高程为-3.0m。

港池边线距离护岸前沿线以及北防波堤侧前沿线5m。

5自然条件

5.1气象

5.1.1气温

根据1971~2000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多年平均气温为12.5℃,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3.6℃(1994年和1999年),最低为11.5℃(1976年)。

1959~2005年间,原胶南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1.0℃,出现于2002年7月15日;

1959~2005年间,原胶南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6.3℃,出现于1967年12月30日。

5.1.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830.2mm,每年的1月份至5月份,月降水量逐渐增加,6月份至9月份为汛期,其中7月份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9.8mm,8月份次之,为176.9mm。

进入9月份以后,降水量逐月减少,至12月份和翌年的1月份降至最小,分别为10.3mm和9.4mm。

多年月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62年的7月份,为439.2mm;

多年月最小降水量仅为0mm。

5.1.3风况

根据原胶南市气象局1971~2000年连续30年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多年常风向为NNW向,其出现频率为15%。

其中,春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11%;

夏季常风向为SE向,出现频率为13%;

秋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18%;

冬季常风向为NNW向,出现频率为24%。

累年各月最大风速值出现在1971年3月份,风速为22m/s,风向为NNW;

1971年3月份次之,为19m/s,NW向。

历年最大风速以7月份最小,在统计的31年中,为NNW向,11m/s。

5.1.4雾

黄岛地区属于海雾的频发地区,根据原胶南气象局1959年~1970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一年四季都有雾出现,多年平均有雾日数为14.7天,大多集中在春夏季的4月份至7月份,平均雾日之和为9.6天,占全年有雾日数的65%,其中4月份雾日最多,累年平均为3.1天,6、7月份次之,为2.6天。

地区和日照地区统计结果分别为:

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日照多年平均全年有雾日数为30.4天。

5.1.5相对湿度

根据1959~1993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其中夏季最大为87%,秋季次之为75%,春季为71%,冬季为69%。

其地理分布特征为春夏季近海高于地,秋冬季近海低于地。

5.2水文

5.2.1水文潮汐及水位

5.2.1.1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在1985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2.70m。

5.2.1.2潮型

根据实测资料计算,本海域潮汐类型判别数为0.41,小于0.5,潮汐类型为规则半日潮。

5.2.1.3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

采用古镇口验潮站计算所得的工程水位作为本区工程水位。

极端高水位:

5.63m,设计高水位:

4.58m。

设计低水位:

0.71m,极端低水位:

-0.44m。

5.2.1.4海流

各站实测海流均表现为较强的往复性流动,受岸线地形影响,海流主流向为偏S-N向,偏S向为涨潮流向,偏N向为落潮流向。

大潮期,涨潮流最大流速为24~61cm/s,落潮流最大流速为22~57cm/s。

小潮期,涨潮流最大流速为19~51cm/s,落潮流最大流速为17~46cm/s。

总体而言:

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大潮期流速大于小潮期,远岸流速大于近岸,自表至底流速逐渐减小,流向在垂线上的分布比较一致。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研究海域整体主流向为SW~NE,流速随水深增大而增大。

自然岸线下灵山湾海水流速在0.3m/s以下,工程区位于灵山湾湾顶西南侧,海水流速较小,最大流速约0.15m/s,灵山湾外侧流速增大,在0.6m/s以下。

5.2.2水文潮汐及水位

5.2.2.1波况

现以相子门站16年的实测资料作统计,分析本工程海区的波浪状况。

据相子门站资料统计,风浪、涌浪平均出现率分别为35.1%和64.9%,本海区出现纯涌浪的机会很少,纯风浪占29.2%,绝大部分以混合浪的形式出现,其频率高达70.8%。

本海域常浪向为S向,出现频率为47.64%,次常浪向为SSE向,出现频率为12.86%。

而强浪向为SE向,最大波高7.6m,次强浪向为SSE向,最大波高为6.5m。

此外,在S、ESE和SSW向也都曾有4.0m以上的大浪出现。

1985年9号台风于8月19日10时在市西南部原胶南县登陆时,海军用自记仪器在本海区观测到最大波高为7.6m的强浪,波向为SE向,最大周期为14S,水深12.0m,该记录列入统计之中。

5.2.2.2设计波要素

设计波要素的计算选用日照石臼海洋站的NE和E向(1980~2006年)、小麦岛海洋站的SE向(1956~2006年)的年极值波浪资料,采用P-Ⅲ型曲线进行频率分析,推算本项目外海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波要素。

5.3工程地质

区域地质和港址区地貌概况

大珠山脉位于原胶南市东南部。

自上元古代以后至新生代中更新时,该区域一直处于缓慢稳定上升状态,缺失华北型地层沉积。

中生代时,区域性构造地质强烈,岩浆活动特别活跃,侵入大量的崂山期花岗岩。

后期残余岩浆又沉着NE与NW两组伴生与派生的格状构造。

侵入大量成脉状产出的浅成相岩石。

新生代以来受喜山运动的影响,在NW~SE向主压力作用下,本区仍以差异性抬升运动为主。

自晚更新世起,伴随着区域缓慢上升运动,沿低丘,坡麓及河谷地带沉积了一定厚度的沉积物。

拟建场地地质发展史与区域完全一致。

岩土层分布及工程地质

根据工区已有地质资料,综合考虑时代、成因、岩性、沉积相变组合、工程特性差异等因素,将拟建工程勘察深度围钻遇岩土分为5个主层,按自上而下的层序分述如下:

第①层卵石(Q4m)

黄褐色,松散状态,分选磨圆极差,粒径大小不一,直径2-40cm,主要岩石成分为花岗岩。

该层为原有海参池旁松散堆积物,分布不均匀,无统一承载力,属开挖部分,对本工程意义不大。

第②层粗砾砂(Q4m)

黄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砂质不均匀,分选磨圆差,矿物成分:

长石、石英,含较多贝壳碎片。

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SPT)6次,7-10击,平均值8.4击。

根据原位测试和颗分试验成果,确定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150kPa。

第③层粉砂(Q4m)

黄灰色,饱和,松散状态,土质较均匀,含少量粉土成分,矿物成分:

长石、石英。

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SPT)24次,5-15击,平均值8.2击。

根据原位测试和颗分试验成果,确定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110kPa。

第③1层细中砂(Q4m)

黄色,饱和,稍密状态,土质不均匀,含少量小砾石、中砂,矿物成分:

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SPT)6次,7-12击,平均值9.8击。

第③2层粉质粘土(Q4m)

黄灰色,饱和,软可塑状态,土质较均匀,粉砂含量较高。

根据土工试验成果,确定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160kPa。

第④层强风化基岩(花岗岩、煌斑岩脉)

工区基岩为燕山晚期崂山超单元石门山亚超单元的正长花岗岩。

花岗岩:

黄褐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以长石、石英等为主,原岩风化稍强,可钻取碎块状岩芯,但岩芯易碎,手捻呈砂土状、碎块状。

煌斑岩脉:

黄褐色,煌斑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

长石、辉石,风化较强,岩石较破碎。

该层共进行标贯试验12次,67-111击,平均击数83.9击。

根据原位测试结果和地区经验,确定强风化花岗岩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1000kPa;

强风化煌斑岩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600kPa。

第⑤层中风化基岩(花岗岩、煌斑岩脉)

浅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以长石、石英等为主,原岩风化较弱,可钻取短柱状岩芯。

长石、辉石,风化较弱,岩心呈碎块状。

中风化花岗岩共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3次,换算成Is(50)为1.42~7.46MPa,平均值为4.27MPa。

由此换算成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7.79MPa。

根据现场鉴定和地区经验,确定中风化花岗岩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2000kPa;

中风化煌斑岩地基容许承载力值f=1500kPa。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工程中标后,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图纸会审,根据现场条件和甲方工期质量要求,分析排查本项目施工难点。

仔细研究项目特点,合理划分施工区段。

针对施工关键点制定解决方案,制定抢工措施。

优化细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各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2场地布设

组织项目临建设施,附近修建或租用方块预扭王字块制场,护岸西侧新建项目部,接通水、电、通信网络。

修筑进出场道路及施工便道。

组织扫海测量,复核水域泥面高程以确定船舶适用类型及船舶安全航线。

3机械材料准备

按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和现场施工情况,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并落实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完好率。

保证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计划。

根据施工计划,机械材料部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月季度材料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建立材料台账,从材料进货渠道上保证施工质量。

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说明书,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挂牌标识备用。

混凝应计划选用外部商混站供应。

4建立测量控制系统

4.1为保证本工程测量定位精确,提高施工质量,我公司组织利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进行布设控制点。

具体做法是根据业主所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完成后,我部根据业主交桩的现有控制点情况和今后工程实际需要分析,组织对覆盖本工程的控制点进行选点、造点工作。

本测区坐标系统采用19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

00′00″;

高程系统有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两个基准。

其换算关系设计已经给出。

计算过程中统一采用了当地理论高程。

4.2GPS点埋设

GPS点位均选择在交通方便,视野开阔,在地平面仰角15°

以上围基本没有障碍物的场所。

为能长期保存,在构造物上采用15cm钢钉打入砼造点,钢钉顶面高于周围地面1~2mm便于保存,在岩石上采用刻石造标,其余部位点位桩采用埋Φ12钢筋的现浇水泥桩,并在钢筋头部要求进行切割十字型标志。

点位较坚定稳固,点位均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并且附近没有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周围50米围没有高压输电线,点位附近没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4.3复测数据处理

采用“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解算及平差计算处理,各闭合环解算合格,精度满足要求,测量成果均符合规要求。

5施工人员的准备

投入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均为高级工程师,具备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持安全书;

项目副经理具备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其他主要部门负责人工程管理部、质保部、工区主任、试验室、安保部、均为中级以上职称,以上人员均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主要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测量、试验等人员均持专业证书上岗,并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其他技术管理人员,均为大学以上学历,专业对口,学历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同时挑选公司优秀的作业队伍,进行总承包围的工程:

充分利用我公司下属的劳务公司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完成合同围的工程任务。

在组建项目管理班子时,由公司生产部门协助项目按公司有关管理文件的规定,制定一整套项目管理制度。

做好人员需求年、季、月计划,落实好所需的各专业人员,做到随时需要什么工种的人员就可进场。

5.1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安全

机料

计划部

合约部

机务工班

试验室

土石方队伍

方块

工班

木工工班

钢筋工班

起重工班

5.2项目部主要岗位职责表

5.2.1项目经理

代表总经理履行本公司与业主的合同,全面负责项目部的管理工作;

负责工程成本的分析预测及控制、供应商审核;

主持重大施工措施的制定及对施工进度计划的重大修改和调整;

贯彻落实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确保其在本单位的实现;

负责审批本单位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负责工程分承包方和劳务分承包方的选择和监控;

组织或参与异常事件的处置。

5.2.2项目副经理

受项目经理委托,组织实施生产计划及现场管理;

负责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负责安全教育,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运行;

负责定期组织检查项目的安全进度、文明施工,搞好评比奖惩工作;

负责项目部的船机设备管理;

负责行政后勤管理和对外协调等工作;

参与合约审计管理相关工作;

项目经理委托的其他职责。

5.2.3项目总工

负责本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在本单位的运行;

负责编制、审核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

参与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审定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负责与业主或其代表的工作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问题;

负责组织工程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对不合格品的现场评审和处置,组织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处置工作;

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分管工程科、质检科、试验室。

5.2.4工程部

负责施工总组织设计、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包括分阶段资源配置)、单项工程施工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