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77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31.docx

八外洋2#隧道有仰拱段二衬施工技术交底31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

年月日

复核:

年月日

总工:

年月日

 

报:

发:

隧道作业队存:

工程部

接收: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5合同段

交底项目:

隧道有仰拱段二次衬砌施工

交底依据:

京台线建瓯至闽候高速公路南平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一、工程概况

依据A5合同段隧道图纸设计及隧道变更情况,八外洋2#隧道及岩前隧道有仰拱段衬砌支护类型如下:

八外洋隧道左线

八外洋隧道右线

类型

起始桩号

终止桩号

长度

类型

起始桩号

终止桩号

长度

Ⅲ级围岩

K30+261

K30+229

32

Ⅲ级围岩

K37+235

K37+085

150

岩前隧道左线

岩前隧道右线

类型

起始桩号

终止桩号

长度

类型

起始桩号

终止桩号

长度

Ⅲ级围岩

ZK30+655

ZK31+135

480

Ⅲ级围岩

K30+680

K30+160

480

Ⅱ围岩

ZK31+135

ZK32+285

1155

Ⅱ围岩

K31+160

K32+320

1160

Ⅲ级围岩

ZK32+300

ZK32+360

60

Ⅲ级围岩

K32+320

K32+380

60

Ⅲ级围岩

ZK32+480

ZK32+540

60

Ⅲ级围岩

K32+320

K32+380

60

Ⅱ围岩

ZK32+540

ZK33+390

850

Ⅱ围岩

K32+495

K32+555

60

Ⅲ级围岩

ZK33+390

ZK33+450

60

Ⅲ级围岩

K32+555

K33+460

905

Ⅲ级围岩

ZK33+570

ZK33+630

60

Ⅲ级围岩

K33+460

K33+520

60

Ⅱ围岩

ZK33+630

ZK34+470

840

Ⅲ级围岩

K33+640

K33+700

60

Ⅲ级围岩

ZK34+470

ZK34+530

60

Ⅲ级围岩

K34+700

K34+450

750

Ⅲ级围岩

ZK34+650

ZK34+710

60

Ⅲ级围岩

K34+450

K34+510

60

Ⅱ围岩

ZK33+710

ZK34+850

140

Ⅲ级围岩

K34+630

K34+690

60

Ⅲ级围岩

ZK34+850

ZK34+910

60

Ⅱ围岩

ZK34+690

ZK34+895

205

Ⅲ级围岩

ZK34+030

ZK35+090

60

Ⅲ级围岩

ZK34+895

ZK34+955

60

Ⅱ围岩

ZK35+090

ZK35+950

860

Ⅲ级围岩

ZK35+080

ZK35+140

60

Ⅲ级围岩

ZK35+950

ZK36+220

270

Ⅱ围岩

ZK35+140

ZK35+045

905

Ⅲ级围岩

ZK36+340

ZK37+040

700

Ⅲ级围岩

ZK35+045

ZK36+230

185

Ⅲ级围岩

ZK37+160

ZK37+180

20

Ⅲ级围岩

ZK36+350

ZK36+080

730

Ⅲ级围岩

ZK37+230

ZK37+180

50

Ⅲ级围岩

K37+165

K37+205

40

Ⅲ级围岩

ZK37+160

ZK37+040

120

二、施工流程

基面处理→安设边墙防水设施→浇注边墙基础砼→安设拱墙防水设施→拱墙钢筋绑扎→隧道预留预埋设施安装→模板台车定位打磨涂油与立堵头板→浇筑拱墙砼→台车脱模→砼养生→下一循环。

详见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二衬混凝土设计参数

二衬类型及厚度如下:

设计类型

二衬类型

厚度(cm)

设计类型

二衬类型

厚度(cm)

Ⅲ级围岩

C25混凝土

35

Ⅲ级围岩无仰拱

C25混凝土

35

Ⅱ级围岩

30

Ⅱ级围岩无仰拱

30

注:

二衬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胶凝材料中须掺入HEA抗裂防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8~12%。

二衬净空半径6.68m。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基面处理

1.1铺挂防水板前,应由测量组检查洞身断面尺寸,决不允许有欠挖,欠挖必须处理干净,以保证衬砌施工后的衬砌厚度和净空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2防水板铺挂前应进行的基面检查及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2.1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对于初支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网头等坚硬物应采用电焊或氧焊将齐根切除,并用1:

2水泥砂浆抹平,以防止顶破防水板;

 

 

图1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1.2.2对局部凹凸部分,应修凿、喷补,使其表面平顺,对超挖较大的部位必须挂网喷锚;

1.2.3基面明水应提前设置盲管引排,对于洞顶的大面积渗水,可用防水板配合盲管集中引排至临时排水沟;

2、防排水措施

隧道防排水设计图见附图2。

2.1防水措施

在初期支护表面铺设350g/m2的无纺土工布后再敷设一层1.2mm厚EVA防水板,二次衬砌环向及纵向施工缝设置背贴式止水带(10mm厚×30mm宽)+带注浆管的止水条(12×30mm)。

变形缝处设置背贴式止水带(10mm厚×50mm宽)+橡胶止水带(10mm厚×30mm宽),变形缝设置在围岩变化处。

2.2排水措施

2.2.1隧道环向排水采用φ100Ω型半圆管,正常段每道一根。

Ⅳ、Ⅴ级围岩4~6m一道,Ⅱ、Ⅲ级围岩8~10m一道,局部水量大时可酌情增加。

2.2.2环向Ω型排水管在涌水、突水段每道2根,必要时采用注浆堵水,初喷完成后,若还有渗漏水段,可适当加设φ100Ω型排水管。

2.2.3纵向排水管采用φ100HDPE双壁单侧打孔波纹管,全隧道埋设,纵向坡度与隧道坡度下同,横向引水采用内径φ100mmPE管,半边打孔,间距视开挖后地下水情况设置,一般不大于10m,纵坡不小于3%。

施工时采用土工布包裹。

2.3防排水施工

2.3.1排水管的施工

按设计安装纵、横向及环向排水管并固定好,排水管外包裹一层土工布。

安装环向排水半圆管时先初喷2~5cm厚混凝土,使半圆管与岩面密贴。

环向排水管通过三通管接入纵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再通过三通管接入排水沟。

安装后的排水管(沟)达到方向平顺,水路畅通,管内无杂物。

2.3.2防水板铺设

土工布铺设后贴上衬垫,然后用射钉枪钉上水泥钉锚固,EVA防水板采用手动专用熔接器热熔在衬垫上,防水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两者粘结剥离强度不小于防水板的抗拉强度,焊接完后得进行气密性检查。

保证防水板铺设达到连续、均匀、平顺,无漏焊、假焊、焊穿等现象。

2.3.3施工缝和沉降缝施工

施工缝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带注浆管的止水条;变形缝和沉降缝处设置背贴式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定位,为使钢筋卡固定,在待浇注砼空间应设置定位钢筋,定位钢筋沿环向每隔60cm设一道,钢筋卡与定位钢筋用铁丝绑扎。

2.3.4隧道二次衬砌每循环12m,但防水板与止水带铺设长度适当加大(1m左右),以保证与下一循环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铺设应采用专用台架,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画出标准线后试铺,确定防水板每环的尺寸,并尽量减少接头。

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并留有余量,表面应保证圆顺,削竹式明洞最外一组二衬须保证12m一次成型,不能分段浇筑,以提高明洞二衬的整体性。

2.3.5钢筋垫块全部使用福建省施工标准化指南要求的M50高强砂浆垫块,每平方米垫块不少于4块,主筋保护层厚度5.0cm。

3、混凝土施工

3.1施工方法

拱墙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整体钢模衬砌台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砼灌注,振捣器捣固,挡头模采用木模。

混凝土浇筑要左右分层对称进行,防止钢模台车偏移。

混凝土生产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严格按实验室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拌合。

3.2施工程序

3.2.1由监测专业人员通过测量,隧道变形已经判定为稳定之后施作。

3.2.2根据中线和标高铺设衬砌台车轨道,使用标准枕木板;轨距与台车轮距一致,左右轨面高差<10mm。

起动电动机使衬砌台车就位。

涂刷脱模剂。

3.2.3起动衬砌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放样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测量复核无误。

3.2.4清理基底杂物、积水和浮碴;装设木制挡头模板,按设计要求装设橡胶止水带,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

3.2.5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隐蔽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后灌注砼。

3.3拱顶砼密实度解决方案

3.3.1分层分窗对称浇筑

泵送混凝土入仓自下而上,从已灌筑段接头处向未灌筑方向,分层对称浇灌,转混凝土窗口时两侧交叉进混凝土,防止偏压使模板变形。

充分利用台车上、中、下三层开窗,分层浇筑混凝土,在出料管前端加接3~5m同径软管,并须使管口向下,避免水平对岩面直泵。

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当超过时,采用滑槽、串筒等器具,或通过模板上预留的孔口浇筑。

施工时须注意,因浇筑高度过高,或不分层、或直接对岩面泵送,将使得混凝土经岩面—钢模之间多次反弹后,极易造成物料分离,粗骨料下沉,浆液上浮,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水泡,导致混凝土不密实。

3.3.2采用封顶工艺

封顶时混凝土泵送软管从模板台车的进料窗口(从最低一级窗口逐渐上移)处注入混凝土。

当混凝土浇筑面已接近顶部(以高于模板台车顶部为界限),进入封顶阶段,为了保证空气能够顺利排除,在堵头的最上端预留两个圆孔,安装排气管,其大小以φ50mm为宜。

排气管采用轻质胶管或塑料管,以免沉入混凝土之中。

将排气管一端伸入仓内,且尽量靠前,以免被泵管中流出来的混凝土压住堵死,另一端即露出端不宜过长,以便于观察。

随着浇筑继续进行,当发现有水(混凝土表层的离析水、稀浆)自排气管中流出时(以泵压≤0.5MPa为宜),即说明仓内已完全充满了混凝土,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撤出排气管和泵送软管,并将挡板的圆孔堵死。

封顶混凝土按规范严格操作,尽量从内向端模方向灌筑,排除空气,保证拱顶灌筑厚度和密实。

3.4拆模及养护

3.4.1二次衬砌拆模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二次衬砌混凝土一般要等20小时以后。

(2)初期支护未稳定,二次衬砌提前施作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时间由试验室确定)。

(3)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试验及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拆模时间。

3.4.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且养护不得中断。

3.5泵送砼操作规程及其注意事项

3.5.1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然后泵送适量水泥浆润滑管道。

3.5.2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

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3.5.3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3.5.4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带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

3.5.5当输送管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①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

②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③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

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3.5.6泵送混凝土有计划中断时,应预先确定中断浇筑的部位,且中断时间不宜超过1h。

3.5.7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3.5.8管道安装宜直、转弯宜缓,以减少压力损失;接头严密,防止漏水漏浆,避免下斜,防止泵孔空管,灌筑点应先远后近,并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合理固定,不影响交通运输,不影响已绑扎好的钢筋,不影响模板振动。

(2)管道、弯头、配件存有备品,可随时更换。

3.5.9如遇混凝土泵运转不正常或混凝土供应脱节,可放慢泵送速度,或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防止管路中混凝土阻塞。

同时开动料斗中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3.6泵送砼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泵送砼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表

质量通病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蜂窝麻面

1.模板漏浆;

2.布料不均;

3.高落差下料;

4.气泡;

5.局部积水和砼浆堆积。

1.模板拼缝应严密。

2.挡头板在浇筑砼前应浇水湿透,钢模拼缝处贴胶带纸密缝。

3.加强组织,充分利用窗口,均匀布料。

4.死角区人工二次倒运,严禁用振动棒摊平。

胀模

泵砼坍落度大,速度快,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不牢,突出鼓肚,甚至变形爆开。

1.应进行分层分部浇筑。

2.输送管道严禁靠近支撑,冲击倒坍。

3.侧压力计算,确保安全。

预留孔洞坍陷变形

1.泵送砼坍落度大。

2.掺粉煤灰等砼早期强度低。

3.模板刚度不够,变形。

1.合理控制拆模时间。

2.根据试验强度拆模。

裂缝

1.泵送砼坍落度大,水泥、水用量大,容易产生收缝裂缝,特别环向接头。

2.砼温度裂缝。

1.控制砼入模温度和水分蒸发速度。

加强养护,撒水。

2.砼内部与外界温差控制在20℃以内。

砼接触不良

1.模板漏浆,造成烂脖子。

2.管道堵塞时间太长,造成砼冷接头。

3.未插连接筋。

4.跑模错台。

1.接合处模板加强支撑,确保牢固。

2.夹吹塑纸或海绵条。

砼质量波动

1.现场配合比控制不好。

2.表面未清理干净。

3.泵送开始或结束时,压力砂浆积存在砼中影响强度。

1.加强砼各环节管理。

2.坍落度波动小于2cm。

3.禁止随意加水。

4.清除残存物。

3.7注意事项

3.7.1衬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衬砌施工放样时将设计的轮廓线扩大5cm。

3.7.2混凝土灌注前及灌注过程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7.3砼浇筑前,试验人员要在现场进行取样并做试验,坍落度不满足要求不允许浇筑。

3.7.4衬砌施工缝端头必须进行凿毛处理,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3.7.5按预埋件交底要求预留沟、槽、管、线及预埋件,并同时施作附属洞室砼衬砌,二衬施工前仔细核对预埋件类型、数量以及安装里程和安装方法,并对不同专业类型预埋件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及时与工程部联系,确保预埋件不遗漏、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参见预埋件交底。

3.7.6砼衬砌灌注自下而上,先墙后拱,对称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停电应立即起动备用电源,确保砼浇筑作业连续进行。

3.7.7混凝土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不应破坏防水层。

3.7.8泵送砼结束时,应对管道进行清洗,但不得将洗管残浆灌入到已浇筑好的砼上。

3.7.9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0C或最低气温低于-30C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0C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3.7.10二衬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及标准条件养护试件按相关规定取样、留置及试验。

3.7.11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拱架(格栅)或二衬有钢筋的矮边墙施工时,每隔50m采用Φ16钢筋与拱架或钢筋连接(焊接要牢固),并引至电缆沟槽,并露出电缆沟槽50cm以上。

3.7.12隧道路面底(调平层底)每隔10m设置MF12塑料盲沟,盲沟施工时要采用土工布包裹,并延伸至两侧水沟。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喷射混凝土基面平顺情况,使用如下方法检查:

边基D/L≤1/6,拱顶D/L≤1/8

2.防水层铺设前,喷混凝土层表面不得有锚杆头和钢筋头外露,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喷层表面漏水时,应采取引排等措施处理。

3.防水板焊接,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应不小于2.5cm。

4.暗洞内需要爆破,应充分考虑到对新浇砼的影响,必须等到砼全部终凝后方可进行爆破。

5.砼拆模时的强度应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6、每一道隐敝工程施工前需报工程部及监理验收通过后方可施工。

六、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1.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树立安全防患思想。

2.施工人员须正确戴安全帽及其他有关防护用品。

3.定期检查台车上供电线路绝缘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4.工人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操作方法,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章规范操作,避免误用受伤。

5.台架要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小于1m。

高空作业人员,要佩戴高空作业保险绳。

七、环境保护措施

1.衬砌和防排水施工时产生的木条、钢筋头等各种废弃物,做到“工完料净”,同时尽可能做到重复利用,不能用的存放到指定位置处理。

2.浇筑混凝土遗洒的混凝土料及时清扫干净,不污染破坏路面整洁度。

3.最大限度的减轻施工噪声,尤其是混凝土捣鼓时,尽量避免捣鼓棒碰撞钢筋的现象发生。

4.利用风镐等处理洞室欠挖时,及时润湿喷砼基面,减小粉尘排放量。

5.模板立设牢固,避免跑模漏浆现象发生,同时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灌注进度,避免跑浆现象发生,真正做到不浪费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