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680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3.参观电子电工实验中心……………………………………6

4.参观网络中心………………………………………………8

5.联通参观(固网业务)………………………………………9

6.联通参观(移动业务)……………………………………10

7.知识讲座………………………………………………11

五、实习感想……………………………………………………………11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07级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性质和目的

通信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性质:

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即将进入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进行的重要综合实践课,是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认知和培训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目的:

作为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以后即将成为一名从事通信行业的学生来说,了解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专业的学习方法,明白通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是关系到自己前途,关系到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人生大事;

使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可以把专业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通信技术在工程企业中的应用;

巩固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实际操作生产技能的认识,加深对通信相关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具体,了解更多关于通信方面课本以外的知识,为以后对本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二、实习时间、地点

实习时间:

2010.3.1――2010.3.12(2010年寒假开学第一、二周,共计两周,10个工作日)

实习地点:

校外实习(中国联通焦作分公司)

校内实习(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及一卡通中心)

实习人数:

07通信工程1,2,3,4班(120人)

集合时间地点安排:

校内实习――上午8:

30,下午14:

30,在对应的校内实习地点集合;

校外实习――上午8:

30,在对应的校外实习地点汇合。

三、实习具体安排

1.实习内容安排

认识实习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阶段:

召开全体学生实习动员会,查阅相关信息与资料约合2天

第二阶段:

由辅导老师带队进行校外、校内参观学习活动,举行相关学术报告与培训约合6天

第三阶段:

学生内部交流体会并认真撰写实习报告(1份/人)约合2天

2、实习日程安排表

时间

对象

实习内容

星期一

(3.1)

上午

全体学生,所有指导教师

实习动员会

(上午8:

00计算机综合楼205)

下午

通信07-1,07-2(彭红星)

一卡通中心(王国伟)

星期二

(3.2)

通信07-3,07-4(李赓)

搜集校内实习相关信息与资料

星期三

(3.3)

通信07-1,07-2

(上午:

许焱平;

下午:

贾丽琴)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高频-李文忠、单片机-张玉均)

(PLC-李涛、EDA-张伟)

星期四

(3.4)

通信07-3,07-4

彭红星;

李赓)

星期五

(3.5)

全体学生

认识实习阶段总结,学生查阅校外实习相关资料

(3.8)

通信07-1,07-2(贾丽琴)

网络中心(刘本仓)

通信07-3,07-4(许焱平)

(3.9)

知识讲座(路测与路测分析)

(上午9:

00计算机综合楼202)

(3.10)

通信07-1,07-2(李赓)

联通参观(固网业务)

通信07-3,07-4(贾丽琴)

(3.11)

通信07-1,07-2(许焱平)

联通参观(移动业务)

通信07-3,07-4(彭红星)

(3.12)

撰写实习报告

3、实习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许焱平

指导教师:

许焱平、彭红星、贾丽琴、李赓、刘本仓、李涛、张伟、张玉均、李文忠、王国伟等

四、实习具体流程

1.实习动员会

三月一号上午8:

00,所有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聚集到计算机综合楼的205教室,召开认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指导老师给我们详细说明了实习的目的、实习时的注意事项等各项事宜和这几天实习的统一安排,同时强调了这次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鼓励大家见习时要勤于向工作人员提问,希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本专业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

尽管是开学后的第一次上课,但是由于大家都明白这次认知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上一个个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积极的做笔记。

以前了解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现在可以到与通信有关的部门单位实地的参观实习了,内心非常激动,此次参观可能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让我们对本专业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我们从误区中走出来。

尤其是去联通公司参观其移动和固话业务的安排,是我们最期待的,能到移动运营商去工作也是我们很多人所期待憧憬的,至于到他们那工作到底要干什么或能干点什么,想通过这次参观有个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建立起自己对本专业理性的思考。

参观并能够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卡通中心以及学校的网络中心的运营流程,也是令我们很神往很憧憬的,因此动员会结束后,同学们就立马开始翻阅资料进行相关的准备了,相信这次实习将是极为丰富精彩的学习盛宴。

2.参观一卡通中心

3月2号上午我们去参观学校的一卡通中心。

我们每个学生对校园卡都是十分熟悉,它陪我们走过一年四季,风风雨雨。

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是处处用到它,比如吃饭、洗澡等,也可以说是“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其方便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对其工作原理及流程,同学们都很陌生,但通过此次实习,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有所了解。

今天负责给我们讲解的是王国伟老师。

王老师先是带领我们进到了办公的地方,然后认真地为我们讲解一卡通的工作原理,一卡通系统,还有学校正在建设的数字化校园……然后王老师又领着我们去参观了一卡通的服务器,服务器放在了二号实验楼上和网络中心很近的一个机房。

一进机房就听见嗡嗡的声音,老实说是风扇声音,里面立着好多的机柜,里面放的就是服务器,由于数据安全很重要,所以我们也不敢随意乱动,老师打开机柜的盖子给我们讲解,我们探头探脑的听着,老师怕我们不明白,还特地的拿了一块空闲的硬盘给我们看,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服务器是05年购置的IBM的,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由两个组成,特别是硬盘,一个是正在使用的,一个是用来专门备份的。

下午我们主要是回顾上午所学的并搜集校内实习相关信息与资料。

一卡通系统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因此系统的设计不应是各单个功能的简单组合,从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数据传输安全、各类管理系统接口、异常处理等软件总体设计思路的技术实现考虑,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的智能化达到最佳系统设计。

 一卡通系统是通过一张卡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

一张卡上通行很多的设备,而不是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卡,不同的卡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

多种不同的设备都挂在一条数据线上,通过一条数据线跟管理计算机通讯,在同一套系统软件,同一台计算机上,同一个数据库内,进行不同数据的信息交换。

实现卡的发行、取消、报失、卡的资料查询等。

 “一卡通”就是“一卡一库一线”,即一条网络线连接一个数据库(PC机),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实现设置IC卡管理、查询等功能,实现整个系统的“一卡通”。

所谓“一卡”,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一张卡上通行很多的设备,而不是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卡,不同的机在不同的卡上使用;

所谓“一线”,就是一条线通多种信息,多种不同的设备都挂在一条线上,通过一条线跟PC机一个接口把所有的设备都串起来,进行不同数据的信息交换;

所谓“一库”,就是在同一个软件、同一台PC机上、同一个数据库内、实现卡的发行、卡的注销、卡的报失、卡的资料查询等,准确明了、方便快捷,这叫“一库”。

因此一卡通具有独到的优势:

数据共享,全面检索,全面统计,实时监控查询任何一个终端机使用与记录、情况,并且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等等。

3.参观电子电工实验中心

3月4日,老师带领我们参观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到: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上,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

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

概括的讲:

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

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是由张玉均老师负责讲解的,虽然以前有所了解,但是还真的没有见过单片机实物,所以老师讲解的时候听的也是十分的认真,老师是配合学校购买的实验箱进行的。

现在用的基本都是8位的C51系列的单片机,所以我们实验室用的也是C51系列的。

随着老师讲解的深入,我们发现原来一个大大的试验箱中,一个大大的实验板上,一个长51.50mm宽14.1mm厚4.7mm的双利直插式的小芯片就是所谓的单片机,其余的都是拓展出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单片机功能的。

不过单片机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像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虽然单片机很小巧,但却五脏俱全。

经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到拓展板上通常还有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输出结果,用于输入的是键盘,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插上鼠标,也算是实现了人际之间的交互吧……

张伟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是EDA,讲台上他利用多媒体介绍单片机的编程软件,这个软件编写程序后可以下载到单片机里面运行,算是一种EDA的开发工具。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EDA技术是这样的:

它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软件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操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技术。

最后张老师还强调:

这门课程对将来我们找工作极其重要,应该认真的学习一下。

随后我们去了下一个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主要由李涛老师给我们介绍PLC的原理、应用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原来PLC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目前主要应用在工业方面,造价低廉,关键是性能稳定,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甚至恶略点的也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够重复编程,这在对生产线、对工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见到的工厂的机械手臂、全自动生产线等后面都是有PLC在控制,并且日常生活中的电梯,99%都是由PLC来控制的。

然后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一下由PLC控制的电梯模型,然后是一个由PLC控制的送料的模型,还有一个由PLC控制的礼花之夜,所有器件都在按照编程时人们的设想要求在一步步的工作,看的我们是目瞪口呆。

之前我们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很是怀疑,但现在知识已经转化成为先进的生产力,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只能心服口服,并决定回去后要更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

最后老师领着我们参观了一个机械手臂,他由PLC控制,能够自己抓取物品(气泵出现问题,未能实现),然后旋转方向,通过自己的升降调整高度、角度,以前只能在电视里面看见的场景现在就在眼前,伸手可及,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挨着机械手臂的是一个由PLC控制的材料自动筛选机,通过设定的参数能够分离出金属,塑料,玻璃等等之类的东西。

通过此次示范,我们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PLC的用途之大。

负责给我们讲解高平电路原理及用途的是李文忠老师。

课堂上,他风趣幽默,除了给我们介绍专业知识之外,还讲了一些关于考研的事,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意犹未尽。

高频电路说白了就是无线电电路,但是不涉及微波电路,用于无线电波发射、接收、调制、解调、放大等等。

模拟电路和高频电路实际很接近,只是电路工作频率高了,许多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处理方法和要处理的问题就不同了.一种高频双频带振荡电路,包括在第一频带中产生振荡的第一振荡电路,在第二频带中产生振荡的第二振荡电路,以及一个缓冲放大器,该缓冲放大器通过第一级间耦合元件来输入所述第一振荡电路的输出,通过第二级间耦合电容来输入第二振荡电路的输出。

通过外部提供的控制电压来使第一和第二振荡电路中的一个进行工作,实现第一和第二振荡电路在动作与不动作之间的切换。

4.参观网络中心

3月8日下午,在许焱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网络中心,今天负责给我们讲解的是刘本仓老师。

经过刷卡密钥之后才进到了机房,由此可见机房还是一个重地啊。

进去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玻璃墙,机柜就密封在里面。

进去之后和上次一样,首先非常大的嗡嗡的风扇声传入我们耳中,是为服务器提供散热的,因为服务器都是常年不关闭的,并且要求环境是恒温的,还有摄像头以及空调。

打开机柜,里面依旧是一个个的服务器。

服务器虽然多,但都是有条不紊的排放着,空间安排走线做的都很到位。

除了网线我还看见了一根根黄色的小细线,经老师介绍才知道是光纤,光纤的理论带宽无限,同时延迟几乎为零,所以服务器同外网的连接都是通过光纤进行的,插在服务器上的时候要通过一个光电转换器才能够完成。

然后老师又领着我们参观了UPS电源室,里面放的都是铅酸蓄电池,以备停电的时候用,大概能坚持4个小时左右。

老师介绍说网络中心不止负责我们学校的网络,同时焦作大学的一个交换也在我们学校,还有市区的部分网络服务也是通过我们学校网络中心提供的,所以必须提前做好故障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保持服务器的持续运行,以便服务器能够继续工作为其他地方提供服务。

然后老师又打开一个机柜,露出一个显示器,老师打开了一个软件,原来是监控网络流量的,分下载的流量、的流量,看了一下基本维持在300Mbps的速度,问了一下老师是不是限速了,老师说的确是限制了,只限制了P2P下载软件的流量,其余的就没限制了。

经老师介绍后进一步了解到,服务器用的都是千兆网卡,大概07年的时候出现过高峰,大概800Mbps。

5.联通参观(固网业务)

3月10日下午,在贾丽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梅园一号楼下的联通的固话业务基站。

此房间负责我们学校里面的所有固定电话,我们学校里面所有的固定电话都要从这里出入。

负责给我们讲解的是在那里工作的两位工程师,有一个年纪大点,但是和蔼可亲。

因为就一间屋子的空间,所以比较拥挤。

但是设备依旧是有条不紊的摆放着,等我们进去后老师就开始给我们分组讲解了。

由于现在都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所以机器都是比较小巧的,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布线架。

在一个铝合金做成的架子上面,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铜线。

先是从外面的光缆进到布线架子的西面,在这里分开,同时对导线的通断进行监控,要是坏了的话要通过人来检查是恨困难的,所以他可以自动报警,然后线被引导到冬面,在东面进行整理连接。

初看会很迷茫,不知所终,但是细看就会发现其实是很有规律的。

然后东面的线从上方贴近天花板的地方被引导到一个机柜,这个机柜是由华为制造的。

里面都是一块块的主板,上面集成有芯片,一块板子上面有32块芯片,一块负责一个线路。

固话主要是分时复用的,一帧又分成了32个时隙,其中30个用来传输话音信号,一个用来传送信令,一个用来进行帧同步等。

一机柜的大概有300块板子吧,然后从这个机柜出来后进入另一个机柜,进行电光转换,这个设备是有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然后经由光纤传输出去到总部,在总部信号的处理过程刚好是这个机房的逆过程。

以我了解应用光纤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多根光缆才能完成的传输任务一两根光纤就能完成,从而大量的节约成本。

其次,还是得益于光纤的速度,不论是市话还是长途,都像就在身边聊天一样,几乎觉察不出有什么延迟不适。

好像形成了一个行业规则,除了一个高质量的供电系统外,有服务器的地方就有UPS蓄电池,用户可以断电,但是服务器必须一直工作。

参观过程中,我发现房顶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像是一个灯,但是为什么要涂成红色的呢?

实习过程中我听到有人像老师请教了一下,老师说其实那不是灯,是一个监控器,主要用来监控烟雾的,要是高温起火的话就会自动报警。

经过老师细心的讲解,我了解了固话业务的基本流程与原理,不再像刚进这间房间时那样迷茫,不知其用途。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来此工作,能够有机会更深层次地了解其原理及用途。

6.联通参观(移动业务)

3月11日上午我们迎来了这次认知实习的最后一站,一想到这次是到校外联通大楼参观,都很激动。

之前我经过查阅资料,对基站也有了简单的了解,基站简单概述: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基站(缩写BS)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高功率多信道双向无线电发送机。

他们典型的被用于低功率信道双向无线通讯如移动电话,手提电话和无线路由器。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路,我们来到了中国联通焦作分公司。

我们先乘电梯到了13楼,因为我们是要参观基站的,顶楼有一个发射天线,所以设备也在顶楼,这样方便铺设的同时节约成本。

等出了电梯我们又步行向上爬了3层,来到了机房。

这个房间依旧是很小,同样由服务器的地方就有UPS电源,有空调,有监控,包括温度,湿度等之类的。

同时为了信号的快速传播,还有一套电光转换及光电转化设备,当然也离不开供电系统的大力支持。

剩下的就应该是基站特有的了,主要就是一个机柜完成了几乎所有的任务,机柜分成3个模块,功能一样。

每个模块有两跟线组成,一上一下,上行的是把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通过铁塔上的天线发送出去,供用户接收,下行的功能刚好相反。

旁边还放着一个小一点的机柜,主要是负责联通的3G业务,之所以这么小是因为其中器件集成度更加高,同时用3G的毕竟还是少数,因为刚刚发展而且又比较贵,用户不是太多。

然后工程师又为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就业、考研的问题以及分析了一下当前实局,并且认为我们专业还是很有前途的,也得到了关于就业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意见和指导。

7.知识讲座

3月12日上午,中兴通信公司王中海工程师在计算机综合楼205室为通信工程07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报告会上,首先王工程师为在座师生介绍了SIP、MIP会话的呼叫切换流程,重点讲述了CDMA网络结构图及简单的IP呼叫切换流程。

随后,王工程师细述了通信网络发展史,具体分析了巨龙、大堂、中兴和华为四大通信制造商的技术设备及业务范围。

在互动环节中,王工程师根据自身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在考研及就业方面提出了许多诚恳的建议。

在报告过程中,王中海工程师言语亲切,幽默风趣,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与同学们分享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验。

王工程师把他闯荡社会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而且也让我们对通信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感想

通过近两周的专业认识实习,我对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本专业也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观察能力,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闻,明白了一些通信设备的简单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该行业的最新发展,把平时书本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自己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

另一面自己也看见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努力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多请教老师,和有关人员,通过各个渠道学习和了解通信工程的有关知识,相信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前,我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很迷茫,不明白我们所学的知识究竟有何用,与以后的工作又有何关联,甚至感到所学无用,不清楚我们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此也无形间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但是通过本次认识实习,我收获颇多,了解到自己以前有很多错误观点,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不再像以前那么沮丧。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成熟,有很多不足之处,发现自己所学只是皮毛,完全没有做好将要走上社会的准备工作。

如果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思想上的,生活上的,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我应该抓住这次实习机遇,用最快的速度进步,把握住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锻炼。

  

此次实习让我有机会去面对专业性人员,听着他们专业性的讲解以及亲自看到了许多的大型通信设备,这些都很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与实际相联系,这些都很益于我在以后的工作。

实习让我体会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对通信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了解这些企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巩固了所学理论,感受到了信息科技给今天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强了我对本专业的热爱。

同时也让我了解到当前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美好的前景:

首先通信行业依旧是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所以更要努力学习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其次通信的实现对设备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很多告诉精确通信的实习都是以高精尖的设备作为后盾依赖的,因此本专业与设备制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