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68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报警招标文件Word下载.doc

系统应尽量做到简单、易维护和易操作。

1.4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控制系统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应执行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1997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2006

■《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标准

二、技术要求

2.1消防系统的总体要求

(1)依据是设计院设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纸。

(2)单台主机容量大,中文界面,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

(3)系统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二次装修改造,当系统容量变化时不应引起设备容量及布置空间不够等问题。

2.2消防系统体系结构

2.2.1系统结构

系统应采用二总线制、模块化结构,采用智能网络体系。

系统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联动控制方式,并能方便地实现手/自动切换。

2.2.2系统组成

系统应由消防报警控制主机、计算机图文系统、联动控制台、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火灾报警现场设备、消防广播系统、电源系统(包括备电装置)等组成。

2.3消防中心

本建筑应采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中央报警控制主机集中设置在消防中心内,消防中心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和协调任务。

所有报警、故障、状态等数据均应汇集到消防报警控制主机。

所有联动指令均要由消防主机控制。

消防中心设备包括:

消防报警控制主机、计算机图文显示系统、打印机、消防专用电话主机、电源及备电、消防紧急广播装置及联动控制台等。

2.3.1消防报警控制主机

(1)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应为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二总线智能化控制器,采用DCS方式设计,使用嵌入式控制系统,具有灵活,可靠等特点,该机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也可以实现多机无主从方式组成对等网络。

必须是通过中国国家3C认证的产品,必须是符合国标GB16806-2005《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并通过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2)控制器单机应有较大的容量,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控制器应能通过通讯模块(CANBus、RS232、RS485、以太网、电话线、GPRS)与其他设备联网。

(4)控制器应为嵌入式CPU,应具有功耗低,处理速度快,稳定运行等特点。

(5)控制器应采用实时抢战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响应时间快。

(6)控制器应可以在中、英文显示之间进行灵活切换,满足产品国际化的要求。

(7)控制器应采用模块化电源设计,减低单路电源负载,提高主机整体性能。

(8)控制器应采用不小于24位真彩12英寸液晶屏,丰富的图形功能,可显示平面图和曲线图,指示灯指示关键状态。

(9)控制器应采用方便灵活的触摸屏操作,还可外扩鼠标及键盘进行操作。

(10)控制器应具有黑匣子功能,存贮火警、故障、请求、启动、反馈、人员操作、监管报警记录应不低于1000条。

(11)控制器应配合总线设备自动编号;

报警阈值设定灵活。

应具有监管报警功能。

(12)控制器具有回路短路保护、电源短路保护功能。

(13)系统的程序不因消防报警控制主机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掉电而消失。

(14)消防报警控制主机系统设备应能适应:

环境温度在0~45℃、相对湿度≤95%RH(40±

2℃);

供电电压在187~242V(AC),频率50HZ;

(15)消防报警控制主机每回路地址点数不低于250点,且至少预留15%的后备容量,以备扩展。

(16)消防报警主机为柜式。

2.3.2消防专用电话主机

(1)消防中心能呼叫各关键部位的消防电话分机,各分机可直接与消防中心进行消防通话。

(2)消防手提电话可通过消防电话插孔与消防中心直接通话,消防电话插孔与手报按钮紧密放置,向消防中心报告火情。

(3)系统可容纳不少于90个地址编码,最大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00米。

(4)实时自动巡检,且巡检速度快,满载时巡检周期不大于1秒。

当有分机摘机呼叫,总机最多在1秒之内做出呼叫反应。

(5)总机可以同时与多部分机进行通话,通话/呼叫的分机数不少于4部。

(6)总机具有液晶汉字图形显示功能。

2.3.3联动控制盘

(1)消防中心内应设置一套联动控制盘,完成消防联动设备的自动和手动控制操作。

(2)联动控制盘应符合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要求,并应可以通过CANBus通讯与消防报警主机配套使用。

(3)联动控制盘即可做为多线盘直接控制现场设备使用,也可做总线盘使用间接控制现场设备。

(4)联动控制盘应具备按键保护、现场信息上传、线路故障检测以及输出线过流保护等功能。

联动控制台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部件要求采用质量可靠、耐用、外形美观、操作灵活的优质产品,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文字标识,所有标识应明确具体、美观并且经久耐用。

(5)联动控制盘应具有键盘锁定功能,可以防止误操作。

(6)联动控制盘做为多线使用时每路均应具有启动和现场反馈指示功能、线路故障检测功能。

(7)联动控制盘做为多线使用时每一路都具有最大2A的驱动能力,并具备过流保护功能。

2.3.4计算机图文系统

要求计算机图文系统先进,建立在先进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具有以下功能:

(1)计算机图文系统的运行环境应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彩色显示,具有图文功能,平面图美观,便于操作。

(2)当系统接收到报警时,报警应能自动在相应建筑平面图上的相应点准确定位,且自动闪烁,直到现场设备复位,且系统复位以后,相应的提示恢复正常,闪烁自动消除。

当软件系统接收到火警信息时,相应点用红色标注;

故障信息用黄色标注;

正常信息用绿色标注。

(3)计算机图文系统应有操作引导功能,所有信息、菜单均应为中文。

(4)计算机图文系统应记录准确、完整,可供打印。

(5)计算机图文系统应提供多种查询手段,满足用户日常管理的需要。

(6)计算机图文软件系统可设置打印机自动打印功能。

(7)计算机图文软件系统具备OPC(设备与软件系统通讯的国际标准)通讯服务器功能,可向任何具有OPC客户端功能的设备或系统提供通讯接口,以此实现各种设备或系统间的通讯。

(8)计算机图文软件系统接收到报警时,可自动朗读详细的中文或英文报警内容。

(9)计算机图文软件系统可设置为中文和英文两种软件界面,可进行自由切换。

(10)计算机图文系统应能实现平面图按各种不同比例缩放的功能。

(11)计算机图文系统应能根据报警设备分类显示,不同事件分类列表显示。

2.3.5消防应急广播装置

(1)消防中心应配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一套,以实现与消防主机的联动,当有火警发生时,根据规范要求,可按区域进行消防紧急广播。

(2)该系统可直接接受控制器的指令自动启动设备和自动切换广播区域,也可人工手动启动广播设备和切换广播区域。

(3)应具有话筒、外线输入、电子语言、录音机四种播音方式,当话筒和外线输入播音时,可自动录下播音内容。

(4)设备采用国内优质品牌产品,工作安全可靠,具有过流保护、过载报警及故障告示等功能。

2.4、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

2.4.1手动火灾报警器及消防专用电话

(1)手动报警按钮带有电话插孔或电话插孔在手动报警按钮旁边,与主机电话相连。

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具有消防设备的标志或字样。

(2)在机电设备机房等重要场所设置消防固定电话分机,使其能与消防中心进行通话。

(3)消火栓箱内报警起泵按钮接入报警回路,使消防中心可以显示消火栓的位置和状态。

(4)手动火灾报警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必须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产品完整的型式检验合格报告。

(5)手动火灾报警器的报警及复位操作应简单可靠。

2.4.2探测器

内置单片机,具有现场参数采集的能力,能准确分析火情、辨别真伪,降低误报率。

(1)二总线、无极性。

(2)感烟探测器应具有上传烟雾曲线功能。

(3)采用电子编码方式,通过编址器或控制器读/写地址。

(4)感烟探测器具有黑烟报警功能

2.4.3监视模块

采用特殊防潮技术和插拔式结构设计。

内置单片机,适时处理采集的输入信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联动标准GB16806-2006对输入模块的技术要求和《消防产品3C认证实施规则》。

(1)二总线,无极性。

(2)采用电子编码,占一个地址点。

(3)可接收无源开关接点信号。

(4)可检测无源开关接点断线故障

2.4.4控制模块

在现场所有需要控制的区域和设备,均应接入智能控制模块,执行程序自控指令和消防中心的启停、复位等强制指令。

如控制正压送风机的启停、排烟风机的启停等。

各种模块编程方式同探测器,模块结构应能适应各种场所的安装要求。

(2)电源线,有极性。

(3)占一个地址点,采用电子编码方式编址。

(4)两个单色指示灯分别显示模块输入和输出动作信息。

(5)可输入一个联动设备动作后的反馈输入信号。

(6)可输出一路DC24V电压信号。

(7)电源线断电、反馈输入线断路、输出线断路或短路时,模块返回故障信号。

(8)具有线路故障检测选择功能。

(9)可以通过设置模块类型对输出状态和回答状态进行设置。

2.4.5消火栓报警按钮

消火栓按钮需自带编码,直接接入报警控制器。

消火栓按钮按下时,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器显示其准确地址。

消火栓按钮按下,能够启动消防泵,并在启动后能接收到启泵的返回信号(控制室和按钮处均接收到)。

结构方式适合安装在消火栓箱内。

2.4.6多线联动控制设备

按照消防规范的要求,消防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置远程联动控制台,有关水泵、防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等其它重要设备的控制,除应进行程序自动控制外,还应纳入远程手动控制,采用硬拉实线,直接控制。

2.5电源系统

在需要联动控制的地方,应提供DC24电源。

所有消防主机及联动设备均应有备用电源。

全部消防设施的监控回路的电源系统均应由投标方予以合理配置,并合理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全部备用电源。

三、型式检验

投标方应提供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火灾报警产品的相关检验报告。

四、技术服务及培训

4.1、服务承诺

4.1.1免费进行施工现场的安装指导、技术配合。

对所遇到各种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咨询。

4.1.2在用户提出服务要求后,2小时内给予答复,8小时内到达现场。

4.1.3主动配合施工单位和业主进行消防报警系统的验收。

4.2培训目的

为使业主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正确的操作、维护等。

供方应对业主方提供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使培训人员能够掌握系统的组态、调整、使用、维护,保持系统最佳运行。

3、培训对象

负责项目的消防管理人员与值班人员。

4、培训要求

为保证培训质量,要求培训讲师及参加培训人员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具备一定的电气及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

5、培训计划

在系统调试验收后,应对甲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等具体内容同供需双方商定。

6、培训内容

4.6.1系统组成及操作使用培训,包括:

消防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消防报警系统的常规操作和使用方法、消防报警系统设备的硬件结构原理及功能。

4.6.2维护培训,包括:

消防报警系统维护基本知识;

消防报警系统运行管理基本知识;

消防报警系统软、硬件故障诊断和查找方法;

硬件设备常见故障的修复方法;

软件常见故障的修复方法。

7、培训费用

第6项内容培训应为投标方免费培训。

五、技术文件及资料

5.1、基本要求

5.1.1技术文件应包括设计、制造、出厂检验、运输、培训、调试、质保期、运行维护等各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文件(含图纸)。

5.1.2提供的图纸、手册、技术文件应充分、广泛和详细地说明设备及其部件的性能、原理、结构和尺寸以及部件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使招标人能够实现对设备的操作、检查、修理、试验、调整和维护。

5.1.3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在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有更新时,应及时向招标人提供最新的版本。

5.2、相关手册

5.2.1安装手册。

5.2.2操作与维修手册。

5.2.3手册对设备各级检修的内容、要求、方法、程序、设备、工具、材料等,以及对主要部件的更换、调整和测试,均应做出详细的说明。

为了清楚地描述检修的内容和要求,手册应使用插图说明。

六、包装、运输与储存

1、概述

投标人应按招标人的要求及国家有关的规定对产品的包装、发运、装卸、储存建立一定的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2、交货期

在甲方下达发货通知后,现场设备十个工作日内发至指定地点,中控室设备十五个工作日内发至指定地点。

3、包装

6.3.1设备(材料)包装应按国家标准或部(专业)标准规定执行。

由于包装不善引起的货物锈蚀、损坏和损失均由供方承担。

6.3.2每件包装箱内应附一份详细装箱单和质量合格证。

6.3.3包装箱应有明显的包装编号和起吊部位标志,组装件应有明显的组对标志

6.4装运

运输任务由投标人承担,其运输形式也由投标人确定。

不论采取何种运输方式,投标人都应在设备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设备的绝对安全。

6.5装卸

投标人应提供产品装卸的方法与手段,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6.6随箱文件

出厂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主要材质证明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6.7开箱验收及现场保管

在现场开箱验收之前仓储、运输、装卸的相关费用由投标人负责。

设备运抵现场后,应在招标人/管理机构的监督下,由投标人、施工监理共同进行设备开箱验收,达到合格验收后办理设备移交手续。

如设备能及时进行移交,设备的现场保管应由投标人承担,现场存放应能达到设备系统存放场所宜干燥、有遮盖,应避免受到含有酸、盐、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设备系统各部件宜分类堆放,层间要有适当软垫物隔开,避免重压等。

七、质量保证

7.1根据订货合同,对用户建立技术档案,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

7.2质保期为工程经业主最终验收合格后12个月。

7.3质保期内因产品质量原因而导致供方提供的系统设备损坏,供方应免费予以维修、更换。

八、供货规格及数量

按甲方提供图纸,投标方做出相应配置及报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