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711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ICS

Q/ZXJZ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

Q/ZXJZJ207—2004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2004-04-18发布2004-05-01实施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发布

目次

1适用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术语1

4材料要求1

5施工准备1

6操作工艺1

7质量控制4

8质量标准6

9成品保护7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各种现浇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的施工。

2引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9-2003)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术语

现浇结构——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4材料要求

4.1加工好的各种半成品不能有锈蚀现象,加工尺寸符合要求(按照本企业钢筋加工标准进行二次验收)。

4.2绑扎钢筋的火烧丝表面不能有锈蚀现象。

4.3如果钢筋连接采用机械式连接,还要检查连接钢筋用的套筒的各项指标应与国家规范相符。

5施工准备

5.1作业条件

5.1.1作业面楼(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堆料的要求。

5.1.2作业面及施工缝清理干净,墙体及柱露在楼板外的钢筋接头清理干净,墙柱边线已经放好。

5.1.3钢筋接头所用机械设备上作业面前要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需要用电的设备在使用中要符合施工现场用电规定,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5.2材料准备

5.2.1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毕并经过验收。

5.2.2钢筋半成品要按照不同的部位及类型进行标识、码放。

5.2.3钢筋半成品运送至作业面后,要码放整齐,半成品与楼板之间用木方子隔开。

5.3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小白线、托线板、线坠、钢筋钩子(绑扎钢筋用)、钢筋接头连接机具、卷尺等。

6操作工艺

6.1现浇混凝土结构墙体柱钢筋绑扎的一般规定

6.1.1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核对配料表和料牌,如有错漏应予以纠正或增补,同时准备好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扌L架等。

6.1.2对形状复杂的结构部位,应研究好钢筋穿插就位及与模板等其它专业配合的先后次序。

6.1.3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网之间应绑扎①6〜10mm钢筋制成的拉钩,间距约为1.0m,相互错开排

列,以保证墙体钢筋网片的间距正确。

6.1.4柱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角与受力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交叉点可间隔扎牢,以防止骨架歪斜。

6.1.5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参见表1。

表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环境与条件

构件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C25

C25及C30

咼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

15

15

15

25

25

25

露天或室内

35

25

15

高湿度环境

45

35

25

有垫层

基础

35

35

35

无垫层

70

70

70

6.2墙体钢筋绑扎

6.2.1墙体钢筋绑扎安装顺序

 

暗柱钢筋连接-

,绑

扎暗柱t绑

」过梁t绑:

扎墙

寻体钢筋网片t调整墙

、垂直度T加塑料垫

L

622绑扎暗柱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上下错开•弯钩角度应为135度,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10d。

6.2.3绑扎过梁

暗柱钢筋绑扎完后,应在暗柱上标明连梁的上下皮主筋位置(均要考虑保护层)。

绑扎前要把连梁

箍筋套入。

侧箍筋应进暗栓1个,距洞口边线100mm处绑扎,顶层连梁箍筋应全梁布置。

连梁绑扎时要在主筋下部架立①48钢管临时固定,待墙筋绑扎完方可拆除。

连梁绑扎时先校正连梁两边暗柱的垂直度。

6.2.4绑扎墙体钢筋网片

墙体竖向钢筋接头连接长度应按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搭接接头绑扎时应有3扣绑丝,并

与搭接长度范围内的3根墙体钢筋绑扎牢固(见图1),若搭接范围内没有3根墙体钢筋,则应增大搭接长度以使接头内有3根墙体钢筋。

钢筋网片绑扎时,相邻绑扎丝扣应为八字形,墙体拉结筋应呈梅花形布置,相邻两拉结钩方向相反,每一扣都要绑扎,不得漏扣,所有绑扎丝头朝墙内侧。

图1墙体钢筋搭接接头绑扎示意图

6.2.5调整墙柱钢筋垂直度

墙体暗柱主筋绑扎完后,要

在绑扎水平筋及柱主筋前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调整钢筋的位置。

用线坠吊垂直。

626安装保护层垫块

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mm,呈梅花形布置,间距400伽(600伽)。

柱的垫块卡在箍筋上。

6.3柱子钢筋绑扎

6.3.1柱子钢筋绑扎顺序

柱子钢筋连接-

,绑

扎箍筋7调

?

垂直度T安放

胪层块

6.3.2短向接头距离结构面为柱截面尺寸,且错开柱加密区高度长向接头距短向接头距离为35d且

>500mm;柱四角钢筋为长向接头。

6.3.3绑扎箍筋:

箍筋弯钩叠合处相互错开,箍筋与柱筋扣扣绑扎,相邻绑扣为八字扣,且丝扣朝内。

6.3.4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垂直度,特别是四角钢筋必须垂直。

6.3.5保护层垫块:

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呈梅花形布置,间距600m。

6.3.6柱上口安放定位钢筋。

6.4箍筋绑扎的要求

6.4.1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安装施工时要注意箍筋与墙体水平筋的间距,避免出现三根以上钢筋叠加在一起的情况。

6.4.2墙、柱箍筋应与主筋的机械连接接头错开,如无法错采取增大箍筋间距、增加小直径箍筋的办法。

6.5钢筋的锚固

6.5.1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竖向受力钢筋

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竖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凡

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

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见图2。

HF

l=35d

注:

图中所示|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按两根计

图2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

6.5.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

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长度按照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附录

B执行。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见图3。

同一连接区段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对墙体构件,不宜大于25%;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注:

图中所示I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按两根计

d—钢筋直径,S—钢筋横向净间距

图3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

7质量控制

7.1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

墙体钢筋可采用专用高强度定位卡具塑料卡环,见图4。

也可采用双F卡,柱子钢筋可采用塑料卡环

和定位箍。

7.2墙体钢筋定位措施

垂直方向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墙体水平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钢筋墙体护卡工作示意图00mm的间距放置与墙体钢筋同时绑扎,梯子筋的规格比墙筋大一个规格,可代替主筋。

在梯子筋上、中、下部设三道顶模筋,顶模筋长度比墙宽小2mm,控制墙体保护层厚度(顶模筋伸出长度=水平筋直径+保护层厚度-1mm)。

顶模筋端部垂直,无飞边,端头刷防锈漆(地下室外墙墙体采用的顶模筋要焊接止水钢片)。

见图5。

顶模筋伸出长度=水平筋直径+保护层—1mm

水平筋间距水平筋间距

图5墙体竖向梯子筋

7.2.1水平方向在墙体模板上口加设水平梯子筋(定距框),对墙体上部竖筋准确定位,同时控制保

护层,可周转使用,水平梯子筋规格同墙筋。

水平梯子筋见下图6。

722为保证剪力墙门、窗洞口尺寸,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门窗洞口两侧的暗柱主筋上口间安放

定制的钢筋卡具,卡具安放在大模板内,距大模板上口3cm〜5cm,卡具上的顶模筋能够保证门窗上口

墙体保护层,并且利用大模板与顶模筋的相互作用固定定位卡。

卡具规格见图7。

顶模筋伸出长度=墙体竖筋直径+水平筋直径+保护层厚度-1mm

顶模筋用无齿锯切割,端部刷防锈漆

it

1

暗柱

匸主筋排距

门口宽+50mm

1

图7门窗洞口暗柱水平梯子筋

7.3柱竖向钢筋定位措施门口暗柱水平定位梯子筋

为保证主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在主筋外侧固定塑料垫块,并且在距板面1米高处和模板上口设定

位框。

定位框用现场①16以上的钢筋头加工,分为方柱定位框和圆柱定位框两种,见图&

8质量标准

8.1主控项目

8.1.1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

8.1.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8.2一般项目

8.2.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数量满足“施工工艺”中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8.2.2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的合格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2。

8.2.3严禁出现漏扣、松扣现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8.2.4箍筋弯钩与模板呈45°,且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误差控制在土1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表2钢筋绑扎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4(±5)

钢尺检查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9成品保护

9.1成型钢筋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9.2绑扎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9.3严禁随意割断钢筋,否则必须经设计人员同意,并采取质量措施。

9.4塔吊工作时,不得随意碰撞钢筋,控制好摆臂高度。

9.5大模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9.6施工时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正确,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

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9.7钢筋绑扎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9.8浇筑墙柱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不得随意扳弯伸出的竖向钢筋。

9.9浇筑墙柱混凝土时,钢筋作业班组必须有看筋人员,发现钢筋偏位要及时纠正,发现随意破坏成品钢筋的要及时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