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776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项目总结报告(共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2、自筹资金到位情况

自筹资金35万元,为农民投工投劳和以物折资,有投工投劳和以物折资台帐,自筹资金全部到位,到位率100%。

三、 工程建设质量评定和验收结论:

经水电局和供电局工程技术人员对所完成的子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桂果项目区实施的2013年度农发项目建设质量达到设计批复要求,选点较好,总体布局合理,外观线型流畅,水池砌筑质量较好,达到预期效益,现场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通过县级验收。

四、 项目预期效益

1、项目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抗旱取得了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新增灌溉面积350亩,保护灌溉面积1670亩,新增除涝面积230亩,防洪保护面积1750亩

2、 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项目建成后,新增粮食45万公斤,干草10万公斤。

3、 项目区农民增产增收情况: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新增农业总产值55万元,人均增收180元o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排洪支渠外观线形不流畅;

(2) 部分机耕道路面不够平整。

2、 建议:

(1) 、建议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剩下扫尾工程,迎接省、市验收。

(2) 、抓紧完善县级验收提出的整改要求。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O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篇二:

高效农业项目实施情况总结高效农业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涟水县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手点。

2012年我县共有五个单位申请实施了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总占地1800余亩,实际搭建钢架大棚面积近1600亩,经济效益明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主要做法如下:

一、 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农委领导对高效建设十分重视,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抓高效设施农业工作,制定目标、定立奖惩、责任到人。

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工作中。

全力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搞好服务。

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 措施扎实、强化服务。

1、 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为高效农业建设打造平台。

我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今年,在县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在县农委和乡镇的积极努力下,顺利成功流转土地5000余亩,为高效设施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社员共同投资兴建蔬菜大棚,项目资金对大棚建设进行扶持,专业合作社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

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等生产规程组织生产。

2、 加强项目设施配套,为高效农业建设夯实基础。

为保证设施农业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县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土地平整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

3、 加强项目技术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好服务。

从项目建设开始,县农委根据项目的种植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800人次,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同时抽调专人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生产中实行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规程生产,杜绝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少施化学肥料,普施有机肥。

规范了生产操作流程,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

/O

4、 加强市场引导,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后劲。

在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县农委加强市场引导,积极为项目服务,年初,农委主要负责人先后奔赴苏锡常、上海等地,与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洪济净菜配供中心等多家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沟通联系,掌握市场信息、避免盲目生产,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项目建设、成效斐然。

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效明显。

项目的实施,一是进一步打破了我县“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胡子白”的种植格局,为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提供了新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是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项目实施区涉及农户580户、耕地面积2000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吸纳剩余劳动力260多人,实现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是农民增收、真正得到实惠。

项目投资后,每亩获纯利0.3万元。

与常规稻麦生产1000元死效益相比,增收2000元左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篇三: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

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

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

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这些都为江

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 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

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

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

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 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

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

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 组建科技型企业。

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

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

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

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

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

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

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

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 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

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

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

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lo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篇四:

农业项目工作总结

金银花规范种植基地建设

项目建议书

龙胜各族自治县农业局

-0一一年八月

目录

项 目 概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 4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

1.2 项目可行性分

5

第二章 建设方

7

2.1 种植规模和布

7

2.2 脱水加工建设方

案 9

第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

措 11

3.1 投资估算依

.11

3.2 投 资 估

11

3.3 资金筹措计

..11

第四章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

排 13

4.1 项目建设期

13

4.2 施工进度安

第五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

价 15

5.1经济效益分

15

5.2 社会和生态效益分

析 17

53 风 险 预

17

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管

理 20

6.1管理机构与职

20

6.2 项目建设期间管理机

制 21

6.3 竣 工 验

22

6.4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22

项目概况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平均海拔700-800米。

由于山多,平地少,海拔较高,能使农民致富、能成较大规模的项目一直较难找出。

目前发展较多的柑桔和罗汉果都是在海拔500以下才能种植,况且柑桔目前效益一直在萎缩。

高山反季节蔬菜(如南山萝卜,西红柿)虽然是市场畅销产品,但也是需要海拔800米以上或更高的海拔栽培才能表现良好,而易产生效益。

因此,如何寻求适合龙胜低山、半高山、高山都能发展的,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规模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一直是摆在龙胜人民和政府的一大命题。

特别是处于海拔500〜800米,占全县人口30%的农民,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致富项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金银花对环境要求不太严格,农谚讲:

“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况且,我县各乡镇都有野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从300米到最高达1500米的野生金银花。

说明我县极适于种植金银花。

因此种植金银花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山区农业生产区向多种经营的转变步伐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是促进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该基地的建成,对充分利用荒山坡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亩金银花,保守估计一般收益可达5000元/亩/年,与传统种植业每亩几百元的收益相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与农民收入意义十分重大。

1.2项目可行性分析

1.2.1自然条件适应性和种植条件

如上节所述,我县有野生金银花分布,相对没自然品种分布的地区要适应许多倍。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西北部,越城岭西南麓。

地处北纬25°

29’21"

-26°

12'

14”,东径109°

4375"

-110°

21724〃之间的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平均1543毫米,相对湿度85—90%,降雨主要集中在5〜7月,夏季阴雨、多雾、寡日照,全年日照1244小时。

龙胜县山多平地少,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海拔差异大(最低海拔163,最高为1910米,平均海拔788米,是桂林市辖内最山区的县),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18.1°

C,极端最高气温39.5?

极端最低气温为48?

年积温>10°

C5133?

平均无霜期314天。

全县土地总面积380.7万亩,其中有农业用地面积25.5万亩,荒山草地47万亩。

龙胜县全县辖10个乡镇,119个行政村,有50013户,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人,占总人口的85.7%O

1.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金银花是我国药食同源(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传统名贵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活血化瘀、预防多种传染病和控制疑难病症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保健食品、保

篇五:

2014年农业工作总结

龙伏镇2014年农业工作总结

二。

一四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农业工作始终坚持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个关键,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镇农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扣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14年度,我镇坚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种养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使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具体来说,我镇全年农业产业化呈如下特点:

(一)加强粮食生产工作,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根据上级精神,我镇狠抓遏制土地抛荒,实现耕地零抛荒,农技站加强对种植户服务管理工作,及时发放病虫情预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农作物。

今年全镇优质早晚稻播种面积达35000亩,玉米种植7500亩,蔬菜及其它作物2700亩,实现了全镇耕地零抛荒的目标。

(二)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农业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以水利冬修为契机,完成田间渠道清淤357公里,疏通灌溉主渠道17.3公里;

完成河坝加固5座,重建1座;

完成大山塘除险加固4座;

成机埠改造2座;

完成山塘清淤42口,。

积极实施道路通畅工程,投入600多万元硬化村组主干道路10余公里。

(三)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更趋合理

我镇是农业大镇,农作物种植多样化,有油菜、水稻、烤烟、甜糯玉米、西瓜、蔬菜等。

为了增加我镇的农业特色,今年引进了高档优质稻品种,同时建立石江、龙伏、柘庄、焦桥四个千亩油茶示范片,全镇10000亩种子在10月25日前全部下种,为确保示范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全年种植烤烟4500亩,收购烟叶1.12万担,收购均价为每斤13.26元。

种植玉米7000余亩(其中鲜食玉米1800亩);

种植西瓜3000亩;

种植有机蔬菜5000余亩;

种植冬种油菜1.3万亩。

粮经比例进一步调优,冬种工作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

(四) 积极引导,以流通促发展,养殖业呈增长态势。

今年我们成立了龙伏镇养殖协会,加强了畜产品的流通服务工作,特别是肉牛养殖,引进牛肉杂交品种,在养殖合作社的带领下,全镇有50头以上养牛户2家,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相市村、坪上村推广示范养猪零排放技术示范面积达6500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全镇养殖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全镇共存栏生猪17000头,牛2056头,黑山羊5789只,家禽12万羽,家犬4500只,存栏50头以上生猪饲养户150户,其中存栏猪100头以上

大户60户。

全镇全年共实现养殖总产值9500多万元,真正撑起了大农业的半壁江山。

(五)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日显凸现今年,我镇共实施农业招商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1800万,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农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做到了引进一家、成功一家、开发一家、带动一片。

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如石江食品厂的“捞刀河”牌甜糯玉米,大地湘江的食用菌均在市场上闯出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些农业招商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全镇种养植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致富的选择。

(六) 以点带面,加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今年,确立尚埠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一步完善了尚埠村的发展规划,加大了各项建设的力度,修建村主干道硬化率达90%,硬化标准渠3500米。

新建沼气池38座,新增耕田机10台,起垄机二台,冬种油菜达1000亩。

养殖业蓬勃发展,现有禽畜养殖大户30户,养殖收入大幅度增长。

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深化服务三农

(一)严密组织,确保了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

年初,成立了镇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

迸一步建立健全了防汛抢险责任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配齐备足防汛抢险物资。

主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了安全度汛,全年未发生垮库、垮坝事件。

(二)加强养殖污染治理防疫,杜绝了疫情发生

今年,加强防疫宣传工作,全年共出动防疫宣传车5天,书写标语100多条,全年检疫率达100%。

坚持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相结合,杜绝了贩卖病死家畜及其产品现象,打捞病死动物尸体53次,一共83头,合计2980公斤。

(三) 严格执法,依法经营林业成效显著

通过出宣传车,制作固定宣传牌,张贴横幅,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宣传林业政策、法规;

严格林业行政执法,无林政复议撤消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依法收费,杜绝三乱行为,抓项目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在相市、坪上、达峰等村完成新造油茶林800亩;

在新开、黄桥等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项目800亩。

(四) 抓农机管理,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以农业机械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生产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印发农业宣传手册10000余册,全年推广农机具204台套,完成拖拉机年检45台,合格率100%o农机驾驶员年审31人次,组织机械收割5.35万亩,机械耕田5.46万亩,引进新农机具40台套,其中推广插秧机12台,补贴购置农机464台,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65万元。

办理了农机培训学习班2次,实现了全年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全面建设小康农村

(一)加强培训教育,促进科技兴农

加大对农科教中心的扶持力度,紧紧围绕“培训、示范、推广、服务”八字方针,全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5期,听课人数达1400余人次,烤烟、农技、林业、蔬菜等部门组织上专业技术课300余堂,发放资料4万余份,听课人数达8000余人次。

目前已免费培训进城务工人员280多人,安置就业100余人。

继续探索烤烟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了油菜浅耕直播技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养猪零排放等新技术。

(二) 深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村工作健康发展

全面实行村民自治、还政于村、还权于民,全镇取消了所有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

村内公益事业严格按照政策一事一议,全年无任何涉农上访,无“三农”恶性事件发生,严格实行村帐镇代管和财务公开,做到了及时处理帐务,财务公开每季进行一次,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 以人为本,坚持做好民政优抚救济工作

确保了镇内民政救济对象应保尽保,五保户年人均口粮达300公斤以上,生活费2000元以上,为3户无房或危房五保户解决了住房问题,新建可集中供养人员100人的百福敬老院一座。

帮扶

对象每季进行了公示,严格按标准落实城

篇六:

农业开发项目施工总结

施工管理总结

XXXX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0日)

一、工程概况

XX省XX市2008年度XX区XX镇等十二个乡镇75座农村桥梁工程(第XX标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区

境内,项目编号为:

JSTY200809090(H-l。

建设内容为9座桥梁,分别是XX村十组桥、XX桥、XX桥、XX桥,XX村XX桥、XX桥,XX村XX桥、饭棚桥,毛集村五组桥。

按照国家基建管理秩序,XX省XX市20XX年度XX区XX镇等十二个乡镇75座农村桥梁工程(第XX标段)由业主XX区财政局进行公开招标和评标,由我单位中标承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